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富了学校 帮了乡亲

时间:2021-10-01 17:16:08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富了学校 帮了乡亲

富了学校帮了乡亲——湖南省长沙县干杉乡纠田村小学勤工助学记本报记者李伦娥

富了学校 帮了乡亲

一所仅有5名老师、54名学生的偏僻农村村小,从1998年开始勤工助学育苗木,每年纯利都在万元以上,2003年更是近4万元;更难得的是,在这个学校的带动下,周边乡村所有的农户都开始了苗木种植,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

2003年12月22日,阳光灿烂的冬日,记者来到这所山旮旯里的学校——湖南省长沙县干杉乡纠田村小学采访。

还没进这所深山里的学校,就看见校门旁的荒山上有人在割荒草,推土机也在欢快地唱着歌儿。“校园里苗木长大了要移栽,大苗木才能卖个好价钱,村里就又把这十几亩荒山划给我们。”迎上来的校长田术其高兴地告诉记者。

纠田村小建于1991年,当时为“普九”立过大功,但这些年随着计划生育的落实,学生数锐减,最多时才200来人,最少时才四五十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不大,学生少,办学经费却一点也少不了,田术其算了一笔账,要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一年至少得两万元!而几十名学生,各种学杂费上缴后,留在学校的才每生每学期22元,一年也就2000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尝试着在校内的9亩多荒地里种了280多株桔树。桔价低,挂果差,几年下来,没收到几个钱。

1998年10月,乡里大张旗鼓动员搞产业调整,学校这块小土地上的产业能否也来个调整?想到离校仅几公里的浏阳市柏加花木园,一个主意从田术其的脑子里冒了出来:改桔园为苗木园,建一个苗木花卉基地,既为学校创收,也为当地村民作个示范。

村里、联校非常支持。没有启动资金,村支部书记硬性规定村干部们每人集资1500元,学校老师们也主动集资;没有人手,乡联校派来中学生和老师。短短几天,8亩多土地平整好了,水电到位了,20多万株各种中、小苗下土了,全乡第一个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建起来了。一年后,基地就产生了19000元的效益。此后学校连续作战,到记者采访时,这个才50多名学生的学校,已建有花卉苗木基地12亩,杉木林9亩,鱼塘1亩,茶园1亩,每年纯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学校用这些钱添置了课桌椅、电脑,建成了水泥篮球场、花坛、道路等,更可贵的是,师生们福利待遇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特困学生盛双江在校几年,不仅从未交过学杂费,连中餐都由学校包了。

“学校的这个基地造福了乡亲。”闻讯前来的村支书田术明带记者参观了刚刚开垦的3000多亩荒山。他说,过去搞产业调整,县、村、乡开了上百次会,村民们也难得动;现在种花卉苗木,不用动员却都争先恐后,因为学校的榜样摆在那里,而且学校还为农民免费培训,及时供应种子和小苗,解决技术难题。

编后

勤工助学难,村小搞勤工助学,难上加难。但不搞,学校日子又极其难过,于是,喂猪、开小卖部,让学生交茶籽、稻谷……种种五花八门的勤工助学方式不断冒出。但那些大多是打学生的主意,有的甚至是制造“校内货币”搞垄断。纠田村小的这种做法,不仅是在因地制宜地真正地开展勤工助学,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共同致富。其意义不可小觑。

《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报》2004年1月3日第2版

富了学校 帮了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