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

时间:2024-06-01 15:34:36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精品)教育学论文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教育学论文15篇

教育学论文1

  一、引言

  俄国大文豪契诃夫说:“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像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以机电专业为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程是音乐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欣赏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内在动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音乐赏析、乐理基础知识讲授、试唱、情感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从官能的欣赏,上升到联想的欣赏,最终达到理智的欣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面临诸多困难。

  二、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中的歌曲欣赏兴趣度较高,而且局限于流行歌曲的欣赏。对于西方古典音乐、中国民乐,乐理讲授等内容缺乏兴趣。即使在讲授歌曲欣赏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点仅在流行歌曲本身的旋律和歌词。而对于创作背景、词曲作者、歌曲内涵、旋律特点等不愿了解和掌握。

  三、学生对于音乐的喜好往往表现为从众心理

  学生没有自身的喜爱风格、标准和内容,喜欢欣赏和谈论近期的流行歌曲。学生在选择欣赏内容时,往往表现为盲从状态。别人听什么、喜欢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缺乏自己的理性思考,对于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学生习惯于选择放弃自我,跟随别人,人云亦云。例如:部分学生在欣赏《高山流水》时,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当有的学生表达,这些曲目是“老年人”听的,没有年轻人喜欢这些“陈词滥调”时,这些原本喜欢的学生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并且随声附和。

  四、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讲授乐理和乐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养的缺失和音乐基础知识的严重匮乏。教师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课上时间进行“补课”。造成教师很难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准确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对于授课内容进行讲解过程中,学生往往表现为茫然和无知。对于简单的乐谱学生缺乏识读能力,甚至把五线谱称之为“蝌蚪文”或“天书”。更有甚者,对于简谱的识读基本也是按照从1 到7 的“掰手指头式”的方法,很难达到师生的互动和共鸣。

  第二,学校设备、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多媒体设备和设施是音乐欣赏课程能够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受到硬件条件限制,部分教师只能采用录音机等放音设备。学生只能从声音上获取素材,缺乏与之相配的感官刺激。音乐欣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能够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设备、乐器实物、网络支持和相关的专业教室。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三产中的幼师、音乐教育等专业能够保证基本的配备,但对于二产专业,尤其是机电、汽修等专业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造成教室在授课过程中经常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第三,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承担相关专业的音乐专业课教学,而且还承担着各专业音乐欣赏的教学任务。各专业教学目标不尽相同,周课时数不尽相同,教师所教授的专业较多,教师的周课时量较大,教学的进度难以统一,授课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多头准备。

  五、学生欣赏内容缺乏正向引导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表现为多样性和多元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的限制,很难正确对待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很难对取得的信息进行过滤,对于一些社会化和成人化的'内容也表现为全部接受。社会、学校、家长忽视了对于学生音乐欣赏内容的正确引导,没有明示哪些内容可以选择,哪些内容应该选择,对于已选择内容如何进行自我解读。尤其在现今流行歌曲中,对爱情描写的歌曲比例较大,而爱国歌曲、感恩歌曲和励志歌曲较少的情况下,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所选欣赏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需求和思想意境,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六、结束语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困境,需要社会及学校多层面高度重视,切实加大软硬件建设,为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保驾护航。首先,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大音乐欣赏课程的投入比例,切实改善授课条件。不仅要从资金上进行扶持,配备相关多媒体设备和设施,以及授课所需的乐器等器材。而且在师资引进和配备上也应给予倾斜,让音乐欣赏授课教师能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与设计。其次,学校应采用大合唱比赛、配乐诗朗诵比赛、音乐知识竞赛、组建各种乐队和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扩大音乐欣赏的受众比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学校应利用好早操、课间、用餐等时间段,让优美的旋律飘扬在校园,从而为音乐欣赏课程打下良好的氛围基础。再次,教师应立足自身实际特点,完善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保证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立足学生差异性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立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形成主题上进、个性鲜明、充满正能量的欣赏情趣。

教育学论文2

  一、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绝大多数地处穷乡僻壤,布点分散,学校规模小,办学成本高,办学水平低,经费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农村中小学发展的瓶颈。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把农村中小学校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源头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对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农村中小学校加强财务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但由于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规模庞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县、乡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对农村中小学校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校的发展。建立农村义务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将县域内中小学校所需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尤其是明确了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数额,这就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来源。

  (二)有助于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中央地方共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也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的体制”规定的具体举措。县级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除了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规定的比例承担少量经费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示,通过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职责,确保预算批复的教育经费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强监督检查,把广大农村孩子的“读书钱”管理好、使用好,促使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推进学校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规范理财

  农村中小学校既是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又是预算执行的基本单位。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低,学校财务管理相当混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学校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预算拨款,财政资金的管理有严格、规范的程序;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了本年度学校可以收多少钱,可以用多少钱,以及这些钱该怎么花、在什么时间花都有明确规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公开的要求,学校实际发生的收支项目要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使得学校各项开支更加透明化,经费使用的法制性、民主性和规范性大大增强。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培训不到位,学校领导普遍缺乏预算管理意识,财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事前审查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也因多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条。

  (一)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都应按照规定编制预算,但农村中小学编制预算还是件新鲜事。农村中小学地处偏僻,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低,学习培训机会少,预算编制起步晚,预算管理基础非常薄弱,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更谈不上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预算管理长期以来处于空白状态。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受客观条件制约,许多农村中小学不知道什么是预算,更不知道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总体要求和一般流程。以岳西县为例,我们是从20xx年才开始试编农村中小学预算,在这之前,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中小学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学校自身不编制预算,完全依托乡镇财政所代为编制,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不可能真正反映学校经费需求状况,造成年度预算和实际支出相脱离,严重损害了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

  近年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逐步实现了政府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预算执行管理机制也进一步得以完善和加强。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中小学预算还较多停留在包干使用的层面上,特别是在经费使用上,随意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经费支出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形成“预算、执行两张皮”现象,预算的刚性约束没有真正到位。

  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的建议

  农村中小学预算是学校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法定依据,是学校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关系广大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农村中小学校要切实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法制性和权威性。

  (一)切实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农村中小学应加强对《预算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县级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的培训、指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预算不仅是国家进行义务教育经费收支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学校规范财务管理的法定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了预算的重要性,才可能编制出高质量的预算,才能真正做到以预算管理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二)科学合理编制中小学预算

  农村中小学预算体现了年度内学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政策性强,综合程度高。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要按照“一所学校一本预算”的要求,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集中大家的智慧,充分发扬民主,共同把预算工作做好。编制预算前要认真研读有关文件,准确把握政策依据;在预算编制时,要全面考虑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对学校现有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确保编制出来的预算草案既能体现国家政策要求,又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科学合理。

  (三)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力度,提高预算刚性约束力

  农村中小学预算收支是否执行到位,预算经费有无被截留、挤占、挪用,对学校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和长远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重点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预算目标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应建立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监督体制。内部监督是指农村中小学全体师生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根据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各校都要成立由教代会、工会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学校所有收支都要按程序经理财小组审核,定期公布审核结果。学校要在醒目位置设立公开专栏,将学校的年度预算、决算情况按规定公示公开,自觉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外部监督是指来自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计、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外部力量的监督。中小学财务活动都要自觉接受权力机关和财政、审计等专门机关的询问和监督检查,按时报送财务报表,如实提供会计凭证和有关财务信息资料,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坚决整改。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不断总结预算管理各方面经验教训,确保学校各项收支按照批准的预算项目执行到位。

  (四)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

  在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预算执行不严,财务开支随意性较大。究其原因,一是中小学校长法律意识淡薄,“长官意识”严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公用经费在很大程度上由校长个人掌握决定,他的法制观念和理财水平在学校财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校校长法制观念不强,把学校公用经费当成自己口袋里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就会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二是学校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中小学财务人员整体现状看,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由学科教师兼任,不具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对《会计法》、《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不强,学校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仅停留在资金收付、单据整理上。因此,必须加强对学校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要以新修订的《预算法》、《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为契机,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橱窗、法制讲座等方式,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让新法规、新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举办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班,使学校管理者和财务经办人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提高管理财务工作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切实提高财务人员政治地位和有关待遇,充分调动广大财务工作者积极性,促进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学论文3

