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试究生团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研究生团队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团队创新能力和个人创新能力培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在研究生团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探讨研究生团队创新模式中的各项具体措施,提出研究生团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发挥导师和科研团队的导向作用,制定适合创新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加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团队创新基地建设,积极组建研究生团队参加科技竞赛,加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过程管理,积极开展研究生科技讲座和交流,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严把学位论文关,积极要求研究生及团队参与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提高创新实现能力。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团队创新能力;创新过程管理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的能力。随着多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研究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虽有提高,但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创新成果不一定与规模成比例扩张。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待加强。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深刻改革、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符合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对于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影响,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近几年来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一些主要的做法,从制定适宜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积极组建研究生参加科技竞赛,加强研究生创新过程管理,积极开展科技论文交流,营造创新氛围,严把学位论文关,积极要求研究生及团队参与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提高创新具体实现能力,发挥导师和科研团队的导向作用等方面的一些工作入手,探讨研究生及团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旨在系统总结,以达到条理化,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相互借鉴和促进作用。
一、研究生及团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实施
从2008年开始,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即加强研究生及团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理论与应用等相关专业加以整合,建设一级硕士学科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文简称为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并申报一级硕士学科点申报成功,制定适合创新的方向宽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及团队创新基地建设,积极组织研究生及团队参加科技竞赛,开展研究生科技讲座和交流,制定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毕业答辩基本要求,组建导师和科研团队,鼓励研究生及团队参与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提高创新具体实现能力。针对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指导要求,研究生的培养条件等关键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得在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1.制定适合创新、方向宽的研究生及团队培养计划是基本保证
在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级硕士学科培养计划培养目标时,除了要求基本的政治素养和外语要求,即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等之外,将原有的两个二级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理论与应用进行了整合,形成知识内容面相对较宽,课程较新、选课余地充分,易于构建研究生发展方向的培养规格:要求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软件理论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熟悉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有娴熟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系统开发等工作,通过与其它学科交叉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多种研究及应用课题,今后可在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高等院校从事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科研、工程技术和教学工作。并确定以下列方向作为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1)网络体系结构与应用:主要研究涉及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计算机通信、现代通信、无线网络、移动计算、网格计算、分布式系统、网络测试、网络安全等领域。
(2)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主要研究涉及数据库理论、数据库应用系统、Web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信息隐藏等领域。
(3)嵌入式系统与结构:主要研究涉及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嵌入式操作系统、计算机接口、可靠性理论、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单片机技术、仿真理论与方法等领域。
(4)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主要研究涉及软件形式化方法、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方法、软件可靠性理论等领域。
(5)智能信息处理:主要研究涉及模糊数学、粗集理论、矩阵论、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神经计算、进化计算、模式识别、图形图像处理等领域。
(6)网络安全及性能评价:主要研究涉及密码学、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系统集成、下一代网络、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协议分析、网络仿真等领域。
(7)分布式系统与网格计算:主要研究涉及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与信息安全系统、并行算法、普适计算、网格计算、云计算等领域。
这样,使得研究生具有较宽的选择余地,便于根据兴趣选学,在每个方向上又给出了培养路线和方向,明确了解该研究方向国内外前沿研究趋势、主要内容,知道培养自身研究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同时,在构建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注重了研究生课程设置向前沿性、多元化方向的布局和发展,积极开设交叉学科和双语教学课程.充分发挥授课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倡教学互动的启发式、问题驱动式教学方式,鼓励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创造各种条件,包括利用双语教学课程及有过出国学习经历的老师的国外学习经验、阅历和沟通渠道,注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迎合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趋势,引入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做法,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以及校内的学术活动,加强交流,使研究生能较早地在探索性的学术氛围中受到熏陶,不仅能及早地站在国内学术前沿,也能站在国际前沿上开展研究。
2.加强学风和学术建设,明确撰写科技论文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加强学风建设和学术教育,要求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除了要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前沿研究动态,参加导师的教科研活动和本学科各类学术活动,以提高科研能力外,还要能提出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形成的研究成果有创新性,撰写科技论文,为最后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包括锻炼写作能力,丰富写作素材。以便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因此,要求研究生所做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实用价值或具有产业化前景。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至少应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核心期刊或统计源刊物以江苏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指导教师或硕士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的名义,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1篇。2008—2010年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论文发表情况:发表总量从149篇增长到177篇。人均论文发表率由1.02篇增至1.32篇。核心期刊论文从31篇增长到48篇,EI/ISTP检索论文由7篇增长到23篇。研究生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3.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性各类相关领域的科技竞赛
在鼓励在校研究生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的同时,积极组织研究生个人或团队参加全国性各类相关领域的科技竞赛,例如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嵌入式系统”竞赛、全国机器人公开赛等。可实现研究生个人和团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取得全国二等奖1项,大赛二等奖4项和其他奖项5项的好成绩。
4.加强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
