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论文

时间:2023-06-09 03:11:5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论文

  【摘要】[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我园是一所山区小城幼儿园,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教育经费相对有限,造成玩具、材料和教育设备短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园从2009年开始尝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主题教育、区域活动、自然角和园本课程中充分体现“农味”,使幼儿园的活动充满了农趣与生机,也使幼儿园教育逐渐凸显乡土特色化。

  【关键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即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这里的自然资源指的是有形自然资源,诸如土地、动物、植物、矿产等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幼儿生活,能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磐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让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这是实施[纲要]的基本实践策略。我园主要从四方面着手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感受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无穷魅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创造力。

  一、走近自然资源,融进主题教育活动,领略乡土风采

  主题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用整合的方法将各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学活动设计]中的主题活动的选定和活动设计基本顺应了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是从儿童感兴趣的生活事件中提取的活动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但有些活动,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幼儿园实施缺乏现实的条件。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选择了替换、创新: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周围蕴涵着大自然丰富的资源,其魅力吸引着每一双好奇的眼睛。我们将周围的自然资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事物搬进了课堂,融进主题活动中。

  春夏之季,满山遍野都长满了野草、野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我们生成了[野草野花]这一主题,将教育融进了自然社会的大课堂,带幼儿去拔野草、摘野花。我们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香味、花瓣数量等,然后把幼儿集中在田埂上,把采摘的野花、野草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按花的大小、颜色分,草叶的形状、花茎的粗细分。有的还把花、草制作成标本或进行小制作。有的把各种花草进行组合,插在啤酒瓶中,组成一瓶漂亮的瓶花。有的把花朵穿成一串串项链、手镯等等。活动中孩子们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神情、开心的笑容,让我们感到创新的种子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石头是我们随处可见、取之不尽的资源。我们把石头搬进课堂,让幼儿们尝试分石头,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玩石头,他们用石头铺路、搭桥,在石头上作画等。我们还带幼儿去种豆子、拔萝卜,当幼儿挖出大萝卜,那高兴劲儿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孩子们惊叹道:“原来萝卜长在地下,有的这么大,有的这么小,有的圆,有的长。”随后,我们还制作萝卜拼盘,晒萝卜干,举办萝卜品尝会。

  孩子们还收集各种形状的树枝、树根、树皮布置在主题墙上,观察、触摸各种树木,还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树根为什么藏在泥土里?”“树皮为什么是粗糙的?”“树吃什么?”“树枝折断了还能再生吗?”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逐渐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展,他自己学习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孩子们还收集各种形状的树枝、树根、树皮布置在主题墙上,观察、触摸各种树木,还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树根为什么藏在泥土里?”“树皮为什么是粗糙的?”“树吃什么?”“树枝折断了还能再生吗?”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逐渐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展,他自己学习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孩子们还收集各种形状的树枝、树根、树皮布置在主题墙上,观察、触摸各种树木,还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树根为什么藏在泥土里?”“树皮为什么是粗糙的?”“树吃什么?”“树枝折断了还能再生吗?”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逐渐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展,他自己学习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二、挖掘自然资源,充实区域活动材料,感受乡土情怀

  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是创设宽松的,自由的能充分满足幼儿学前需要的环境,让幼儿与环境的交往作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构建认识结构,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多种能力,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一大块,它是幼儿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的重要途径。而通过观察和交流,大家都反映区域活动的材料缺乏且单一,特别是在幼儿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花很多钱去购买材料。为了改变区域材料缺少单一的现象,我们发动家长、幼儿、教师收集农村随处可见的稻草、麦秆、棕榈、芝麻杆、丝瓜瓤等自然物件,进行制作与创新,把它投放到各个区域内,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尽情玩耍,自得其乐。

  走进我们幼儿园,就会被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所感染,各种农村周边田野里生长出来的自然物材料在幼儿园的区域中展现着它们的风姿,成为幼儿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麦秸坊”、“果蔬变变变”、“百变的棕榈”、“竹艺坊”、“五谷丰登坊”、“石头坊”、“特产坊”等等特色区域,应运而生,现在的幼儿园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童趣盎然的温馨家园。

  大二班的特色区域是以“棕榈”为主题创设的:墙面上挂着棕榈垫、棕榈鞋、棕榈娃娃等;老师们亲手编织的棕榈裙、棕榈帽,棕榈篓里还放着各种棕榈制作的小玩艺和幼儿操作的材料,充分体现了一派“土”的景象。又如大六班的“果蔬坊”,各种蔬菜瓜果的创意作品活泼可爱、形象生动,有娃娃、动物、玩具等;这些特色角的设立,为开展特色区域活动奠定了基础。

