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
一、教材分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描写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学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法,形象的描写了这位音乐巨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走近他,了解他,学习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培养搜索信息的能力;
2.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学法指导:
1、速阅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回读、不指读、不唇读,搜索重要信息;
2、读写结合法:读是基础,是吸收;写是表达,是创造。
3、自主探究法:小组间的讨论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思,遥看大师:
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沉思遐想。追问:听这曲子你想到了什么?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印象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刚才我们与大师贝多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说明:音乐是宇宙通用的语言,通过听,激发学生想象和阅读的兴趣,自然的导入课文,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走近大师
1、快速阅读课文,读完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主要写了几件事?
2、再谈对贝多芬的认识。
说明: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一环节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三)局部品味,触摸、评价大师
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现在我们再由外表到内心对贝多芬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1、划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这些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个性?
2、这些描写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写的?明确:由整体到局部,局部(由上到下)
3、贝多芬的哪些语言触动了你的灵魂,请谈谈你的感受。
在20节、22节、24节、27节等处
4、再请学生谈谈:你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让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课文和自己旧有的知识来谈。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说明: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四)拓展延伸,摹写小我
1、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那几点?
明确:要通过多种描写刻画人物,外貌描写(与众不同之处,以形传神,忌脸谱化)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
2、写作:《猜猜他是谁》为题,写一个班内人物,重点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该人物独特的个性。交流。
说明:读书贵在能入能出,借鉴模仿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写能进一步感悟领会本文描写人物的精妙。
(5)回顾课文,与大师平等对话
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边听边写《贝多芬,我想对你说》,写出一两句有独特见解的话。相互交流。
说明:以音乐为背景,加以评论,便于学生创造性的阅读,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板书设计:
衣着 整体
头发 蓬乱 上
形 外貌 头部 眼睛 深邃 局部
嘴 紧闭 下
神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说明:此板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总体评价:此教案注重学法的培养,使学生在与大师的对话中,自主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2
一、教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
课文以女佣的介绍、“客人”的观察和贝多芬的自述三个视角,通过语言、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及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段,为我们展示了人物矛盾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同时也无比真实的音乐巨人形象。
二、教学目标
1.从知识目标看,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
2.从能力目标看,我力求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我试图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我打算把重点放在透过人物外在的表象来把握人物内在的个性特征上;
把难点放在通过语言文字来把握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上。
四、教法学法
【这个环节又包括学情分析和和教法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名人话题比较感兴趣,对贝多芬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若是想要深入的去了解,则需要老师结合课堂加以引导和解读。 因此,本课将采用品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猜测形象,走进音乐巨人
在这一导入环节中,我首先会让学生看一副贝多芬像,然后接着请他们听一段《命运交响曲》,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知人物外表与内在的双重性,以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随后,我将会顺势结合这种双重性对文题中的“巨人”和贝多芬本人作一解读和介绍,并与学生交流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入到预习检查环节。
(二)初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简单小结学生资料和快速解决生字词之后,我将让学生速读课文,并用一句话畅谈对贝多芬的印象。接着,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理清文章思路,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是怎样的?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这个问题我打算先是让学生圈点勾画找出答案,然后再交流,最后由我引导他们明确。
(三)品读课文,重点分析肖像描写
初步了解文章之后,我会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名学生朗读并说明理由。接着让他们重点精读课文第6至9段,勾画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联系贝多芬生平经历说说这些句子展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特征?重点分析这里的原因是因为
要让学生明白,在人物外貌的描写上,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来重笔刻画,才能做到以形传神,以便使用到日常写作中去。
(四)研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再者,为了能够深入体会人物外表与内心的矛盾与统一,并通过这个过程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思读课文,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自己的语言,看看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是比较触动人心的,并试着说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讨论过后由我进行点拨,并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提到而又比较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如:第20段的“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和第22段的“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等句子。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相信学生对贝多芬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我会再一次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再次感受贝多芬心里的音乐,以及他与命运不屈的斗争精神,并在这同时从贝多芬的精神方面作一简要的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总结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结合本文所学到知识,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表现其个性特征。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3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说教学设想:
