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大班教案

时间:2023-02-01 19:11:13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教案大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精选14篇)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1

  结合了主题《在农场里》,为了提高中班孩子数数能力,尝试对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进行数数,结合"在农场里"的主题,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从而积累封闭式数数的不同经验,同时创设了有趣的情景,在情境中开展数学活动。

  活动难点:学习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

  活动重点:提高幼儿数数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数小鸭的情境中,运用已有数数的经验数数,并尝试运用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2、体验帮助鸭妈妈数小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鸭若干,(直线排列、曲线排列、呈封闭状排列)。

  2、辅助材料:夹子、笔、数字等。

  活动过程:

  一、鸭宝宝排队游泳(价值分析:运用已有数数的经验数数)

  情境导入:暖和的春天来了,小河里的水变暖了,我的鸭宝宝排好了队来游泳了。

  1、数数鸭宝宝(出示若干只小鸭呈一字式排列、曲线排列) 提问:数一数有几只鸭宝宝呀?

  小结:嗯,你们的办法真灵,数的真快!

  二、鸭宝宝花样游泳(价值分析:尝试运用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情境导入:我的鸭宝宝说他们要和运动员一样来一次花样游泳了呢。

  刚刚它们排好队的时候,我一遍就数清楚是几只了。可他们一摆了个花样游泳的造型,我数来数去好几遍还没有数清楚,这可怎么办呀?

  1、数花样游泳的鸭宝宝

  提问:(1)小朋友,你们来帮帮我,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数清楚我的鸭宝宝到底有几只呢?(幼儿相互讨论商量。)

  提问:(2)你是怎么数的?你从哪里开始数的?数到哪里结束?

  2、数丢了帽子的鸭宝宝

  提问:(1)可是我的鸭宝宝太顽皮了,把帽子也给丢了,现在小鸭一摸一样了,又该怎么数呢?

  小结:你们的办法真灵,用各种办法记住了从哪只小鸭数起,就能知道数到哪只停下来。这样不会多数也不会少数,今天多亏了你们教了我这个本领,谢谢小朋友!

  3、幼儿帮忙数小鸭

  情景导入:可是你们看呀,还有那么多调皮的鸭宝宝还在河里摆造型,他们长的都一模一样,我数也数不清,请你们用刚刚的好办法快来帮助我吧!

  提要求:鸭妈妈还提供一些工具可以帮助你们数数,如果你需要它就用,不需要它也可以不用。

  4、幼儿交流

  提问(1):你数了怎么样的鸭子宝宝?你是怎么数的?(2)碰到一摸一样的鸭子你怎么记住的,从哪里开始的?

  小结:今天你们既帮助了鸭妈妈,又让自己学到了许多数数的本领。以后当我们碰到要数的`图案像圈儿排队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试一试,数一数,这样我们数数的本领会更大。

  三、鸭妈妈感谢小朋友(价值分析:体验帮助鸭妈妈的快乐。)

  1、今天鸭妈妈要谢谢你们小朋友,所以要请你们去我家里做客,要感谢你们,我们一起出发吧!

  活动评析

  活动的选材非常的有趣生动,孩子们非常喜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社会意识正在逐步的加强,因此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活动的目标清晰,各环节能紧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提问和回应也能围绕"约定"和"遵守约定"展开,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适时的回应,有效的达成了活动的目标。如:小朋友说到:"兔子不能再车上蹦蹦跳跳"时,老师便追问:"为什么兔子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小朋友纷纷说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老师总结:"是呀,在车上蹦蹦跳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老师的回应归纳了孩子们的回答。又如: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分别做了约定以后,老师用PPT的形式归纳总结了这些"约定",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对"约定"含义的理解。为后面遵守"约定"的环节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使幼儿在后面的活动环节中更能感受到小动物们违反了"约定"最后倒置的严重后果,知道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老师在"仔细观察图片"环节上还需加大一些,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仔细观察,促使孩子更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忆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体验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律动进入活动室,开超级歌会。

  2、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说唱版

  提问: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听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种歌曲听起来和你特别,就像是说话一样,可是又很有节奏,这就叫说唱。

  二、说说唱唱编编——记忆并创编歌词

  1、演唱歌曲第一段:

  提问:(出示ppt),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小鱼,这是条什么样的小鱼?

  歌里唱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

  2、创编歌曲第二段:

  提问:这次有几条小鱼?两天小鱼在一起会做什么?

