论新闻报道的“单一信息源”

时间:2023-04-28 08:58:27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新闻报道的“单一信息源”

    论新闻报道的“单一信息源”

· 陈志伟

     新闻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记者把追求具有轰动效应的“独家报道”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大多数情况下,记者都是通过自己的“线人”提供的线索挖掘独家的素材。但是如果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信息来源单一,有些所谓的“独家报道”很有可能变成虚假新闻,给媒体的形象及权威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北京“纸馅包子”事件,陕西“周老虎”事件等。而即使是西方的权威媒体亦不能免俗,2005年,美国《新闻周刊》爆出的美军士兵亵渎《古兰经》事件,在伊斯兰世界造成极大的反响;2007年,美国纽约11频道报道的中国餐馆出售“老鼠肉”事件,也引起了华人社会的普遍反感,这些新闻最终都被证明是因为消息来源单一,证据不足,以媒体道歉,相关记者、编辑辞职收场。

    我们都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记者的工作就是陈述事实,并证明其真实性。但是很多新闻采访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消息来源往往比较单一,政经新闻往往是政府部门发布的消息,社会新闻则表现为“报料人”提供的线索,而后者的真实性尤其值得考量。

    1.身份和动机。“报料人”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息的可靠性。很多人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向媒体爆料的,他们往往会夸大事实或有选择地提供事实。比如竞争对手爆料,受害者爆料等等。美国学者梅尔文·门彻评价说:“因为一些人需要保护个人利益,另一些人则是未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在使用人的消息来源时,记者需找到最有资格发言的人———某个问题的权威、目击者、官员、参与者。”2.取证手法。很多“报料人”并非政府官员或媒体从业者,他们对如何获取并评估信息的有效性上未经专业的训练,可能因为取证不当,或者偏信道听途说,获得的第一手信息本身就存在错误或偏差。比如纽约11频道的“老鼠肉”事件,就仅仅因为观众反映在一家中餐馆提供的外卖“芥兰鸡肉米饭”中发现疑似老鼠肉,就武断地认为餐馆以老鼠肉冒充鸡肉坑害食客,以致出现了耸人听闻的虚假报道。

    3.采访误导。如果记者对“报料人”提供的单一信息过于依赖,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没有全面深入的调查采访,也会造成新闻真实性的缺失。

    所以为了防范虚假新闻报道,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消息来源在多大程度上值得信赖?

      一、评估消息来源的可信度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些知名的国际权威媒体都要求记者对新闻事实尽可能提供两个以上的信息来源。路透社规定,“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应是例外,并需经主管批准”,这些信息受到特别详细的审查,以保证不被消息来源操纵。以下是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RTNDA)评估消息来源的几点方法:消息来源是如何获得信息的?是否能通过政府档案或其他文献证实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是否能通过进一步的报道或别的消息来源来证实这一信息?消息来源过去的可靠性和声誉如何?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动机是什么?记者同消息来源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使用此消息来源?此消息来源的使用是否过度?记者是否会被此消息来源操纵?还有别的人能帮助记者查证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吗?直接由个人提供的信息,应根据提供者的职业、身份、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提供的时间、地点,甚至是说话的语气、表达的清晰度和节奏等方面加以判断。

    由组织提供的信息,则要判断该组织对于事件本身是否算得上权威,提供者是否担任比较重要或核心的职务,该组织与事件的相关性等方面判断。

    如果引用文字和图像资料,则要追问其出处和提供者,文字最好到原始出处去核对,图像要追问其是否经过任何加工处理。

    记者也可以通过自己平时的积累,从逻辑推理上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些信息离奇得有悖常识,就要谨慎处理;有的信息有夸大和吹捧嫌疑,要保持清醒冷静;有的信息在情节衔接上有破绽,就要多加质疑。比如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从常识上判断就颇为离谱,但是记者编辑过于追求轰动效应没有好好把关,导致虚假新闻的出炉。

    二、多渠道求证判断核实消息的真实性

     核实是新闻采访的核心环节和原则,尤其涉及争议、敏感问题时。尽管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记者无法从其他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依然可以做很多工作来核实、判断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迈克尔·伊斯科夫在美军亵渎《古兰经》事件报道上的教训就十分深刻。给伊斯科夫提供此信息的是与伊斯科夫合作已久的可靠的消息来源,这就使伊斯科夫产生麻痹心理,以为消息来源过去可靠,这一次自然不例外,从而产生盲信和依赖,放松了警惕,结果酿成严重后果。

    而做好消息来源的核实,首先,记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广泛涉猎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以培养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力;其次,遵守职业规范,不能道听途说,要亲身深入实地采访,眼见为实;第三,需要拥有一定的人际资源网络,关键时刻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观点的帮助。

    大量事例说明,在缺乏多元信息佐证的情况下,对权威消息来源也应持质疑态度,多一些批评的眼光,不可盲信。因为他们也很可能是虚假信息提供者。

中国大学网 meiwen.anslib.com

【论新闻报道的“单一信息源”】相关文章:

公司新闻报道04-19

新闻报道怎么写12-18

关于新闻报道的作文04-06

新闻报道中的经典词汇 905-04

新闻报道中的经典词汇 605-04

新闻报道中的经典词汇 1005-04

新闻报道中的经典词汇 705-04

新闻报道中的经典词汇 305-04

新闻报道中的经典词汇 205-04

新闻报道中的经典词汇 1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