这一节课要展示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审美视点——审美视点延伸——审美体验的内化”的基本环节。审美视点:营造审美氛围,从贝多芬的肖像入手,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审美视点的延伸:“相由心生”,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的折射,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审美体验的内化:贝多芬对待扼运的态度,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在苦难中造就的伟大品格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学主题:
走进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
教学设计的两大板块:
写作学习上,以人物的外貌描写训练为主;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主。由对贝多芬出色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音乐人生”和“苦难历程”造就这样一位巨人,也造就了他独特的个性。
说学生的课前准备:
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写一篇小练笔《我所认识的贝多芬》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人物的肖像描写的技法——“形神兼备”。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贝多芬不屈命运的安排,执著追求音乐事业的精神,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说教学重点:
1、赏课文对贝多芬的外貌和语言描写,感受贝多芬的形象和性格;
2、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策略:
1、教法学法选择:
导学结合,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2、课堂组织形式: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以后请学生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音乐成就及其影响,然后请学生对课文的彩图——贝多芬像进行肖像描写,感性理解肖像描写。
2、在整体阅读基础上,从外在感知人物形象。请学生仔细地对照听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用课件展示听读课文的(6——9自然段)要求学生对比一下自己所写的和课文中所描述的有何异同,说一说肖像描写要注意哪些问题。
3、在细细品读的前提下,从内在感知人物的精神,理解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4、实践环节:请学生进行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我适当点拨写法得失。)
说得失:
1、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2、学生搜集的资料详实,准备充分。
3、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
4、课堂上缺少激励性的语言。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4
教学目标:
1. 走进文本,感受贝多芬,体味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
2.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
教学重点:
感受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启迪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来看一下这里出现的文字,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形式来读?我们一起来用你的第一感觉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你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生答,并背诵。
师:这就是贝多芬自己对生活的宣言,音乐家也正是按着他的宣言去生活,去奋斗的,带着战斗的宣言,我们一齐走进音乐家的心灵世界。
二、 课文品读
1. 化身为文章中的一个人物,以人物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贝多芬,搭建巨人和同学之间的心桥。
师:以往我们都站在文章外鉴赏文章,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学习课文,让我们化身为课文中的人物,用人物的语言告诉我们的同学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为“巨人”和同学之间搭一座心桥。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重新调整位置,分小组讨论。
学生向同学介绍讨论所得。
教师准备:
女佣:心地善良、性格孤僻、生活简朴孤独、处境艰难、自立自强
客人:他是一个可敬的人,在诸多的生活重压下能够创造如此奇瑰的音乐;但他又是一个可怜的人,在他的创作道路上,他有太多的磨难却少了人们的理解,我要把他的真实的好灵魂告诉众人,让大家都能理解我们伟大的音乐家,他不仅仅只有厌世和孤僻。
贝多芬:谁能知道我的孤独和苦闷,在这个寂灭的世界里;谁能懂得我的孤独和苦闷,在这个缺少温情的世界里。只有音乐一直那么忠实地跟随着我,于是我在音乐里抒发我的孤独和苦闷,抒发我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可谁能读懂我的音乐,谁能?只有音乐才是我永远的知音。
2. 提问、反思
师:桥梁已经架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了“巨人”,在对话的过程中,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问,生答,师点拨。
教师准备: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抓老狮子的毛”——体现贝多芬在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幽默善良的心灵,使得他能够在被打扰的情况下这样表达他的吃惊。
“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其一、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向往那种纯净和谐的环境,暗示出这个时候的他处境不佳;其二、同时也透露出他自己对现状的深深地无奈,树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响,而他作为一个人,却跟人世远远的隔离了……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永恒指的是浸透贝多芬心灵的音乐。可以从创作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从挚爱的角度去理解。
“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一分钟内希望写出的音乐!”——贝多芬创造的音乐蕴涵着贝多芬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乐队无法很好的解读贝多芬的心灵,因此他们无法完美地表达音乐家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
……
师:学到这个时候,让我们静静地思考一会,你觉得贝多芬身上最感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生生交流。
师:是的,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在无声的寂灭中创造音乐的辉煌,他能用痛苦谱写“永恒”的快乐,他深深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了命运的主宰者。正是贝多芬这样的坚韧不屈成就了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永远值得后人缅怀、追忆。
3. 贝多芬的启示
这个时候,你从贝多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
生答。
师:让我们牢牢记住那成就巨人的原因,也希望我们在座的有一天就会出现巨人。
三、 结束
大家还能记住贝多芬对生活的宣言吗?
让我们在齐背中结束这堂课。
结束。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5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学习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深人人物内心世界
3、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人物外貌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课前准备
查找贝多芬的相关资料,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准备《命运交响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播放《命运交响曲》。同学们,谁来告诉我这首钢琴曲的作者是谁?你从音乐声中听到了什么?你能简略介绍介绍他的经历吗?
