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1-03-22 09:58:45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七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笔下上海弄堂日常生活情景,感受上海人的心态、情绪、性情。

  能力目标

  以读促写,能运用作者以生活琐事为元素,通过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来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准则的写法写一个生活片段。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用饶有趣味的细节描写来描摹上海弄堂日常的生活情景,感受上海人的心态、情绪。

  教学难点:

  以读促写,能运用作者以生活琐事为元素,通过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来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准则的写法写一个生活片段。

  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

  (1) 读课文,找出描写上海弄堂日常生活情景的段落。

  上海弄堂有什么样的生活特色?

  (2) 上网查找有关上海弄堂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上网查找有关上海弄堂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异质分组法,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共六组。

  教学过程:

  一、从预习导入

  教师提问

  1、你住过或看过上海的弄堂房子吗?你眼中的上海弄堂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片。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回答问题(点到即可),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谈起,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为什么说:“去过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得懂更多的东西。”?作者在上海的弄堂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

  学生默读课文,圈划,点评,以大组为单位交流。让学生沉浸文本,整体感知是理解情感和品味语言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解品味

  小组活动

  1、上海的弄堂生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划出描写上海弄堂生活场景的文字的句子,品一品,读一读。

  2、在文中,弄堂里的上海人什么特点?你认为弄堂与人有什么关系?

  3、文章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了弄堂的起源?

  教师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最后大组交流,明确让学生进一步走入文本,理解品位,把握“从上海的弄堂,到上海弄堂的生活的环境,到上海人的特点,到上海文化”这条主线。

  四、写法赏析

  老师在读了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似乎在看一部上海人生活的纪录片,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呢?

  (用了颇多生动的特写镜头和饶有兴趣的细节描写来写弄堂里的生活。)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朗读、感受。

  写法的总结为练笔做铺垫。

  五、拓展练笔

  陈丹燕将视角落在弄堂里平民百姓的生活上,来解读了弄堂文化,其实在上海的弄堂生活里还有许多文化,还有许多视角,比如:弄堂游戏、弄堂小吃……(放照片)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弄堂离我们远去,如今在高楼大厦中、在新建社区里生活着的依然是上海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同学们,你们眼中看到的又是怎样的场景,体会到的又是怎样的海派文化呢?

  仿效作家以细节描写、特写镜头的写法,写一段话,描摹一下你们眼中上海人的生活,可以是小区一角,家庭一幕,早晨的集市……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1、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识字写字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船、弯、看、见、闪、蓝”是前鼻音;“船、闪、只”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可以将生字隐藏在课件中的小星星里面,以“说说这些星星叫什么名字”的方式呈现生字)。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如:

  会意识记:“土”代表地,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坐。

  熟字加偏旁:“人”+“门”=“闪”。

  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

  找反义词:弯──直;坐──立。(可在课件中用动画演示)

  有些字不宜拆分识记,如,“船、弯、蓝、看”,要整体识记字形。

  (3)结合“闪”的教学,学习偏旁“门”。

  (4)生字的巩固。将本课生字编成一段短文(没认过的字要注音),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生字,如: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划船。我看见湖水很蓝很蓝,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可漂亮了。我坐在小船里,看见湖边的游人特别多,有弯着腰的老爷爷,有可爱的小妹妹,还有高鼻子的外国朋友呢……

  写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下笔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再让学生在自己描红的基础上对要书写的字进行比较,发现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白、田、电”这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见”字的第四笔是竖弯钩,起笔时要低于撇。

  (二)朗读感悟

  1、最大的特色在于用了许多叠词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在指导朗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美丽的插图,读好有修饰的词语,如,“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进而读好诗句,读好韵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韵文所描绘的画面,让脑中的画面丰满生动起来,在轻柔的《小小的船》的音乐伴奏下有感而发,读出韵味。

  3、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边读边做动作。

  (三)课后练习

  启发想象,完成课后练习。要启发学生由描写的对象的色彩、形状等方面去想象。如,“弯弯的月亮像镰刀”、“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宝石”,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四)实践活动

  1、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

  2、观看一段有关月球知识的录像。

  3、小小辩论会:月亮上面真的有嫦娥吗?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以后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读好课文,想象中创新

  1、读一、二行,说说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2、学生闭眼想象: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3、哼唱《小小的船》这首歌,并自配简单的动作。