  4个人一组,编歌词,演唱要整齐。

  3、表演歌曲第三段:

  提问:有多少鱼?这么多小鱼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

  分组创编歌词,演唱整齐、动作一致。

  三、游戏:pk挑战——根据伴奏的速度变化演唱表演。

  规则:4个人都要说的整齐,可以有动作。从一星挑战至三星。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走路》。

  2、让幼儿知道歌曲中的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并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3、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轻与快”、“轻与慢”,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4、能大胆创作,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鹿、小鸭、小猫、小乌龟的图片

  2、歌曲《走路》的歌词和歌谱。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图片。

  (1)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动物?”请幼儿来回答。图片上的动物分别是小鹿、小鸭、小猫、小乌龟。

  (2)教师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吗?”

  (3)请幼儿用肢体语言来模仿这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2、教师将歌曲《走路》完整的演唱一遍。

  (1)教师对幼儿说:“现在老师把歌曲唱给小朋友们听。请小朋友们认真听。然后用歌曲中的语言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2)老师向幼儿提问:

  ①小鹿是怎么走路的?

  ②小鸭是怎么走路的?

  ③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

  ④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

  (3)请幼儿用歌曲中的语言来回答,并鼓励幼儿加上肢体动作。

  3、请幼儿来和老师学唱歌曲。

  (1)请幼儿唱的时间用拍手的形式打出节奏。

  4、把《走路》的动作交给幼儿,并让幼儿在唱歌的时候配上相应的动作。

  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出其他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教师请幼儿一起来把新的小动物填到《走路》歌曲中,让幼儿自己进行创作,自己编一首《走路》。

  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会听音乐做又轻又慢和又轻又快的动作,今晚回家后,大家要配上动作,把《走路》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哦。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4

  设计思路:

  大班的幼儿对音乐有了初浅的认识,尤其对那些有情节的音乐作品更为喜欢。他们很愿意用歌声、用动作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而且他 们对音乐节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能初步从音乐中听出所表现的内容,会用肢体模仿。在音乐欣赏钟表店这一活动中,我会给幼儿提供钟表店的PPT,让他们更为形象、准确的观察了解钟表的走动和响铃,为下个环节欣赏音乐做好经验准备。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在钟表店》,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2、尝试用肢体动作及合适的乐器表现出音乐中钟表行走的声音和铃声。

  3、培养幼儿轻拿轻放乐器的好习惯。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倾听音乐,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难点: 尝试用肢体动作及合适的乐器表现出音乐中钟表行走的声音和铃声。

  活动准备:

  PPT(钟表店),音乐,节奏谱,响板,响筒,串铃。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1、入场律动:小朋友们到老师这来,我们跟着音乐跳支快乐的舞吧!(摇手、蹲、摇摆、蹲走。)(《两只老虎》伴奏)2、情景设置引出钟表店。 小猫叮叮家的钟表坏了,它想请我们小朋友去钟表店帮它选一个。那我们赶紧去钟表店吧。

  3、观看PPT ,感受钟表的各种声音,用动作来表现 。小钟表走路是什么声音呢?;(嘀答嘀答嘀答)谁来用身体动作模仿一下? 这又是什么声音呀?(叮铃铃)谁来用动做表现一下闹铃声?

  二、基本部分1、让幼儿倾听乐曲《在钟表店》,并感应曲式。你刚才听到了什么?(闹钟的声音)闹钟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咕咕)(叮铃铃铃)那你觉得这首乐曲有几段?(两段)是从哪儿听出来的?(有两次不一样的闹铃声)2、播放乐曲《在钟表店》,幼儿根据乐曲拍节奏,尝试找出三拍响一次铃的规律。(1)我们一起用小手给这首曲子伴奏吧。小闹铃走的时候拍手,遇到闹铃响你可以弹手指或转手腕。(2)我们每拍几次手,小闹铃就会响?(三次)3、再次播放乐曲《在钟表店》,并画出节奏谱,进一步让幼儿感知三拍响铃的规律。这个小X代表什么?(小闹钟在走)这个﹏代表什么?(闹铃声)小闹钟走了几下小闹铃就出来了?(三下)4、继续播放乐曲《在钟表店》,根据节奏谱打节奏,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1)我们一起来打节奏,嘀答嘀答嘀答铃……(老师指着节奏做举手代表叮铃铃铃)(2)我们再来一次,播放《在钟表店》(老师带幼儿拍拍手,举手)5、尝试用不同乐器表示钟表走的`声音和闹铃声。(1)老师带了好多乐器,看看都有什么?(响板,响筒,串铃,手铃)(2)响板,响筒的声音比较清脆,这像什么?(钟表走)而串铃的声音像什么?(闹铃)(3)打击乐演奏(我们一起用乐器给这首曲子伴奏,好吗?)三、结束部分演奏结束了,让我们轻轻的把乐器放到刚才拿的地方,去外面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5

