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源减少将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论文
摘要:自1977、1978年高考恢复起,到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逐渐在增加,从精英教育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从开始的高质量办学,到现在涌现出形形色色的大众办学的各级各类高校,都将伴随者生源减少将进入生源纷争的时代,以数量论英雄的时代结束,转而进入以质量彰显生机的体现时代特色的高等教育时代。
关键词:生源减少高校格局高等教育三极化适应性调整职业素质教育就业能力等
1 高校格局的改变、高等教育向三极分化
生源减少最终使高校现有的格局被打破,那些盲目扩张、没有专业特色、缺少政府支持的高校将随着招不到学生而倒闭,或被兼并。随着生源减少,考生报考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尤其是农村生源对学校的选择将决定某些高校的生存空间。因为原来相对信息滞后的农村地带的高中和农村考生(包括家长在内),过去参加高考主要目的是考上就行,至于什么专业、什么学校、今后就业如何等不是特别关心,主要听学校及班主任的和任课老师的。学校往往为了升学率而让学生选择偏僻、偏远、有些专业和学校往年招生不足的报考(还有部分高校去中学做宣传工作等),而不是根据学生特点和今后想从事什么行业去考虑问题,从而造成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强,毕业后就失业的问题。随着生源减少和信息交流的普及(尤其是互联网),以及当前就业出现的各类问题,不管农村和城镇的考生都会对报考专业和学校越来越重视,选择学校和专业的目的性和个人志愿的唯一性大大提高。考生个性化提高和生源减少必将使高等教育向三极化趋势发展:1极传统名校和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校;2极专业知名度高、社会口碑好、就业能力强的高校;3极有特色、就业能力强的高等职业院校。
无特色和知名度的普通高等院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受生源减少冲击影响最大,从2013年后将逐步加大。另外还有一极国外高校的生源争夺!
2 高校专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
前几年是高校就能招到学生,有专业就有学生选,最难办的是招生指标,尤其本科院校招生不愁,愁自己规模不够大(宿舍、教室等限制)。但是随着生源减少既是有了招生指标,对有些高校恐怕也完不成指标任务,因此对开设专业的设置、调研、调整将显得非常重要,而不是随意设置或者跟风而设,或者起个好听的名字,要有科学性和前展性。真正赋予该专业具有生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的30%-70%应用到实际中去。真正改变学非所用,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感情”,毕业即转行,毕业就失业的现状。对于一本名校可能近几年招生无忧,而对于二本、三本和高职院校情况可能不容乐观,尤其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应抓紧培养自己的“名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应用率高、就业率高、社会口碑好、专业生命力强等),优胜劣汰加大高校专业调整,当然国家保护专业不在此列。
3 职业素质教育提到应有高度、多方关注学生就业能力
职业素质教育是最近几年普遍关注的问题,但也是知名企业和许多用人单位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整个国民素质提高了而大学生的素质提高的不快或者不够高,人们就有看法,各种看法说法都有。尤其是职业素质教育,光有高校氛围的熏陶、简单掉牙的课本程式不能满足职业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有多个案例实践分析,专业人士的熏陶等等。
关注就业能力就是关注学校的生存能力,无论普通本科高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重视学生的就业能力将是立校长久之策。就业能力不是一句空话,关乎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也是建立学校、社会、生源(进出)和谐发展的基础。
总之,生源的减少速度也在预料之中,同时也在许多高校意料之外,虽有国家政策财政等支持,但留给我们考虑和选择的时间不会太多、太久!同样生源减少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也会引起系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