教师小结:贝多芬曾说过“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不会被命运所征服。啊,能够长时间地活着 ,那该是多么的美好。”尽管他命运多劫,但他始终不向命运屈服。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位音乐巨匠贝多芬。
二、出示贝多芬的相关背景资料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理想,其主要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出人类的英雄气概。其创作成就极大的深化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对后世有极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戏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配乐,钢琴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和弥撒曲两部等。
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的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是在这时期产生的。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三、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其中主要事件是哪些?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①女佣开门②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③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④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⑤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⑥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教师小结: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按照访问的顺序来写。
2、谈一谈初步感知中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给你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贝多芬: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四、研读赏析
1、分析贝多芬的外貌。请同学们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小组讨论交流:①“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②“这一天她身上的衣服使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③“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④“人们可以看到那张有力的大手。”⑤“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禁闭的嘴,趁着略带放行的下颌”。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教师小结:
两肩——极宽——能跳起整个生命的重菏及命运的担子
衣服——陈旧不整洁——浪漫不拘小节,典型艺术家性格
助听器——失效——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
不朽作品
手——大而有力 脸——愁苦和力量
头发——火一样蓬勃
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
执着的人,透出坚韧无
比的生的意志
眼睛——深邃凝重不可逼视
鼻子——长而笨重嘴——紧闭
下颌——方形
形神兼备
2、如何使人物的外貌描写秩序井然,并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呢?文中对贝多芬外貌描写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小结:要是描写秩序井然需要一定的顺序,文中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进行描写,次序井然,以形传神,表现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选出你认为能体现贝多芬与不幸命运作顽强斗争的选项
3、深入贝多芬的内心世界领悟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找出课文中描写贝多芬内心世界的语句。
①“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②“一个人到田野里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比一个人好”③“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④“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⑤“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向命运挑战,尽管我晓得只要我活着,就会是神所创造的最不快乐的一个人。”⑥“唯一能拉回我的是我的艺术,因为在还每将所有不吐不快的作品完成之前,我无法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我苟延残喘。”⑦“我希望能坚持决心到最后,直到无情的命运满意了,割断我的喉管为止。”⑧“让一些不幸的人感到慰籍,知道还有一个同样不幸的人,尽管有来自自然的诸多障碍,仍应尽其所能地提升自己为高贵的艺术家和人。”用几句话概括贝多芬形象。
小组讨论交流: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五、拓展延伸
1、我们的人生乐章是一支由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诸多强音合成的英雄交响曲。请你说说这方面的名言或古诗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像贝多芬这样“通过苦难,走向欢乐”的人还有很多,你能说出某个类似的人物吗?
学生自由举例:如张海迪、桑兰等
3、送给同学们一首诗,以此共勉。
《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
——献给风华正茂、斗志昂扬的同学们
当你进入生命的春天,
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
像一条铺着卵石的小溪,
吹着叶笛,摇着野花的铃,
去追逐奔腾的江河。
童年的迷惑,天真,
让位给勇敢的求知和探索。人生不再是一部童话,
而是充满现实的酸甜苦辣。
你会昂然地迎接这一切,
正如你身上的全部光彩,
来自青春的勇气和力。
啊,没有人去怀疑春天的美丽,
只会为春天的虚度而惋惜。
这首诗诗已优美语言向我们作了形象化的阐释,从而引导我们青少年朋友以昂扬的斗志迈向新生活。梳理你的人生之路,请叙述一两件展示你斗志的事情。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学习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深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从中了解了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从中学到了要顽强乐观面对人生。
七、布置作业
任选班里的一位同学,进行外貌描写,努力做到形神兼备,不透露所描写人物的姓名,字数2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响起的时候,它强烈地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使学生立刻想起贝多芬这位音乐巨匠,尽管遭遇了命运的沉重打击却没有气馁,不屈不挠地向命运作斗争。钢琴曲为教学创设了很好的情感氛围,对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齐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教学中,我关注全员参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音乐巨匠,这堂课我确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组际交流,交流中不断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多角度地进行“选择”、“加工”信息,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通过生生、师生交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使学生原有的认识得到补充与修正,提升与发展。同时,教师要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联系自身,真正体会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时应坚强乐观的面对。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6
教学设想:要“避免将语文教学引入‘研究语言’的误区,丧失‘学习语言’的本质规定。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指导学生从课内外大量的言语作品中感悟出语言的规则,并学会用这些规则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本课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地反复阅读,揣摩学习语言。
教学目标:
一、 体会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学习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
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
二、 揣摩语言,深入了解贝多芬精神品质。
三、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学习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说概括的话。
1、 给的段落标上序号。
2、 概括说说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
三、仔细研读,说了解的话。
仔细地研读文中关于贝多芬的语句,按要求说话。
1、 我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巨人”。课文是这样写的:
“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简单随便”。写出了贝多芬:一心追求艺术,不注重物质生活。
2、 我也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常人”。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写出了贝多芬作为常人:别人来采访,并希望了解他时,会感动得流泪。
四、比较阅读,说经验的话。
比较阅读课外关于贝多芬的描写和课文中6—9段,归纳总结外貌描写的经验:以形传神,写出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五、仿写阅读,说评价的话。
仿照范例,给贝多芬的事迹和精神,写一段评价性的话。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六、作业:课外阅读《贝多芬传》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7
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2.查资料,了解贝多芬生平经历,主要故事。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重点与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知识链接: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820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音乐创作。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首小提琴鸣奏曲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
预习检测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佣()重荷()丧()失深suì()
chóu()躇喧xiāo()níng()重pán()石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喧嚣: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2、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2)课文写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中,写了哪几件事?
