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析美国研究三角园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论文
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也是产业链中产学研协同发展较好的国家。美国出现了硅谷、“128 号公路”“研究三角园”等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创新基地,成为世界各地推动协同创新、促进区域发展的典范。目前,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RTP)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园区,也是高校与地区产业链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的后起之秀,与硅谷、德克萨斯研究院并称为美国三大科研中心。本文分析了“研究三角园”的现状、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模式及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一、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的现状
北卡“研究三角园”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罗利、达勒姆和查珀尔希尔三个主要城市之间的交接地带,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三所知名大学环绕, 形状类似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被称为“研究三角园”。该“研究三角园”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研发产业园,是美国制造业向高端转型的代表,堪称美国区域性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典范。园区成立于1959 年,占地面积约4.25 万亩,在现代医疗健康、农业生物技术、分析仪器、生物制剂与传染病、物流、纳米技术、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研究三角园”总共有200 多家企业,其中有170 多家是世界顶尖级的企业,包括著名的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北卡生物技术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以及GE、IBM、思科和杜邦等大型跨国公司的科研机构。园内除一些大型高科技企业外,还有着大量的小型研发机构。园区内大约有2200万平方米的发展区域以及26 所综合性的办公楼, 同时还有4个孵化器。这些企业中,40%是生物企业,另外还有20%是信息科技企业,如IBM、思科。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企业,如基金、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类、金融服务业等。“研究三角园”现已是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方。目前园区内大约有180 万居民,就业率相当高,且47%的上班族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研究三角园” 是美国合同性研究机构密度最高的地区,每年联邦政府投入的资金高达20 亿美元。“研究三角园”在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教育培训、专家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经济结构逐渐高级化,高收入人口比例增加,园区多次跻身《财富》杂志“企业最佳发展城市”和“全美最佳生活区”。
二、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的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分析
1. 政校企合作, 奠定园区与区域产业链持续协同发展基础。20 世纪50 年代,北卡罗来纳州在美国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州,据称烟草和纺织服装是该州两个最大的产业。然而,随着美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烟草和纺织服装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研究三角园”所在地区的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当地政府为激活当地经济和增加就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北卡罗来纳州尽管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 但教育却相当发达,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均属美国最好的研究性大学。因此,政府和一些企业、私人机构以及学校联合起来,想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地区发展。因此,成立了“研究三角园”。随着时间的推进, 这三所大学的毕业学生都来到了这个园区工作,城市也逐渐发展壮大。
园区起源于政校企合作。政府非常重视三所大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利用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以“研究三角园”为框架,以该地最著名的三所研究型大学(达勒姆市的杜克大学、罗利市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为支撑点,形成“三角形”布局。这种设计理念使得园区与三所大学之间距离最小化,同时毗邻东海岸线,园区铁路、公路、海运等交通极其便利。地方政府对园区附近的大学、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孵化器、非盈利机构等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在政府的宣传和帮扶下,园区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等举措吸引大型企业、研究机构入驻。
“研究三角园”一开始就积极推动高校融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延伸现代生物、计算机网络等新兴产业产业链。在“研究三角园”内,产业链的上下游、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不同领域的协作伙伴以高度紧密的方式进行协作,园区内某一个企业的创新有可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跟进与提升。在“研究三角园”,不同企业、高校之间分享知识、紧密协作、共同创新,政校企合作,奠定了园区与区域产业链持续协同发展的基础。
2. 校企互动,区域联动,实现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研究三角园”的成功源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校企互动,构建全新企业与学校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及其周边的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等为“研究三角园”的成功提供了丰富的智力和技术资源,实现了优势学科与区域支柱产业无缝对接。如杜克大学以电子工程和生物医学见长;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有上百个专业,其中工程类专业,如核能工程、工业与制造工程专业在全美大学名列前茅;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商学和新闻学等备受学生青睐。“研究三角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集合三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这是一种企业选择学校而不是学校挑选企业的过程。企业与学校之间协同研究的领域正是区域明显的优势。再加上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是从作为智力资源密集的大学或科研院所直接繁衍而来,因此它们一出生就与这些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这使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