校内电子资料网络环境建设和研究生实验室装备研究条件建设,资源优化配置,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一个设备良好、开放和团队合作的学术环境,是最基本的创新条件要求。而加强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让研究生直面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特别是涉及本学科专业技能的需求,能更直接地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起到作用。为此,我们建立了与常州市新北区科技局、南京南大苏富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等单位的合作机制,双方就科研合作、研究生工作站建立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协议,实现与学校的优势学科平台优势互补,达到了加强指导,改革管理机制,鼓励研究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5.积极举办科技讲座,设立论坛,营造创新学术氛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想的产生 浓厚而优良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多种创新思想或文化的相互碰撞,产生创新思想。邀请国际国内知名学者以及兼职教授来校举办学术讲座,设立研究生论坛、举办研究生创新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向研究生介绍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交流研究生的创新成果、跨学科研究和学习的心得体会,能大大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如邀请荷兰知名学者、中科院、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著名学者来校作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论文交流会等,都对打开研究生的创新研究思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了鼓励和要求研究生听学术报告,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会和撰写学术交流论文的学分为2个,作为毕业时的基本要求。
6.严把学位论文关,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主要内容目标要求
研究生在校期间有近一半左右的时间要花在学位论文创作上。学位论文涉及选题、研究开展、实验验证、结果归纳比较和分析等。既需要发挥导师和科研团队的引导示范作用,也需要研究生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特别要求具有独创性。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学术创新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内容。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国家教育部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一方面,我们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采用“盲审”方式进行评审,“盲审”前全部作信息检索,防止发生不良的学术道德行为,从而强化研究生真实创新要求:另一方面,通过评选和奖励优秀学位论文,鼓励研究生认真撰写学位论文,不断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从而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授予学位的质量。同时,激励导师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获得优秀学位论文的指导老师,采用1∶1的方式同时奖励研究生和其指导老师。
二、强化研究生及团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化管理
研究生及团队创新能力培养既需要目标化管理,也需要过程化管理。管理机构和导师担负着研究生及团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化管理和过程化管理的重任。光有目标管理,要实现研究生创新往往是不够的。常言说得好,有压力才有动力。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招,研究生年龄年轻化,自制能力也有所下降,研究生自身规划或活动能力也有所弱化,产生的依赖心理也不容忽视。为此,需要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引入强化的过程化管理机制,以便督促研究生们按专业方向,在良性的“压力”引导下,逐步走向创新领域,开辟创新天地。为此,我们在研究生培养中引入了下列过程化的管理方式。
1.抓开题环节
组织导师团队和研究生团队,检查交流研究生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同时,也检验研究生阅读国内外学术文献情况,检查他们是否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沿状况、发展趋势、课题研究背景、相关知识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的技术路线、手段和方法,预期产生的结果或取得的成果、进度安排是否合理等。使整个团队从一开始就知道每个人的研究所处的学术地位、研究方向。
2.将学位论文期中检查分三阶段分步实施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及开题报告完成后,到学位论文答辩之间,一般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如果不进行研究生学习和研究以及撰写学位论文的跟踪检查,制定分阶段的任务和目标,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就会处于失控状态,对研究生的情况就无法得到及时的了解,研究生遇到的问题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为此,我们分三个阶段加以予以检查。第一阶段检查研究生在课题题目确定后,研究的方案、方法和研究路线是否落实,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是否得到保障,研究的基本条件是否具备,是否掌握了最新的国际国内的相关资料和发展现状,所立课题是否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等。第二阶段检查研究生是否建立了研究模型,是否进行了工程实验,代码实现完成的情况,论文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第三阶段检查研究的结果情况,是否已对研究的阶段结果、最终结果以及部分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形成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求公开发表的小论文是否完成等。
在这三个阶段检查过程中,既要对单个研究生所完成的工作加以检查,也要对团队工作进行检查,尤其要检查创新工作情况。只有团队创新是在协作和谐的环境下完成的,合成起来的结果才是连通良好的,相互没有冲突,界面接口才具有一致性和无矛盾性。
在这三个阶段检查都完成的情况下,研究生自然就会进入准备学位论文撰写以及答辩环节。但在提交学位论文送审前,仍然要由指导教师把关,检查论文的格式是否合乎规范,查重检查是否会出现不良的学术道德问题等。只有盲审通过,才能进入答辩。
3.抓读书笔记或心得,注重与导师的交流
创新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勤奋思考,才能出现创新的灵感或火花。只有不断地思考,反复地提问,不放过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结果。要求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坚持做笔记,写心得,总结研习材料的得失,注重充分与导师交流,达到“健谈使人明智”的作用,同时,也为与导师或团队中其他人进行交流准备充分的素材,否则,无从谈起,显得没有“内涵”。倡导多读多看,一定要同时注重多做笔记写心得,这虽然也属过程管理要求,但在团队交流或确定与导师交流的内容时,对研究生也自然就是一种引导。
三、团队创新能力与个人创新能力培养相互作用
大的科研课题或项目的完成,往往要靠科研团队的群策群力。研究生毕业后无论是到研究所还是到企业就业,面对的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实际问题看似简单,但由于没有现成的书本理论作指导,因而往往显得十分复杂。研究生要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研究,实现创新思维,一般都涉及到要开展跨学科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想很快承担起研究任务,展现出色的实际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首先必须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能力。个人创新能力培养必须融入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下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效果。为了实现研究生及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充分利用省校提供的各类研究生创新项目(但毕竟项目数量少)外,我们校院也设立了研究生创新项目,鼓励研究生及团队组织申报,择优资助。这也是实施研究生创新,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又一途径。研究生通过创新计划立项,包括创新内容、目的、意义、实施条件、实施方案和经费支持要求,可极大地锻炼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项目实行项目责任人制度,项目在实施中期及项目结束时,由专门管理机构和学术指导小组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价,既确保项目有效实施,也能检查研究生创新的成果,研究生本人及团队也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通过研究生创新项目的实施,推进了研究生群体项目立项分析、项目执行、项目团队研发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了团队内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了个人和团队创新意识培养。可以看到,参加过创新项目的研究生,在项目立项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都要明显高于那些未曾参加任何创新项目的研究生。
四、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衡量了一个高校的水平。研究生的本质在于“研究”,在于创新。研究生及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只有将研究生置于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人才培养特征和教育规律,大胆进行研究生教育创新,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当代研究生,只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不断努力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能成长为创新型优秀人才,将来才会拥有一片大有作为的蓝天。
【试究生团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电子专业中职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04-27
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论文04-27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的论文04-27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04-27
PLC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探讨04-30
高中物理能力培养教学探讨 论文04-30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论文04-27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的论文04-27
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