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级的胭脂工艺论文
草原民族中最早最有名的是匈奴,关于他们我们所知甚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并没有所谓的狼图腾。匈奴没有文字,他们的心性和才情仅体现于汉人单方而的转述。不过,匈奴人也留下了唯一的诗,翻译成汉语是这样的:“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首诗在匈奴消失上千年后一直保持着魅力。不重视文字的匈奴,肯定不会想到有一天自身在人类的血液里被稀释得无影无踪,随口所唱过的一首歌却能活灵活现地在另外的语言里继续塑造他们的灵魂。他们相信灵魂吗?
在这首哀歌中,失去的痛苦与占有的荣耀以奇怪的方式并存。这首诗不像匈奴民族自身那样历来任人解说。诗很简单,却能感动人。在可能相当灿烂宏J富的匈奴文学中这首诗不过是吉光片羽罢了。由于对此诗无法引经据典地阐释,仅仅说一首好诗很好不过是tautology (同义反复),于是文人们勤勉的想象力开始要在这首诗上发挥作用。正如有人把tautology翻译成“套套逻辑’,,那些对此诗的想象也不免沦为“套套逻辑”一一用农耕生活逻辑去设想游牧民族的感情,那只能是想当然了。
只谈谈“焉支”吧。很多文人从“焉支”联想到了“胭脂”,更进一步联想到了匈奴的王后称号“阔氏”。这方而的材料很多,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东汉学者习凿齿在一封信中提到过焉支山,“山下有红蓝……北方人探取其花染排黄,采取其上英鲜者作燕支,妇人将用为颜色。”又说“匈奴名妻阔氏可爱如烟支也”。据《博物志》记载,张赛从大夏来,不仅带回来了“胡妻”,也带回来了红蓝。书中附带提到红蓝可作“燕支”用。按正常的情理看,千里迢迢带IA}来的外国化妆品应该要比当时的国产货好。再联想一下《楚辞大招》中的“小腰秀颈,若鲜卑只”的唱词,这说明游牧民族的美女对汉人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尽管那边风沙大,可能皮肤有些不够细腻,但是优质化妆品的弥补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康德在《人类历史起源臆测》一文中只单方而提到“城市妇女使得低级的乡野姑娘相形之下黯然失色的那种讨人欢心的本领,必定会对每一个牧人都成为一种强而有力的诱饵”。哲学家有时候也不太严肃。 从焉支开始,它的读音变成的文字有胭脂、阔氏、燕支、燕脂、胭支……对于企图来探究这些写法所蕴含的意义的学者来说,这无异于纳博科夫所形容的“无赖的词汇长廊”。汉学家劳费尔在《中国伊朗篇》中斩钉截铁地指出:“‘燕支’绝对不是中国字,而是外国字的.译音。”但经过考证,的确没有附近国家的语言称呼“红蓝”的发音类似于“燕支”。为什么非得是哪国语言呢?为什么不能是匈奴民族的“发音”呢?
化学家王至堂在他的文章《秦汉时期匈奴族提取植物色素考略》一文中令人信服,解释了匈奴为什么能在提取技术上超过汉族。从《齐民要术》的记载“作燕支法”看胭脂的工艺,其中提到需要加工助剂草木灰和醋来分离红蓝花中的红色素和黄色素,其中的草木灰和醋起到了碱和酸作用。王至堂先生一眼就辨认出了这是典型的化学中和反应和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经过在历史典籍中搜寻,王先生发现匈奴民族的日常用品中的干酪和草原上碱湖中的天然碱的属性要远远优于汉族所使用的草木灰和醋。原材料的优势决定了匈奴的胭脂质量的确领先汉族好几百年。
【浅谈高级的胭脂工艺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吉祥图案工艺美术论文01-22
浅谈极薄煤层采煤工艺选择论文04-10
浅谈少府工官工艺美术论文01-27
浅谈大瑶山花蓝瑶织绣工艺论文12-07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工艺论文02-13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桩基的施工工艺论文01-22
浅谈绿色试剂氯化锂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论文10-20
浅谈水泥路面层施工工艺技术论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