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27 16:13:34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15篇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和辨析,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严谨。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对比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

  PPT课件,四边形的关系图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若干。

  2、学具:

  直尺,三角板,粗水笔,课堂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好,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谁想来?

  面向全体:请同学们提供准确的信息。

  面向猜者:请你根据大家的描述来猜是什么图形,好吗?准备好了吗?开始!

  教师逐个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逐个提供信息逐个猜,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即时评价学生或纠正学生的错误。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大家的描述既准确又充分,(拿下长方形和正方形)而描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有些同学的描述就不够准确了。本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设计意图:课始,用“大家提供信息一人猜”这种形式的“猜图形”游戏导入,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学习的起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学生熟悉的,因此提供的信息既准确又充分,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生描述起来就有些困难,这样学生对要学习的问题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求知欲望,自然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联系生活,感知图形。

  师:其实生活中就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这是一张“校园一角”的图片(课件出示),请看屏幕。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吗?

  学生汇报。

  师:来看看同学们找得对不对。(课件演示图片中隐藏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看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老师通过一张图片(教材中的主题图)说明几何图形无处不在,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三、自主探究,建构概念。

  师:那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梯形呢?要想研究它们,观察是个好办法。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种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说明,当学生说出“平行”时要让学生到黑板前用手指出平行的对边。

  学生指黑板图形说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平行的对边。

  师:这只是我们通过观察得出的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师:一号题卡上就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请同学们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它们的对边真的平行吗?拿出一号题卡和工具,开始吧!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大家快速收好工具。谁能说说你的验证结论?

  学生汇报。(指定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就图说明。)

  师:你们的结论也是这样吗?那么其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不是也具备这样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一组平行四边形。(课件演示:出示3个平行四边形。)

  师:请大家看屏幕:第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验证过了,我们用电脑来验证另外两个。

  点击课件呈现:两个平行四边形验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师:现在证实大家的发现是正确的。现在谁能试着说说怎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

  学生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抓住关键词板书。

  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师:齐读。

  师:再来看梯形。(点击课件:呈现3个梯形)。

  师:第一个刚才验证过了,发现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现在我们用电脑验证后两个。

  点击课件呈现:第二个梯形验证。

  教师指图说明:这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呢?(生:不平行)

  师:是的,很明显,无需验证。

  点击课件呈现:先验证第三个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

  师:另一组呢?不太确定的情况下需要用工具验证一下。

  点击课件呈现:再验证第三个梯形的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师:看来我们刚才的发现是正确的。现在谁能说说什么是梯形?

  学生叙述,教师根据学生板书。

  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师:齐读。

  师:(指板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虽然都是四边形,都有对边平行,但也有不同,谁注意到了?

  生: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中标出重点号。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对比认识的方法,感悟、理解并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已有感性认识,但要用语言准确表述定义,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此,本过程分3个环节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归纳概念:第一,先观察这两种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最先感知的观察到的是“这两种图形都是四边形”;第二,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感知到这两组图形都有“对边平行”:第三。通过观察——学生动手验证——电脑验证不同形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直观地理解并归纳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建立,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归纳自主建构概念。变教师单纯的“教数学”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数学”。】

  四、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梯形,请你判断一下好吗?

  点击课件呈现题目:下面的图形中。是平行四边形的画“√”,是梯形的画“O”。

  师:这些题就在2号题卡上,请大家快速完成。

  学生完成。

  师:你是怎么写的?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标注。

  学生汇报后,教师询问是否有不同意见,如有则汇报并说明理由;如没有则教师询问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看法。重点解决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即时评价学生并注意引导错误学生说明原因。

  结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在学生建立的概念之后,设计应用概念判断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完成对于新知的顺应,完善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探讨“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这一问题时,要为学生搭建质疑、争论、思维碰撞的平台,在争论中,学生更深入理解了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进而明确长方形符合这一特征,也是平行四边形。但它也有特殊,特殊在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也为下面“明确关系”的环节作了铺垫。】

  五、明确关系,提升认识。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我们研究过的这些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请看屏幕。

  课件演示:

  师:(一边演示一遍讲解)我们用椭圆形的圈表示四边形,它包含着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包含着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里面包含着正方形。也可以这样理解:正方形属于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属于四边形。

  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学生互说。

  师:以后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进行完判断、分类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加以巩固、总结、辨析、掌握,又借助电脑的动画演示,顺势导入,让学生在头脑中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几者关系进行了梳理。同学们头脑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图形,而是一个相互有关系的知识网,使学生对这几个图形相互的联系有一个比较清晰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知识系统。】

  六、继续游戏,拓展思维。

  师:课前的游戏大家玩的意犹未尽,我们再玩一次,好吗?这回由我来演示,大家来猜,有信心吗?