  人文素养教育的选择性课改策略

  摘要:人文素养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在浙江新一轮中职课改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宁波外事学校基于人文素养的内涵、课改实施的背景以及学校特色优势,通过多维度人文课程选择机制和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课改队伍的打造等途径,探索了一条选择性课改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子。

  关键词:人文素养;选择性;课改

  将更多的学习权利交给学生,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价值观。20xx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强化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支撑。20xx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指出了学生发展三大方面的六大素养,并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这其中,对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人文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作为浙江省34所中职课改试点学校,宁波外事学校思考在新一轮课改中实施以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为目标的选择性课改。

  一、人文素养及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

  人文,一般而言,首先应指的是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素养则应该包括能力和精神两个要素。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著名教育学者肖川教授曾对人文素养的内涵进行过界定。他认为这一术语包括对人的命运、价值、尊严以及个体自由意志、独立人格、理想主义、终极关怀等要义。[1]根据肖川教授的解读,我们认为,人文素养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它通过后天教育、环境等途径,于个体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心理品质,于外表现为人的道德、情操、气质、修养、以及所拥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文境界和人文情怀。人文素养教育,则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应具备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对世间万物存有敬畏之心和善良之意。简而言之,教育,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保持人的淳朴本性。

  二、实施背景

  (一)现实因素:职业教育轻视人文素养教育

  自20xx年开始的以市场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上一轮中职课改,过度强调职业技能的重要性,过度强调中职学校一次就业的重要性,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挤占了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生涯教育。1.学校:重职业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提升。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总是把进中职学校看作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无奈前提下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底线诉求。因此,专业加基础的课程设置,进一步强化了重技能、轻人文的价值趋向。挂满中职校园墙壁的,不是一些名人名言或象征传统文化符号标语,而是“没有技能就没有未来”“没有市场就没有学校”的激进式墙语。由此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中职学生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和面对大是大非时的判断力,缺乏高中段学生应有的的人文底蕴,导致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社会适应能力低,人际关系处理差,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缺弱等现象。2.学生:缺乏人文素养提升的'内驱力。中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加上学校没有配套教育,学生对人文课程学习的内驱力明显不足,人文素养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文化知识匮乏,素养较低,审美情趣偏位,甚至个别学生人文素养匮乏,价值取向混乱,导致违法犯罪的概率增大,根本无法适应未来激烈竞争工作的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许多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20xx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认为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并设置了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作为人文素养核心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要素赫然在列。因此,无论是从中职学生未来生涯发展还是匹配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来看,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一个重点。

  (二)学校优势:多语种、艺术和德育品牌

  多语种教育一直是宁波外事学校的传统优势。学校自1985年开设英语专业,1993年开设日语专业,20xx年起先后开设德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到目前已具备8个语种的教学能力。强大的外语教学能力和教师团队,为学生第二外语的开设创设了条件。艺术专业从20xx年开设,到目前已经形成了集音乐、舞蹈、影视表演和戏曲表演为一体的艺术专业群,拥有了一大批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先后独自承担了宁波市庆祝教师节30周年文艺演出、宁波市庆祝建党90周年等重要的文艺演出,学校的“艺术教育已代表了浙江省艺术教育的水平,是浙江省的骄傲”(时任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语)。同时,学校德育以成长为目标,以心向善、志高远为校训,强化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理念,让善文化浸润校园,让学生发生点滴改变,实现可以实现的目标。为此,学校通过德育大课程的构建,用崭新的目光去审视活动、比赛、仪式,并赋予鲜活的德育内容,形成崭新的外事系列大课程德育环境,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体验到团结、合作、责任和承担,学会感恩和行善。

  三、基于人文素养选择性课改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多维度人文课程选择机制

  选择学习课程:打破固有的课程设置,重新系统设计安排,引入课程选择机制,赋予学生多次选择课程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形成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限定选修、任意选修课程模块和课程系统。其中,在选修课程模块中,丰富专业拓展、素养提升、兴趣培养、职业指导等类型的限选和自选课程资源,供学生自由选择。选择学习形式: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载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融课堂学习、企业实习、校园活动、远程学习等多形式的学习渠道,给学生提供选择学习形式的机会。选择授课教师:在必修模块,安排多名教师开设同一课程,学生可按照自己喜欢的教学风格选择授课教师;在选修模块,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所长开设多样化、个性化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选择发展方向:提供就业、升学、出国多种去向选择,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目前,学校共拥有5+2国外留学、国内升学与就业等后续发展选择,同时配套出台弹性学制,采用学分认定的方式,全面拓宽学生的发展路径。

  (二)打造基于人文素养的特色课程体系

  1.更新课程观,实现隐性德育课程显性化。突破传统课程的知识与经验本位、预定性、封闭性,突出课程的体验性、开放性、动态生成性,强化中职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梳理并形成以“学习者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一切学习经验”为核心的课程观。以此为基础,实现课程外延由传统教材、训练向资源、环境、活动等领域拓展,实现课程形式由课堂学习和企业实习向校园活动、社团活动、社会体验、国际交往、信息终端学习等方向延伸。学校将外事嘉年华、学生各类社团、外事假期社会实践课、校园华尔兹等均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分为社团类课程、德育类课程、社会实践类三大类课程,全纳入课程体系,并赋予相应学分。每大类2个学分,共6个学分。2.打造二外、艺术、国际合作等人文课程。提供二外课程。第二外语的开设,不再是纯粹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在该国文化介绍的基础上,设置情境,并在情境中加入简单的交流对话,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基于学校多语种优势,学校提供德语、法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俄语等6种外语供学生选择,把二外作为课改中的限定选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同时推出俄罗斯风情、走进西班牙、东京文化、德国风俗等文化视野拓展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设艺术必修课。提升中职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学校课改的核心目标。学校整合艺术优质课程资源,着力打造艺术体验、形体塑造等特色化课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陆续开发华尔兹、韵律操、健美操、踢踏舞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提升素养。开设国际交往课程。学校已经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22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姊妹关系,每年与国外合作院校的互访批次不少于10次。基于强大的国际合作资源,开设国际交往课程,让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了解涉外交往礼仪,让学生在尊重别国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开拓国际视野。推出人文社科选修课。开设艺术、伦理、哲学等方面的选修课,让学生在艺术、哲学等领域,如哲学,尤其是人生哲学,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当学生沿着知识、方法和人生观由浅入深地进入到对人的哲学探究时,人生的目的意义、行为准则、终极关怀、价值尺度、善恶标准等等便进入学生的思考之中,并通过哲学体味人生,通过思考无限反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这样的思考可以使人胸怀宽广,责任感和事业心增强。本学期,学校共开设选修课39门,其中类似“美学欣赏”“人生修养”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达21门,占所有选修课比例的53%。学校已开发诸如“来杯咖啡聊宁波”“与宁波童谣一起成长”“校园化妆”“篆刻:方寸之间的艺术”等人文类校本教材10本。3.针对学生生涯发展需求,开设订单式实习课程。根据实习生在企业实习经历以及企业对学生工作技能的现实需求,开发菜单式课程。学校向14级国商、14级金融专业学生发放“实习生返校学习需求问卷调查”,发现:TAFE专业的学生对社交礼仪课程的需求特别突出,占55.3%,其次是沟通交际课程、兴趣爱好课程;国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强化课程最高,为35.7%,外语提高课程、沟通交际课程次之。同时学生因实习工作较为忙碌,更希望学校提供网络学习资源。根据以上情况,学校已摄制“小小单价看穿它”和“座次安排礼仪———西餐宴会礼仪”两堂微课并上传校园网,供实习学生学习。

  (三)打造具有人文教育能力的课改队伍

  职业人文精神与教师的经历和学识密切相关,中职学校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随着二外、艺术选修课等专业课程教师开设艺术人文课程的比例加大,在招聘时除确保高技能的专业要求外,也关注视野宽、底蕴后的新教师;加强在职教师的短期培训,培训课程突出社科、人文等内容,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资源整合能力;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定期来校开设人文类专题讲座,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进一步引进优秀的外籍教师,让外教队伍成为推进学校课改、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鑫.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xx(23):187-188.

教育学论文4

  摘要:公共教育学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一直承担着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课程本身的重要性与课堂上的低效性形成了强烈反差,不得不使人思考,如何才能使公共教育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师范专业学生的特色课程。

  关键词: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低效性

  公共教育学作为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承担着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的合格教师的责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未来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师范专业学生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学作为体现师范专业特色的职前培训课程也应该越来越重要。然而现实中这种重要性却与课堂实施的低效性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不得不使人反思: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低效性形成的原因何在?应如何改变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低效性的现状?