  大二班的特色区域是以“棕榈”为主题创设的:墙面上挂着棕榈垫、棕榈鞋、棕榈娃娃等;老师们亲手编织的棕榈裙、棕榈帽,棕榈篓里还放着各种棕榈制作的小玩艺和幼儿操作的材料,充分体现了一派“土”的景象。又如大六班的“果蔬坊”,各种蔬菜瓜果的创意作品活泼可爱、形象生动,有娃娃、动物、玩具等;这些特色角的设立,为开展特色区域活动奠定了基础。

  大二班的特色区域是以“棕榈”为主题创设的:墙面上挂着棕榈垫、棕榈鞋、棕榈娃娃等;老师们亲手编织的棕榈裙、棕榈帽,棕榈篓里还放着各种棕榈制作的小玩艺和幼儿操作的材料,充分体现了一派“土”的景象。又如大六班的“果蔬坊”,各种蔬菜瓜果的创意作品活泼可爱、形象生动,有娃娃、动物、玩具等;这些特色角的设立,为开展特色区域活动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各个区域投入丰富的乡土材料,有趣多样的玩法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孩子。我们根据材料的特性,使用同种材料在各个区角活动中创造出丰富的玩法。

  ●竹艺坊:美术区中有竹片印画、竹筒画画、竹筒黏贴;手工区中有幼儿用竹片和彩条进行编织,竹片编织动物,竹针毛线打围巾;音乐区中有竹制打击乐器;益智区中有竹筒套圈、竹棒拼画;体育区中有竹筒高跷、独轮车;数学区中有竹筒数数器、毛竹游戏棒以及利用竹子进行高矮粗细排列;自然角中有竹筒插花、竹筒养鱼、竹筒种花等。

  ●五谷丰登坊:把谷类豆类放进瓶子或布袋里,制成“沙球,投放进音乐区,幼儿就能持着”乐器“敲起欢乐的节奏;把豆类投入数学区,幼儿就可以进行分类、数数、排序等;把豆类投入科学区,孩子们即刻沉迷在”沉与浮“的探索中;把豆类、谷类投入美工区,孩子们还能用其拼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画。

  五谷丰登坊:把谷类豆类放进瓶子或布袋里,制成”沙球,投放进音乐区,幼儿就能持着“乐器”敲起欢乐的节奏;把豆类投入数学区,幼儿就可以进行分类、数数、排序等;把豆类投入科学区,孩子们即刻沉迷在“沉与浮”的探索中;把豆类、谷类投入美工区,孩子们还能用其拼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画。

  三、利用自然资源,丰富自然角,体验乡土乐趣

  自然角如同一个小社会,向孩子诉说着奇妙的世界,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窗口,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活动场所。在那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田螺怎么生下“娃娃”,可以亲自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布置展览;有时,孩子们为自己种下的种子发了芽而感到喜悦和骄傲;有时,则为管理不慎,花草枯黄而伤心,体验失败的焦灼。

  在大八班的自然角里,孩子们收集了黄豆、大蒜、洋葱,种在亲手制作的蛋壳娃娃和瓶罐娃娃里,精心呵护,几天后,蛋壳里就长出了嫩绿嫩绿的小芽儿,漂亮极了,可爱极了。好学和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他们在种植黄豆、大蒜、洋葱时就知道下种前先把种子放在水里泡几个小时,然后浇水、下种、盖土,种好后,天天观察,他们用日记本一一记录下来,细细的数着一天、两天,第三天黄豆从土里长出了两辨嫩芽;而且洋葱、大蒜在第五天也长出了芽,第七天长出了许多白色小根,幼儿在整个记录过程中心里都带着盼望和期待,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比死板的图片教具对幼儿的教育作用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大八班的自然角里,孩子们收集了黄豆、大蒜、洋葱,种在亲手制作的蛋壳娃娃和瓶罐娃娃里,精心呵护,几天后,蛋壳里就长出了嫩绿嫩绿的小芽儿,漂亮极了,可爱极了。好学和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他们在种植黄豆、大蒜、洋葱时就知道下种前先把种子放在水里泡几个小时,然后浇水、下种、盖土,种好后,天天观察,他们用日记本一一记录下来,细细的数着一天、两天,第三天黄豆从土里长出了两辨嫩芽;而且洋葱、大蒜在第五天也长出了芽,第七天长出了许多白色小根,幼儿在整个记录过程中心里都带着盼望和期待,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比死板的图片教具对幼儿的教育作用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大八班的自然角里,孩子们收集了黄豆、大蒜、洋葱,种在亲手制作的蛋壳娃娃和瓶罐娃娃里,精心呵护,几天后,蛋壳里就长出了嫩绿嫩绿的小芽儿,漂亮极了,可爱极了。好学和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他们在种植黄豆、大蒜、洋葱时就知道下种前先把种子放在水里泡几个小时,然后浇水、下种、盖土,种好后,天天观察,他们用日记本一一记录下来,细细的数着一天、两天,第三天黄豆从土里长出了两辨嫩芽;而且洋葱、大蒜在第五天也长出了芽,第七天长出了许多白色小根,幼儿在整个记录过程中心里都带着盼望和期待,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比死板的图片教具对幼儿的教育作用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自由活动时,孩子们三五成群观察着各自的动物,他们好兴奋啊!因为这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动物朋友。再看看植物,大蒜、葱、青菜和各种花卉显示着勃勃生机。如果你要问,它们为什么长得这么茂盛?孩子们可以自豪地回答:我带来了豆饼、蛋壳等为他们作营养。自然角虽没有精致的装饰,但它显得生机盎然。