园内高校的人才和专业优势成为吸引研究型企业的“传感器”,也是“研究三角园”实现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因。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实现产品的创新和技术的改造,高校与区域的协同创新成为新时期“研究三角园”不断走向辉煌的关键路径。大学和企业实验室间的合作使园区成为美国东部技术上的领跑者。1959 年“研究三角园”挂牌时,园区委员会把化学、纤维作为发展重点。60 年代中期后,电子业成了高新技术的代表。1965 年IBM 公司加入后,园区进入快速成长阶段。80 年代,进一步明确把微电子和生物工程视为最有前途的技术领域,并确定了集中于这些核心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90年代,随着网络工程和生物技术蓬勃兴起,“研究三角园”立即赶上这一时代潮流,经过50 多年的建设,该地区成为全球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研发中心。
3. 多方合作构建产业链生态系统。拥有大量高科技人才和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吸引大企业的重要资源。在政府支持下,园区建立了大量生活、娱乐及配套设施。政府与基金会合作投入,分担园区内道路建设成本。政府下属的小企业管理局为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其他金融服务,并对入园企业提供10 万~50 万元的低息贷款,年限长达7 年,针对过去主要侧重引进大研发项目而忽视创新科技企业的不足,“研究三角园”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启动了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目前已孵化出1500 多家创新企业。
北卡罗来纳州的低消费水平和紧密的社区合作氛围,提供了高质量有价值的操作交流平台和稳定的科研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齐全的环境建设、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从行业构成看,最大的是生物技术和制药产业,其次是信息技术和软件,还包括仪器与先进材料企业、清洁与绿色技术公司、专业服务与管理顾问公司等。这些与园区内相关的政府机构、基金会、研究所、科技协会等非营利组织,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研究三角园”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1. 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管理机制: 非营利的基金会。“研究三角园”在管理上实行的是政府主导,政、校、企联合管理的模式。 通过第三方组织———基金会实现联合管理。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基金会(Research Triangle Foundation of North Carolina)是由政府、大学、企业及行业领袖联合成立的非营利机构。在管理方式上,基金会由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代表11 人组成理事会, 主要负责园区的建设、维护与管理,以吸引和留住企业。基金会将政府、高校、企业组织在一起,共同商议决策、规划“研究三角园”未来发展蓝图。这种管理模式,既能保障园区稳定的创新创业环境,又使得园区内部企业和单位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为高校与区域自由合作扫除障碍。同时,基金会下设附属公司,辅助其对“研究三角园”进行管理。“研究三角园”作为基金会的附属公司,也是园区的商业、娱乐休闲、咨询服务中心,园区内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休闲的娱乐环境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得“研究三角园”成为“美国最适合居住的地点”之一。园区的大学安置服务中心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中介服务,是连接高校与用人单位的重要纽带。还设有大量的非营利性研究所,主要开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新产品研究等工作。
2. 构建学科-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机制: 产-校-园-城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大量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保证了园区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也是园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园区汇聚多所高校,恰好位于罗利(首府)、达勒姆和教堂山三个城市的中心点上;这三个城市中的每一个城市都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大学是园区维持快速与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三角园”内各个高等院校都具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学科,这些学科又与园区发展结合起来,与园区内企业的产业有较高的匹配度。“研究三角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集合三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这是一种企业选择学校而不是学校挑选企业的过程。
企业与学校之间协同研究的领域正是区域明显的优势。园区内制药、健康服务和医疗设备类企业最多,总数超过了35 家,雇佣员工接近7000 人。这样的高集中度反映了杜克大学和北卡大学等地区院校的科研实力,这两所学校都开设医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和生物医学相关研究项目。园区第二集中的产业是IT、计算机和电信业,超过25 家企业,共雇佣2 万余人。北卡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工程学院以及北卡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都吸引着企业来到这里。“研究三角园”中的其他产业,如环境科学和生物机构,也占有重要比例,也反映了该地区高校在这方面的实力。
相应的,大学也像企业一样,很重视与“研究三角园”内企业的关系。超过85%的高校校长把“研究三角园” 内的企业看作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接近70%的校长认为“研究三角园”的企业是学生实习和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地方。同时,近一半的校长把“研究三角园”内企业看作学校访问学者、支持资金和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大学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科研攻关,研究出的科研成果迅速移交给专门的研发机构进行开发, 开发出的新产品很快移植到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便成了高科技产品。这种结合不仅成果快,开发周期短,而且都是高技术产品,经济效益非常好。各高校的学生,有不少在学习期间就在园区内科研机构的工厂实习,毕业后往往就被有关科研机构正式吸收为科研人员。园区内,近90%的公司表示与周围大学建立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 超过80%的园区公司重视从周围大学的毕业生中挑选员工;并且,超过70%的公司重视员工的课程和培训;其他的校企合作形式也是被重视的,包括文化、社会方面的合作机会、咨询等。
经历50 多年的发展,“研究三角园” 正在制定新的发展计划。在新的总体规划中,最重要的理念是要打造一种新型的“创新社区”,即创造一个不仅创新公司愿意在此落户, 而且人们愿意在此居住生活的地方。为此,园区将打造成多用途中心,不仅是公司办公和研究的基地,也提供零售、酒店和住宅设施。打造宜居宜商的创新社区。
3. 创建多元文化氛围,提升高校创业能力。“研究三角园”具有和谐多元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被誉为是“最适合商务的地区”“最令人兴奋的城市”之一。成立之初,就敞开大门吸引各国和地区的研究型企业入驻,高校与区域之间合作、竞争的意识成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
