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孝道

时间:2021-11-08 11:54: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孔子论孝道

说明:

孔子论孝道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理解孝道的看法,我们特地从《论语》选出了孔子对孝道的主要论述。本篇取材自《论理·为政》、《里仁》和《子路》三篇。批注及翻译文字, 引用自苟承益、李亚东译注的《论理白话今译》(北京:中国书店,1992);章旨及短评则引用自常熟朱麟公振评注《论语白话批注》(台湾:天禧出版社, 1999年影印本)

孔子论孝道(一)

以下孔子论孝之原文摘自《论语·为政第二》:

内容: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

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解: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孟僖子

临终时嘱懿子要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父命(学礼)。

3:樊迟:名顺,字子迟,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6岁。

4:御:驾车(指樊迟为孔子驾车)。

翻译:

孟懿子问:“怎样才算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仪。”

一天,樊迟为先生赶车,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请教孝道,我答覆他说,不要违背礼仪。”樊迟说:“这是甚麽意思呢?”孔子说:“当父母活的时候,应按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他们死了,应按礼的要求安葬他们、祭奠他们。”

章旨:

是言孝在不背於理。

短评:

所谓无违,便是人之事亲,自始至终,都要无违於理,并不是一味从亲之令,就算尽了孝道,这一点不可不辨一个明白。

内容: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懮2。”

注解:

1:孟武伯: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懮:其,他的、他们的(一说指子女,一说指父母)。“其”

取第一义,此句可解为:做子女的常能以谨慎持身,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使父母

只担心他们的疾病,其它方面都可放心。“其”取第二义,此句则为:子女竭尽

全力孝敬父母,倘若用心过甚,反使父母不安,故作子女的,宜只以父母的疾病

为懮,其它方面不宜过份操心。

翻译:

孟武伯问孔子怎样才是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章旨:

是言人能以父母之心为心便可为孝。

短评:

父母爱儿子的心,无所不至,惟恐他儿子有病,常以为懮,为人子的,能以父母

的心为心,那麽守身自谨,岂有不孝的 道理?

孔子论孝道(二)

内容: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至於犬马,皆能有养3;不敬,何

以别乎?”

注解: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四十五岁。

2:养:供养、赡养父母。

3:至於犬马,皆有能养:一说犬马也能侍奉人、养活人;二说犬马也能得到

人的饲养而活着。今从後解。

翻译:

子游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道,仅仅是把养活父母都算上了。就是狗、马,也能够得到人的饲养;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爱之心,那养活父

母与饲养狗马,有甚麽区别呢?”

章旨:

是言孝亲在敬。

短评:

孔子以为人的一言一行,重在动机,动机不善,一切孝弟礼乐,都是虚文、都无价值,敬是孝亲的动机,养亲不敬,是和养犬马无异,那麽有甚麽孝价值可讲?

孔子论孝道(三)

内容: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2服其劳;有酒食3,先生4馔5,曾6是以为孝乎?”

注解:

1: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孝子侍奉父母,以做到和颜悦色为难;一说难在承望、理解父母的脸色。今从前解。

2:弟子:年幼者。

3:食:食物。

4:先生:与“弟子”相对,指年长者。

5:馔:吃喝。

6:曾:副词,竟然的意思。

翻译:

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子女在父母面对总是和颜悦色,是件不容易的事。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仅仅是这样)就竟然可以认为是孝吗?”

章旨:

是言事亲之际惟色为难。

短评:

孔子和人讲孝,因了各人材分的高下,缺点的所在,而加以指示。武伯人多可忧的.事,就告他惟其疾之忧。子游能养而或失於敬,故告他不敬何以别乎,子夏或少温润之色,故告以色难,因材施教,和现在盛倡的个性教学,适相吻合。

以下孔子论孝之原文摘自《论语·里仁第四》:

内容:

子曰:“事父母,几谏1,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解:htTp://http://meiwen.anslib.com/news/558942EA14A29EE7.html

1.几谏:几,轻微、婉转。婉转劝戒和批评。

翻译:

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当婉转地劝谏,把自己的意见表达了,父母没有听取的意见,应当照常恭敬,不要触犯他们,虽然忧心操劳,对父母并不怨忿。”

章旨:

是言谏劝父母之道。

短评:

谏劝父母,用了这种方法,父母的心。自然会得感动,养亲之道,不但仅仅肉体上的供养,就算能养,一定要注重精神。精神的养亲之道,最要只在一个孝字。

孔子论孝道(四)

内容: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

注解:

1:远游:主要指游学游宦,到远方拜师求学或谋求职位。

翻译: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作远行。若不得已要远行,也该有一定的去处。

章旨:

是言孝亲不可远游。

短评:

远游他方,不但自己要思亲,恐亲也要念我。即使为了衣食所迫,不得不出游,必定要有一定地方,使亲知己所在,父母的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做子女的,只要以父母之心为心,那便是孝。

内容: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俱。”

翻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时时记在心上。(因其逐渐年迈),一方喜欢,一方面又忧惧。”

章旨:

是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短评:

做一个人,能够记忆父母之年,一喜一惧,想到光阴似箭,事奉父母的日子,一年少一年,这样自能朝朝暮暮恪尽孝道。

以下孔子论孝之原文摘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内容:

叶公语孔子曰:“吾觉有直躬1者,其父攘2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觉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解:

1:直躬:坦白直率。

2:攘:偷窃。

翻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个坦白直率的,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证明。”孔子说:“我们那个地方坦白直率的人跟你们的不一样;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所谓直率就在这里面了。”

章旨:

是言直的真义。

短评:

直是中心的情,父攘人羊,儿子竟去做证明,这是沽名买直,怎可说他是直?

【孔子论孝道】相关文章:

孔子孝道名言02-09

孔子论管仲07-11

孔子论学习01-01

孔子论“礼”08-20

孔子的君子论07-10

论孟子的孝道思想07-14

论孝道对徽商的影响11-02

孔子为政素养论07-11

论孔子之政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