  一、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低效性的表现

  低效课堂(Inefficientclass;Lowefficiencyclassroom)是指以前教学满堂灌、低效能的“学生不愿听、教师讲得累”的传统性的课堂。低效课堂费时多、效果差,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理论与社会生产实践脱节问题严重,甚至违背我国中长期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是教育界急需解决的教育教学的大问题。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历来是国内外课程专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教育新政和新课改的教育大背景下,课堂效率问题成为教育界的最热门的话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课堂上问题较多,学习目的不明确

  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大多数学生对“公共教育学”课没有兴趣。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多种多样,有看专业书的,有练钢笔字的,有玩手机的,还有睡觉的……能认真听讲的学生不到30%。调查表明,很多学生认为教育学课应该是以传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技巧为主的课程,具有实用性,但实际课堂中教师总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而其中一些理论知识又比较陈旧而枯燥,与自己对课程的期望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公共教育学课不重视。公共教育学教学所针对的师范生均为大二学生,这个阶段大学生学习的特点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还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更没有意识到职前教育教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等到大四面临就业已为时晚矣。

  (二)师生课内外互动交流少,或者全程基本无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

  许多公共教育学的授课教师对公共教育学的课堂评价都是“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一方面反映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理论概念多,具体事例少。所以,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三)学生缺乏思考与认识

  按照新课程理论的观点,只有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然而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还没有树立明确的职业观,对于所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上课抱着应付的态度,课后更是抛之脑后。于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成为师范生学习公共教育学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也得不到学生积极有效的行动配合,教学效果自然无法提高。长此以往,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学生学得没劲,教师也教得没有说服力,严重违背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也容易使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二、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低效性原因分析

  要提高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它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师范专业学生的特色课程,就要从分析造成课堂教学低效性的原因入手,来寻找解决改善这一现状的途径。

  (一)公共教育学课程定位不明确,设置不合理

  “公共教育学兼有理论学科与应运学科两重性质,它既是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又是一门很强的专业实践课,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然而事实上,公共教育学的教学长期以来却一直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很多教师也一直把它作为单纯的理论课来上。在教师群体中也一直存在着“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的分歧。由此可见,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定位不明确。公共教育学是体现师范学校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也是师范生的必修课,在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实际上多数师范院校分配给教育学的课时量只有51-54学时,而且因为是公共课,都是合班上课,一个教师同时要教80—120个学生,甚至更多。所以,导致教师课堂管理困难,更谈不上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的教育学各种版本的教材虽然层出不穷,内容也很丰富,但是相比如火如荼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单纯的依靠几本教育学教材进行教学是永远追赶不上教育教学改革的节奏,也很难适应师范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且实际教学当中笔者发现,虽然教材不断地在变,教学内容不断地在改,但是许多教师十几年如一日,仍旧使用的是同一本教案,不断重复上着同样的课。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性也不断加强,落后陈旧的教学内容显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作为公共教育学的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教育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避免“满堂灌”、“注入式”,而实际上我们自己却在进行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传统、单一的“传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这实在是有悖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加之,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很多教师容易形成完全依赖多媒体的“放映式教学”模式,教师只顾放映,学生只顾拍照,课堂教学单向而又被动。这种局面无形中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效的课堂教学在所难免。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对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多采用笔试形式,难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教育教学素养。单一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仅限于考试,对学习没兴趣。单纯的考核方式也远离了教育学课程开设的本意,因为没有实践的辅助,学生难以将课堂上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践,学生认为考前背背记记便可过关,因此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也是造成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四)教师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公共教育学课堂低效性主要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但实际上我们更应该从授课教师角度来找原因,毕竟,从教和学的方面来看,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1.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课堂纪律是保证有效课堂的第一要素,但是由于公共教育学是大班上课,课时安排又比较紧张,课堂纪律难以维持一直是教师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为了保障课程按时完成,大多数教师对于学生课堂的问题行为都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2.自我提高的意识薄弱。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保障,然而公共教育学的授课教师普遍缺乏中小学实际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入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机会比较少,同时自身也缺乏提高这方面教学素养的意识及迫切要求,只能单纯用空洞的推理来解释理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犹如“纸上谈兵”,自然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关于改变这一现状的几点思考

  尽管当前改革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返璞归真式”,还是“推到重来式”,要使改革不再流于形式,最重要的是要从学生需求及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真正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使学生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教育学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一)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学习公共教育学的正确态度

  首先,在开始讲授课程内容之前,让学生了解教育及教师职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职业观。其次,让学生了解学习教育学对于他们未来生存及生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变被动教为主动学。为什么学生学习专业课与公共课的课堂表现截然不同,因为他们看到了专业课的重要性,潜意识里对学习专业课有一定的责任。再次,帮助学生构建起学习师范专业所应必备的知识体系,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规划,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其热爱教师职业。

  (二)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不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外,还要进一步补充新的内容与知识,紧紧结合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这一目标。首先,要认真研究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多收集中小学精品课程的视频资料,便于师范生观摩学习。其次,课堂教学还要结合教师资格认定与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及时了解和把握当前中小学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要求,灵活调整教学目标与授课计划。第三,授课教师需要在上课前了解和熟悉学生,如学生的专业、专业知识结构、其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以及学生对于课程的期待与看法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

  (三)进行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探索适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模式

  要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首先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式教学,例如针对大班授课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根据不同专业或不同班级分成若干固定小组,以便于开展活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辅佐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帮助学生去发现意义,而不是一言堂或控制所有的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实现更深层次的思维的互动。如,准备合适的论题,让学生课后自行分组,分工查阅资料,展开讨论,并由小组指定成员在课堂上汇报讨论结果,全体学生进行自由点评,尽可能多得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教育教学素质

  科学的评价方式和严格的考核标准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可以采用平时成绩(课堂到课率、作业、课堂表现)、教学实践(微型课、角色体验、模拟课堂等)、笔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全面考核。打破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红.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02):118.

  [2]陈桂生.略论公共课“教育学”定位的误区[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2):4-7.

  [3]李红惠.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J].教学研究,2011(03):15-19.

  [4]马丽枝.高校“课堂教学低效”原因及解决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4):82.

教育学论文5

  音乐网络传播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盛行与发展,网络传播成为全新的音乐传播方式,不仅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提出革命性的挑战,促使音乐教育朝向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以及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还令音乐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关键词:网络传播;音乐教育;音乐资源

  音乐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音乐的社会传播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自然传播形态到现代媒体技术传播形态的发展过程。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传播成为音乐传播的全新手段,并将互联网世界变成一个虚拟的音乐社区。

  一、音乐网络传播的概念界定

  在研究音乐网络传播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①因此,我们认为,音乐的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以全球海量音乐信息为背景、以全球社会成员为参与者,进行音乐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音乐文化传播的目的。音乐网络传播的参与者既是音乐信息的发布者,也是音乐信息的接收者,并能够随时对音乐信息作出反馈。这种传播方式,加速了音乐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广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能力,使音乐教育领域出现了一次大变革。

  二、音乐网络传播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多元化

  在全球数字信息、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互联网成为一种新型传播模式。音乐资源在互联网中被反复利用、复制、传递和再生,其海量的储存优势也使音乐信息不会因其附着的物质载体的自然消亡而消亡,利用这种传播知识的全新方式,音乐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教育多元化成为音乐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教育理念下,教育工作者应当对音乐资源进行一定的筛选、组织和加工,满足音乐教育的需要和审美需求。多元化的教育内容要能够突出呈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征,并引导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建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进而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其次,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应当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审美潜力,产生良性的审美效应,不断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心理。在音乐教育内容多元化交流、融合的进程中,不同地域、民族音乐文化难免会出现一些碰撞,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传承和发展本土民族音乐的同时,应该具有开放的音乐教育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全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关注世界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鼓励音乐教育资源共享,适应音乐资源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巨大的音乐资源共享的平台,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矛盾,为多元化音乐教育发展提供质量保证。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化时代高效率、低成本的社会需求,无法将音乐知识内容直观的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来,因此,在音乐网络传播的技术支持下,音乐教学手段朝着多角度方向展开。首先,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以画面生动、信息量大、传授方式灵活的优点迅速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对音乐教育而言,音乐音响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地将动画、视频、图像、音频充分展示出来,从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上刺激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其次,音乐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因此,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成为音乐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一方面,音乐的网络传播给他们带来了极大地自主性,教师与学生可以主动选择音乐,主动欣赏音乐,主动下载音乐,从而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时代下,音乐信息的传播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封闭性,教师与学生能够及时的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心灵的交流,音乐的'网络传播为教育双方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另外,音乐网络传播这一全新手段的发展,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评论,通过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最终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质量的目的。再次,音乐的网络传播促进了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利用音乐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与海量性,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优秀音频与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音乐欣赏体验。在音乐技能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演唱(演奏)的诀窍十分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本人的示范只能在上课时听到,不便于学生在课后反复进行比较琢磨,由此影响教学效率。而音乐网络传播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高质量的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认真领会演唱(演奏)的诀窍,不仅能扩大学生视野,同时也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单一,最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育理念现代化