  实物投影展示:被两本数学书遮住的一个四边形。

  师:这是一个四边形,可惜被两本数学书遮住了一部分。你能猜猜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猜测。

  师追问:能确定吗?谁有不同的想法?

  当学生说出各种可能性后,教师将他们的猜测归结在一起。

  师:有几种可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可能呢?

  师将两本书拉到不可能是正方形的位置,问:现在猜一猜,这不可能是什么图形?为什么?生说明。(不可能是正方形,因为它的上下两条边明显比左右两条边长。)

  师将右侧的数学书拿掉,露出一条斜边。问:再看,一定不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可能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生说明。(一定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因为已经有两个角不是直角,所以一定不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因为还有一条边无法确定。)

  师将左边露出一半,问:一定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生说明。(一定是梯形,因为这个图形的左右对边不平行。)

  师将左侧的数学书全部拿掉。证实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师:恭喜大家答对了!

  【设计意图:第二次猜图形比第一次的猜图形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是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概念的理解,这样的变式练习是对学生认知的强化,学生必须很好地掌握个图形的特征才能透过现象抓到本质,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同时将游戏贯穿于课堂的始末,使课堂更显完整性。】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在教材第92-93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学习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材分析】

  《抛硬币》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以抛硬币游戏活动将学生引入可能性问题的学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及不确定性。

  【设计理念】

  对数学的认识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学习要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活动的空间,数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节课力图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有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猜测、实验、验证、交流等活动中亲身经历对不确定现象的探索与体验过程,积累活动经验,从而建立对不确定现象的初步认识,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抛硬币、摸球等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

  技能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确定性的描述,提高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和判断力。

  2、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等探索过程,加强学生对有在猜测的运用。

  情感目标:

  1、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统计意识。

  2、多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懂得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

  【教学难点】

  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准备硬币、三个盒子、乒乓球数个。

  2、     制作转盘。

  3、     课件

  学生准备:数个硬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突破点】

  利用大量游戏,尽可能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猜测,充分地给学生提供猜测、实验、探索、验证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借助课件,把学生带入生活现场:

  (1)、六一儿童节,淘气、笑笑两个好朋友高兴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游艺活动。淘气说:我们先玩小猫钓鱼吧! 。笑笑说:我们还是先去盲人击鼓吧。两个好朋友的意见不一致,到底该听谁的呢?这时淘气说:“我们抛硬币决定吧。如果正面朝上,就先去玩小猫钓鱼;如果反面朝上,就先去盲人击鼓。”

  (2)、足球场上,甲乙两个球队即将比赛,双方的场地如何确定呢?裁判拿出一枚硬币,向空中一抛。

  师: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常常用抛硬币的方法做决定。

  引发问题:为什么用抛硬币的方法做决定呢?这样公平吗?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一)、抛硬币实验活动,探讨可能性问题

  1、猜测:硬币落下后哪一面会朝上?

  生:正面朝上。

  生:反面朝上。

  生: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2、实验探索:

  小组活动:同学们以4人小组开展抛硬币实验活动,每人抛5次,(每组共抛20次)抛前可先进行猜测,结果在实验单上作好统计。

  3、全班研讨

  (1)交流实验结果:

  生:正面12次,反面8次。

  生:正面 10次,反面10次。

  生:正面 9次, 反面11次。

  ……

  (2)讨论:在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硬币落地,有时正面朝上,有时反面朝上。

  生:我发现猜的时候,有的时候猜对,有的时候猜错。

  师:为什么?

  生:因为硬币正面、反面都有可能朝上,没抛之前,是不知道的。

  (3)小结:

  抛硬币,硬币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板书:可能)

  (二)、猜谜语活动:承上启下

  淘气、笑笑抛硬币,结果反面朝上,按约定两人先去猜谜语,笑笑邀请同学们一起猜谜语。师出示几个简单的的谜语让学生猜。

  (三)、摸球抽奖活动: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与确定现象

  师:同学们谜语猜对了,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奖品:白球(幸运星) 黄球(智慧星) 红球(勇敢星)

  1、幸运抽奖,感受不确定现象

  愿望:你最想得到哪种奖品?

  观察:放到抽奖箱中的球。

  (老师当着学生将3个白球、3个黄球放入抽奖箱)

  预测:你能得到你最喜欢的奖品吗?