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也不断挖掘自身的竞争优势,产生了一大批高校企业(spin-out companiesfrom universities)。据统计,2003 年三所高校创立了大约20 多家企业, 大多涉及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许多高校拥有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创业基金等,针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专利保护和风险投资。高校创业的形式在“研究三角园”非常普遍,包括技术转移公司、产品研究中心和小型公司等,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学不断向“研究三角园”输送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大学毕业生在当地创立了众多企业,大学研究项目又催生了不少初创企业,为创新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新鲜血液。
建立于大约30 年前的北卡州立大学百年纪念校区,本身就是学界与产业界成功结合的产物。为便利与产业界合作,北卡州立大学成立“跳板创新中心”,作为发展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的中枢与入口。该创新中心,旨在为那些来自大学以外的人提供“一站式购物”的支持,让他们知道如何与北卡州立大学合作。北卡州立大学支持师生创业, 迄今已经创立100 多家企业,资本投资超过15 亿美元。目前,该大学每年大约新创立8 至10 家公司。
园区还为刚起步的创新企业提供孵化器服务。在这个园区中,有4 个孵化器,园区负责管理的是第一个(park research center),提供基金支持,其他三个是独立的孵化器,也就是由企业独立运作的公司。第四个孵化器是一家国际企业在运营的,专注于在生命科技方面孵化的事情。此外,园区设有“北卡生物科技中心”与“北卡超级计算机中心”,前者由北卡州成立,对园区内生物科技相关厂商提供庞大的、创造性服务。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一般不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管理,而是委托资信等级高的专业机构进行运作。
4. 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创新动力支撑。高校与区域实现协同创新,不仅需要人力、物力、技术的支撑,还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高科技产业具有高风险、长周期、高收益的特性,因而资金是协同创新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联邦政府也加大了对“研究三角园”高校和企业创新发展的资助。为帮助一些新创小型科研机构开展业务,政府下属的小企业管理局向在园内的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及其他金融服务。此外还提供10 万到50 万美元的低息贷款, 贷款的期限长达七年, 贷款年利率仅为政府债券利率的一半或固定为5%。另外,风险投资公司、独立基金会、私人募捐等也为园区高校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提供了大量支持。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公司黑石集团(Blackstone)旗下的黑石慈善基金会联合“研究三角园”的高校———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中央大学(North CarolinaCentral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投资363 万美元,成立“黑石企业家网” (the Blackstone Entrepreneurs Network,BEN),致力于打造将创新思想推向市场的动态区域网络,提高区域的创新活力。
四、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
1.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研究三角园” 实现高校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非营利的管理基金会。在“研究三角园”,有大量的非营利组织活跃其间。这些非营利机构大多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营利组织、科技团体与政府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研究三角基金会” 就是其中之一。基金会负责管理和指导“研究三角园”的建设和规划,对园区内各单位的内部事务无权干预。基金会成为政、校、企合作和园区建设的助推器。目前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口号大、落实少,关键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模式和机制。因此,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过程中,区域首先要明确定位,建立创新机制,设计未来发展模式,借鉴第三方管理模式,带动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
2. 明确定位加强优势合作, 坚持优势学科与区域支柱产业无缝对接。“研究三角园”的创新依赖区域内三所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三所高校突出的学科优势,成为企业合作的重要根源。目前,京津冀大部分高校与区域内行业企业合作的领域非常有限,根源是很多高校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上求多求全,缺乏明显的优势学科、专业,没有形成与产业链发展协同的优势学科和专业,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高校在抱怨协同创新困难的同时, 先要考虑自己的优势何在,深入挖掘专业学科优势,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结合区域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为协同创新搭建桥梁。
3. 创新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模式, 多渠道筹措资金。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较大问题就是资金投入分散。三地政府之间,各高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费投入渠道。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首先要创新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模式,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研究资金,扶持京津冀高校协同发展的重大项目。将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高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京津冀一体化高等教育中来, 促进教育与经济、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解析美国研究三角园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论文】相关文章: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05-05
肇东畜牧产业发展解析04-30
美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04-29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05-02
体育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研究的论文05-02
博洛尼亚进程及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论文05-03
产业开放促进产业发展论文05-01
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论文04-29
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启示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