  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是必然趋势。在“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中,袁贵仁指出:“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主要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装备、教育体制和师资等多方面内容。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意味着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育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制度更加成熟定型。”②可以看出,“现代化”是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理念的先进与否是音乐教育现代的根本所在,要真正发挥音乐网络传播对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就要以先进的、科学的、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为指导。因此,实现音乐教育理念现代化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教育理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音乐教师应当树立现代化的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师是我国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先驱者和推动者,通过对人类优秀音乐文化的选择、组织、传递与创造,完成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次,音乐教师还要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利用互联网海量的音乐资源和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实现音乐教育现代化的重点。第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必须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如果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外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是“内里”,那么现代化的音乐教育应当做到教育设备与教育理念的“表里如一”。实现音乐教育现代化除了需要音乐教师熟练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大胆革新教育理念,推陈出新,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第三,终身教育是音乐教育理念现代化的集中体现。音乐网络传播不仅拥有海量的音乐资源,并且打破了学校音乐教育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如此便捷高效的学习渠道使音乐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终身教育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与合作提供了物质技术保证,也为整体的、全方位的大教育观和教育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支持。”③音乐的网络传播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它以全球海量的音乐信息资源为音乐教育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帮助与支持,成为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的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既有优势也有一定的缺陷,在未来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好音乐网络资源,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匡文波.论网络传播学[J].国际新闻界,20xx,(02):46-51.

  [2]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教育部长袁贵仁答记者问[J].中国农村教育,20xx,(05):14-16.

  [3]祝士明.现代教育技术[M].重庆:工业出版社,20xx.

教育学论文6

  题目名称: 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探究

  一、选题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提出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还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地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到知识,还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需要小学数学老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要关注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二、研究意义

  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农村教师对新课改视野下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好的课外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又是有益的补充,从而可以更全面地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并获得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顺应了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

  三、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状态

  早在17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对课外作业的重要性和怎样有效实施提出了他的见解,他指出:“所教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反复和练习,教育便不能达到彻底之境界。”①所以他要求教师把知识传授给他的学生之后,再由学生复述。学生再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他人。凯洛夫关于家庭作业方面也说过:“家庭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作业从根本上具有独立作业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的生命。”

  2.国内研究状态

  近年来,国内关于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探究者也越来越多,而且也取得很好的成果。在知网中搜索关键词课后作业就有1383篇文献,而小学课后作业的研究方面也有两百多篇。

  四、研究内容

  怎样使得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也能与时代发展相吻合,实现从原先的一种“负担”向一种自身需求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转变。首先,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形式和效果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形式和效果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 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五、预期目标

  论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和效果进行分析,寻找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使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能对课外作业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增强学生对数学课外作业的兴趣,达到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目标。

  六、研究思路

  本文以理论分析为支撑,以调查研究为主要方法,探究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首先,对作业的概念进行阐释,了解课后作业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形式和效果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弄清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探究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七、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法。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关于课后作业布置的的优秀经验 ,研究成果。学习《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数学课程标准》等系统书刊。

  (二)调查研究法。调查目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学生对课外作业的看法,发现问题,反复思考,确定研究内容。

  (三)观察法。通过对农村小学不同年级数学教师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反应观察,发现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四)个案研究法。

  八、主要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 著, 傅任敢 译. 大教学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2] 凯洛夫 著, 沈颖等 译. 教育学(上册)[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1.

  [3] 张淑清 著, 教育基本理论[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xx.

  [4] 黄朝霞 著. 语文教学的智慧[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xx.

  [5] Barbara L.McCombs,James E.Pope 著.伍新春 等译.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6] Ng Aik Kwang 著.李朝辉 译. 解放亚洲学生的创造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7] 顾明远,傅维利 著. 教育问题的案例研究[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8] 汪亮. 小学生课后作业问题研究——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 海外英语,20xx.

  [9] 许小明. 课后作业“情趣”不灭[J]. 现代阅读.20xx.

  [10]卞永成. 课后作业布置实效性的调查与改进策略. 江苏教育.20xx.

  [11]王莉. 农村小学生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xx年.

  九、进度安排

  1.论文选题:(20xx.10.08~20xx.10.20)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专业等方面来确定选题。

  2.论文构思:(20xx.10.21~20xx.12.25)针对论文题目,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案例材料,构思论文写作方案。

  3.论文开题:(20xx.12.26~20xx.02.27)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

  4.论文写作:(20xx.02.28~20xx.04.25)

  论文一稿:(20xx.02.28~20xx.04.01)认真分析研究有关论题的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根据开题报告撰写论文第一稿。

  论文二稿:(20xx.04.02~20xx.04.15)针对第一稿修改意见,对第一稿进行修改,提交第二稿。

  论文三稿:(20xx.04.16~20xx.04.25)针对第二稿修改意见,对第二稿进行修改,提交第三稿。

  5.论文定稿:(20xx.04.26~20xx.04.30)将论文进一步完善后定稿。

  6.论文评定:(20xx.05.01~20xx.05.10)进行论文答辩和对论文进行评定。

  十、论文提纲

  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研究

  一、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二、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理论分析

  (一) 课后作业的概念阐释

  (二) 国外有关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研究的文献分析

  (三) 国内有关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研究分析

  (四) 对国内外研究分析的反思

  三、 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现状调查研究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三) 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现状的反思

  四、 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策略探究

  (一) 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的要求探究

  (二) 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评价探究

教育学论文7

  一、教育学原理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权威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教育学论文8

  摘要: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回顾已有研究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出现了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野狭窄的问题,学者们建议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力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以促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更趋于合理。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回顾;展望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推动其发展的后备军,因此对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概况

  笔者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现状与培养模式”“培养问题”“课程设置”“创新能力”“专业导师队伍建设”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有关论文的发表开始于20xx年,论文共计48篇,其中包含硕士论文5篇。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来看,大多着眼于培养现状、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培养模式、培养问题的研究,对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建设及就业现状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一)研究生培养成果

  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1]具体如下:1.培养规模逐渐扩大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增加。从1988年首招2名研究生开始,到20xx年每年大约招收500名,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培养了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招生硕士点增加。从1988年建立第一个硕士点开始,至今我国已有48个硕士点。[2]硕士点越来越多了,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有了新的研究基础、动力,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2.培养方式不断改进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其他专业研究生,它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涵养,又具有实操经验。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学在我国起步晚,但发展很快,这种快速粗放式的发展造成了研究生的培养缺乏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因此,一些高校就着力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突破,[1]由原来的零基础、零经验到后来的“订单式”、“2+1”人才培养模式,再到后来的培养具备“双师型”素质的研究生,其培养方式在不断地改进。3.建立了相应的研讨组织随着研究生招收人数的增加和硕士点的扩大,亟须建立一个大型的研讨组织,以使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更上一层楼。我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的举办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会议以研讨会的形式,及时总结交流有关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习的经验,协同处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遇到的困难。4.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日趋规范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比较稳定,分布也比较均匀。从培养计划来看,各培养单位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形式有课堂导师讲授、小组讨论、参与学术研讨会、开展课题专项研究等。这表明各培养单位开始有意识地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使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日趋规范、合理,这也比较符合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大趋势。