  设计意图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歌曲《国旗红红的哩》旋律优美、内容生动,描述了孩子观看国旗时激动的心情,是很好的教育爱国素材。

  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虽然已开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本次活动我将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运用多媒体图谱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并学唱歌曲,尝试唱准连音与休止符。

  2.感受乐曲中跳跃的唱法,萌发尊敬、热爱国旗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参加升旗仪式。

  2.国旗一面。

  3.音乐磁带或CD。

  活动重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唱准连音与休止符,感受乐曲中跳跃的唱法。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国旗。

  教师: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幼儿观察国旗后讨论回答。)

  教师: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国。小朋友要尊重它、热爱它。今天我们就把自己对国旗的喜爱用歌曲唱出来,好不好?

  二、欣赏歌曲。

  1.熟悉曲调,感受歌曲的情感。

  教师:歌曲的名称是什么?

  教师:你听了歌曲有什么感觉?(激动、振奋、自豪。幼儿可多次倾听,并伴以身体动作,如拍手等,以熟悉曲调)

  教师:你觉得这首歌什么地方听起来很特别?为什么?(红红的哩、高高的哩、黄黄的哩、甜甜的.哩。引导幼儿发现每个乐句句末叠词的唱法,体现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2.熟悉理解歌词。

  再次倾听教师范唱。教师:你喜欢歌曲里的哪句话?

  根据幼儿的回答再次范唱歌曲。教师要突出前半句连贯,后半句跳跃的唱法。

  教师:为什么小朋友心里会甜甜的呢?(引导幼儿尊敬,热爱国旗的情感。)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带唱歌曲。

  教师:我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要唱出对过期的热爱,好不好?列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幼儿接“红红的哩”。

  师幼交换接唱部分。

  2.幼儿子自主跟唱歌曲。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你可以轻轻地跟唱,慢慢地把它学会。等你学会了就可以逐渐把声音唱歌响亮。

  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选择范唱的次数,要及时用语言鼓励、提示幼儿唱出前半句连贯、后半句跳跃的感觉。

  3.学唱休止符部分。

  教师:请你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唱“哩”的。

  教师有重点地范唱,幼儿学唱休止符部分。(引导幼儿唱准符点、休止符和顿音。)

  4.引导幼儿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如分组唱、表演唱。(可请幼儿伴以动作,但仍以唱歌为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收集一些认识的外国国旗。

  活动反思:

  当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师幼的交流出现尴尬局面时,有许多原因,首先,教师预先的设计不吸引孩子,幼儿不能将自己的兴趣点融如其中;教育内容中有部分内容幼儿不能理解,所以教师一定要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使教材符合幼儿的实际能力和研究特点。

  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有及时解决的能力,并且能在预想活动设计的基础上,随机调整适合幼儿、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6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吹泡泡》

  活动目标:

  1、通过节奏活动,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对音乐的开始与结束的反应能力

  3、对幼儿进行气息的训练及力度的控制和想象力的练习。

  4、能够完整地歌唱歌曲并且大胆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活动准备:节奏卡片吹泡泡的玩具铃鼓铃圈单响筒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节奏练习

  1、师生问好。

  2、节奏游戏。

  二、复习巩固对16分音符的认识。

  1、师:这是谁呀,你们认识吗?

  幼:十六分音符。

  师:对,我们就是一个苹果分四瓣,一人吃一口的,所以走路的速度是快还是慢?为什么?所以唱歌的声音是长还是短?

  2、将16分音符放在节奏图中,先分行拍,再连贯着拍。

  师:现在我在节奏图里又加上了十六分音符,难度加大了,你能边念边拍出节奏来吗?

  3、教师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节奏练习比赛。

  师:好,那这一次我们来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拍的最最好!

  (师生一起先分行拍,再连贯着拍。)

  4、尝试用节奏说一段话。

  师:其实这个节奏就是上次我们学过了一首童谣,你们听——的大,的哥的哥

  大,三个臭皮匠在写文章;的大,的哥的'哥大,凑成一个诸葛亮啊!(教师用教棒指图谱)

  5、幼儿尝试,分小组一起来玩游戏。

  师:自己商量一下,谁打节奏?谁念儿歌?

  6、请部分幼儿和家长一起表演。

  三、游戏《吹泡泡》。

  1、教师开始吹泡泡引起幼儿的注意。要求请每一位小朋友盯住一个泡泡去看,泡泡的颜色、在阳光下的颜色、形状,引出歌词。

  师:老师在吹泡泡的时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盯住一个泡泡看看一看泡泡在阳光下的颜色是什么?形状是什么样的?

