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论文

时间:2023-05-03 04:31:3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更需要有新思路、新对策,做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高质量的就业获取社会的认同。因此,应从就业指导的内涵出发,根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探讨新时期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论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新的就业制度要求大学生不仅要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同时也需要增强择业意识,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高校毕业生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竞争力和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客观现实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适销对路”,如何使高职毕业生顺利走上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岗位,这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年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笔者拟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院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存在矛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态是复杂的,传统的就业意识与新的就业观念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表现出多元化的择业取向。学生迫切需要学校在就业咨询、就业信息、求职技巧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较窄,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现行的就业指导模式在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二以及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7方面重视不够,因此,目前高职院三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难以适应高职大学生的求职需要。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人们的思维定势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使得一些用人单位对千高职院校的培养水平、方向持怀疑态度,不敢放心大胆地使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社会隐性失业显性化,更加激化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矛盾。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就业信息来源分散,缺少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在对就业形势的预测和教育方面也显得十分薄弱,往往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对就业政策宜传的层面上,缺少适合高职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手段和方法,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与高职学科建设发展不平衡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与中等职业教育形式存在着质的区别,与本科和高专相比也有其独到之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人,一大批新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类高职人才,高职教育的体制、学科发展在借鉴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之后,在近二十年内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仍需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高职教育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还缺少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缺乏专业的市场调研员,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工作者。高职院校大都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但其职能还未完成从以就业管理为中心到以就业指导、就业研究为中心的转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信息占有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工作应有的水准开展商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

  (一)就业指导应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借鉴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模式,很容易理解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必要,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规划高职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方面,应该有如下流程:

  第一步:新生认知教育。

  高等教育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然而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高考淘汰率使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或多或少存在盲日性。为提高高考命中率,许多考生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没有给考生太多的机会将专业与自身特点挂钩。院校选择与专业选择的盲目,导致学生自身定位的盲目,最终必将带来求职的盲目,就业难的问题随之加剧。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中职教育的基础上。以生产与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运作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与一般本科教育的理论性趋向有很大的不同。要让学生在人校之初就了解到将要接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了解到在高职院校将要进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在新生人学的职业指导教育上,可以进行一些“预防性”工作,例如介绍学校的教学特色与教学模式,介绍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培养日标、就业方向,介绍专业发展前景及未来儿年社会需求情况,介绍各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等,督促、帮助学生对自身特点、心理趋向进行准确定位,使学生在人校之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知。

  第二步:专业技能教育。

  专业技能教育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专业的常规学习,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的学习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的实习、实训。二是获取各种职业技能认证,其目的是让高职毕业生更易于融人社会。

  第三步:就业教育。

  传统的就业教育只在学生毕业前一年进行,随着社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必要提前一年甚至两年进行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完成一定时期的就业任务而制定的,学生就业必然要受到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制约。高职院校要通过政策指导与广泛宣传,有效地引导毕业生走出择业的误区,辅导毕业生结合国家需要和个人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

  二是就业信息指导。就业信息是择业的基础,学校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预测就业动态和人才的供需情况,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井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三是就业观指导。就业观是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看法,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学院要通过就业观指导,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树立较强的事业心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避免和纠正择业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帮助学生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

  四是就业心理指导。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由于主观上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以及客观上的诸多制约因素,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求职心理,提高心理素质。刚刚迈出校门的毕业生需要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如何使学生尽快完成这种转变,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就业心理的问题广泛而细致,单靠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是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学校教师的全面参与。

  (二)合理配置就业指导师资,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培训

  鉴于高职院校人力、物力的条件,需要合理配置高校就业指导师资,以期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佳的指导效果。除了适时注人新鲜血液外,还要在已有的教育资源中发掘潜力,培养兼职的就业指导教师。例如。政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辅导员与班主任、社会上的职业顾问和人事管理干部等等,都可以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来。

  就业指导是一项开发高校人才资源,服务于社会的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学校应该更好地组织、规划、引导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培训。就业指导队伍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在探索中成长,在深造过程中不断完善。

  就业指导是一项耗时、费力且不易被人理解,效果隐性的工作,需要有更多的措施稳定就业指导队伍的思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加强对就业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就业信息包括求职信息、招聘信息、与毕业生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教学材料等,就业信息的管理涉及信息的采集、整理与发布。针对就业信息的采集,高职院校需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包括借助电话、传真、网络在内的各种传统或现代的工具。信息采集是在方便信息源一方的原则下进行的,不能要求一个小型的民营企业通过网络对毕业生进行大批址的网上面试,也没有必要频繁地使用普通邮件与高度无纸化办公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交流。

  高职院校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适合于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院系共同使用的就业管理平台。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进人就业管理平台,获取本人的专用密码,然后将个人的基本信息、求职愿望等上传到学校就业管理的后台数据库中。经审核通过后,发布在就业信息管理平台仁。用人单位可采取同样的方式进人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将本单位的基本情况上传到就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后台数据库中,发布招聘信息。针对高职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就业管理部门需要花费比一般高校更多的精力审核用人单位的资质与材料的真实性,还要加强网络资源的整合,特别是与国内经济发达、用人需求旺盛的地区性人才网进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论文05-02

试析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的思考论文05-02

在就业导向下,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论文04-27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04-29

对高职院校间开展学分互认的探讨教育论文05-02

浅析金融危机下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就业指导04-29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04-28

高职院校创新环境优化论文04-27

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联盟论文05-0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