  (二)培养问题归纳

  因为研究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培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弹性公共课所占比例偏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比较特殊,大部分是从其它专业转入,教育学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不扎实,[4]高校针对职教硕士研究生又开设了一些公共课,如公共政治、公共英语等,这些课程是必须学习的,但由于这两门公共课的课时占据了研究生课时的三分之一,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课程设置模式基本一致。据了解,大部分高校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是采用“公共学位课+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的模式,[3]且选修课程开设范围较窄,课程少,不同学科间的选修也有严格的限制,很少从研究生的实际需要来开设课程。2.培养方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学科特色,培养方式比较单一,与其他专业比较没有自身优势,基本上采取专业课程学习加学位论文训练的方法,有时会要求学生参加本专业的年会和相关的学术会议讨论等。很显然,这种培养方法是不合理的。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师资水平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善,使得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主要表现在讲课方式、教授内容、考核评价上没有创新。授课形式依然采用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灌输方式。虽然大部分高校要求研究生教学采取“作报告”、“讨论式”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以老师讲授为主,硕士研究生对老师所讲授的陈旧的知识并不感兴趣。3.导师精力有限,指导不足导师投入精力不足。目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数量明显不足,往往出现一个导师带几个甚至更多名硕士生的现象,导师除了担任课程教师以外,还要出国访学,平时课题多、会议多,导师精力有限,自然而然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对硕士研究生要求也比较松。据调查,很少有导师每周指导学生的时间超过2小时的,超过3小时的几乎没有,这说明导师事务繁重,缺少时间甚至没有时间给予硕士研究生更多的指导。4.科研训练、专业实践不足科研能力的提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其三年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衡量研究生真实水平的一个指标。在我国,一般学生学习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兴趣不高,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进入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触职业技术教育学,大部分又是跨专业学习教育学知识,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了解甚少,而且针对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也不足,偶尔进行研究训练,缺少学术交流的机会,尤其缺少进修、培训的机会,即便是参与导师课题项目,自由发挥和创新的空间也不大。5.招生方式、学制年限过于统一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采用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统招偏重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考查,大多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容易识记,便于考学,导致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生大多数愿意跨专业报考或是自愿接受调剂,以达到自己被录取的目的,并不是有志于职业教育的学习研修。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年限多为两年半到三年,学制设置缺乏弹性,也没有考虑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在研究生培养的学制设置方面过于僵化,缺乏对研究生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和计划,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更不能适应其个人生涯规划、自主创业和知识能力拓展的要求。6.评价考核没有发挥反馈作用现行的.评价指标、标准过于单一。在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主要分为责任导师的评价和任课教师的评价,基本上没有其它人员参与评价。考核方式一般采取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的形式,程序较统一,基本上是按照学校规定履行考试制度,通过划重点、死记硬背、短时突击的形式,学生便能通过考试。虽然这种考核方式相对比较公平,也便于学校管理,但是却忽视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改进建议

  1.课程设置弹性化课程的设置可以参考国外的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和“模块”课的课程结构。[5]设置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端正价值观;设置专业“平台”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模块”课的设置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培养计划设置不同的课程,以使课程的设置具有弹性。职业教育学研究生除了要具有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之外,更应注重将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学习相结合,在实践锻炼方面的要求要高于其他学科。此外还应开设实践锻炼课,使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2.培养方式多样化招生及学制。针对专业特性,应招收一些有职业经验的人,弱化笔试成绩。复试时,学校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多样化的题型,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此外,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为了满足服务社会的需要,学制可灵活设置,依据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方向、研究兴趣、课程作业及毕业论文完成情况,学制可定为2年,研究生若不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可延长一些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年。教学方法。目前,“填鸭式”的培养方式缺乏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应有的教学特色,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合理而有效的做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扩大学生研究和交流的范围;依据本校的办学特色与企业进行合作,增加研究生接受校外教育的机会,实现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设计,同时也给研究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譬如,参与校外或研究机构的课题,跟随职业指导师参与案例等。3.导师队伍革新化导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导师队伍已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缺乏实践经验、精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应改革导师队伍。[1]对导师队伍进行革新,不仅可以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破除“科研门户、等级地位”的弊端,还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强化对研究生的指导。我国高校可以采取一名责任导师和其他导师共同组成导师小组的方式,还可以聘请校外兼职导师,聘请在企业有教学、管理、生产经验的一线专家担任研究生的职业导师,聘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指导经验的学者担任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导师,职业院校研究人员到学校担任研究生的职业导师,让职业导师和高校导师一起参与研究生的培养。4.科研训练系统化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术训练,因此,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学术能力训练的力度。可以定期邀请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学专家来校对研究生进行培训,在专家的带领下开展专题研究,同时鼓励研究生与专家多交流。研究生自身也可以在高职院校实习,通过实际锻炼,发现自己的缺陷,再经过调研、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培养单位应关注科研动态,及时为硕士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提供机会,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研究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把理论研修和科研训练结合起来,逐步掌握研究方法,培养专业上的钻研精神、治学的严谨态度,从而有效地促进自身科研水平的提升。5.评估考核动态化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考核过于僵化、标准单一,高校应改变这种重量不重质、单一的评价方式。对职业教育学研究生的考核要不断更新,既要考虑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特殊性,还要考虑当今社会教育评估的趋势,所以高校应建立动态多元的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要结合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采取灵活动态的评价方式,注意将平时的社会实践与期中考核结合起来,将平时的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结合起来,导师考评与专业课老师评价结合起来,以实现考核形式的多元化、动态化。此外,应严格筛选参与研究生考评的工作人员,每个考评参与者须严格遵守考核标准。只有采取有效而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促进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在培养模式、目标设定、学科设置、就业、创新思维的形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培养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加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当中,我们对这些研究人员从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和研究人员的来源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笔者以最近五年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的26篇论文(包括硕士毕业论文12篇)的作者为例,从职称结构上看,教授3人,副教授4人,行政人员1人,讲师3人,助教2人,副编审1人,其他2人;从学历层次上看,博士9人,硕士研究生12人,其他3人;从研究人员的来源上看,高校教师11人,在读研究生5人,其他2人,政府教育部门的人员比较少。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人员结构相对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力量薄弱。高等院校是主要的研究力量,高校老师拥有丰富理论基础,但实际经验相对缺乏;而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存在研究人员少、理论素养相对不高的现象;来自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比较少,来自地方研究所和进修学校的人员也不多。

  (二)研究方法单一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文献分析与思辨研究方法的较多,实证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研究人员遵循“What—Why—How”的思辨方式进行研究。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研究主要采用理论论述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缺少模式研究,特别是缺少定量研究。在13篇硕士毕业论文中,5篇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7篇采用文献分析、比较法,1篇采用模式研究法,1篇运用数据分析法。在众多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者运用数据统计、元分析的方法,而定性描述不能准确反映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实际情况,因为研究结果多是对研究现状的描述。若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研究即便得出新的结论,这个新的结论也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三)研究视野狭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是国内,缺少对国外情况的分析与探索,也很少有研究者做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应借鉴国外发展的理论和成果。另一方面是缺少用跨学科的视角、视野来探究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国内研究者大多从课题入手,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研究,没有结合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即忽视了研究生自身生涯规划发展的需求,[6]对社会需求的把握也不足,且没有将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等相关学科领域。

  四、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展望

  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以上的问题,应采取加强研究力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制定多种培养方案的措施。

  (一)加强研究力量

  针对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的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调整研究人员结构,加强研究力量。首先,摆正高校教师的地位,高校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研究的主要力量,同时加大管理者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还应该加大对高校研究人员实践经验的训练,提高管理者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平时注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的质量。其次,政府教育部门人员应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方案、计划等层面进行研究,取得其他相似研究方向人员的支持,并鼓励其他研究领域学者加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的队伍。同时,要鼓励省市级研究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研究者,增加他们对职教研究生培养研究的热情,从而加强研究的力量。最后,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点或硕士点的高校应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责任心、自信心,加大对职教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力度,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在读博士或硕士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研究生培养研究队伍提供人才支撑。

  (二)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一是实证性研究和思辨性研究结合起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研究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理论素养以外,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要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思辨性研究外,更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实地调研、访谈,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专项课题的研究等发现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的良性发展。二是综合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应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案例探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三)开阔研究视野

  拓宽研究的视野,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应根据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研究生个人实际发展的需要以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需要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和探索,同时多关注国外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新动态与研究成果,包括研究生的培养问题,以国际视角关注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转型发展,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成果,以更好地促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第二,依据跨界理论,进行相应的跨界、跨学科研究。对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应在适应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需求的同时,考虑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人才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并借鉴和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牟孝金.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xx.