  生:我想得到幸运星,我觉得我有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

  生:我想得到智慧星,我觉得我有可能得到。

  生:我想得到勇敢星,我觉得我不可能得到。

  ……

  验证:同学们在小组进行摸球抽奖游戏进行验证。

  统计:师生共同统计摸球情况

  讨论:

  (1)、为什么有的同学摸中黄球,有的同学却摸中白球呢?

  生:因为箱子里有白球,也有黄球。所以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2)、为什么没有一个同学摸到红球呢?

  生:箱子里没有红球,不可能摸到红球。(板书:不可能)

  2、开心抽奖,感受事件的确定性

  老师想得到智慧星,你们猜老师可以得到吗?(生猜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老师在另一个抽奖箱里摸球,结果真的摸到一个黄球。学生在下面叫起来:“老师运气真好”。这时老师请刚才想得到智慧星而没有抽到的同学到讲台上一一摸球,结果全都摸到黄球,同学们露出不解的神情。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在这个箱子里每次都能摸到黄球?猜一猜盒子里装着什么颜色的球?

  生:都是黄球。

  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盒子里的球到出来,果真全是黄球。

  师:盒子里全是黄球,摸出来的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摸到其他的球。

  (板书:一定)

  3、智慧抽奖:综合运用

  淘气最喜欢智慧星,笑笑最喜欢幸运星,你有办法使淘气、笑笑一定

  能得到他们最喜欢的奖品吗?

  生:笑笑在3号箱里抽,一定可以抽到幸运星。

  师:为什么?

  生:3号箱子里全部都是白球,抽出来的一定是白球。

  生:淘气在1号箱子里抽,一定抽出黄球,就可以得到他喜欢的智慧星。

  师:为什么不在2号箱子里抽呢?

  生:2号箱子里有白球,也有黄球,抽出来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 连一连

  课件依次展示:淘气、机灵狗、笑笑摸球图。

  师:大家都认识他们,他们在干什么呀?他们都从自己的盒子里面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呢?请大家根据每个盒子里的球分析、判断,再在书上第93页连一连。

  2沟通生活,内化认识

  想一想

  出示课件:漂亮的房子里面有10只可爱的小鸭,它们想观看5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的拔河比赛。

  ①房子里面走出来的一定是     ,不可能是    。

  ②比赛结果可能哪队会赢,为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状况:

  1.学生已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的除法。

  2.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能力,基本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3.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本节课植树的教学情境,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的情况,我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等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学校又招收了一年级的新同学。昨天,我了解了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

  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评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情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1.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

  (1)一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要为小朋友们排座位,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①如果每人需要一张桌子(单人桌),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

  ②如果每两人需要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多少张桌子?

  学生可能会想到442=22(张)

  A.402=20,B.222=44,C.直接想每两人坐一张桌子,42=2,442=22。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

  20+2=22。

  482=24(张)

  462=23(张)

  (2)各班进行分组活动,该怎么分呢?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会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成4人一组。

  ②出示问题:每4人分成一组,一班、二班、三班各能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试着解决这一问题,然后交流。特别要关注三班46人怎么分?46人每4人分一组,可以分成11组,还剩2人。

  (评析从学生身边的事及班级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

  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1、对口令游戏

  2、叙述:同学们喜欢整十、整百数之类的吗?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会用凑整的方法使得计算更简便,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来解决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初学交流

  (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自己尝试解答。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3)体验多种计算方法

  a.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三种不同算式)234—66—34=234—(66+34)234—66—34=234—34—66

  b。你是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为什么?

  c。那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2。合作引领

  (1)举例: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100—20—80=100—(20+80)

  160—32—60=160—60—32

  …………

  (2)总结规律

  讨论总结:

  ①交流讨论: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组在计算连减时你们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出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板书: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

  三、反馈提升

  (一)相机测评

  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2。选择题。看看哪种方法好。

  3。数学小医生。

  (二)拓展提升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会制作会看简单的统计表。

  2、培养学生分类整理和初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他们分别是……(多媒体展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喜欢吗?

  二、引导探索:

  1、设置情境

  老师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而且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课前老师收到一位印刷厂厂长的.这样一封来信:(出示)

  周老师:

  我们厂想生产一批印有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的卡片,可又不知道同学们到底最喜欢什么,可以帮我在同学中调查一下吗?……

  老师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老师了解到每一位同学最喜欢哪一位卡通人物吗?有什么办法?

  2、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师: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如果你赞同发言小组同学的意见就请你为他们鼓掌,鼓励他们;如果你认为他们的方法很独特,有创意,而且发言也很精彩,就请你为他们热烈地鼓掌,祝贺他们;如果他们的发言你没有听明白或者疑问,可以向老师举手示意,大家说好不好?

