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法律文书基本知识掌握要点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等渠道,初中生已接触到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了,也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法律文书基本知识掌握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怎样理解法律文书的概念?
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劳改机关等)、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国家司法机关为处理诉讼案件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二是国家授权的法律机构或组织所制作的办理或裁决非诉讼案件的公证文书和仲裁文书;三是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出具或代书的民用法律文书。
2、法律文书的特点有哪些?
法律文书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1)主旨的鲜明性。即法律文书必须是为了解决一定的法律实际问题而制作,而且其中心意思必须鲜明突出。
(2)材料的客观性。法律文书中所使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材料还是文字材料,都必须是绝对客观真实的,不能有半点虚假,也不能进行所谓合理的想象,甚至于不容许稍加夸大或缩小。
(3)内容的法定性。法律文书的写作内容,既要符合一般写作规律的要求,更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对某种法律文书的法定要求,写清必须具备的法定要素。对案件的处理意见更必须依法裁处,按律量罚。
(4)形式的程式性。法律文书是一种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程式性特点的文书。程式性特点具体表现在结构的固定化和用语的成文化两个方面。
(5)解释的单一性。法律文书在语言运用上要求做到精确无误、解释单一,不能有半点含混、模棱两可、语义两歧的现象出现。
(6)使用的实效性。法律文书是为执行和贯彻实施法律而制作和发布的,因而它的制作和发布都要起到启动或推进法律活动不断进展,乃至解决诉讼中的各种争议、非诉法律活动中的各种有关问题等具体的实际效能。
3、叙写法律文书的事实有何要求?
法律文书叙述案情事实的基本要求就是做到明晰清楚,材料绝对真实。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记清事实,材料真实:应当具体写清案情事实,做到脉络清晰;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已经掌握的客观真实的事实材料。
(2)事实要素,齐全完备:必须写清事实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等等。
(3)关键情节,具体叙写:对于决定或影响案件性质、涉及当事人有无法律责任、涉及问题严重程度等的情节必须力求具体详明。
(4)因果关系,交代清楚:不能有因无果、有果无因或者因果脱节、因果模糊甚至于有违事理。
(5)争执焦点,抓准记清:不论刑事案件还是民事、行政案件,对于双方之间争执的内容和焦点均应把握准确并记叙清楚。
(6)财物数量,记叙确切:涉及财物或其他事物的数量时必须记明确切数量,至少是记明基本数量。
(7)叙述事实,平实有序:不应当追求辞藻的华丽或者采用文艺性的修辞手法。
(8)材料选择,真实典型:材料必须绝对真实,并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
(9)列举证据,确凿可信:证据必须充分有力,具有确凿性和可信性。
4、法律文书应从哪些方面阐述理由?
理由论证是法律文书中的灵魂,是体现文书主旨的核心内容,必须依法论述,分析透辟,说理有据,令人信服。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认定事实,以实为证:应当将列举证据与阐明认定事实的理由相结合,浑然一体。
(2)分析事理,以法为据:既要严格遵循法律,也要注意事理分析;做到以法诲人,以理服人。
(3)引证法律,明确具体:引证法律条款必须注意准确性和针对性,力求做到引用适用于本案的外延最小的法律条款。
(4)前后照应,统领全文:必须做到瞻前顾后,一以贯之。
5、什么是呈请立案报告书?怎样写作呈请立案报告书?
呈请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且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文书。
呈请立案报告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首部。写明标题和编号。
2、正文。写明:
(1)立案的事实依据。即已经掌握的有关案件情况,包括案件来源和报案人员简况、案件和侦查对象的情况。
(2)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即通过案情分析,阐明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以说明立案侦查的正确性、必要性,并为制作侦查计划打下基础。
(3)侦查计划:侦查的方向和侦查的范围以及主要任务;查明案情应当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步骤;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侦查的时间要求等等。
3、尾部。写明结束语及文书制作单位名称、文书制作日期,并加盖公章。
6、提请批准逮捕书的结构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提请批准逮捕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首部。写明标题、编号(x公刑提捕字〈xxxx〉xx号)、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政治面貌等)和违法犯罪经历以及因本案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
2.正文。写明:
(1)案由和案件来源。表述为:“犯罪嫌疑人xxx(姓名)xx(罪名)一案,由xxx举报(控告、移送等)至我局(写明受案、立案时间及犯罪嫌疑人归案情况)。”
(2)犯罪事实。以“经依法侦查查明:”为开头语,写明犯罪嫌疑人的符合法定逮捕条件的犯罪事实。
(3)证据。
(4)法律依据。表述为“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xxx(简述罪状),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x条之规定,涉嫌xx罪,有逮捕必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六十六条之规定,特提请批准逮捕。”
3.尾部。写明致送语(“此致 xx人民检察院”)、发文日期,由公安局长盖章,并在年月日上加盖公安局公章。文末写明附项(案卷材料册页数及犯罪嫌疑人羁押处所)。
7、什么是起诉意见书?其结构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起诉意见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首部。写明标题、编号(ⅹ公刑诉字〈xxxx〉xx号)、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政治面 貌等)和违法犯罪经历以及因本案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
2、正文。写明:
(1)办案简况。写明:
A、案由和案件来源。表述为“犯罪嫌疑人xxx涉嫌xx一案,由xxx举报(控告、移送等)至我局。”。
B、办案过程。写明受案、立案时间及犯罪嫌疑人归案情况。
C、过渡性文字。写明“犯罪嫌疑人xxx涉嫌xx案,现已侦查终结。”
(2)案件事实。以“经依法侦查查明:”为开头语,写明经侦查认定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包括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等要素。常用叙事方法有时间顺序法、主次顺序法(突出主罪和突出主犯)、综合归纳法以及多种写法并用法。
(3)证据。以“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引出证据的列举;列举完后另起一段写明“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4)有关量刑的犯罪情节。写明是否有累犯、立功、自首等从重、从轻、减轻情节。
(5)犯罪性质的认定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法律依据(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xxx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x条第x款,涉嫌xx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之规定,现将此案移送审查起诉)。
3、尾部。写明送达用语(“此致”“xxx人民检察院”)、盖公安局长印章,并在年月日上加盖公安局公章。文末写明附项:
(1)本案卷宗xx卷xx页;
(2)犯罪嫌疑人现押在(或住在)何处;
(3)随案赃、证物情况。
8、什么是起诉书?其特点和功能是什么?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
对侦查机关来讲,起诉书是确认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对检察机关来讲,起诉书既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交付审判的文书,又是出庭支持公诉、发表公诉意见、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对审判机关来讲,起诉书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刑事审判活动,既是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判的凭据,又是法庭审理的基本范围;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来讲,起诉书既是告知已将被告人交付审判的通知,又是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法定文书。
拓展《法律常识》知识点整理
一、法律
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主要特征: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我国法律的本质: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一位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也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5、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6、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3)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4)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
(5)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但必须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7、公民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1)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
(2)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
(3)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否则就是违法犯罪。
二、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人身权
(一)生命健康权
8、地位: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生命健康权。
