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论文
摘要: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指导,每一位教师都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育类型合理的运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这种既古老又永远不会过时的教学方式不断焕发生机。
关键词:节奏;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方式,虽然,随着课堂教学概念外延的扩展,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课堂教学方式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改革和发展,但在一定时期内,它仍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那么,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课堂教学应把握其内在节奏人手进行探讨。
节奏是音乐领域的一个名词术语,是指音的长短、强弱有组织的进行,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而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存在一个节奏的问题,即根据课堂教学的本质特点,科学的、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及步骤,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课堂教学的快慢、舒缓、张弛,使课堂教学活动象优美的音乐旋律一样,有内在的高低的起伏变化、强弱的错落有致,多少的合理分配,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首先是适应了学生接受心理的特点。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饱和”现象,即“当人们在某些事件上达到心理饱和状态时,则难以再容纳有关的信息。”这就是说,人的注意力以及接受知识等都是有一个限度的,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就进入了疲劳状态,如果这时继续加压,就会出现反弹现象。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学生接受心理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设置知识含量,把握教学进度,张弛结合,舒缓自然,形成一定的内在节奏。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适应了课堂教学具有美感效应的需要。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它不仅要求教师把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考虑传授知识时的方法及技巧。因此,每一节课都应是一部艺术品,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融合,这需要教师精心构思,周密安排,其中,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旋律感,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审美性,使学生不仅获取知识,而且轻松获取知识,更可以获取审美享受及审美教育,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目标。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还适应了教学的实际效果的需要。课堂教学有节奏的进行,是符合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许多教师始终都在探求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丰富的实践中,教师们形成了诸多的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与总结,其中,节奏法是一种融会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技巧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是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关键,特别是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的高职教学更应如此。那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呢?
第一,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应合理安排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学双边主体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互动,不能教师一言堂,也不能过于对学生放任,因此,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好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的关系,做到讲、练结合,手、脑结合。在传统的高校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是一言堂,从上课开始,就由教师一人担当主角,直讲到下课,仿佛这才是真正的大学课堂。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方式已严重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特别是高职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大学的课堂还是高职的课堂,都应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密切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因为,一味的知识讲解不利于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而且很容易造成教师唱独角戏的不利情况,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的讲解,学生则在讲台下自做自的事,形成了教与学严重脱离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结合起来,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教学互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的作用,即掌握何时讲,何时练,何处讲,何处练,把握其内在的节奏性。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接受习惯及听课习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理安排讲、练的内容,控制讲练的速度,使讲练自然形成其内在的旋律。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安排好学生动脑与动手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那么,课堂教学始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动脑和动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学生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好学生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时间比例、程度比例等,既不能让学生单纯的完成简单的动手操作,也不能让学生感到过于费力。要适当增加动手的难度,使手脑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动脑思考,寻求正确的答案,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其次,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应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的某些相关元素。
如,教学内容的雅,俗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等。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是一项非常有技巧的工作,教学内容的多少,教学内容的雅俗,感性内容和理性内容的分配,任何一个方面都需要教师精心的设置。雅俗结合主要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做到:系统的知识内容与趣味性的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在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师们有一个共同的发现,那就是一旦讲到有趣的轶闻逸事的时候,学生们就会睁大眼睛,全神贯注的认真听讲,而一旦教师讲的是正规的知识或理论,他们就会没精打采的昏昏欲睡,这种情况使许多的教师一筹莫展。因为,假如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那么,课堂就成了评书联播,而不迎合学生,课堂又是一片死气沉沉。为此,根据高职教学注重学生实用技能培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迎合学生的好听故事、趣闻的特点,在正规的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合理的安排一些和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故事及传说,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牢牢的吸引在教学的内容上。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结合,以及知识深浅度的结合,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出发,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如可适当增加学生关注的话题,流行的话题,时髦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系统讲授科学的理论知识,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即教育学上讲的“桃子理论”。
第三,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还应考虑到一些课堂教学技巧的合理运用。
如快慢结合,教师教学声调高低处理,学生情绪的调动等。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就象弹钢琴,为了使观众陶醉,乐曲本身创作得成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是弹奏者的艺术发挥的怎样,即弹奏者要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把优美的旋律展示给听众,感染听众,调动起听众的感情,这才是成功。所以,教师要研究教学的一些技巧,一些方法,要研究学生心理特点,要研究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教学内容的难易情况、以及课堂教学的正常规律,合理安排好教学的快慢速度,快慢结合,进度适当,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整节课保持一个音调,缺少高低的变化,学生就会处于一种听课的疲劳状态,因为,适应性使教师的讲课变成了一种催眠曲。为避免此种状况的发生,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繁简、重要与否,注意语调声音的变化,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抓牢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是一种技巧。
课堂教学时,气氛是否活跃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那么是否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是衡量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一些知名教授的课堂教学,往往就是一场生动的讲演,有的甚至就是一种艺术表演,这种把自己的情绪深深融入课堂教学的激情演绎,怎能不深深的吸引学生,并使他们留恋,回味无穷呢?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一种既古老又常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不仅要科学的安排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更要巧妙运用一些课堂教学技巧,使课堂教学适应学生接受心理特点,适应课堂教学的审美需要,适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需要。
【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论文】相关文章:
把握节奏提高效率论文05-02
健美操的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04-26
韵节奏与音节奏的关系论文04-29
民歌的节奏形态与演唱论文04-30
内在主义语用观简论的论文04-27
关于节奏训练中职音乐的论文04-29
浅谈体育课的节奏论文05-02
控制物理课堂教学节奏的几点感受05-02
幼儿节奏感培养之我见论文04-27
把握机遇议论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