  4、引导交流:你认为这个问题应用哪种方法来整理数据比较好?请阐述你的理由,其他同学通过掌声来进行评价。

  5、师小结:①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有很多不同的方法。②面临一个具体问题选择整理数据方法时,一定要根据情况而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便捷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论用何种方法来整理数据,都必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小学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跑道的过程,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体会主动探索的乐趣,感受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方法

  讲授、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20xx学年学校运动会100米和400米比赛时起跑图片

  同学们喜欢看短跑比赛吗?判断一下那张图片是100米比赛?哪张是400米呢?说说你的想法。

  2、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有什么疑问吗?

  问:为什么400米比赛,每条跑道的起跑线位置不同呢?

  怎样确定400米比赛起跑线的位置?

  3、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一起研究如何“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了解跑道结构。

  课件出示标准400米的跑道图。

  (1)从中获得了哪些数据信息?

  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

  (2)跑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因为两个半圆形跑道合起来就是一个圆,所以每条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是两条直道的长度与圆的周长的和。

  2、解决问题。

  (1)计算第1条跑道的长。

  师:为了减少误差,π取3.14159。计算数值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14159×72.6+85.96×2=400(m)

  (2)计算第2条跑道的长。

  第2条跑道圆的直径是:72.6+2.5=75.1(m)

  第2条跑道长:3.14159×75.1+85.96×2≈407.85(m)

  (3)学生填表。

  学生用计算器逐一计算,把计算结果填入教科书第81页表格中。

  3、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1)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每相邻跑道相差约7.85m,由里向外逐圈递减约7.85m。

  (2)教师启发提问:计算跑道相差米数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由于两条直跑道的长相等。用外圈两半圆形跑道长减去里圈两半圆跑道长得到相邻两跑道全长的差。

  π× 75.1-π×72.6

  =π(75.1-72.6)

  =2.5π

  (3)确定起跑线。

  学生归纳:由于外圈跑道比内圈相邻跑道长约7.85m,所以由里往外,每一道的起跑线要比前一道提前约7.85m。

  三、应用反馈

  师:400m跑道和200m跑道的起跑线是怎样的呢?

  学生思考,然后达成共识:

  400m跑道要跑1圈,每道起跑线比前一道提前7.85m,200m跑道要跑半圈(一个半圆形跑道加一个直跑道),每道起跑线比前一道提前3.925m。

  四、归纳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到运动场上感受一下,写出体会。

  六、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考,进一步掌握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的方法;能熟练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方法,谁能来说一说我们计算时是利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的?(借助表内乘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利用表内乘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联系与区别。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三、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

  刚才同学们做的非常仔细,非常认真,正确率非常高,对于下面的练习有没信心?

  (一)完成练习一第3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白菜有多少棵?青菜呢?

  2.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倍”的问题吗?(青菜是白菜的多少倍?)

  3.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可以先圈一圈,也可直接列式,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4.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二)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要求学生列除法算式来解答,不熟练的同学可以先圈一圈,再列式。

  (三)完成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再让其中一位同学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四、拓展延伸。

  今年,妈妈27岁,小明3岁。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追问:明年妈妈的.岁数又是小明的几倍呢?

  五、课堂总结。

  你知道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 120 450 4200

  1200 4500 4200

  2. 240 3600 280   200 560 1200

  1800 1400 540 3000 2700 4800

  3. 3 12 4

  4. 20 5 100

  5. 18÷9=2

  教学反思:

  老师要通过练习和思考,进一步掌握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的方法;能熟练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8

  单元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小学数学教案9

  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这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的知识体系。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认识“体”,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开展实践活动。

  1.直观认识“体”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物体。其好处一是学生有兴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是积木形状规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大致分成四步: 堆积木的场景—整理出典型的物体—揭示各类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相关的物体。

  (1)让学生玩积木。教材通过堆积木的场景,引导学生玩积木,感知积木的形状。课前,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准备积木或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物体。这节课没有积木或其他可供操作的物体,是无法教学的。在学生堆积木时,应要求他们边堆边感受积木的形状。每堆一块积木,都要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想想它和哪些积木的形状相同,和哪些积木的形状不同。要防止学生只顾玩积木,而不感知积木形状的现象。

  (2)把积木分类。经过玩积木,初步知道积木的形状是多样的,有些积木的形状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形状不同的积木分开放,促进学生思考各种“体”的形状特征。在分类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半圆形面等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关的积木,只剩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形状的.积木。在分类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学生可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成一类,把圆柱和球分成一类。这种分类表明他们已经感受到平面与曲面的不同,应给予表扬,再引导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开,把圆柱和球分开。二是让学生说说分类时的思考,只要求说出视觉、触觉的感受,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的面都是“平”的,圆柱和球都有“弯”(曲)的面。不要求语言严密、完整、有条理,更不能归纳“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等特征。