意义(重要性):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2)生命一旦失去,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9、法律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0、如何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1)生命健康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当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时,我们一定要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一要及时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2)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我们要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
(二)人格尊严
11、地位:人格尊严是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终身守护的权利。
12、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13、如何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1)要做到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要提高维权意识,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3)要像尊重自己的人格尊严那样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隐私权
14、含义: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的秘密的权利。
15、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1)原因:由于人们缺乏法制观念或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爱护方式不当,使侵犯未成年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2)法律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16、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2)我们还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财产权
(一)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17、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手段:民事法律手段(最常见,最普遍)、刑事法律手段(最严厉,最有效)
18、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1)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2)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3)我们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继承权
19、继承权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眼神和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继承权。
20、继承的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21、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2、如何保护公民的继承权?
(1)公民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有维权的意识。未成年人被侵权后应当通过自己的法定监护人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2)在行使继承权时,要依法进行,不能非法获得继承权、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三)智力成果权
23、含义:又称:知识产权就是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具体表现: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 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法律:著作权法、专利权法、商标权法
24、如何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1)增强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识。
(2)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好害时,要积极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消费者权
25、内容:消费者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监督批评权、人格尊严权、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等九项权利。
26、如何保护公民的消费者权?
(1)消费者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首先,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
(3)当协商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27、怎样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提建议)
(1)政府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2)生产经营者要恪守诚实守信原则,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3)销售者要遵循法律法规,信守服务承诺。
(4)加大宣传力度,消费者要加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28、法律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形式:提出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打电话或向人大代表反应。
29、公民形式批评建议权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
(2)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受教育权
30、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相关法律有:《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31、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2)坚持是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努力学习
(3)全面发展争取接受更高成都的教育
(4)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三、违法犯罪
32、生活中面临哪些不良诱惑?
“黄”、赌、毒和邪教、抽烟、酗酒、网吧、不健康的娱乐场所等。
33、不良诱惑的危害
①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②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③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4、怎样抵制不良诱惑?(启示)
①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②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③应运用法律手段同他们进行坚决的斗争。
35、不能抵制不良诱惑的原因:
(1)思想品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较低,交友不慎。
(2)认识能力低,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缺乏判断力。
(3)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
(4)经受不住不良诱惑,缺少控制力。
36、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区别:
(1)两者在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存在严格的界限。
(2)一般违法: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联系:
(1)它们都不同程度的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2)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3)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7、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1)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3)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总之,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
38、为什么未成年人要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①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辨别能力不强。
②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受到侵犯。
③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39、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看熟即可)
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民事侵害,侵害的程度又较轻时,可以:
一、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
二、宣传自己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许侵犯的
②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的作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一、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的同其搏斗。
二、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采取A.呼救法B周旋法C拨打“110”报警法D实施正当防卫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自我保护地方法技巧,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0、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看熟即可)
①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求得法律的帮助。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
②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非诉讼途径加以解决,它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③当通过非诉讼以及其他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时,我们就要勇敢的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4如果有经济困难,我们可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文书基本知识掌握要点】相关文章:
公路隧道施工要点的掌握与控制04-30
掌握求职面试九大要点做面霸12-02
掌握时间字07-22
掌握在手中作文01-11
掌握方法才能高效07-27
掌握命运作文02-04
关于茶艺师的基本知识04-28
保育员基本知识06-19
环境保护基本知识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