(3)在文中圈画描写贝多芬的精彩语句和你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
自主学习:
一、展示“预习1、2”成果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展示“预习3”
(二)本文层次清晰,是按照拜访的先后顺序,从三个角度表现贝多芬这一形象的。请浏览全文,思考,然后具体说说是从哪三个角度表现的?
小组合作探究:
走进贝多芬心灵,感受贝多芬形象。
1.读完全文,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其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他的什么精神?
2.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课外作业:
P99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方法。
2、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自主学习:
1.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
2.跳读课文,圈画出这些语段(指刻画贝多芬形象的语段),反复诵读,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小组合作:
认真品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然后分小组讨论,弄懂这些句子的含义,最后和全班同学交流。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贝多芬为什么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5.“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淌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6.“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课外作业:
课后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的记叙线索,概括记叙的主要事件。初步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2、体会课文中的出色的肖像描写,分析人物的内心变化,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3、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学生:查字典自己解决本课的生字词,熟读课文;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资料短片。
(让学生初步认识贝多芬,为阅读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2、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节选),请学生初谈听音乐后的感受。
(学生没有深入研读课文,不可能有较深的感触,教师加以点拨,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二、整体感知
(一)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标出生字词。
2、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记叙的主要事件。
小组讨论明确: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记叙的主要事件是:“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3、进一步感知〈〈音乐巨人贝多芬〉〉
(1)“主播”行动:畅读全文。读准,读顺,读出情味。
(2)“记者”报道:细说过程。明思路,概事件。
(3)“专家”点评:漫谈感受。言之成句,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
“初识课文,我发现了――――――――――――――――。”
“初识课文,我看到了――――――――――――――――。”
“初识课文,我感受到了―――――――――――――――。”
三、研读赏析
合作小组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或者是喜欢的句子。组内讨论,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把小组内讨论的问题和结论向全班同学汇报。同学们可以集思广益,从而比较全面的把握课文的重难点的句子。
教师准备:
1、投影出示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比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以及双耳失聪的时间,其侄子情况,其演奏会盛况。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需要联系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来分析。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3、如何理解“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中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5、“听我心里的音乐!”指的是什么?
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四、小结: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苦闷——绝望——不甘——抗争——超越——领悟
再次听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学生畅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引用傅雷的名言导入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肯死,并且他还重造而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自己,而且为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上节课我们已经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得?(出示贝多芬画像)
二、品味赏析,体会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
(一)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贝多芬的肖像描写的句子。
(二)品析这些肖像描写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不单单是外表和外貌的简单描述,而是从肖像描写中展示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
(三)投影出示学生自己的写作片段(肖像描写片段):
我很调皮,很可爱。长着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扁扁的鼻子,红红的嘴唇,白白的牙齿,多可爱啊。
请一学生对比作者对贝多芬的描写,分析以上片段的不足。
联系《一面》中对鲁迅的肖像描写,进一步体会肖像描写的以形传神。
黄里带白的脸,瘦的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让学生自己总结:
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
写人物的外貌要反映人物个性。
(四)实践:五分钟人物速写
选取全班同学进行肖像描写,五十至一百字,不提及姓名。让大家根据描写说人物,师生进行点评。
三、评说人物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贝多芬。(根据肖像描写,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性格进行概括,进行评议,进而认识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课堂小结
(一)学生畅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二)教师从贝多芬人格魅力和抓特征描写外貌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两方面作总结。
五、布置作业
1、将课堂练习人物速写整理出来,写在作文本上,不少于100字。
2、课外阅读《约翰.克里斯多夫》。
课后反思:
本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字,感悟贝多芬不朽的精神魅力。通过文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感悟人物性格,学习作者写作手法,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与生活中的挫折困难不懈斗争的精神。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人的心灵,不禁让人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音乐巨匠遭遇到命运的沉重打击,但他没气馁。生活中,教会学生要坚强的面对挫折。本课的教学中突出了写作手法的教学,通过文本中精彩的肖像描写引导学生感悟贝多芬的精神境界,并联系学生以往作文中的肖像描写片段找出其问题之所在,在学中悟,在悟中用,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对于课本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适当提供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有继续钻研的习惯,如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课外阅读《约翰.克里斯多夫》。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9
教学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一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回答曲名、作者。
问:你从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乐曲奏出了与命运抗挣的最强音)
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挣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朗读,教师正音。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明确: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机音乐会的情形。
二.研读与赏析
1.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是能触动心弦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义,然后全班讨论明确,教师适时点拨或补充。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好比一个人好”?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应如何理解?
