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社会性思考教育论文

时间:2021-09-18 09:13:5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社会性思考教育论文

  摘要:动机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纵然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因素众多,但是当前中国处在社会全面转型期。因此,有必要从社会视角探究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进而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观,以便为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

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社会性思考教育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机;社会性思考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动机,动机是活动的动力与源泉。而学习动机是指引导学生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导致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影响学习进程和结果。大学生学习活动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自觉性等特点,这就更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促使其在学习活动上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力度。

  笔者认为,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是学校教育重要任务之一。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众多,既有与动机指向的目的相关的因素,又有个体相关的因素。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期,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越来越重要。为此,作为高校教师有必要了解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并从社会角度提出各种举措,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弱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对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学习动机理应随着要求的提升而不断增强。然而在社会经济制度转型时期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度呈现不升反降的态势,而且受到多元文化与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学习动机凸显出新特点。

  1.功利性

  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和考研热、公务员热“成疯”的双重社会现实影响下,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学习内容选择上都与职业挂钩,热衷于各种形式的考证,以便为将来顺利就业添加砝码,而往往轻视其他课程的学习。大学生学习动机呈现明显的功利性,尤其是随着年级的递增,这种特性就愈发突出。

  2.惧师性

  与中小学学习活动相比,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觉性、自主性、独立性等特点,这就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自主进行学习。然而,由于缺乏家长的督促与升学的压力,部分学生不能严格要求,放松自己的学习。而且很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强弱与任课老师的严厉程度成正相关。如果教师工作严谨,对所教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严苛,那么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碍于教师的威严,产生恐惧心理,会担心考试挂科,进而就会端正学习态度,设法强迫自己学习,这时学习动机就会得以强化,否则亦然。

  3.多变性

  笔者根据所教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度不稳定,呈现多变的趋势。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度的多变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我控制力较弱。大学校园犹如社会,学生们处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之中,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其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进而会影响到学习动机的强弱。其次,不同年级间学习动机呈现差异。笔者曾做过相关调查研究,周末主动在教室或图书馆自习的学生中,大一新生占40%,大二10%,大三5%,大四45%。这一结果表明:大一、大四学生学习动机较强,而大二、大三的学生学习动机较弱。学习动机强度与年级递增之间呈倒U形的关系。

  4.社会性

  随着知识的增加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生目标与远大理想逐步树立,其学习动机的社会性意义也在日益扩大。根据山东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大一新生认为自己高考复习的学习动机是“报答父母恩情”、“争口气”的占91.3%;而在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则有89.5%的学生认为“做一个对社会有更多贡献的人”、“在××专业领域要有所建树”等是自己学习的动力源泉。 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

  1.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人才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社会剧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就能在国际竞争之中占据主导地位。受过高等教育熏陶,掌握了本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较强能力的大学生们,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

  “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就业压力剧增,部分大学生历经四年学习,毕业时却无法找到合适或满意的工作,而且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还不如民工。当前社会现实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知识并未能改变其命运。这就致使很多高中生弃高考,直接进入社会,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重新抬头。虽然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社会有责任改变这一现实,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2.创设任人唯贤、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

  在取士选才上任人唯贤在中国社会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董仲舒的选士思想。至此以后,德才兼备成为历朝历代用人的标准之一。在古代社会中,尽管很多有识之人学富五车,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不能求得一职半官。笔者认为,缺乏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就业渠道随之多样化。但深受“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倾向于选择稳定、体面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的招聘方式主要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来筛选出优秀者。据报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录比例达到59∶1,要从众多的报考者中选拔出优秀者,就必须坚决杜绝托关系、走后门,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而是理应创设任人唯贤、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

  3.树立大胆使用人才的观念和肚量

  深受儒家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职场上论资排辈现象非常盛行,在公务员行列、事业单位表现尤为明显,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提升不是以其自身的能力加以衡量,而是根据其工作年限、职务等方面作为主要考量指标。

  任何企业与组织要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无时无刻都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大学毕业生们是一个精力充沛、自信满满、视野独特、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灵活的群体,可以为单位拓宽新的发展领域,为单位提供动力支持。但是在现有行政组织体制之下,很多领导在使用人才时肚量太小、宽容心不够,不能提拔德才兼备、有识之士,使得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们缺少施展才华的舞台与空间。

  4.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条件

  何谓人才?何谓高素质人才?并没有确定而绝对的标准。而且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知,个体存在八种不同的智力发展空间,作为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积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与长处,拓宽学生成长的通道,摒弃以知识、以分数作为学生成才与否的指标。

  学习是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脑力活动,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尽管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持久的动力来自于学生自身,但学习动机的发挥也需要来自外在的驱力。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一些迫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条件。如改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等举措。

【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社会性思考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论文12-28

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07-21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10-10

创设求趣环境激发学习动机论文02-17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09-03

实施有效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论文12-31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10-04

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01-20

借鉴归因理论 激发学习动机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