  四、着眼自然资源,活化园本课程,享受乡土气息

  长期以来,我园教师总以现成的文本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来源,我们发现现在幼儿园使用的部分课程内容与我园地方实际不相适应,现有教材中有部分内容难以实施,也有和教师水平不符的,也有和农村幼儿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的。为了立足我园实际,开发园本课程,我们以“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际为切入口,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设计了一些贴近农村幼儿生活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幼儿园课程。我们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要素材构建园本课程,以某一内容为主题,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方案,涵盖各科领域。

  我们以“稻草”为主题,设计(大班)各科教学活动,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种植、生长、收割。并且改变了以往运用图片进行教学的方法,我们带领孩子一路观察农村的田野风景:房子,花、草、树等。让孩子感受我们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来到田间,请了一位农民伯伯给孩子讲解水稻的生长过程,还把原来的种植技术和现在科学种水稻的技术进行了对比,还亲自示范了现代的抛秧技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水稻具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因此我们的主题活动也是随着水稻的生长而展开。在水稻丰收的时候,我们又一次来到田间,帮农民伯伯扎稻草人,观察农民伯伯的田间劳作,一起参与劳动,如一起帮大人收割,拾稻穗,踩一踩田埂,请农民伯伯介绍稻草的多种用途。回来后,再让幼儿通过边观看录像,边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幼儿的知识经验得以提升和巩固。

  体育游戏“稻草乐”就是我们经过一课多研的形式,让它成为我们幼儿园的一个特色课。光材料的的准备我们从最初的为了完成活动而制作转变为稻草体育用具成了我们幼儿园体育用具的一个特色。为了一个跨跳高度的活动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我们想尽办法,从最初的草绳绑在椅子上,到最后设计了一个可调节的跨跳栏,中间放稻草棒,解除了这一不安全的隐患。

  在美工活动中,我们尝试制作稻草画,引导幼儿观察先画边框线、稻草的排列方向、长短的控制、排列的技巧等。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用添画一些简单的事物,使画面更丰富。我们跟幼儿一起扎稻草人、编织草绳、草鞋、草帽、草裙等。我们还利用稻草进行分类、利用稻草进行科学的实验等等,从而让我们的主题活动更加丰满。

  在美工活动中,我们尝试制作稻草画,引导幼儿观察先画边框线、稻草的排列方向、长短的控制、排列的技巧等。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用添画一些简单的事物,使画面更丰富。我们跟幼儿一起扎稻草人、编织草绳、草鞋、草帽、草裙等。我们还利用稻草进行分类、利用稻草进行科学的实验等等,从而让我们的主题活动更加丰满。

  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丰富了稻草的知识,还了解了农村的发展和变化,更加产生了对农村、农民的热爱,萌发了真挚的乡土情感,而领域兼顾,也有效的提高了幼儿观察,表达,探究、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

  农村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资源都是孩子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素材。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让这些自然资源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给幼儿以“活”的知识教育。

  总之,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有许多自然材料可利用。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走进自然,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它不但能开阔幼儿的视野,解放幼儿的时间、空间,还能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蕴藏着的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是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客观上形成了我园幼儿教育的特色,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最为重要的是,幼儿不仅在活动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发展,而且通过材料的收集和活动的“创造”,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探索得到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2003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谈乡土资源的利用]肖莎,2004年,早期教育编写.

  3.[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师云凤,2006年,学前教育研究编写.

  4.[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杨静著,2003年,选自幼儿教育.

  5.[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研究],虞永平,2004年,选自学前教育研究.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论文】相关文章: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问题04-30

大巴山区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05-02

TANES开发和钍资源的利用04-29

开发和利用实验教学资源04-28

浅谈社区、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04-29

幼儿园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论文09-30

十五期间西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04-28

南太湖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04-27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