  [2]王楠.国内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xx.

  [3]刘晓,石伟平.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J].教育科学,20xx(03):76-80.

  [4]姜光铭,张继河.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利弊及策略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xx(06):19-22.

  [5]刘巧玲,刘志兵.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xx(01):69-70.

  [6]高文龙.现阶段我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毕业论文,20xx.

教育学论文9

  【内容摘要】

  高中化学课堂目前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课堂。高中化学中的某些难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所以传统的教育方式需要转变一下,这样会使得处于逆反期的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改变他们对于高中化学的排斥心理,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课堂的研究发现,学生喜欢把学习时间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所以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兴趣有助于他们提升对化学课堂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

  高中化学兴趣教师培养

  引言

  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在授课时,注重知识的传播,但是久而久之他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逐渐跟不上他们的思路,对于化学课堂逐渐失去了兴趣,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常常死记硬背,基础知识不牢靠。究其原因还是化学科目的特性使得其难以被学生所理解和消化,所以教师对于高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

  高中化学课具有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多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初步接触化学科目时,就觉得化学是一门可以听懂,但是又容易记混淆的课程。由于很多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就导致其在考试时很难得到高分。所以学好化学的关键是先认识化学,再进行化学实验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做好化学实验,让学生们亲眼看到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对化学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化学,走进化学。

  二、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高中化学卷面的成绩在高考中相对于语、数、外所占的比分值不大,大部分学生喜欢把学习时间放在自己喜欢、擅长、分值大的科目上,对于化学科目学习时间太短,而且其理解起来虽然容易,但是化学物质间的反应过程又很复杂,学习起来枯燥繁琐,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这就使一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高中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只凭借机械性的记忆,并不能达成很高的学习效率。

  2.学生对化学科目兴趣较差

  化学科目中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除了一些化学元素、反应方程式及现象等需要死记硬背之外,还有些反应规律、等式的配平是需要通过理解性记忆才能完成。很多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导致他们的化学基础并不稳固,在之后的理解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去理解核心知识。学生对于化学科目的兴趣较差也是由于化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当前初高等教育阶段及部分教学硬件相对较好的初高中之内,化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依然是以教师口述为主,这也使得这一科学性和动手性极强的学科丧失了为数不多的吸引力。

  3.学生对化学科目了解不深

  当前的.教育体系之中,学生通常是在初中阶段才开始接触化学,而这一科学性相对较高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直接出现,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于化学教材及这一科目的认识。这也使得其在步入高中阶段之后难以对化学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也正是由于对于化学科目不甚了解,很多高中生无法提起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提升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1.教师通过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下,学生学习化学依然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极为重要。作为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学生暂时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通过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得其对于化学的认识更为全面。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待化学基础不同的学生时,如果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基础、能力的不同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化学。

  2.利用多媒体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当前大多数高中化学的教育模式极为单调与枯燥,这也使得高中学生无法提起对于化学学习的乐趣。如果高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课堂中来,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3.将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带入教学中化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我们生活的空气中,就有很多的化学物质,如氮气、氧气等等。高中化学教师授课时,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来举例子,因为单调的讲课会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的进程中应当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更好的结合,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本身的实用性与生动性得到增加,特别是在一些晦涩难懂的化学章节中,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有利于学生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全面理解。

  结论

  高中化学这一基础学科虽然不同于语、数、外等主科对于学生的意义。但是其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便利,虽然高中化学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相对较小,但是学好高中化学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化学知识储备。当前,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普遍难以提起兴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需要引起高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高中化学教师,更应当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相关事宜。

  作者:刘自科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南校

  【参考文献】

  [1]谢士云.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求知导刊,20xx(04):140-141.

  [2]齐霞琴.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J].亚太教育,20xx(08):69.

  [3]胡琼霞.浅议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xx(33):234-235.

教育学论文10

  【摘要】

  数学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数学推理和有效提问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收获.

  【关键词】

  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数学

  实践活动课程此文系20xx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B/20xx/13/079)、(B/20xx/13/060)、20xx年宿迁社科课题(SK/20xx/09/72)、20xx年宿迁社科课题(SK/20xx/09/69)、20xx年宿迁教育规划课题(20xxGH197)、江苏“十三五”规划20xx年度课题-高职构建“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20xx年江苏高校哲学与社会科学资助课题(20xxSJB333)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到江苏省“333”工程基金资助.

  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逐渐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借助新手段,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思考中活动.

  一、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对象来学习研究创新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新需要借鉴与学习,因而获取资源特别重要,当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就显得重要,这是任何工作所必需的信息载体.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在计算上,提倡用科学型计算器.在指数运算、对数运算、三角运算、排列组合数计算、方差与标准差运算等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器求值.以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计算方式,使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图形图像、数据处理、线性规划求解等问题上,充分发挥Excel、几何画板等计算机软件功能,配合使用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等现代化设备,化难为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在学习媒介上,积极开发、建设、使用微课、网络课程等资源,把课堂延伸到45分钟以外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网络学习空间.

  二、在数学推理中培养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数学智慧,并非单纯地通过接受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地需要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知识、技能、经验、思想、素养、智慧的数学素质教育目标.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其一,它应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的各个学习内容,其二,它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过程,其三,它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环节.在“猜想—证明”的问题探索过程中,学生能亲身经历用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的完整推理过程,在过程中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极为有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后,就会把这种习惯带到课后,那里是一片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个人钻研和借鉴学习,学生就会模仿,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形成良性循环后,创新思维就会水到渠成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从基础、核心、方法三个方面指明了创新意识的要素.这为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出了几个基本的切入点和路径,使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在了比较实在的载体上,即围绕这三个要素,教师应紧紧抓住“数学问题”“学会思考”“猜想、验证”这几个点,做足教学中的“文章”,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就有可能得到落实.教师要善于对素材进行分类加工,引导学生多经历这样的'活动.

  三、通过有效提问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促进职业素养升级

  把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问题化,用不断追问启发学生思维,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发问,学生跟着教师思考.教学难度降低不代表没有思维,不难不意味着不要讲解.数学课程的意义就体现在教师在讲授中带着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思维训练中获得体验.教改的宗旨是让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发挥培养职业人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作用,让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数学.通过提问能促使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进一步深入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升级自己的职业素养.有效提高的标准是考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获得多少有效信息.教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链其实就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上课时或提前抄写在黑板上,布置学生看书提前预习.教师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在此期间要巡视指导,了解学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加强个别辅导;注重圈划批注与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运用其聪明才智,主动阅读、主动求解.教师必须发挥好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教师从知识发展和能力进步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素养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进行问题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学得快乐,用得方便,体验得高效.

教育学论文11

  一、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

  特殊教育学校是集智障儿童、聋哑儿童、脑瘫儿童、孤独症儿童、听障儿童等多种残疾儿童进行专业训练和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综合性特殊学校。针对教育对象差异性大的问题,应该树立“以人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放在首位,结合残疾学生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使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残疾学生通过教育提升个人的能力。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可将教育教学划分为语言教研室、智力教研室、康复教研室和文化知识教研室,每个教研室分别制定了教学大纲和目标,具体为:语言教研室以手势语言、口型语言和听力训练教学为主要内容;智力教研室以生活技能教学、智力开发为主要内容;康复教研室以肢体动作训练、身体平衡训练为主要内容。学校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师复合型能力的提升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不仅仅有良好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要具有康复指导、心理咨询、就业培训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

  二、凸显办学特色,追求教育实效

  (一)加强“生活化”教育。根据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特殊学校将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在教学活动中,各位教学老师要充分的体现知识的生活化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生活的学习空间,将生活情境在教学中重现,教会学生基础生活所具备的、常用的和实际的知识技能。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比如,教师对智障学生进行回家路线、打电话、写名字、说出家庭住址和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并让学生的'实际场景中训练,使智障学生具有基本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强化“个性化辅导”。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和年龄阶段制定详细的教学内容,比如针对智障残疾学生,教师对低年级的智障学生进行游戏教学,在智力游戏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交流的积极性,对于高年级的智障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阅读训练和讲话训练,突破智障学生的语言交流障碍;对于聋哑学生,低年级学生要进行手势语言的学习与游戏活动,高年级学生要学会使用手势语言交流、口语和动作语言的交流,还要学习写字训练,从而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的能力。所有特殊学校的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训练学习和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要学习好文化知识,也要做好专业训练。特别是对于脑瘫学生的训练,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加强身体平衡训练和微小动作的训练,提高大脑神经中枢系统的反应能力,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改变难度系数不同的动作,尽可能地让他们得到最优发展。