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应如何理解?
e.“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
f.“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理清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我们再一起认真听一听《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明确:对不幸命运的抗挣。
3.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三.小结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亡。整个世界死亡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创那已经死亡的世界,重创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的创造力,只要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进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初步了解了贝多芬,却仍对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怎样刻画的?
二.研读课文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导学生朗读。
2.学生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讨论明确:
两肩极宽——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脱着失效的助听器——-浪漫不拘小节,典型的艺术家性格。
有力的大手——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不朽之作。
外貌描写(神情、脸、头发、鼻子、嘴)——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着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三.体验与反思
1.学生朗读6、7、8、9段
2.教师点拨: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3.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作5分钟人物速写,所刻画的人物均是同班同学,不说出姓名。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是谁,最后学生互评,论其写法的得失。
4.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这次访问的收获。
5.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并听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明确;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音。
6.拓展作业
a. 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修养。
b. 将外貌速写整理出来,写在作文本上。
c. 课外阅读《约翰.克利斯多夫》。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探究几个难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
(3)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影视等各种资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便进一步了解人物。让学生学会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
(2)通过上网查资料,利用网络课件学习,提高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3)通过对课文中疑难问题的探究,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
(4)通过人物速写练习,学习塑造人物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贝多芬的.热爱。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名人单元)中,学习本课探寻贝多芬的生命足迹,学习他的顽强精神。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刻画人物的写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
五、[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用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师: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来说什么最重要?那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什么最重要呢?生:耳朵。师: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亡。而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却在他耳聋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听《命运》交响曲。
(二)新课教学:
1、"贝多芬"这个名字,大家也许很熟悉,而对于这个人,大家也许是"对面不相识",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课件来了解贝多芬。
2、教师介绍课件的使用方法。
3、学生打开"影音资料"和打开"语文网站链接"下的几个网址,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4、打开"质疑探究",学生将在课文预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表在BBS公告栏中,同学老师帮助答疑。
5、我们这堂课,主要是学习如何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贝多芬外貌的语句。打开"性格分析",请同学们试着分析一个他的性格。接着分析本文的外貌描写的特点。(作者不单纯是外表和外貌的简单描绘,而是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给我们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打开"外貌对比",请同学们把这张贝多芬的肖像画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师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
7、学习用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写作。打开"人物速写"作5分钟片段作文,刻画同班同学,不说出姓名,选三作同学的作品屏幕广播,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是谁,最后学生点评,论其写法的得失。
(三)课堂小结: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抓住特征来描写人物外貌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也学习了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要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去战胜他们。
(四)布置课外作业:
1、将人物速写整理出来,写有作文本上。
2、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3、课外阅读《约翰·克利斯多夫》。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1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本文的描写是十分出色的,特别是肖像描写。作者不单纯是外表和外貌的简单描绘,而是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所以本课打算采用情境式与写读式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学习写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命运交响曲》。
当这首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二、让我们打开课本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2、教师提问: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请简单介绍本文的思路。
明确: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本文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情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以谈话的方式让贝多芬自己开口,袒露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三、让我们走进演播厅访人物
1、小组合作写访谈录。
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对课本内容进行创编,改写成访谈录的形式,看看女佣、客人、贝多芬自己,这三人眼中的贝多芬各是什么样的形象。
2、走进演播厅对人物进行访谈。先小组进行,再选代表在全班表演。如
(背景:播放《命运交响曲》。)
主持人: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贝多芬同样令人崇敬。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贝多芬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那么,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首先让我们欢迎第一位嘉宾,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女佣安娜小姐。
主持人:安娜小姐,你好!作为一个生活在贝多芬身边的人,您对他的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一定比较了解,您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女佣:我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贝多芬先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他的两架大钢琴上工作,生活基本能独立自理,但不拘小节。他不喜欢我整理他的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的。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看着真教人难受。他需要的是孤独和安静,厌恶别人打扰他。可当有人希望了解他时,他也会感动得流泪。关于这一点您可以问一问上次来访的罗伯特先生。
主持人: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下面我们有请第二位嘉宾:罗伯特先生。
主持人:罗伯特先生,听说您前不久成功地采访了贝多芬先生,您能说说您眼中的贝多芬形象吗?
