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19 07:07:16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中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手段,在小组合作中,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特征,以及展开与折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理解,同时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奠定了基础,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由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然在前面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面和棱的特征,学习了展开与折叠,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特别是对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借助于直观的立体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来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每一个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长方体纸盒、长方体纸盒展开图,课件。

  2、学具:长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猜谜语”游戏,猜对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品,请听题

  (1)紫色树,紫色花,紫色花开结紫瓜,紫瓜柄上长小刺,紫瓜里面装芝麻。(打一种蔬菜)

  (2)红公鸡,绿尾巴,脑袋埋在地底下。(打一种蔬菜)

  2、大家的表现真出色,我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大礼物,想将它送给这节课发言积极的同学,可是这个盒子不漂亮。现在我要用彩纸包装一下。(师动手包装)

  你知道我用了多大的彩纸吗?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求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看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是那几个面?(学生找出后,标出上、下、前、后、左、右面)重新摆放长方体,它的前面在哪里?在长方体的这几个面中,那些面的大小是相等的?这几个面的面积大小也就叫做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始就设计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发奖品时,遇到的新问题引入新课。再现生活中的包装情景,使学生更能体会到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使表面积概念更直观,形象化。】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学具, 想想刚才包装的是长方体的哪几个面里?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标出“上”、“下”、“前”、“后”、“左”、“右”面。

  2、观察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同桌交流后,汇报交流)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那么怎样计算你的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哪?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方法,试试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同时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形式不限),看哪一小组想出的.方法多。

  (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2、交流汇报、总结规律。

  (1)哪一个小组到前面来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汇报算式,引导观察,用什么方法计算表面积的?(对表达流畅,思维敏捷的进行鼓励)

  (2)小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分析这几种计算表面积的方法,为什么这样算?在这几种算法中你喜欢用哪一种?与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构建知识。利用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探索、交流合作,发现规律,获得新知。】

  3、即时反馈、巩固新知。

  请同学们算一算,老师的这个礼品盒的表面积是多少?(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汇报)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你认为那种方法简便?

  【设计意图: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初步体验数学的有用性,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多样化算法中,引导学生比较,并逐步理解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在解决问题中自觉实现化算法】

  (三)尝试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讨论,指名反馈,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为什么要乘以6?

  1、给棱长为0.8米的正方体木箱表面涂上油漆,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独立探索,再交流计算方法。)

  如果正方体木箱没有盖,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正方体表面积,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含义。通过变式练习,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

  2、归纳小结。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题,第41到42页想想做做第1到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形,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根据指定视图摆出物体。

  教学准备:

  挂图,正方体教具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

  出示教学挂图

  先数数

  再摆摆

  后画画

  比一比问:从正面看这3个物体的形状相同吗?都是什么样的?从侧面和上面呢?

  小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二.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问:题里要求我们做几件事情?

  指名回答题中两个问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集体交流。

  3.做第3题

  全班交流。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三副图形分别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

  学生摆摆。用12个小正方体摆出与例题同样的3个物体。

  看一看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3个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试着把自己看到的图形画在纸上。

  展示学生画的结果。

  各自默读题目。

  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同桌互相检查物体摆的对不对。

  明确要求,学生连线,再回答问题。

  先独立拼,再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讨论各有几种拼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大数的学习基础,本节课力求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比较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有趣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广西柳州市文惠小学办学条件较好,每间教室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较好。在学习本课知识前学生已有一定的相关生活经验。

  〖课堂实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小组活动卡片。

  (一)森林游戏――比大小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探索、体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创设情境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玩翻牌游戏,比一比谁翻开的卡片上的数大。你们看,小老虎和小狐狸玩得正高兴呢!小动物邀请同学们来做他们的裁判员。(在多媒体课件营造的森林游戏情境下,学生情绪高涨,表示很愿意做游戏的裁判员。)

  2.提出问题

  (1)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

  小老虎和小狐狸每人翻开了一张卡片(1084,982),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分别翻开的卡片,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两个数,再想一想它们俩谁翻开的卡片上的数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1:小老虎翻开的卡片上的数大,因为982还没有满一千,而1084已经超过了。

  师:你说得有道理,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我也认为小老虎翻开的卡片上的数大,因为982只有三个数字,而1084有四个数字。

  师:你是说数字多的数一定比数字少的数大,对吗?那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生2:比如说,1350和350,1000和100,都是数字多的大。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想法吗?如果不同意的话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3:我不同意。

  (生3想了想,举了2个不成立的例子,被同学们否定了,最后同学们都同意了生2的观点。)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发现了比较数的大小的一条重要规律:数位多的数一定比数位少的数大。

  师:第一局比赛小老虎赢了,小狐狸输了,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吗?

  生1:小狐狸,别灰心,你还有机会呢!

  生2:小狐狸,我们为你加油!

  (2)两个四位数的比较

  第二局比赛开始:小老虎和小狐狸翻开的卡片分别为3756,4184。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两个数的数位一样多了。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四位数比三位数大,可这一次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它们到底谁大呢?请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来汇报你们的`结论。

  组1:4184大,因为4184是4千多了,而3756还不到4千。

  师:你们是直接比较了它们的千位上的数字对吗?一个是4,一个是3,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生3:看他们最前面那一个数字,谁的大谁就大。

  师:也就是说比较它们的最高位,谁的数大谁就大。那现在4比3大了,还要不要往下比较其他数位上的数呢?

  生1:要。

  师:那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百位上的两个数字,1比7要小了,那是不是说4184要比3756小了呢?