  (3)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给出名称。教材在两块彩色积木的下面画一个灰色的图形,并在旁边写出图形的名称。灰色的图形是四种立体的几何图形,每个几何图形都是大大小小同类积木的形状概括,是一类立体图形的标志。几何图形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以长方体为例:让学生看看分在同一类的许多长方体积木,闭起眼睛想想这些积木的形状,然后睁开眼看看老师画的灰色图形,体会这一类积木的形状都是这样的,从而形成长方体的表象。几何图形要课前准备,整体出现,不要展现画图过程。只要学生认为这样的图形像实物,能代表实物就行。

  (4)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通过对积木的研究,初步认识长方体等四种形状的立体。带着这些“体”的初步表象回归生活,寻找这些形状的实物,有两点教育意义: 一是进一步加强四种“体”形状特征的表象;二是感受生活中有大量这些形状的物体。“想想做做”第1题“你还能找到它们的朋友吗?”这里的“它们”是四个几何图形,“朋友”是常见的物体。学生列举的实物,只要形状差不多就可以了。

  2.联系教学的四种立体安排实践活动。

  《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活动的内容有五项。“滚一滚”“堆一堆”是体验物体上的平面与曲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斜面上不会滚动,可以堆得很高;圆柱和球在斜面上会滚动,不容易堆起来。主要原因是前者都是平面,后者有曲面。“摸一摸”是反馈初步形成的表象。蒙着眼睛在口袋里摸物体,把手触摸的感觉和大脑中已有的形体表象相互作用,经过信息的筛选、过滤和相互对应,作出相应的判断,并对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这些活动能使四种形体的表象更清晰、更牢固。“番茄”卡通要求蒙眼的学生一边摸一边体会物体的形状,然后说出摸的是什么形体;“蘑菇”卡通要求蒙眼的学生摸出一个圆柱,让同伴检查摸对了吗。这两个小卡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有秩序地开展摸物体的活动。“搭一搭”是各种立体的形状特征的简单应用。如果要搭得高一些、多一些,使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比较好?如果搭成的物体能前后运动,应该使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搭汽车车身用什么积木?搭工厂烟囱用什么积木?……做出这些选择都离不开对立体形状特征的体会。“数一数”综合应用认数和认物体的知识。数出较复杂物体里各种立体的个数,还进行分类活动。

  (2)组织学生活动要注意四点: 第一,组建学习小组,推选小组长,组内分工准备活动器材。能找到积木当然很好,没有积木,可以用易拉罐、玻璃球、纸盒等代替。器材的数量要多准备些。第二,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问题的拼搭是一般性的游戏,不能称为数学实践活动。问题源于现象: 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搭得高?为什么圆柱和球会滚?……问题源于需要:怎样知道摸出了什么?怎样摸出圆柱?用什么做轮子?……第三,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少数典型的问题,在班内集体讨论。教师尽量不讲解、少评判。第四,要参与学生的活动,随时了解情况,对活动的进程给予必要调控。在活动临结束时,要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使实践活动成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XX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情感与态度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来自绿影小学的包老师。来之前,我就听说某某学校的小朋友,聪明伶俐,爱动脑筋,是不是这样啊?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瞧,都贴黑板上了。(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你们喜欢吗?

  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你们想选哪一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教师:真不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

  一、动手游戏,提出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 (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

  板书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让学生收拾好一号学具袋)

  设计意图:随意的给学生三根小棒,让学生先猜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通过动手围,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1、动手操作。

  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3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说明操作要求:

  (1)从2号学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两根小棒、作业纸和实践操作表格);

  (2)在作业纸上有不同的线段,请你用两根小棒去围一围,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条不同的线段围一围);

  (3)将数据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能围成的用表示,不能围成的用表示。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输入数据和结果。如下图:

  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

  3、集体探究。

  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

  (1)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3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1+36,所以围不成。

  (2)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2+36,所以围不成。

  (3)教师:3厘米也不能围成,是什么原因呢?课件演示。

  提问:它为什么也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3+3=6,所以不能围。

  (4)提出:1厘米、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都围不成。大家观察这三道算式,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阿?

  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 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

  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 能围成三角形?