  (四)趣味识字

  (五)写字

  1、提示要点:“白、田、电”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

  2、描红,并认真临写。

  3、作业,让学生评一评,发现优缺点。

  (六)课外作业

  我会画:把你看到或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重点:

  1、知道影子为什么会变来变去的原因。

  2、通过学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去探索,去研究。

  教学方法:

  激趣法、实验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顺学而导法等

  教学准备:

  1、台灯

  2、写好字的“红苹果”

  3、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做小实验,导入新课

  1、出示台灯,做小实验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认识吗?(台灯)我要做一个实验,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老师关掉教室所有的灯,使教室光线比较暗,有利于实验的效果。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兴趣及高。)(老师右手拿起台灯,打开灯后,将左手伸到灯前,对着教室前面的白墙壁,让手的影子投射到墙上。)

  2、(关掉手中的台灯,打开教室的灯)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看到了墙壁上手的影子)你觉得它有趣吗?(有趣)这的确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老师在灯光下找见了手的影子,那么,我和我的影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学习一篇课文。

  3、出示课题:《我的影子》

  (由出示台灯,告诉学生要做实验,引发学生兴趣,接着关掉教室的灯,为实验创造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急于想看到将会发生什么?当看到墙壁上手的影子时,新鲜、惊奇、有趣,一句“我和我的影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学生兴趣昂然,这时出示课题〈我的影子〉,显得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识字。

  2、学生指读,多读几遍。(“金钥匙”告诉我们)

  3、同桌互读,互帮识字。

  4、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

  摘苹果游戏:老师借助简笔画用绿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树,再把写有生字的红苹果贴上。告诉学生,你认识什么字,就摘带这个字苹果,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字,再领同学们读两遍,才能把苹果带回家。(学生积极非常高,抢着要摘苹果)

  (这是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将生字教学变为摘苹果游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我学”真正变成“我要学”)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写字的苹果又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自由读文。

  2、在读的过程中,用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字词、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3、教师问:读了以后,你都知道了什么?(在灯光下发现了“我”的影子;“我”的影子在不停地变化,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灯光下的影子在和我捉迷藏……)

  (学生谈自己从文中获取的知识或体会。这就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目前的体会,避免了学生被老师牵着走老师的路。体现了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齐读最后一段。

  (从中心句入手,找到文章的灵魂,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师质疑:

  一路上,影子总跟着我变来变去,它到底都怎样变化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用笔画出来。

  3、指名回答。(影子在不停地变化,一会儿变成《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一会儿变成“小人国”里的巨人了;一会儿跑在前,一会儿跟在后,一会儿跑到我的左边,一会儿又转到右边去了;我蹦蹦跳跳,它也蹦蹦跳跳;我做什么,它也做什么。)

  4、它为什么会变大、变小、跑前、跑后呢?请看实验。(这时,我又关掉教室所有的灯,打开台灯,举起左手,让左手的影子投射到墙壁上。为了使学生能看到手的影子在墙壁上的变大、变小、在身体的前面、后面,我不断地调整台灯与手的距离、高度。学生清晰地观察到手的影子在墙壁上的变化,准确地理解了文中“影子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这一中心句。)

  (通过这一实验,使抽象的、难理解的句子,变成了具体的、形象的游戏。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一要求。)

  5、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觉得影子好玩吗?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文中自己喜欢地句子、段落。

  五、联系实际,拓展内容

  1、同学们,我们在阳光下、灯光下很容易看到自己、其它事物的影子,而且影子会给我们带来乐趣,比如:夏天,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就不会感到炎热,以及光影游戏,你会做吗?猜猜看,下面的图是谁的影子?晚上回家后,试着做一做,你还会变出谁的影子?

  《我的影子》教学设计

  2、小故事:

  有那么一个小孩,他在阳光下认真地跑着,因为他想要超越自己的影子。可是,不管他向前跳多远、跑多快,影子总是在他前面。后来,有个大人对他说:“如果你一直面对太阳,影子不就跑到你的背后去了吗?”

  你觉得这个大人说的对吗?想想看,咱们用台灯代替太阳来做这个实验。(通过实验观察,一目了然,学生好象恍然大悟。这一道题更增加了学生对影子的兴趣。)

  六、总结课文,激发科学兴趣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好奇”,上一节课《苹果落地》,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产生好奇,知道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我的影子》,你都知道了什么?