客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贝多芬先生,他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后面拖着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器。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呈现出悲剧;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他虽然严肃,但和我交谈时却浮现出善良的微笑。所以我觉得贝多芬先生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着的人。
主持人:谢谢您为我们所作的精彩描述。最后我们请出中心人物贝多芬先生。
主持人:贝多芬先生,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采访您,是想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您能给我们谈谈吗?
贝多芬:我是一个不幸的人,我所最宝贵的耳,今已听不出大部分的音了,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这是何等可悲的人生!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聋虽然给我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恼,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自然是我唯一的知己,我爱一株树甚于爱一个人。我用心观察和思考人生,进而把这种思考付诸音乐。所以,你们听我心里的音乐吧!你们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主持人(总结):通过刚才的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到:贝多芬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他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他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但他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让我们以罗曼·罗兰的话作结束吧: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
四、让我们走进创作室学写法
1、探究写法,总结规律。
学生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作品肖像描写的技巧。
明确:本文的作者显示了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不但从远到近、由上至下进行描写,秩序井然,而且以形传神,从对贝多芬的肖像描写中,表现出了他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2、学习写法,练习仿写。
要求学生学习运用文中肖像描写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描写的对象是谁。最后学生集体评议,看谁写得最传神。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活动(任选其一)
1、以《音乐巨人贝多芬》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以我喜欢的一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喜欢的原因及如何喜欢。
3、课外收集张海迪、史铁生、霍金等等敢于向命运宣战的勇敢者的事迹,讲给同学们听。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从掌握学习方法、磨研学习能力、积累语言材料的角度出发,利用课后练习,采用三步理读法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二、第一步:整体式理读
1、根据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第一小题,梳理课文思路。理读之后像练习那样设计出一两个练习来表现你的阅读成果。
2、交流,评讲。
三、第二步:揣摩式理读
1、根据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第二小题,揣摩人物形象,并能设计出揣摩品味的题目来表现你阅读中的发现。
2、根据课后练习第二大题,揣摩人物写法,并能进行肖像描写的仿写来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3、交流,评讲。
四、第三步:语言性理读
1、根据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第三小题,整理文中感触最深的句子,用语言积累卡的方式加以表现。
2、交流,评讲。
五、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2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理清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学习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堂教法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读课文,查资料,听录音,欣赏品味《命运交响曲》;抓住课文中的两大要点加以深挖,突出重点,旁及其余: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意境美)
播放《命运交响曲》。当这首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让我们打开课本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品读写作美)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教师提问:“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请简单介绍本文的思路。
明确:“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本文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情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以谈话的方式让贝多芬自己开口,袒露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三、问题研究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需要联系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来分析。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3、“你可能想到我── 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5、“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约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现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际和人生追求为基本内容,贯穿在小说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和性格与贝多芬相似,罗曼·罗兰完成于此前的《贝多芬传》是最著名的贝多芬传记,《约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茨威格的传记作品《罗曼·罗兰》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点。
6、“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四、合作探究(赏析人格美、写法美)
请同学们对课本内容进行创编,改写成访谈录的形式,看看女佣、客人、贝多芬自己,这三人眼中的贝多芬各是什么样的形象。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丰子恺说贝多芬是:
1、英雄的贝多芬。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
2、狂徒的贝多芬。贝多芬对于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专横独断,藐视一世。表面看来简直是一个狂徒。
3、苦恼的贝多芬。贝多芬在1797年的冬日的日记簿上这样记录着:“身体无论怎样弱,我的心一定要征服他。我今年25岁了。我必须尽我所能,成遂一切愿望。”写了这段日记之后,不久就成了剥夺他的后半生幸福的肉体上的大苦痛。
五、课堂小结
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抓住特征来描写人物外貌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也学习了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要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去战胜他们。
师生合作明确:
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超越——领悟。
六、延伸拓展(感受生命美)
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出示贝多芬画像) 要求学生阅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点拨: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脸谱化”。
实践: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七、作业
1、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等名曲,以“《音乐巨人贝多芬》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选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推荐阅读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
3、课外收集张海迪、霍金等人敢于向命运宣战的事迹,讲给同学们听。
八、板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人物形象:独立而骄傲 沉郁而坚强 严肃而善良 热爱自然 献身音乐
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超越——领悟
主旨:顽强意志 执著追求 献身精神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一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3、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激昂的《命运》钢琴曲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兴趣盎然专注地倾听,沉思遐想。)
播放《命运交响曲》。
师追问:谁知道这首热情奔放,催人奋进的交响曲是什么曲子吗?
