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芦花荡
七年级语文芦花荡1
七年级语文芦花荡,是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13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本教案采用 WinRAR 打包压缩,解压密码为WWW.3EDU.NET。七年级语文芦花荡2
学习目标:
1.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体验孙犁小说的风格,品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理解景物描写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掌握基本描写手法。
3.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把握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了解人物自尊和自信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德育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对战争与英雄有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树立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信念。
重点难点:
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提防dī 竹篙gāo 苇塘wěi 疟子yào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一梭机枪suō 蹿cuān 仄歪zè 趴pā 扒bā 飒sà 转弯抹角mò
2、掌握下列多音字
(1)提:提( )防 提( )纲
(2)疟:疟( )子 疟( )疾
(3)喝:吆喝( ) 喝( )水
3、词语积累:
(1)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2)自如: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
(3)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4)胆寒:害怕。
(5)阴森:阴沉,害怕。 (6)提防:小心防备。
(7)尖利:尖锐;锐利。 (8)能耐:技能,本领。
(9)悠闲:闲适自得。 (10)央告:央求。
(11)阴惨:阴沉暗淡。 (12)水淋淋:形容物体上水往下滴的样子。
(13)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14)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15)歇凉:乘凉。
(16)吆喝:大声喊叫。 (17)遮掩:遮蔽,遮盖。
(18)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19)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二、导入新课:
(结合白洋淀图片和抗日战争图片)在那富饶的齐鲁大地上,在长长的铁路沿线,游击队员们以非凡的智慧打击了敌人,收获了胜利。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抗日战争的洪流也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认识他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些传奇人物吧。
1.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12岁在安国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1936年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在教学之前,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与小说有关的知识:
小说的三要素:
(一) 人物要素:(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二) 情节要素:
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三) 环境要素:
小说中要具体描写环境。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服务的`。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表现较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
3.放录音,学生跟读全文,复述故事内容
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白洋淀地区;
故事的主人公:老头子;次要人物:大菱、二菱。
环境:抗日战争中我军抗日根据地的芦花荡。
情节: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
主旨: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4.根据小说的情节特点,给课文划分段落。
明确:根据文章内容安排,可以把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 开头至“敌人发了愁”,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及人物介绍。
第二部分从“一天夜里”至结尾,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七年级语文芦花荡3
芦花荡
作业一
课前热身
1、给加点字注音。
疟( )子 寒噤( ) 仄歪( ) 阴惨( )
泅( )着 飒飒( ) 悠闲( ) 一蹿( )
2、多音字、形似字注音组词。
3、根据语境解词并模仿造句。
①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月明风清:
造句:
②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央告:
造句:
③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转弯抹角:
造句:
④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
张皇失措:
造句:
4、填空。
《芦花荡》的作者是__________,选自《 》,本文是他的__________, 《芦花荡》的作者是 现代作家 。《芦花荡》的姊妹篇是 《 》《风云初记》、 《荷花淀》)。
5、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哪三要素? 、 、
6、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A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
B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7、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课上作业
阅读《芦花荡》(一)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8、第①段中呆望一词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此段属于__________描写,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9、第②段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小船又飘回来体现船行的什么特点?那我们猜想的是怎样的撑船人?
10、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
11、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粗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二)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至结尾。
12、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3、文段中写老人引诱鬼子上当,他用什么作诱饵?(用文中的语言作答)
7.以上内容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8.从当时的大背景来看,这一英雄事迹更深层的说明了什么?
9、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0、第二天二菱看到了老英雄的行为后,会怎样重新认识老头子?
