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才能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的有效呢?师生关系合作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形式多样化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来实现教学目的;教学管理策略化是教师付出劳动和精力后能够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评价多元化能体现个性差异,以促使每个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合作化策略化多元化
在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课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历史教学的现状,迫切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的朋友、知识顾问。那么,如何才能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的有效呢?
一、师生关系合作化。
合作化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3、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4、改变自己。行知先生说的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改变自己,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近而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受,与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
综上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历史新课程与以往旧课程相比,无论是从体例、授课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的目的上都进行了彻底的改观。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学科整合教学法。历史博古通今,涵盖面广,各学科都是新教材,教学信息可以相互沟通,鉴于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搜集其他学科中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信息,并及时的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融汇到历史教学之中。
2、分组探究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情况,围绕重点难点,事先布置了一些有探究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情况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与大家交流。之后,把大家解答的答案,收集起来,组织全体学生共同探讨,让他们自己选择出更恰当、更好的答案。
3、社会实践教学法。历史知识与现实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仅仅依靠思维、想象、解说有时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还可开发课堂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收看有益的历史影视作品,以加强思想教育。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师通过制作课件把知识变成可视的画面,再配以解说、音乐和学生的互动,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直观生动的再现了历史,丰富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5、历史剧角色教学法。编排历史课本剧,再现当时历史,并在课堂上予以展示,有利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学无常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一而足,具体怎么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因人而异,因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论。
三、教学管理的策略化。
课堂需要鼓励,通过激励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课堂中积极向上的气氛,调动学生专心投入的热情。课堂需要协调,师生和谐融洽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亲其师,信其道”。另外在课堂上树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威信也是必要的,威信是教师的形象,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权威,有威信的教师,可以轻轻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能使乱哄哄的课堂刹那间安静下来。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1、课前聚焦。在开始上课之前,一定把教室里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如果有人在私下聊天,不要讲课,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再停顿三五秒钟,然后才开始用低于平时的音调讲课。
2、任务明确。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做什么,以及每个环节大约需要多少分钟。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的安排心中无数,这就会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安定感。
3、随时监控。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那些还没怎么开始做的学生会因为老师走到跟前而加快速度,而开小差的学生也会被提醒。除非共性的问题,否则不要打断全体学生,不要集体指导。
4、以身作则。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做出榜样,做到彬彬有礼、行动果断、持重而不缺乏激情,有耐心、有条理。
5、非语言提示。包括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手势等。在为自己选择课堂上使用的非语言提示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让学生明白这些提示是什么意思,需要学生怎么做。
6、严格要求。这是动用教师权威的比较传统的管理方式,也足高调的处理方式:教师是课堂的老板,任何人没有权利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这种方法需要制订明确的课堂规则,并严格执行,并伴以表扬、奖励措施。
7、及时表扬。对于那些平时经常j“纪律问题的学生,要特别留意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并及时给予表扬。表扬可以足口头的,也可以仪仪是点头或微笑。
8、精心上课。教师一定要把课E好,把课E得吸引人。一节课尽量做到动静结合,避免学生产生倦怠感。以讲解为主的教学应该避免:用词小易学生理解,逻辑性不强,不连贯,单独讲解的时间过长。
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除了常规纸笔测验以外,还有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小论文、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1、成长记录袋。为了突Ⅲ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个体差异,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是必要的,它通过收集表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能够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本人在成长记录内容的收集中,有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差异。
2、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创设了真实的情境,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但能够评价学生知道了什么,还能够评价学生能够做什么,还可以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分享,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同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其评价内容和要求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评价过程是持续的,应多次评价,给予学生个体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3、自我评价。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直接受益者,在评价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具有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这种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学评价应体现个性差异,以促使每个个体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的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新课改下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还要不断的去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并且能体会到学有所值、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 《有效教学》,肖成全等编
[2] 《历史教学新视野》,刘军著
[3]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情报研究所
[4]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2009年期刊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04-29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04-27
浅谈有效课堂05-01
浅谈新课改的语文朗读教学论文04-27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04-27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4-27
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论文05-03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探讨论文05-02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教育论文05-02
浅谈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论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