(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你对它有什么了解?或者你对它的作者了解吗?请大家谈一谈
生:(略,这里只要学生说出就给予肯定)
出示贝多芬名言——
师:同学们了解大师的情况还真不少。……我们了解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成就和坎坷的命运,现在我们来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的怎样的?(出示幻灯片,课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3课,简介作者及贝多芬(幻灯片),看看课文注释1,要记住的是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我们请四位同学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点生)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生字词。
生读(师适当评价)
出示生字词
重荷(hè)荷,负担。凌乱不堪(kān)堪,能忍受。
杂乱无章下頦kē怜惜lián女佣yōng
深邃(suì)邃,踌躇(chóuchú)犹豫。磐(pán)石磐,大石头。
2、整体感悟:
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围绕什么内容来写的?)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那么,文中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主要写了那几件事呢?请同学们快速的自由读课文,思考一下,前后排同学可以相互讨论。(出示幻灯片)
客人访问过程:“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③假如你是女佣,你怎样概括那天发生的事呢?(点两个学生,看谁说的简洁、完整、流畅。)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形象,那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
提示:分别从肖像的刻画与语言的描写中去挖掘。(生自由发言师点拨)
详见课件——
外貌(6——9段):两处描写,一是远处,一是近处,也就是先概括后具体、逐渐描绘了贝多芬的形象。
教师总结: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其貌不扬、极不讲究,可作者在描绘时,以形传神,显示了人物独有的个性和精神气质。
作用:为下文更好地写贝多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作了铺垫。
师:不仅仅是在外貌方面,在语言方面的刻画也极为突出的表现了贝多芬的个性特征。(生分析贝多芬的语言析形象)
总结: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2、品读赏析:
刚刚我们在分析贝多芬形象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觉得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呢?或者文中有哪些句子你不能理解,请提出来,我们来一起探讨。
教师准备:
①“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②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他却跟人世远远的隔离了……;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③课文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一个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是需要火山喷发式的激情的,作为一个音乐巨人,贝多芬更是需要。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④"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贝多芬以他的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自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走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出心里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⑤"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⑥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约翰·克里斯多夫》以集中表现克里斯多夫的生活遭际和人生追求为基本内容,贯穿在小说中的是克里斯多夫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克里斯多夫的经历和性格与贝多芬相似,罗曼·罗兰完成于此前的《贝多芬传》是最著名的贝多芬传记,《约翰·克里斯多夫》最初就是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
(四)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出示幻灯片名人评语:
罗曼·罗兰: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傅雷: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师:这是名人对贝多芬的评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一代音乐大师的身上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生自由发言)
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多挫折和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启示着我们,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不能被苦难打倒,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
(放短片)
2.文中6——9段作者用传神的外貌描展现了一个人的个性和精神气质,那么我想请同学们试着学习运用文中肖像描写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自己最熟悉的同班同学,不必交代姓名,写完之后全班交流,由大家猜一猜,看你描写的对象是谁?然后我们集体评议,看谁写得最传神。(生写师语言指导)
写作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了解了这位伟人,他是伟大的,亦是平凡的。他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深思,他用音乐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他对生命的诠释,我们不仅要学习贝多芬的精神,也要学会欣赏他的音乐……
3.拓展延伸:
a.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月光》《田园交响曲》等
b.课外了解一些中外著名的音乐家,听听他们的作品。
如:理查德·克莱德曼(法国)《水边的阿狄丽娜》《梦中的婚礼》
林海(中国)《琵琶语》《远方的寂静》
班得瑞(瑞士)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创作的一群爱好生命的年轻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等等青年才俊《月光水岸》《清晨》
久石让(日本天王配乐家)《天空之城》《always with me》
阿炳《二泉映月》
c.课外阅读《约翰·克利斯多夫》。
课堂实践遇到的问题:
1、关于“客人是怎样拜访贝多芬的?期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这两个问题,学生混淆二者,概括的回答了拜访的主要混淆二者,概括的回答了拜访的主要事件,而不是客人拜访的过程。
2、学生在分析贝多芬外貌描写的时候,通过“拖着已失效的助听器”分析出贝多芬的生活窘迫,教师应如何看待此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文字想表达的主要意图是贝多芬不拘小节的学者风范。
3、学生在找外貌描写的句子的时候,未能找出“有力的大手”这一句,只看到了该段的动作描写。
4、学生在描写自己同班同学的时候,有的同学没有突出描写对象的个性,以致其他同学并未猜出所写是谁,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当堂再观察描写,突出其独特的个性和精神气质。
5、有的学生对文中几个难懂的句子仍未能理解。
6、此次教学内容未上完,课堂节奏有点慢,一是由于学生积极性不高,二是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未把握好时间。
教学建议:
1、在课堂上,教师可适当改变备课预设问题的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就依学生发言为准。
2、讲课内容要有主次,45分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只要完成即是成功。
3、课件可分章节,设置目录。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1。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倾听音乐,"命运"引读
1、倾听音乐: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意图: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提示本节课的学法: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2、"命运"引读:
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
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让最需要它的人失去一些东西。就象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
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③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1》。)
②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阅读课文6、7、9三小节,思考这些段落中外貌描写的作用?
