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能力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必须服务地方经济,必须确立能力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探索能力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三体系、两渗透、一监控”的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规模已超过了普通高等教育。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高职毕业生147万人,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52.5%。截至2004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高职(专科)生61%。毕业生人数还在不断增加,2006年毕业生413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显然,高职就业率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关键是“产品不合格或不对路”,即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或与经济发展不完全吻合。这正是高职要解决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即培养模式问题。为此,科学的高职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试从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出发,以专业和课程改革为核心,加强质量监控的研究,探索构建“三个体系、两个渗透、一个监控”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基本特征
所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高职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它回答的是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其实质是如何培养人问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确认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六个基本特征,从而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有较大比例;
(5)“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的关键;
(6)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二、服务地方经济,确立能力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指导思想,正确的办学定位以及适宜的培养目标。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据福建省委作出并写入中央文件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福州市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战略决策。紧紧围绕“一个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六个中心”(产业聚集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研发中心、教育文化中心)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制定“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产学研结合,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坚持立足福州、面向福建,重点服务于省会中心城市,开展校企合作、中外合作、校校合作,建设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素质、较强能力的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定位。明确培养的人才目标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应用型高等人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福州建设以电子信息、汽车、纺织、陶瓷制造等主要行业的“一个基地,六个中心”产业集群战略重点做好专业建设。开设了汽车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连锁流通管理、信息传播与策划、电子商务等25个专业,为适应纺织行业人才需求,计划2007年申报服装专业。基本涵盖了福州市电子信息、汽车、纺织制造等主要行业。
三、构建“三个体系、两个渗透、一个监控”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对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同时显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工作能力、工作经历、学历层次、所学专业、家庭背景等l6种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方面。由此看来,特别是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探索以能力导向为主体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加强质量监控,探索出了“三个体系、二个渗透、一个监控”能力导向。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特征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大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加强质量监控,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一)构建三个体系
1.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教材改革为支撑,推进理论教学体系建设。理论教学把握“必须、够用”为度。教师必须把握理论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理论教学体系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把握合理的度。课程教学如何把握合理的度,系部教研室教师共同研究确定。如企业管理讲到系统论、动态论等基本理论时,只要求讲清楚是什么,不要求讲透为什么,讲清楚这些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启示即可。教材建设体现地方性、技能性,支持理论教学体系建设。制定执行教材建设规划、白编教材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把教材开发重点放在专业课和实习、实训课上,体现地方性、实用性、适用性的要求。在教材内容上必须把握基础理论“必需”和“够用”为度,其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学习专业课的需要。专业技能课程突出技术应用教学内容。 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专业基础能力课、专业能力课、综合能力课、选修课五个模块课程体系。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根据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特点,建设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实验实训指导书。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各专业在建有院内必备的实验室基础上建设2个以上院外专业实训基地,构建院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体系。并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做好实训、实习工作。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
3.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高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制定素质教育大纲,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道德素质主要通过“两课”教学主渠道和其他素质教育活动,以及贯穿到全体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来体现。人文素质通过人文选修课和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来体现。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来完成。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咨询、组织活动组织实施。科学素质通过开设科学素质选修课和开展科技活动组织实现。
(二)坚持两个渗透
即素质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过程之中,素质教育渗透到实践教学过程之中。2005年,周济部长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要坚定不移地把战略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要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要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原来的两证书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毕业证、资格证书、素质教育证书的“三证书”制度。
(三)实施一个监控:即规范教学管理,构建全方位立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建立面向市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管理体制。在教学管理中:
(1)坚持院、系两级管理体制,院级以教务处管理为龙头,以系部管理为主体;
(2)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各系制度,
(3)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学生问卷制度、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暂行办法等。
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全方位立体质量监控,做到有“法”必依。为确保教学质量,围绕各教学环节制定严格、规范、科学的质量标准,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成绩考核、毕业环节提出具体的质量规范。
(1)发挥教学督导质量监控的主导作用。坚持教学督导制度,按照《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专家、教授组成教学督导组,通过听课、评优质课、师生座谈等形式进行质量监控。
(2)充分发挥学生监控主渠道作用。坚持学生信息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收集、反馈处理各类教学信息。坚持学生问卷制度,每学期坚持学生全员评教,每个班随即抽取30%学生对所有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打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发挥系、部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作用。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系、部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的监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系建立以系主任为组长,教研室主任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学质量监控督导小组。负责本系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管理,并贯穿到教师年度考核之中。
(4)发挥教务处质量监控的管理作用。
教务处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评估的具体单位,负责管理与协调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的常规教学抽查。每年组织一次“精品课程”评选、自编教材评价等活动,提升全院教学水平。
通过对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高职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与回顾,对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探索一条符合技术应用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改革之路,建立高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个体系,探索构建“三个体系、两个渗透、一个监控”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构建能力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文秘专业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02-20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分析论文09-28
就业导向、校企合作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0-10
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07-2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01-19
对特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02-21
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论文02-10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误区论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