  2、幼儿根据观察回答教师的提问。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飞呀飞上天飞呀飞上天,泡泡泡泡咦泡泡不见了。

  3、请小朋友每人跟着一个吹出的泡泡唱“啊”音延长到泡泡破裂,破裂时发出“啪”的声音。

  师:下面我们用啊的声音表示吹泡泡,用啪的声音表示泡泡破裂。(幼儿游戏)

  4、用声势表现,请幼儿每人跟着一个吹出的泡泡一直轻声拍手,当泡泡破裂时跺一下脚表示。

  师:好玩吗?这次我们来换个玩法,泡泡吹出的时候拍手,泡泡破裂的时候

  跺脚。好不好?(师生一起游戏)

  5、二部练习,幼儿分成两组,玩吹泡泡的游戏。

  师:当泡泡吹出时,第一组小朋友各自跟一个泡泡,发出“啊”的声音,第二组小朋友同样每人跟一个泡泡,在泡泡破裂时发出“啪”的声音。

  四、乐器游戏。

  1、出示乐器铃鼓、响板让幼儿辨认,用铃鼓或铃圈跟吹出的泡泡,圆舞板或双响筒表示破裂的泡泡。

  师:这次我们带上乐器宝宝一起来玩。(拿乐器玩游戏2次)

  2、合音乐一起游戏。

  师: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这首好听的歌曲《泡泡不见了》来玩一玩吧。师: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泡泡,有大又有小就往后退和往前进,飞呀飞上天飞呀飞上天就拉手转圈,咦泡泡不见了,嘴巴里一定要说“啪”,这时手松开,各自摆一个不一样的造型。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哦!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7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音乐游戏则是反映幼儿的生活和他们的情趣,在幼儿生活、学习、娱乐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爱好及动作特点,积累起来加以提炼,反映幼儿生活。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抓住这一点,结合幼儿喜爱的游戏,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此音乐游戏。

  二、活动重点:

  1.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并用良好的心态对待输赢。

  2.在老师引导下初步尝试与同伴间的合作学习与游戏,增进与同伴间的合作协调能力。

  三、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匹配动作,学会换位置找朋友的方法,遵守游戏玩法与规则。

  四、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集体讨论游戏规则,并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将两两结伴游戏转变成集体游戏,尝试游戏的不同玩法。

  3.乐意与同伴交往,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

  1、DVD光盘一张。2、幼儿熟悉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六、活动过程:

  (一)、玩猜拳游戏,引入活动。

  1.小手玩游戏。

  师:你们玩过猜拳游戏吗?猜猜看老师出的是什么?

  2.幼儿尝试玩一玩。

  师:石头、剪刀和布。谁赢谁输?谁来试试看?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歌曲。

  师:老师把:“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这首歌的名字叫《猜拳歌》,现在我们仔细听一听,歌里都唱了什么?

  2、师:歌曲里说了什么?几个手掌?几个指头?几个拳头?

  3、教师再次边做动作边范唱。

  4、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唱歌曲,可以加上动作表演。

  (三)、游戏一:猜拳。

  1、师:我们都会唱猜拳歌了。它还可以玩游戏呢!可是怎么玩猜拳游戏呢?

  2、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讨论猜拳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规则一:剪刀可以剪布,布可以包石头,石头可以敲剪刀。

  师:剪刀石头布是怎么玩的?怎么分输赢,谁来说说?

  规则二:唱“嘿”的时候再猜拳。出相同动作时要再次唱“剪刀、石头、布,嘿”进行猜拳,直到分出输赢。

  游戏二:变魔术。

  (1)魔法师引入。魔法师说:“你们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要变成小猫,谁输了就要变成小老鼠,如果是平局就变成小鸟。”

  (2)提问:赢了变成什么?那输了呢?什么时候变成小鸟?

  (3)两位教师示范游戏。

  (4)幼儿尝试合着音乐玩游戏。

  (5)请幼儿站起来合着音乐完整游戏。

  3、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发现并解决问题。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师用手来玩猜拳游戏的,那我们还可以怎么玩呢?你们回去想一想,下次来告诉大家,我们再一起玩。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听辨不同的音乐角色,感受乐曲中有趣的动物形象。

  2、体会音乐情节的变化,尝试用简单的表演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CD播放器、鸭妈妈和小鸡的手偶、幼儿人手1套指偶、幕布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农场里的临时妈妈》

