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现代意义
一第一,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环节,只有人的实践,才能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是通过对比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体现出来的。人与动物的活动虽然对自然界都会发生一定的影响,但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即劳动使人并不像动物那样仅仅是消极的适应自然界,而是有目的变革、利用自然。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他们的意志印记。正是劳动使人实现了第一次提升,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劳动,人类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并使自然界的面貌和人类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恩格斯相当重视主体的能动性,可见,恩格斯的生态观是积极的。第二,恩格斯指出,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的前提。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即人有受动性的一面。所以,人类不能过于自负,盲目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而滥用人的实践能力。恩格斯针对当时已经出现的一些生态失衡现象,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所以,人类必须考虑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这就需要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界进行变革。对自然界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顾后果的肆意开发,那样做只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而只有在充分认识并掌握自然规律后,主客体之间达到一种统一,人类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按自己的目的去变革自然,人与自然也才能真正相互协调、共同进化发展。
第三,恩格斯论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是自然之子,人永远不能割断与自然界的联系,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类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目的以自己的劳动改造着自然界,使自然不断地适应人类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也必须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这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因为人类的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同时,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即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反馈给人类。这种反馈不仅仅是给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同时也以一种异己力量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必须形成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共同发展。
第四,恩格斯把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认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对社会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进行变革。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类并不是孤立地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而是以社会为中介与自然界发生着联系,对自然界进行着改造。人不仅是自然存在,也是社会存在。人类要想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恩格斯看到了资本主义及以前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存在着局限性,即“都只在于取得劳动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统治利益就成为生产的推动因素”。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考虑自己行为的长期后果。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大目标是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当高额利润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相矛盾时,只能牺牲后者。所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与合理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一个真正完善的社会制度,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不仅要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而且要形成人与人的新型关系,人类才能自觉地创造历史。
由以上四方面可以看出,恩格斯的生态观是积极的、谦逊的、理智的。他在强调主体的实践意义的同时,警告人类不要滥用这种实践能力。不仅要在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上改造自然,而且还要改造社会、改造人性,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二
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从生态学的度加以阐发的,他在一百多年前表现的对生态问题关注,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
[1] [2]
【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现代意义】相关文章: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04-26
《易传》圣人观及其现代意义05-02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及其当代意义04-27
论儒家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04-28
生态价值观及其实践意义04-30
土家族的生态观及其当代意义04-27
中华和合文化的整体观及其现代意义04-27
传统中和观及其对现代和谐论的意义04-30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04-29
儒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