  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

  初步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

  教师指着4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4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

  同时课件进行演示,得出:4+36。 课件演示。

  教师指着5厘米,问:那5厘米? 得出:5+36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出现算式:6+3 7+3 8+3 9+36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基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只是猜想,要经过验证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

  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

  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9厘米不能围,可是9+3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

  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课件演示。

  教师:9和3这组的两边之和是大于6,可是它能围成吗?(不能)(课件演示确实不能围成。)

  教师:我们再换一组看看,3和6这组的两边之和第三边9比,什么关系?(相等)

  教师:那还要看哪一组?(6和9的和与3比)

  引导学生明确:只通过一组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全面吗?那应该怎么说?

  引导学生得出任意两字。

  设计意图:9+36却围不成三角形,这一下就给学生制造出了矛盾冲突,学生就会立刻思索这三边到底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发现只通过一组两边的和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是不全面的,必须要看三组,这样任意在这里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个层次:再次验证,明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利用这个结论再来验证一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都具备这样的关系?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集体汇报。

  教师:在同学们的猜想前面加上任意两字,通过再次验证后,发现它就是一条正确的结论。(教师擦掉?)咱们来一起读一遍。

  设计意图:加上任意两字以后,结论是不是就正确了呢?这时,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验证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解,也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科学的学习过程。

  第五个层次:找出判断不能围成的简捷方法。

  教师:在这些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中,它们也应该有几组算式?(3组)

  那我们在判断它能不能围成的时候,是不是要把三组算式都找出来啊?

  引导学生明确:只要找到一组不符合能围成的条件就可以了。

  教师:谁能快速地说出10不能围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怎样最快的找到不能围成的原因,在这里也应该让学生明确。方法最优化应随时有效地渗透在教学环节中。

  第六个层次:再次验证任意,将结论从特殊扩大到一般;同时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简单方法。

  (1)教师:刚刚咱们是给3厘米和6厘米寻找能围成三角形的第三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那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

  教师演示课件,随意拖拉两次,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说出三边的关系。

  设计意图:一开始的研究,是从给定的3厘米和6厘米的两边着手的。在这里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将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让学生明白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有这样的性质。

  (2)提出:在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计算三组啊?

  让学生先充分地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较小的两边的和都大于最长的边了,那么用最长的边加一条较短的边,就一定大于另一条短边了。所以呢,这要把只要把较小的两条边加起来这一组进行判断,就可以代表三组了。还需要每组都判断吗?

  设计意图:我以为,在全体学生都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肯定会有少数学生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诀窍。教师的设计应当顾及到这样的学生。所以,在这里可以及时地引导全体学生都掌握简单方法。

  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轻松小游戏

  教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为了表扬大家,给你做个小游戏,想不想啊?

  出示: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请两个学生上来跨一步。

  先让学生充分的交流。

  教师: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课件演示:两腿和地面跨出的距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教师:可是有个人说,我可以。你们知道是谁吗?

  出示姚明图片,身高:226厘米;腿长13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地把本课的知识内容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熏陶学生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境界,并再次向学生渗透看问题要全面的原则。

  2、判断:下面哪组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单位:厘米)(有图)

  (1)3、4、5 (2)3、3、3 (3)3、3、5 (4)2、6、2

  设计意图:这道基础题的练习,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方法快速地进行判断。

  3、儿童乐园要建一个凉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现在已经准备了两根三米长的木料,假如你是设计师,第三根木料会准备多长?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从美观和讲究实用的角度出发,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全课小结,从考虑问题要全面,引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范围的建立的确是有一定困难的。再次呈现前面的研究表格,这些数据是具体的,教师提出:3.5厘米行吗?3.2呢?3.1呢?3.01呢?不断地向3逼近,学生自然会想到3.0001也是可以的,那该怎样表述呢?比3厘米长已呼之欲出;以此思考,学生不难得出又必须比9厘米短。这样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发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有机地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P9-P10;练习一5、6、7、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具、学具准备:

  毛线11组,纸条11组;长度不同的铅笔2支;长度不同的尺子2把,学生文具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铅笔和尺子摆在桌面上,同桌两个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2、比较长短:

  (1)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你通过什么方法?4人小组讨论。(指

  名发言)

  (2)总结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3)谁能用刚才说的方法来比较这两张纸条的长短?(贴在黑板上,板书:长、短)

  (4)谁能比较两条毛线的长短?(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5)自由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长短的活动,同桌2个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们的.学具、胳膊、手等等。

  (6)抽样演示

  (7)练习5、6

  3、比较高矮:

  (1)我们比较铅笔的长度,可以说这支铅笔长些、那只铅笔短些;如果我们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应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高矮”)(板书:高矮)

  (2)(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起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

  (3)(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起来)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两个谁比较高?(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

  (5)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四人小组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6)练习一7、8、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比较长短、比较高矮的方法。其实除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我希望同学们多动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页的第1-5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2题。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具准备:小黑板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什么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谁能从大到小地说出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第108页的第l题,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的具体含义,并写出这两个小数。

  二、复习小数的性质

  教师:想一想,小数有什么样的性质?整数有没有相同的性质?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有没有变化?