(外貌:"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③(出示贝多芬画像),进行"外貌对比"。
请同学们把这张贝多芬的肖像画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
写作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2、品读赏析: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教师准备:
①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②课文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③"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④"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的是音乐,贝多芬已经超越了自己,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四、体验反思,人物速写
1、体验反思:
①请同学们试着为课文重拟标题,以此提炼中心。
②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
③如果你遇到像贝多芬这样的命运,你会怎样面对呢?
2、人物速写:
五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3、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走近音乐,走近大师
1、走近音乐:
再次倾听贝多芬的音乐,展开想象,畅谈感受,写下心灵随笔
2、走近大师:
①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也会像常人一样孤独、苦闷、烦躁、甚至绝望。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②名人评语:
罗曼·罗兰: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
一、初识名人
课前大家广泛搜集了贝多芬的资料,请展示一下好吗?
我给大家准备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听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听《命运交响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觉很震撼,很有气势,仿佛是激烈的敲门声。
生2: 。
这部宏伟的充满哲理和英雄史诗般的巨作,贝多芬创作了6年时间。此时的他已在无声的世界里孤独地挣扎了二十余年。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成为伟大的音乐巨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名人。
二、走近名人
1、 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谁先来读一下生字?齐读。
2、课文从客人来访谈起,请你概括其中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与贝多芬会面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
三、解读名人
1、 作家何为写人物传记非常善于塑造生动的人物,你觉得文章写的最精彩地方在哪里?(肖像、语言)
我们先来剖析肖像描写部分,谁来读?
3、请你按照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贝多芬。这一句式,说说你的理解。师举例。
学生读外貌描写部分,交流。
①外貌:(双肩、眼睛、嘴)坚忍无比
②比较阅读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片断,比较写法的异同。
(相同:观察角度相同,着眼点相同
不同:课文抓住典型特征,语言简练,着力表现贝多芬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选文描写全面细致,突出了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丑陋,与下文写贝多芬不朽的贡献、伟大的人格相对比。)两段描写各有千秋,都服务于作者的写作目的,都能以形传神,课文尤其如此。
③写法:以形传神
仿写练习:抓住某位同学的一个面部特点写一、二句话、交流。
4、内心(语言)
古语说:言为心声,透过贝多芬的语言,我们走进他的心灵。揣摩贝多芬的语言,说说你的理解。
a 一株树:苦闷、绝望 热爱自然
b 火山: 坚强 与厄运抗争、献身音乐
c 心里的音乐: 用生命创作
d 永恒:超越自我 音乐相伴 (用苦痛换来欢乐)
5、概括贝多芬给你的总体印象:独立坚强,严肃善良、热爱自然、酷爱音乐、不屈服于厄运。
1、作者为什么称贝多芬为音乐巨人? 信念、巨人、贝多芬
3、贝多芬用不屈的'信念和卓越的才华为世界音乐史谱写了辉煌的乐章,下面请你聆听贝多芬音乐演奏会片断,同时打开课本第二页的彩图,凝视他的双眼,联系自身实际,边听边写下你的感受,语言力求精炼。
交流
4、结语: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凄风苦雨、激流险滩,但只要我们用信念做桨,意志做帆,坚信人生的航船定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2-05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3-20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9-30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音乐教案09-09
《音乐巨人贝多芬》音乐教案08-28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范文09-10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209-30
音乐巨人贝多芬12-08
音乐巨人贝多芬语文教案01-09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