  1、讲述故事《农场里的'临时妈妈》(手偶配合讲述故事前半段)。

  引导语:农场里住着许多的动物朋友,他们之间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发生在农场里的故事。听好了,我要开始讲了。农场里住着鸡妈妈和它的孩子,他们的邻居是鸭妈妈和他的孩子。有一天,鸡妈妈要出远门于是请鸭妈妈帮它照顾孩子们,鸭妈妈很热情的答应了。鸡妈妈走了,小鸡们和小鸭们一起玩。小鸭在河里游泳,小鸡们岸上看着他们可羡慕了因为小鸡不会游泳。这时鸭妈妈到池塘边来教孩子们回家,于是小鸭们上了岸和小鸡们摇摇摆摆回了家。到了家,鸭妈妈发现小鸡的数量不对少了一只。于是他就回到池塘边寻找,原来啊!有一只小鸡因为很羡慕小鸭游泳的本领正站在池塘边学者小鸭游来游去的动作呢!鸭妈妈大声叫小鸡回家,可是小鸡不愿回去。鸭妈妈大步大步走上前想把小鸡带回去,小鸡看见鸭妈妈来了它连忙向前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

  师:谁听出来了?刚才老师讲过这段音乐讲的谁和谁的事?(可以提示故事里有谁?)

  幼:鸭妈妈、小鸡

  师:音乐里,哪里是鸭妈妈的声音?那里是小鸡的声音?你能听出来吗?我们来听音乐。(单放小鸡和鸭妈妈的音乐引出手型动作)听了音乐,猜猜看小鸡和鸭妈妈发生了什么事?

  幼:小鸡在跑,鸭妈妈在后面追.

  师:我们再来仔细听音乐,这次我要请出小鸡和鸭妈妈,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听音乐教师用手偶表演) 音乐听完了,谁听出来了,音乐开始小鸡和鸭

  妈妈在干什么?

  幼:小鸡在跑、鸭妈妈在后面追。

  师:你们能不能学一下小鸡在跑,鸭妈妈在追这个动作。(放小鸡和鸭妈妈教师指导)表演的真好,老师跟你们学好吗?准备好了吗?小鸡呢!鸭妈妈呢!不过我有个要求哪里是小鸡在跑,哪里是鸭妈妈在追?请你们用动作大胆表现出来。(放音乐老师带领幼儿学动作在小鸡落水停下)

  师:小鸡怎么了?

  幼:掉进水里了。

  师:小鸡掉进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接下来我们继续听音乐。

  师:小鸡掉进水它发生什么事?

  幼:喊救命

  师:喊救命时小鸡的声音会怎么样?

  幼:大声

  师:为什么这么大声?

  幼:希望鸭妈妈来就它。

  师:小鸡叫救命时声音是一直很大声吗?有没有变化?听听看。(放小鸡落水音乐) 师:小鸡叫救命时声音是一直很大声吗?一起来听听看,为什么声音会一会大,一会小呢?

  幼:透不过气来。

  师小结:音乐当中会告诉我们许多的讯息,小鸡的声音一会大一会小说明小鸡掉到水里透不过气来,它会被淹死吗?我们来一起听一听。(放谢谢你音乐) 师:小鸡被淹死了吗?

  幼:小鸡被就起来。

  师:小鸡被救起会说什么?

  幼:谢谢你。

  师:我们听听音乐里小鸡是怎么对鸭妈妈说话的?仔细听听,(放最后的音乐)谁来学一学小鸡说话的节奏?小鸡的这个声音是什么意思?

  师:故事讲完了,音乐也听完了,有趣吗?想不想再听一遍,我们请出小鸡和鸭妈妈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小鸡准备好了!鸭妈妈准备好了?小朋友你们准备好

  了吗?(放整段音乐)

  师:表演的怎么样?那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想一起表演呢?

  师:还有没有谁想来的?在正式表演之前,我们把小鸡和鸭妈妈的动作练一练,好吗?看看你们的小椅子底下有什么?(小鸡、鸭妈妈、幼儿左右手各带一个) 听音乐和老师一起表演,想不想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呢?带上我们的小鸡和鸭妈妈到外面表演吧!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9

  教学目的

  1、体验和表现欣赏活动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喜欢欣赏音乐,初步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2、从音乐中感受青蛙的可爱形象,通过扮演不同角色的青蛙来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3、熟悉乐曲旋律,分辨乐曲的音高和不同力度变化,并用嗓音表现音乐的高低与强弱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对比,观察,体验,实践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声音的高低,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中。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青蛙合唱》,进行分配合作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电子琴、手板、蛙筒等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歌曲

  1、师生问好

  2、律动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边唱边做动作

  二、学习新课程

  1、引入新歌

  (1)听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歌曲的内容,提问题

  (听过这首歌吗,歌声告诉我们来了哪里,还告诉我们那里都有哪些美丽的景

  色?