课下作业
11、提供原句和仿句的开头或结尾,要求仿写出与原句大致相同的句子。
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斩落对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却只能割伤自己
____________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也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 ____。
12、下面语句有语病,找出并修改。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斗中,无数英雄无畏的医务工作者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泪的代价。
13研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食品浪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费率为5.1%,其中一般餐馆的食品浪费率为3%,饭店的食品浪费率为15.7%,结婚宴会的浪费率竟达到23.9%。严重的食品浪费现象让人瞠目结舌。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日本制定了《食品再生法》。
日本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自去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行《家电循环法》,节约资源已深入人心。 以《家电循环法》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日本政府又顺理成章节地提出了《汽车循环法案》。作为一个汽车大国,日本生产的名牌汽车销往世界各地,国内市场也很大。全国拥有七千多万辆汽车,每年淘汰上百万辆,如果驱车前往东京郊区,经常可以碰到废汽车堆积而成的小山。《汽车循环法案》的目的就是要变废为宝。
我发现:
作业二
课前热身
1、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句:( )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在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 ,奔向东南去了。
A. 像一朵荷花B. 像一条鱼C. 像一片苇叶D. 像一只鸟
2、 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
老头子浑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A. 夸张 夸张 引用 比喻B. 比喻 拟人 反问 比喻
C. 比喻 拟人 反问 没有用修辞手法D. 比喻 夸张 设问 比喻
3、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这老脸呀!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此段表现了老头子什么心理状态?
课下作业
4、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1)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
(2)黑格尔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在几年之内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废墟。
(3)普希金: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一无所给
我发现:
中考链接
(一)一件小事
今年春节,我正在东京。便邀了两位日本教授一起去富土山。不巧的是,车刚开出东京,就开始下雪了。富士山去不成了。我们只好折道去箱根看看。当年鲁迅留学日本时,也曾到箱根去过。那是日本最著名的风景地之一。
同行的两位日本教授,一位是国学院大学的芦田肇先生,他负责开车。另一位是中央大学的前田利昭先生,他曾在华东师大住过两年,而我们同校竟无缘相识。不过,这次旅途中发生的`一件小事,却使我们彼此认识颇深,至少在我是这样。
长途行车是免不了要吃东西的。我们除了停车喝咖啡以外,在车上也吃了一些点心。这是为了节约时间好赶路。东西吃完,免不了会留下一些废弃的纸袋之类。对于这种生活垃圾,日本人一般是在事后丢弃在专门的垃圾袋中。
但这一次前田先生似乎不太愿意这样做。他把几个纸袋捏成一团,摇下车窗,一边把纸团扔向窗外,一边说:我也学习学习中国人。
我这个中国人正坐在车上,当时所受到的被侮辱的冲击难以名状。我想我是不能沉默的,便对他说:你对中国人的批评我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作为一个日本人,你的这种行为恐怕是对日本人的侮辱吧。大概听出了我的语气中含有明显的不愉快,芦田先生在一旁赶忙说:他太失礼了,太失礼了。
前田先生是中国文学的研究者,我和他既是同行,也算是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谈天。可惜,我们互相之间并不真正了解。倒是通过这一件小事,我这一方面不能不对他有了切实的认识。那天的雪越下越大,但我们终于慢慢地上到了一座山的山顶。举目四望,白茫茫的一片。如果天好,站在这里是可以看到富士山的。现在,一切都被大雪遮蔽了。
日本的气候变化无常,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尴尬的事。所以,每次外出总得有遭遇意外的心理准备。
5、对一件小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讲卫生的。 B在异国他乡,须时时保持心理戒备。 C. .认识到知人之难,即使是常在一起的同行、朋友也一样。
D.作者不仅谴责那些不友善的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倨傲态度,也期望中国人能自省、自强。
6、本文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肖像描写
7、概括前田先生的主要表现及其性格特征_____
8.最后一段只是讲天气吗?你如何理解?结合文章中心谈谈。
(二)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了。大家争着买:
好席子,白洋淀席!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荷花淀》)
15.品味月夜编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16.文中画_________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7.揣摩画 线的语段,说说此段写法的妙处。
18.本语段主要叙述什么事?请试着概括出来。
(三)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今天到区上开会来着。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边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如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队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年轻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吧,等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的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
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荷花淀》)
19、女人的手指为什么震动了一下,请你揣摩一下她当时的心理?
20、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1、揣摩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话揭示了水生女人怎样的精神世界?
22、结合选文评价水生媳妇在送水生参军问题上的表现。
23.模仿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写家乡的景物。要求:①300字左右;②景中要有情。
【七年级语文芦花荡】相关文章:
芦花荡教案04-25
芦花荡教案02-23
芦花荡(教案)04-25
《芦花荡》教案08-26
《芦花荡》教案设计优秀10-16
《芦花荡》读书笔记9篇04-25
《芦花荡》教案设计(通用15篇)01-08
读《芦花荡》有感04-19
《芦花荡》读后感03-21
芦花荡读后感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