  (三)重视安全及青春期教育。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寄宿,健全的值班制度是保证特殊教育顺利实施,防止校内事件发生的措施。学校为了确保残疾学生的人身安全,各项制度要细化管理,不定期的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加强残疾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教育,针对残疾学生心理问题和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应该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生理缺陷、心理特征和生理发展,进行生理、心理和性伦理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自我认识,实现自我发展。

  (四)加强艺术课程的教学。艺术课程的教学是特殊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需要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下,利用本校现有的资源,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学校开设了十字绣、泥塑、有话、珠艺、插花、编织等教学课程,并将这些作为本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教授课程,精心的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工艺技能,智障学生通过编织训练有助于提高智力,脑瘫学生通过串珠可以提高动作的和谐。近年来,我校学生通过老师的辛勤教导,共完成各类作品30件,其中十字绣6副,珠绣4幅,油画8幅,泥塑12件,而且部分作品作为艺术展品参加各类中小学艺术作品展,活动了奖项。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体育、舞蹈和美术课程,对一些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养,特别是体育运动方面,我校深挖和培养残疾人运动员,进行专门训练,经过培养的3名运动员多次代表学校参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五)注重“社会人”的培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残疾学生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我们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残疾人,而是把他们看作是发展的社会人。残疾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不能像健康人一样在融入到社会的各项事务中去,由此,他们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孤僻、狂躁的性格,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特殊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技能训练,也要进行潜能的开发,正确的引导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开导学生对生活要充分信心和阳光。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残疾学生的拓展性学习与教育,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人生、努力做好事情和加强身体训练等,加强社会经验的积累,鼓励学生乐观的走向社会,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生活的社会人。

教育学论文1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而建立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效的发展,努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课堂的有效性是以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前提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实践和创新的学习习惯,还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和谐教学模式的形成,从而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利用好奇心激发智赔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就是要求学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去认识丰富多彩的化学,勇于去探索化学的奥秘,帮助学生养成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例如,在学习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研究些什么”中有一个“鸡蛋放入白醋”中的实验,从而老师就可以将这个小实验布置给学生回家里单独做,这样无疑就会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状况进行提问,如:气泡是怎么产生的?在醋中,为什么鸡蛋会上浮后又下沉,循环往复?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实验并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而且设计实验正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智赔班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一般而言,对于初中化学知识,往往会涉及很多理论知识,如:微观粒子的结构、运动及变化,较为抽象,与宏观现象有着根本的区别。由于多媒体有机地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内容,更何况,智赔班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而且生动的画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果。例如:在讲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的时候,倘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很好地向学生阐述出水分子分解的具体过程,从而学生对于书本中所讲述的“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的知识就很容易理解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和回报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学生的收获也是衡量课堂教习有效性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深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学的有效性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也逐渐由不懂变为懂,懂得少变为懂得多,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喜欢上化学课了。也就是说,高效教学能够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的有机结合。知识与技能要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同时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中不断升华。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初中化学的“高效教学”是很重要的。笔者就从充分准备教材知识、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应用多媒体教学、开展有效实验以及学生有所收获阐述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课堂质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要注意的是,实现“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从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三、激发智赔班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够激发人的巨大潜能,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研究从而创造新知识。例如,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教师可以先做几个实验,如:“白纸显字”“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秘,燃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整个课堂摘要: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方面的不断开展,我国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尤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课堂是教学活动进行就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就应把学生纳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参与策划教学进程,并听取学生评价和反思课堂教学的意见,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让学生参与策划教学进程并提出课堂教学意见,既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又高度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参与、评价和反思,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并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高效教学课堂构建的基本要求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学生的大脑就像一泓平静之水,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如同投入其中的一粒砂石,瞬间可激起思维的浪花,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其处于最佳思维状态。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而且精力也比较集中,这是创造教学情境的好时机。问:是何种物质使烧杯A中液体变成红色的?经讨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是蒸馏水将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第二种认为大烧杯上有某种物质将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第三种则认为B烧杯中的物质挥发后进入烧杯A中,从而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此时揭晓答案,然后引导学生去验证,通过该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化学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此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初中化学教学创新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总之,新课标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学论文13

  我园结合省、市级立项教育科研课题《利用动漫资源促进幼儿园课程优化的实践研究》,开展了有关动漫性主题的活动,围绕此课题恰当地使用幼儿喜欢的动漫故事资源,幼儿的想象力在与动漫故事接触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一、在动漫故事的阅读中发掘幼儿的想象力儿童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的中班幼儿.其思维的发展特点与神奇的动漫故事的特点是相对应的。

  有一次我们集体阅读《青蛙王子》的动漫故事时候,当老师讲到“公主开了门,青蛙跳了进来,接着公主蹦到椅子旁边,大声叫到:‘抱我上来。坐到你旁边’时.一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到了我面前.我问:“你干什么呀?”他回答:“我就是小青蛙呀!”接着又有几个小朋友也学着跳了过来? ? 当我们一起阅读到:“公主实在气极了。抓起青蛙朝墙上仍了去,小青蛙一下就变成了一个漂亮潇洒的王子”突然一个小朋友从凳子上掉了下去,当时我被吓了一跳,急忙问:“怎么了?”他却笑着对我说:“我刚才是小青蛙,现在是王子啦!”他站起来那高兴的劲儿甭提多有趣了!好像他真的就是青蛙王子。从孩子这些活泼有趣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借助成人绘声绘色的讲述,借着丰富的想象力.眼睛里闪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早已进入了神奇的童话世界中,在他们心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已被联系和活化.上演着一出出“真实”的童话.在这里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可信的,每一个场景都是立体的。每一个物体都是触手可及的。

  当我拿着书中那个变成王子的小青蛙给孩子们看时,突然一位小朋友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使劲大声地说:“我家门口有一只癞蛤蟆,他叫得很难听。”接着还当场学叫:“呱呱呱? ?”这就是幼儿想象的特点,他们能从书上的青蛙想到门El的癞蛤蟆,当他们看见书中写着的“用金(银)色衣料做的华美的衣服”时.就会想到自己的小公主裙.于是想象自己变成了小公主。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总是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他们常常分不清虚构与现实的区别,或者是他们不想分开,他们乐于沉浸在童话的美好世界里。幼儿阅读动漫故事的形式.不是简单的昕一听、看一看、说一说,而是一个综合的认读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听说动漫故事、演绎动漫故事、编动漫故事。孩子想象中多彩的动漫世界以可视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满足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特点和心理需要,也促使其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二、在与动漫故事的接触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动漫故事阅读中所表现的想象力的特点是与其智力的发展水平想吻合的,但是这种想象能力在儿童身上不一定都能充分发挥出来。丰富的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

  动漫故事作为文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其展现的幽默、轻松的艺术和智慧能极大地激发小读者想象的火花;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既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又对他们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有研究认为,在动漫故事阅读中,中班幼儿想象力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发展。幼儿接触动漫故事的过程就是不断训练其有意想象的过程.他们会循着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在头脑中“有意性”地再现故事情景。4~4.5岁左右的幼儿常常会被自己感兴趣或自己熟悉的但与故事联系不大的细节所吸引,想象容易偏离主题,但随着注意水平的提高、童话阅读经验的丰富,他们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长。例如:我们一起阅读动漫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直到结束他们还深深地沉浸在动漫故事的情景当中,坐在我对面的一个小女孩突然对我说:“我家的鱼缸里也有红金鱼,还有黑色的呢,他们好小哦。”另外几个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说:

  “金鱼对他们多好呀,还变好多东西给他们,我要是金鱼,就把渔夫的妻子变成一条小鱼,把她放回海里去? ?”而班上年龄最小的孩子则说:“我家里只有一只小鱼,它没人玩,我和它说话它也不理我!”在幼儿阅读动漫故事、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幼儿提的问题一般都是围绕着故事情节展开的,而年龄小的幼儿则会想到一些与故事情节不相干的问题。可见幼儿想象有意性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