  同学们,歌曲告诉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田野,在田野里呢,有一个动物朋友在等着我们哦,它是谁呢?)

  2、猜谜语

  大大的眼睛,光光的皮肤披着一件绿衣服,四条腿连蹦带跳的,还会游泳,唱起歌来呱呱的叫,同学们猜猜它是谁呢?谜底(青蛙)

  3、学习新歌

  (1)播放新曲目《青蛙合唱》,学生听赏

  (2)提问:池塘里有两只青蛙在唱歌,一只是老青蛙,一只是小青蛙。老青蛙和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欢快、清脆;低重、沉闷)

  什么时候是小青蛙唱歌,什么时候是老青蛙唱歌?

  (3)带读“唱得有多清脆”和“唱得有多低沉”,这两句学生容易混淆

  (4)小结:小青蛙的歌声高而响,清脆而欢快;老青蛙的歌声重而低,很沉闷的。

  4、学生唱歌

  (1)为歌曲加动作:在听到小青蛙的时候,双手举过头顶做青蛙;听到老青蛙是,双手放在膝盖附近做青蛙。

  (2)各组分角色演唱小青蛙和老青蛙,请几位同学上来合唱

  (3)全班一起唱

  5、小结:唱歌曲的时候要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分角色唱的时候要记住自己唱什么地方,和搭配什么动作,常准节奏。

  6、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1)常准歌曲节奏,注意强弱变化

  (2)能模仿出动物的声音,做出动作

  三、拓展

  1、青蛙喜欢吃害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清清的池塘是它们美丽的家,可是,由于人们经常往河里乱倒垃圾,乱放污水,小青蛙的家正日益变黑,变臭。会不会有一天,小青蛙会真的找不到家呢?孩子们,让我们爱护自然环境,永远给小青蛙留下清澈的池塘,美丽的家。

  2、让学生课后继续唱熟歌曲,并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角色合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师生问好

  2、复习《青蛙合唱》,请同学们唱出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手板和蛙筒

  1、请同学们敲一敲、想一想怎样使乐器发声

  2、出示乐器,教学生们区分音色,认识节奏

  3、听一听、谈一谈、选一选

  (1)看看乐器的形状,听听乐器的声音

  (2)谈谈乐器的声音像什么?

  (3)怎样选择用手板和蛙筒来表现《青蛙合唱》的声音

  4、听音乐,用乐器练习为歌曲伴奏

  (1)徒手练习,先一起打拍子,再请个别同学到讲台上来演示,其他同学唱歌

  (2)使用乐器,用对方法,打对节奏

  三、学习音的高低

  1、提问:同学玩过跷跷板吗?它是怎么玩的呢?(引出高低音的认识)

  2、感受音的高低,自然界的声音有高有低,让同学们听听动物、交通工具的声音,分辨其高低。

  3、教学生唱《低音do和高音do》

  4、在琴上弹出高低音,教学生听辨高音低音,知道哪个是高音do哪个是低音do。并可以加上一些节奏与动作。比如:

  (1)、老师先弹一个音,再弹其他单音,比前一个音高时举手,听到比前一个音低时放下或双手叉腰。

  (2)、听到老师弹高音do’时摸头,弹低音do时拍腿。

  (3)、弹 “XX X,XX X”这个节奏,听到高音的轻轻拍手三下,听到低音的轻轻拍腿三下。

  四、小结

  同学们,你们还能从生活中发现哪些物体可以做为“乐器”?想一想,如何制作想要的小乐器,然后带回课堂展示。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景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咱们上周的送菜到菜场的表演活动大家都还记得吗?(记得)那我们今天再来表演一次好不好?(好)老师要看下哪位小朋友能够记清楚这个过程和用动作表现出各种送菜的方法。

  2、按音乐的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师:小朋友要仔细的听音乐的节奏,分清楚什么节奏该做什么动作,我们要准确快速的将蔬菜送回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小朋友都自己想像出了很多动作,而且表演的特别棒,现在我们邀请几位小朋友来表演,其他小朋友可要认真观察哦。

  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自己送菜的方法,每位小朋友都可以学习其他小朋友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复习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师:小朋友都知道我们每天吃的菜都是要去菜场买的,那你们有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起去买过菜吗?(有,没有)原来我们有很多小朋友都没去过,那你们就想象一下你和奶奶去菜场买菜的情景,会不会很好玩呢?(会)我们以前学过一首歌曲,名字叫做买菜,大家还记得吗?(记得)我们再来唱一次好不好?(好)