  2、在生活中、大自然中,你想知道哪些奇怪的现象?(花儿怎样开放?鸟儿怎样飞翔?鱼儿怎样呼吸?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儿在说些什么?)

  (这一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界中的现象产生兴趣,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七、课后作业:

  回家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找出今天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下一节课我们来交流自己的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简析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云南丽江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三、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四、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独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和词句:穿透去寻深深植根不怕……不怕……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②它们生前……死后……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2、现在的胡杨怎样?

  二、继续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

  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四、拓展(课后☆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1.《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内容是让我们一起体会人和动物之间信赖的美好境界。《珍珠鸟》是这一单元中最能体现人与动物的平等意识的一课,它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并且从中能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2.保护动物,珍视生命是《珍珠鸟》一文的主题,文章描写细腻,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内涵深刻,是学生学习的一篇佳作。

  学情分析

  1.五年级的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速度,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字词有独立解决的能力。

  2.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还是浅层面的,不够深入。

  3. 文中作者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及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还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字词句段,从而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对课文进行延伸阅读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首先是培养学生以朗读方式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细腻的描写风格,从而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次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从中让学生懂得保护动物,珍视生命,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的爱,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语言描写。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养过小动物吗?说说你和小动物之间有趣的故事? 学生积极发言,纷纷讲述故事。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3、板书课题。10、珍珠鸟

  二、 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1、初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自学情况。

  读完课文会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会认真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读完课文后可能会产生疑问

  三、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1、再读课文,思考:出示自读卡。

  2、引导学生探究“我”对珍珠鸟的精心呵护。

  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呵护珍珠鸟的?

  相互交流,展示,汇报

  角色体验

  3、教师小结。

  四、联系实际,感悟信赖

  1、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2、课文讲的仅仅是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吗?

  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思考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10. 珍珠鸟

  珍珠鸟————“我”

  先是胆小

  随后试探不伤害 渐渐地大了

  先是安全放心 抚一抚

  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前教育

  乐乐上学

  教学目的:通过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听老师读句子,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

  认知目标:进行学前教育,熟悉学校环境,体会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技能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姿势和主动提问积极发言的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满自信,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

  教学难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姿势和主动提问积极发言的习惯。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培养学习兴趣,相机安排。

  情况1: 学生翻书、讲话。

  同学们好,老师很高兴看见大家很快就交上了朋友,有的是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有的是和书朋友交流。

  1> 你知道别的小朋友的名字吗?(生介绍自己认识的小朋友,再向全班介绍自己。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2> 老师介绍自己。

  3> 和书交流的小朋友,哪些字是你们认识的?能告诉大家你怎么认识的吗?

  4>完成情况2 中的1、2。

  情况2:学生安静。

  同学们好,教师自我介绍,老师很欢迎你们来这里学习,在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大家想不想参观学校这个大家庭?

  1> 带领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如:介绍厕所、食堂、老师的办公室等。

  2> 边介绍环境,边告诉学生一般知识和礼貌。

  3> 完成情况1 中的1、3。

  小结:从今天起,我们将在一起学习、生活,我们要像一家人一样团结,互相帮助,保持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干净,不为它摸黑,要为它增光。你们说好吗?

  二 看图学乐乐。

  请大家仔细看图中的乐乐在学校都干什么?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注意请先想一想,想好后举手,老师点到你请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声音响亮地告诉大家。 (图一 学习的乐趣;图二 应懂礼貌;图三 姿势正确;图四 积极回答问题;图五 勤学好问;图六 热爱学习;图七 团结同学;图八 爱集体、爱劳动;图九 锻炼身体。)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的不足。

  课后小记:

  1

  第一单元 汉语拼音

  教学总目标:

  1、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导学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准备

  1.磁带;

  2.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3.找几首儿歌读一读;

  4.了解《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

  教学设计:

  一、学习《我想》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

  (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三)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1.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感悟。

  4.师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6.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四)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1.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2.课后小结。

  二次备课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七篇】相关文章: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4-14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04-02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七篇04-01

小学语文《亡羊补牢》教案范文06-01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4-03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7篇05-04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05-03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9篇04-24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7篇04-23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6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