  2.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完整。语言表达弱的幼儿只能在童话表面内容上展开想象,而语言能力强的幼JLN能想象到许多本质的内容。比如阅读《白雪公主》动漫故事,语言能力弱的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多是动作描述:她一个人哭着向森林里跑去,一会儿,看见一座玩具房子(七个小矮人的房子),他们乐了。多可爱的房子呀? ?而语言能力强的幼儿似乎能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氛围,能联想到主人公的心理感受.有位幼儿说:“爸爸和后母都在漂亮的城堡里.白雪公主一个人在森林里,她多害怕呀!”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幼儿,其想象一般只停留在什么人物、他们在做什么这些非常直观的内容.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则能想象到内容之间的联系、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想象的内容在逐渐地丰满和完整。

  3.想象力的创造性逐渐增强。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往往不能独自、完整地讲述一个他所熟悉的动漫故事,但会增加一些动漫故事所没有的情节,或在表演游戏中,使故事中的人物变成一个个真实的角色,使具有文字的动漫故事变成具体活动的游戏情节。有时,从孩子不经意的天真的讨论之中也可以发现他们的奇思妙想。如在班级动漫主题《海洋之旅》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借助动漫故事《人鱼公主》开展“神秘的鱼”的探究活动,当大家阅读到“小美人鱼游到海面上”时。许多小朋友们的两条胳膊上下摆动。老师问道:“你们在干什么呢?”大家回答:“在游泳呢!”连胆小的宇韩小朋友也学着这个动作。当阅读到“小美人鱼救起王子后躲到礁石后面”的情节时,宇韩小朋友就远远地坐到教室一边,我问:“你怎么了?”他说:“我躲在礁石后面呐!”从孩子这些活泼有趣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与理性的成人相比,感性的幼儿更容易进入故事情景,他们与主人公一起在动漫故事世界里漫游,经历各种或曲折或有趣的变化。体验各种或喜或悲的新奇情感。他们的眼睛看着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耳边回响着成人绘声绘色的讲述,借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早已进入了神奇的动漫故事世界里,在他们的心里,一幅幅静止的画面早已活化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上演了一出出“真实”的动漫戏剧故事。孩子们的想象是如此神奇和新鲜,几乎每阅读一个动漫故事我都会被他们所感动,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著名哲学家马修斯的那句话:“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而哲学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活动。”

  动漫故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丰富多彩的幻想,而幻想是动漫故事的灵魂。故事中的幻想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户。那里有一种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存在着、行动着,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因此阅读多彩的动漫故事倍受孩子们青睐。想象力在幼儿的图书阅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设法帮助孩子把他们头脑中想象的动漫故事世界以可视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达到深层次提高幼儿阅读水平的教学效果。

教育学论文1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说明文的写作往往出现“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写”的“冷场”局面。它既不像写记叙文记述自己身边的人或事,也不像写议论文对所触及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因此,学生写说明文,常常感到自己(写作主体)在心理上与文章(写作对象)有着难以言说的“距离”。这种“距离”如果不能通过正确的指导与训练加以消除,说明文的写作势必“应付差事”。

  其实说明文并不难写,因为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无须进行个性的创造思维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也无须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在语言表达上,它崇尚平实,不渲染,不夸张,没有弦外之音。只要教师指导得法,一定能通过科学的训练打破说明文写作的“僵局”。如何指导说明文的写作训练呢?下面就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谈一谈我指导学生说明文写作“三步走”的具体做法。

  第一步一题两写,抓好过渡

  一题两写即同一题目的文章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说明文。

  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一单元所编课文,为记叙文教学向说明文教学过渡架设了很好的桥梁。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以往的写作训练,大多取材于自己的生活,去写生动有趣的故事,自己往往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人。而文体的骤变,生动有趣的故事,变成了严肃的科学知识;融注情感的陈述变成了准确的说明,心理上自然会产生厌恶、无所适从的情绪。一题两写则可以架起记叙文写作向说明文写作过渡的桥梁。

  如:《我的文具盒》

  操作:(一)辅导时,讲清记叙文与说明文写法上的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不同。(二)进行记叙文的写作。(三)进行说明文的写作。(四)运用比较法综合评讲。

  一题两写先训练学生写记叙文,然后训练写说明文,分两次进行。待多次训练后可以在一次作文中同步进行,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能力。

  我在运用比较法综合评讲时,找出习作中好的、差的最有代表性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些文章的得与失,要求学生再作修改,写好作文后记。

  通过这样训练,学生从实际写作中总体上把握了说明文与记叙文写法上的区别,把学生从记叙文的写作中引向说明文写作的新天地,很好的完成了由记叙文写作向说明文写作的过渡,迈出了说明文写作的第一步。

  第二步验证评讲,激发兴趣

  验证评讲即把学生介绍制作类、操作类、游览线路类的说明文,拿到实际中去验证它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说明文的写作由于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学生在写说明文时总觉得枯燥无味,验证评讲法则可以激发学生写说明文的兴趣。

  如:《从学校到我家这样走》

  操作:(一)辅导时,告诉学生本次作文要采用验证评讲法。(二)作文完成后,绘好路线图,同桌交换,根据作文介绍,去找对方的家。(三)找的过程中,发现介绍不清、标志不明的地方进行修改。(四)写出验证评语。

  这种方法颇受学生欢迎。写作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大家都怕对方找不到自己的家,因此写得认真、清楚,有条理。验证结果,全班60多人,只有一名学生由于方位介绍不清,标记断线,对方未能找到她的家。还有一位同学一详一略的介绍了两条路线,对方按照两条路线均找到了他的家。

  验证评讲法,给了学生活动的机会,学生在作文前或亲自观察或亲自操作,既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了说明文指导生活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写作兴趣。

  第三步写——读——写,把握技巧

  写——读——写即学生先根据题目要求写成初稿,再找出同题材同体裁的范文进行比较阅读,然后再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改。

  教师在教读说明文时,大凡都要从理论上大讲特讲说明文的特点及说明文的`其它有关知识,教读过程中更是离不开扣住说明文体的特点去分析,可以说学生对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及课文内容已经了如指掌。然而,当他们面对说明文的写作时,脑海里仍然是一片空白,不知如何运用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一大套理论去作文,即使绞尽脑汁,“挤”出一篇“牙膏作文”来,仍是条理不清,漏洞百出。这是初二学生写说明文出现的“通病”。

  出现这种“通病”的原因在于没有把读和写很好的结合起来,缺乏技能技巧。课文是营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消化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使学生很好地吸收、消化和转化,就必须坚持读写结合的原则。读与写怎样结合呢?

  现行语文课本编得很科学,每单元后均有作文训练,有的还附有例文,目的性、针对性强,因此,须认真落实。我用写——读——写的方法加以指导,把读和写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掌握说明文写作的技能技巧。

  如:《宜城汉江大桥》

  操作:(一)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写出初稿。(二)引导学生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有关介绍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让学生认识:同是写桥,作者能介绍得那么清楚,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语言的准确性是怎样体现的,自己的文章与之相比存在哪些不足,或没抓住事物的特征,或说明顺序不合理,或无恰当的说明方法,或说明语言不准确、简明。通过比较,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有所领悟。(三)学生在“领悟”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初稿中出现的不足进行修改,写出第二稿交给老师批改。

  写——读——写,不同于学生作文前老师念念范文进行的指导。它是在学生独立写出初稿后进行的比较阅读,然后再进行的修改。学生用来读的“范文”,可以是课文,作文训练后的例文,还可以是作文指导书上的优秀文章,只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可读性即可。因此,不会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学生熟练后,写——读——写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

教育学论文15

  [摘要]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历,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问题 对策

  引言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内容,其系统性和整合性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范式”。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庞杂、零乱的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甚少;第二,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教育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虽然多样性是学科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得不说教育心理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第三,不同时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更迭(从行为观到认知观、人本观,再到社会文化历史观等),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使得不同时期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1)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3)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1)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2)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

  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3)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

  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20xx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4)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冉苒,张长英.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xx.(3).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xx(1).

【教育学论文】相关文章:

教育学论文05-19

美术教育学论文09-03

(优选)教育学论文15篇05-26

怎样写教育学学位论文开题报告04-27

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通用6篇)12-28

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04-27

教育学04-27

教育学生心得08-12

教育学心得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