  2、结合蔬菜的外形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的渐渐打开。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歌曲中蔬菜的外形来改变自己的口型,正确发音。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回忆歌曲中提到的蔬菜有哪些师:小朋友们,《买菜》这首歌的歌词里边都有哪些蔬菜呢?(萝卜、黄瓜、西红柿……)对,小朋友的记性可真好,现在我们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自己喜欢的蔬菜,我们来给蔬菜宝宝们开一场音乐会好不好?(好)

  2、幼儿自选一个打击乐器,排成5队蔬菜(do:蚕豆;re:萝卜;mi:西红柿;fa:青菜;sol:扁豆;la:黄瓜)教师指导幼儿找到自己所在的队列中。

  3、教师弹奏歌曲《买菜》,幼儿跟着琴声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师:现在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听老师的琴声,并注意自己所选蔬菜在歌词中的连接,不能抢拍,注意小朋友间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的演奏。

  (四)活动结束师: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棒,我们的蔬菜音乐会也特别成功,蔬菜宝宝们都可高兴了。今天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再来给蔬菜宝宝们开一场音乐会好不好?(好)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蔬菜大家族》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的选材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因为每位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到蔬菜,对于自己熟知的东西,孩子更有信心。从目标可以看到手耳协调的演奏对于首次开展此类型活动来说,幼儿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因此,在突破这个难点的时候,不能单单只让幼儿自己来操作,老师应当先做示范,或者是一句一句的单独教授,然后让幼儿慢慢合作来完成。活动很有创意,还应该再注意一些细节,让音乐活动更美好。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11

  《鼓上的小米粒》这个歌曲非常的活泼,是孩子非常喜爱的,特别是里面的歌词“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这个形象的语言使孩子对敲鼓的轻重有了具体的认识。于是,在活动中,我利用孩子对这个歌曲的喜爱,和歌曲中形象的歌词对孩子进行了轻重的练习。

  1、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轻重的变化,如老师来敲鼓,孩子们根据老师敲的轻重不同,用身体各种动作来表现高低、轻重、大小等等。

  2、看实验来感受轻重:由于操作材料不足,原本想让幼儿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这句歌词。在活动中还是我操作让孩子观察,但这并没有影响学习的效果。我在鼓上放了几颗小米粒然后用不同的力度敲打,这样既能激起孩子敲打的兴趣,又能让孩子用更多的感官来感觉轻重,用眼睛看:米粒跳的高低;用耳朵听:声音的轻响,手臂的力度和和轻重的关系等,让孩子们在游戏的环境中尽情的感受,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敲鼓轻重的技巧。

  3、在唱歌中感受轻重,在孩子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让孩子用声音的轻重来表现鼓的轻重。如:在“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时要求孩子用比较响的声音来表现,在“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时要求孩子用比较轻的声音来表现。在唱的过程中让孩子对轻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4、让孩子自己进行敲打来感受轻重。我还让孩子们一边唱歌曲一边来敲鼓(在桌子上敲打),唱得响就敲得响,唱得轻就瞧得轻,这样孩子们“敲鼓”时用嘴来指挥手的动作,孩子们能较快的掌握。因为嘴巴是发令者,也是驱动四肢的指挥官,用嘴巴来指挥能够随时得到双方面的分辨力与集中力。

  在这个活动中,不仅使孩子们对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且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敲击轻重的技巧,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代替了枯燥的讲解,用具体直观的物品代替了抽象的表述,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

  每一次活动都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如:1.在第一环节中,我把米粒放在鼓上敲鼓,原本我是为了让孩子看得更清楚,我在鼓上放了十几粒米,所以鼓一敲,好些米粒都跳到了地板上,前排的孩子就趴在地上捡,如果我放一粒米粒,可能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2.在让孩子边唱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时,我没有给孩子太多的时间去创编,就自编自跳,以至于孩子们的动作千篇一律,都拘泥于我的动作,使他们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以后的课中,还应该做好更多的准备和更细的思考。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1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京剧的味的歌曲,对幼儿来说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歌曲采用了演唱与念白相结合的表现形式,韵律和唱腔都富有鲜明的京的特色。歌曲的内容也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以“老爷爷捏面人”为主线,表现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人物形象。为进一步强调“捏面人”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独特性,更好体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对教材进行了改编,将歌曲中两句“你说是啥就是啥”分别改为了“你说捏啥就捏啥”和“爷爷本领真正大”,从而使幼儿对捏面人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产生喜爱之情。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用京韵演唱歌曲,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能即兴在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体验边唱边表演京歌的乐趣,使幼儿产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用京韵演唱歌曲。

  2.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能即兴在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

  3.体验边唱边表演京刷的乐趣,产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几已建立京剧相关知识的经验。教师自备“捏面人的老爷爷”微视频,白纸、彩笔,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 CD

  【活动建议】

  1.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老爷爷捏面人的兴趣,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捏面人这民间艺术形式。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对捏面人这一民间艺术产生兴趣。提问:老爷爷在干什么?你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儿?

