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下初中教学思考论文
一、深入基础教育实践的心得
(一)收获新知,开拓思维
在挂职时期,时刻感悟到只有深入基础教学,才能真实地发现问题,才能把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不固化思维才能开拓思维,收获新知。在二中的教学中,突出的教学类型就是试卷分析,做得非常到位、精确,这就是他们优于其他校的地方。试卷分析、讲评不是个别老师的个人行为,而是集体分析讨论的精华,详尽彻底,全面深刻,并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做全面指导,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传播,凸显个人优势、经验和长处。这一点,应该对我们的大学教学有所启发。大学教学中的考核,结课考试完毕之后只有试卷分析,没有讲评,且没有对学生面授的试卷分析和讲评,学生不知道正确答案,也不知道得分的缘由,而学生其实非常想知道关于试卷的情况,尤其是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这对下一阶段科目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在本科教学中可以尝试开设师生间关于考试问答的平台和空间,传递关于考试的正确答案,试卷上出现的答题问题等,在公开公平的背景下共同成长,不仅学生学习了,进步了,教师也可以凭此了解学生的答题思维,在“复错”的模式下,师生互相了解,共同纠错,共同进步。
(二)提高了专业研究水平、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
本人对挂职期间的听课做了整体规划,分阶段地有计划地去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授课类型、不同年龄段、不同行政级别的老师的课,以便学习不同的任课态度、情绪、风格等,并与自己的教改研究相结合,收获详细全面的经验。实践获知,二中的课程分解非常细致,授课细腻认真,师生都争分夺秒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对知识的.巩固性训练做得非常强化深刻,精益求精。教师在新授课上的风格差异不大,但在试卷分析、习题课等其他课型上的差别则较为明显,当然于此也体现了老师之间教学水平的差别。本人从他们的课堂上也学到了很多,边听边思考,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感悟。
(三)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尤其是对本专业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和启示
二中的听评课非常之多,且非常细致。尤其是听完之后的集体讨论和评价,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剖析问题,不做表面浮夸蒙蔽,共同的目标就是“成绩”,相互间在反复锤炼中水平自然提升,不单打独斗,这种实干精神、协作精神可敬可慕。多轮听评课之后主推的精选优质课成为全校的公开课、观摩课,不做重复性资源浪费,可以尝试调整同行听评课的方式。而这一点对我们大学教育应有所启发。大学的同行听评课可以尝试利用平台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如精品课、优质课等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大家自觉自行选择、学习、感悟、参研,这样做可以更灵活、有效。
(四)完善了自己,收获了友情
在挂职期间,二中的各级领导都对本人非常关怀、体贴,考虑周详,还配备了独立办公室。每个分管年级的副校长不仅提供授课信息、教研活动信息,还介绍了一些授课老师的情况,课下一起探讨两校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一点非常可贵,不仅便于工作的展开,还收获了珍贵的友情。本人在整个挂职期间,谨慎行事,在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尽量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意见。由此我意识到,在理论上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们在各自的领域上都有很大的建树和成绩,但在实践中,彼此之间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相互间的探讨和切磋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实际教学问题对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会有很大的启示。
二、对本专业教学教育的启示和建议
(1)二中的语文教学体系非常全面、细致,课程类型划分得也很细致,分为新授、教研、习题、试卷分析等,因此知识分解细化,课程结构合理紧凑,课堂学生学习效果好。考试训练反复深刻,是突出的优势,但过多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建设。有些课堂模式较固定,有僵化的局限,如在讲《论语》不同章节的内容时都采用同一模式教学,其实可以尝试根据不同章节的不同内容变换授课模式,以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同时,也要考虑这样的情况,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如分组式讨论、竞赛式教学等只在公开课或内容特殊的课堂上进行,不能每节课都进行。新授课的模式在集体备课中形成,较为固定,可变可发挥的空间不大。综合上述情况来看,这些应对我们正在转型的大学教学教育有所启示。结合初中教学教育特点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和实践培训,以“优质的成手”亮相、入职。本科教学单位可以尝试开设这类“量身定制”型课堂,尝试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的方式,加大实训强度,在实践实训的过程中,全方面打造“优质的成手”。
(2)对于一流的基础校的学生来说,语文教材过于简单,可以有很多剩余时间补充课外知识,突显教学优于其他校之处。但个别班级只求熟练掌握,不求深入拓展。精准训练很到位、深入,进入复习较早,复习的频率高,重复性很强,稳、准、精、达,这有利于成绩的提高,但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这部分占据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多于新授课,而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体系建设非常重要,不容忽视。单纯性追求成绩,有可能延误学生的知识结构建设。初中阶段是非常好的时机,既不同于高中阶段承担紧张的高考任务,也不同于小学阶段接触知识的有限性,在探索欲的激发下,身心轻松的状态更有利于扩展知识的摄入。在现实调查中发现,基础教育中的“二课堂”的开展程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深度不够。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阶段扩大知识涉入范围,也可以真正使第二课堂活跃起来。这对于我们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育研究前景上有一定的启示,也可以以此拓宽研究领域。尝试高等院校和本地基础教育学校合作研究,共同探索拓展知识的方式和空间,尤其是第二课堂的深入方式。
(3)“课上的精英学子,课下的行为表现判若两人”,课上课下“双面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如何使素养教育行之有效?如何将我们丰硕的教育研究成果切实落到实处?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领域。调查发现,中学阶段缺乏综合素养培训类固定的课堂,多通过隐形教育来实现,没有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所以,有必要统一开设专业的综合素养培训课。课程可分为三部分,经典感悟、普通话训练、礼仪实训。考核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考试考查方式,师、生、家、校共同参与,“正面培养+反面警醒”共同培养,家、校、社会三级辐射,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制约型作用,感化家庭,辐射传导社会,涵养社会精神。正面培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介和平台,录制视频记录“日新一念”的过程,传递正能量、绿色文化,进而辐射全社会;反面警醒,截取录制或记录下不良言行以反观自己,反观家庭,反观社会。把以上的成果综合起来认定为考核成绩,真正做到行之有效,实至名归。综上,是本人深入基础教育,从高等教育的研究视角去思考和感悟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晓晓.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教学管理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6).
[2]李智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衔接[J].教学研究,2007,30(5):468-470.
[3]郑淑云,李玉华.导师制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内江科技,2011,32(6):202.
[4]徐海南.谈导师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程(下旬),2014(5):24.
【高等教育下初中教学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慕课视域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论文01-11
翻转课堂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思考论文01-16
高等教育模块化教学思考论文01-11
高等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思考论文12-19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考论文01-29
学科关联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论文10-06
对素质教育下数学教学的思考 论文01-20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思考论文11-05
教育新策下高效历史教学的思考论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