  指名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两个小数的大小又怎样比较呢?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名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第108页第2题的3组小数,先让学生做,做完以后,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的比较方法。

  三、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师:想一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第108页第3题中的4道小题,指名让学生回答,每回答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四、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师先用小黑板出示第108页第4题中的第4小题,指名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教师提问:这一题是从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数?是用进率乘还是用进率除?乘以或除以多少?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教师:通过上面的改写,再想一想高级单位的小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高级单位的小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师:想一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怎样求?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保留-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指名让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之后,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第108页第5题中的第(1)题,指名让学生做,并说一说做时是怎样想的。

  教师接着用小黑板出示第108页第5题中第(2)题,先指名让几位学生说一说: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应该怎样改写。然后请另一名学生具体说一说这一题应怎样做。

  六、课堂练习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二十五的第l、2题。做完以后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填写的小数,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83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及表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材把《数学与购物》这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安排在第六单元后,主要意图是通过这样一系列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主要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两部分知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分别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计算中的最优策略以及多个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本课教学内容是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的最后一个内容。

  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包装的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出单一物体的棱长、表面积、体积,能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组合成新的正方体。初步接触了由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发生的变化。在第二单元探索活动《露在外面的面》中,又训练了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和计算露在外面的面 面积的能力。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大都接触过物品的包装,能清楚地意识到用包装纸包装起来的部分就是求物体的表面积。

  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学习方式的研究。

  学生在探究由四个或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对于方案的多样化与策略的最优化可能存在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由4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的六种拼摆方案,但思维可能会无序,对于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也存在困难。因此以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可以说是本课的较佳路径,让同伴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小学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周长》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第98~99页例4、例5内容。“圆的周长”概念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经调查了解发现,有部分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知道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但能正确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特征的学生只占少数。可见学生知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只是“知其然”,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层层深入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让学生真正“知其所以然”。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长的含义,掌握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经历操作、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合作意识,提升思维水平。

  3.深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感受数学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议、电脑。

  学具准备:

  每四个学生一组:

  1、圆形实物(荧光圈、杯盖、圆形胶带、飞镖盘等)

  2、直尺一把

  3、测量绳一条

  4、研究表格

  5、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晰概念

  1.出示正方形,指一指正方形的周长

  2.出示圆,你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吗?指一指。

  3.课件演示圆的周长。

  揭示概念:围成圆一周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正方形的周长引入,便于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进行迁移,同时正方形也是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时不可或缺的参照。】

  二、直观感知,激发需求

  1.激趣

  师:2个图形,给你一把直尺,让你通过测量得到它们的周长,你愿意测量几号?

  生感知圆的周长是曲线,不便用尺直接量。

  师:老师就想为难你,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敢挑战吗?

  2.转化

  (1)量荧光圈的周长

  明确:可以把接头拔下来,拉直了量。

  (2)量飞镖盘的周长。不能拉直,怎么办?

  明确:可以用线绕一绕,在尺上滚一滚。

  介绍测量过程的注意点,突出几种量法的共同点——化曲为直。

  3.激需

  出示摩天轮:这么大的摩天轮,用剪、滚、绕的方法合适吗?

  明确:直接测量圆的周长,有时会遇到困难。我们得想想其它的方法了!

  设计意图:

  1、测量要求的提出,促使化曲为直的方法呼之欲出,也为操作环节做好准备。

  2、圆的周长与其它图形周长的本质的区别之一就是,它有时无法通过直接测量边的长度得到周长,而这理应成为学生学习圆周长计算方法的直接需求。

  三、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讨论后板书:直径、半径。

  课件演示,观察验证:三个直径不同的车轮,各向前滚动一周,发现什么?

  得出:直径越大,圆的周长就越大;直径越小,圆的周长就越小。

  (二)判断推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出示圆和它的直径。

  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可能有这样的关系?

  生自由猜想:2倍、3倍、4倍(3.14、3.1415926……)

  推理验证:

  1.圆的周长可不可能正好是直径的2倍?