  小结:捏面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只有很少的民间艺人会捏面人儿。

  (2)演唱歌曲前半部分,请幼儿欣赏,初步感知本段歌曲的旋律。提问:你想让老爷爷捏点啥?

  2.创设请老爷爷捏面人的情境,引导幼儿以仿编的形式自主学习歌曲的念白。

  (1)启发幼儿思考:你们想让老爷爷捏点啥?

  (2)教师示范第 1 句: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引导幼儿感受并学习:“x.X1xxx1xx1x-”的节奏。

  (3)幼儿根据第 1 句的节奏探索后面几句念白。

  (4)幼儿完整念白,正确说出“x,Xx1xxx1xx1x-”的节奏。

  3.幼儿欣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京的特点。

  (1)教师完整演唱,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京的特色。提问: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像哪一种戏曲?

  (2)师幼对唱,引导幼儿在对唱中进一步感受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特点。

  (3)幼几尝试完整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京的特点。引导幼儿说说歌曲中哪一句最有京的特点。

  (4)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歌曲的京的特点

  4.鼓励幼儿通过表演唱,进一步体验边唱边表演京剧的乐趣。

  (1)引导幼儿为念白部分创编表演动作,体验边唱边表演的乐趣。

  (2)幼儿对唱游戏,大胆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京的特点。

  5.启发幼儿创编念白部分的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捏的面人你们喜欢吗?你还想让老爷爷捏什么?引导幼儿用“x,Xx1Xx1×x1x-”的节奏创编歌词。

  (2)请幼儿自由讨论:捏一个什么干什么?

  (3)引导幼儿替换创编的念白部分的歌词并完整演唱歌曲。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歌词内容,体会歌词表达出来的情感。

  2、能掌握歌曲旋律,学会唱这首歌。

  3、通过角色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并能更实际

  地表达对母亲的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生活中与妈妈在家里的互动。

  物质准备:小桌子、小椅子、杯子、妈妈头像的挂饰,

  能表现歌曲内容的图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理解歌词大意,体会歌词情感

  1、提出问题,引入情景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自己的妈妈平时工作辛不辛苦呀?"(幼儿初步感受歌词表达的情感)

  幼儿:…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爱不爱自己的妈妈?妈妈下班回到家时,你在做什么?对妈妈辛苦工作回到家,有什么表示吗?"(幼儿进一步体会歌曲情感)

  幼儿:…

  (二)展开部分

  (1)、观察图片,讲解歌词大意及情感

  教师向幼儿按歌词内容分别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

  片并表述自己的感受,让幼儿形象具体地理解歌词内容,直观感受到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对妈妈的爱。

  (2),掌握歌曲旋律,清楚有感情地演唱。

  1、教师示范,熟悉旋律

  教师先用手打着拍子,将歌曲旋律表现出来。幼儿跟着教师大拍子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唱的时候能抓准节奏。

  2、教师领唱,幼儿学唱

  教师有感情地先将歌曲演唱一遍,然后在分段让幼儿跟着学唱。在幼儿学唱时,教师要强调,把握节奏,充满感情地演唱。

  (三)结束部分

  角色游戏-我的好妈妈

  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扮演歌曲中妈妈,一组扮演歌曲中幼儿。幼儿边唱边表演歌曲内容,然后角色进行互换。 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歌曲带来的快乐,而且能懂得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引导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2、引导幼儿会看歌词图谱学认歌词,能理解歌词。

  3、复习认读词组: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活动准备

  1、 热闹的大街的`照片、歌词图谱

  2、字卡: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3、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郊游》音乐进活动室。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街上去看一看。

  二、 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1、出示大街上的照片,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

  上面都有什么?

  人们看起来怎样?

  街上的人很多,车也很多,看起来怎样?

  2、学习歌曲《热热闹闹的大街上》

  (1)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再次欣赏,幼儿跟音乐拍节奏。

  提问:为什么说你们是小太阳?

  (3)出示歌词图谱。

  复习认读学过的字、词。重点复习: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按节奏朗诵歌词。

  (4)整体跟唱。

  提醒幼儿用较小的声音跟唱。

  要求幼儿会边看图谱边唱,提醒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3、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大胆地边唱边表演。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02-01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音乐教案07-28

大班音乐教案08-23

大班音乐的教案03-05

大班的音乐教案01-12

音乐教案-大班音乐:歌曲10-01

大班音乐音乐教案01-11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14篇02-01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14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