  2.圆的周长可不可能正好是直径的4倍?(圆出于方)

  3.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3倍左右)

  明确:圆的周长应该比直径的2倍多,4倍少,大约3倍左右……

  (三)深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1.明确实验要求

  实验材料:多种实物圆,细绳,直尺,记号笔,计算器……

  实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用计算器算出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

  实验步骤:

  (1)小组讨论打算用什么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小组分工:2人合作测量,1人计算,1人记录。

  2.汇报实验结果

  3.引导发现规律

  谈话:仔细观察这一列数据,有什么特点?

  明确: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大约是3倍左右(3倍多一些)

  追问:正方形的周长除以边长所得的结果总是4,为什么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结果却不完全一样呢?

  (回应:为什么测出的结果没有3.14或3.1415926呢?)

  引导学生认识:测量总是存在一定误差的,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得到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倍数……

  4.介绍圆周率的探索历程

  课件展示。

  (1)介绍《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并理解“周三径一”。

  (2)介绍刘徽的割圆术。了解把圆切割成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分别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介绍祖冲之的贡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的值。比国外科学家早1000多年。

  (4)近代圆周率的研究结果。

  5.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师: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同时也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倍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师:为了方便,一般保留2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

  6.归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谈话:知道了周长除以直径等于圆周率,你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得出:圆的周长就等于直径乘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C表示周长,d表示直径,那么C=πd

  注:π是一个固定的数,写的时候我们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乘号省略。

  设计意图:

  1、不同直径车轮的滚动轨迹能清晰地让学生感知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2、数据计测算之前先进行倍数范围的推想,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产生深层次的反思与感悟;

  3、直面孩子的一知半解,通过实践操作回应结果的存在性;

  4、打破常规思维,认为只要周长除以直径就会得到3.14,事实上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是永远得不到的,在此基础上,引入割圆术的科学性,渗透极限思想,深刻理解圆周率,感受数学家的伟大贡献。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算一算:d=4厘米,求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正确运用圆周长的公式。

  2.选一选:r=5厘米,那么C=( )

  A、3.14×5 B、2×3.14×5 C、3.14×2

  追问:为什么还要乘2。

  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因此得出圆周长的另一个计算公式:C=2πr

  3.判断:

  (1)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他们的直径也相等。( )

  (2)圆的周长是半径的π倍。 ( )

  (3)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

  提出要求:题目如果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可以怎样改?

  4.解决问题:摩天轮的辐条(半径)的长度是10米,请你计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教师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5.挑战题

  长方形的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在长方形上剪下了一个最大的圆,你能算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解题后同桌说说是怎么解答的。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能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基本运用,首尾呼应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π≈3.14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或C=2πr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学具:

  师:长方体表面积展开教具。生:用附1、附2做成的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刀、尺。

  教学内容:P33~34页的内容及例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图略,长4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哪些面的的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前、后两个在的长是(),宽是()。

  二、自主探索

  1、分组操作,

  探索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

  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吗?现在就请大家利用课前准备的长方体、剪刀,看看把一个长方体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

  组织学生展示不同的展开图。

  大家知道展开前长方体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哪个面吗?现在大家在没剪的那个盒子上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然后与剪开的那个作个对比,在展开图上标出6个面。

  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观察展开的正方体图,回答:剪开后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相等的面?

  师:长方全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

  2、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过渡语:其实,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如果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能不能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呢?

  出示例1,问:要求至少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什么?

  看教材上的立体图形思考后填书,全班展示不同结果。

  方法一:0.7*0.5*2+0.7*0.4*2+0.5*0.4*2=1.66(平方厘米)

  方法二:(0.7*0.5+0.7*0.4+0.5*0.4)*2=1.66(平方厘米)

  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种列式变成第二种,第二种方法可以命名大会计算简便些。

  三、巩固练习

  1、P36第1题。只列式,不计算。

  2、P34做一做。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只需要计算出其中几个面的面积。究竟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出示做一做后问:要给简易衣柜做布置,要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少的那个面面积怎样求?

  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3、P36第2题

  方法指导:先确定一个面做下底面,写下“下”,然后想象折叠的过程,折叠一面确定一个出它是哪面,就在此面标上相应的文字,如果定为是右面,就在此面标上“右”。最后如果能不重复不遗漏的在六个面上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那么这个展示图就能折成正方体,否则就不能。如果学生想像判断困难,可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这些展开图,再剪下来,动手折一折。

  四、作业:P36第2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上、下面=长*宽

  例1(1)0.7*0.5*2+0.7*0.4*2+0.5*0.4*2=1.66(平方厘米)

  前、后面=长*高

  (2)(0.7*0.5+0.7*0.4+0.5*0.4)*2=1.66(平方厘米)

  左、右面=宽*高

  答:至少要用1.66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2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0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9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2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13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