  (学生集体自发地在课堂上讨论起来。)

  生2:还是4184大,因为它的千位上的数已经比3756的大了,所以百位上的数小一点也不要紧了。

  师:那我们还用不用往下比呀?

  生:(齐答)不用了。

  (得出结论:数位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师:刚才小老虎和小狐狸各赢了一局,第三局是最关键的一局了。这一局谁赢了,谁就是今天的大赢家。

  (3)两个最高位相同四位数的比较

  多媒体演示第三次翻开的卡片为5102和5184。

  师:你们已经知道谁赢了吗?

  生:小狐狸赢了。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一次它们都是四位数,而且它们的最高位上的数字也相同。

  生1:5102的十位上是0,5184的是8,所以5184大。

  师:为什么这一次你只比较十位呢?而不比较其他的数位呢?

  生1:它们的千位和百位上的数都一样,所以不用比了。

  师:你说得真棒!其实你还是比较了千位和百位上的数,不比的话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一样的,对不对?谁再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

  生2:从千位比起,它们一样大;再比较它们的百位,还是一样大;就比较它们的十位,5102的十位上是0,5184的是8,所以5184比5102大。

  (得出结论:数位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一样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师:小狐狸成为今天的大赢家!

  (二)小组游戏――摸卡片

  (活动目标学生小组合作练习,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师:小动物们玩得那么开心,你们想不想参加它们的游戏呀?

  生:(情绪高涨)想!

  1. 师宣布游戏规则。(边宣布,边示范活动方法。)

  (1)四人小组为单位,拥有一叠卡片。

  (2)小组成员轮流摸卡片,每人每次摸出2张卡片,自己读一读并说一说哪一张卡片上的数大,小组成员给予评价,判断正确则轮到下一位同学,判断错误则再摸一次。

  2.组长汇报小组活动结果,并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

  3.老师评价小组合作,奖励合作卡。

  (三)排队

  (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刚才,我们都是两个数两个数地比较,你们敢不敢一次比较6个数,把6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本班学生较喜欢接受有挑战性的问题。)

  1. (课件演示题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独立思考解决,思考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

  3.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样能很快从小到大排列呢?

  4.汇报讨论结论。

  生1:先找出99排在第一个,然后在387,809,345中拿出345排在第二个,387第三,809第四,最后再观察1752和4300,1752排在第五个,4300排在最后一个。

  师:她的方法真不错,她先把这些数分成了三类。谁听出来她是怎么分的?

  生2:她先把这些数分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三类。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方法好不好?我们一起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四)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

  (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现有知识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刚才,我们比较了很多数的大小,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叠卡片,所有的三位数都在里面,你能猜得出里面会有几吗?

  生1:354。

  生2:522。

  生3:189。

  (先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位数所涵盖的范围,感知三位数这一概念的意义。)

  师:里面有那么多的三位数,那你能找出最小的和最大的三位数吗?

  个别回答,集体思考还有没有更大或更小的。

  1. 小组讨论最小和最大的四位数是几。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五)猜数游戏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数感。)

  1. 师:我写了一个几千几百的数,请你猜一猜是多少。

  (课件演示:□□00)

  (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猜数问题,教师予以正确回答,引导学生进行猜数。)

  生1:1200。

  师:太小了。

  生2:5000。

  师:大了一点。

  2.四人小组进行游戏。

  由召集人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个数,挡住一部分,引导小组成员猜数。教师巡堂了解游戏情况,游戏结束时奖励合作优秀的小组合作卡。

  (六)说一说,评一评

  (活动目标通过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并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

  1. 提出问题:请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2.你觉得这节课谁表现得最好,你最欣赏谁?请你评一评。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是我在校数学组里上的一节教研课,课后数学组教师对这一节课进行了点评,我也对这节课进行课后反思,对该课进行了重新认识。

  《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课遵循这一理念,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的比较方法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1. 让课堂充满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浓厚兴趣。

  本节课在导入新课时,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森林游戏为活动背景,可爱的小动物们为活动主角,学生以小裁判员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游戏中,并以承担这一角色遇到问题作为推动力,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探索空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活动动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小动物们的翻牌游戏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昂,跃跃欲试,这时分四人小组也进行同样地翻牌游戏,让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上了一个台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2.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小裁判员们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对于出现的不同观点,正确的加以肯定、赞赏,请他们尽可能地说明理由,同时发动全班学生讨论。对于错误的说法,及时教育其他学生不能取笑,更不能挖苦,因为这些学生对问题能动脑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教师应该鼓励、引导他们,使学生自尊心受到尊重、保护,学习积极性、兴趣也得到提高,这样,探究的热情就能得到更好的激发与保护。

  〖案例点评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课程改革所涉及的重要课题,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后几次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是完整的,获得的体验是深刻的,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馄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特点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复习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1.提问:分数四则运算意义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指出:分数加减法和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完全相同。在乘法里,除了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2.做练习十六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其中第(2)题要求说明理由.追问: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三、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法则

  1.复习加、减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加、减法。

  让学生计算 + 、 - ,同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加、减法怎样算?(板书: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子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先通分再计算。)你能举例说明吗?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再计算?(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的法则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所以整数、小数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分数是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后四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做一组题。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乘、除法怎样算?(板书: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分数除法:乘除数的倒数。)

  3.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说出得数。第三、四行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四、复习四则棍合运算

  1.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相同。(板书)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按照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一步一步算出结果。

  2.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看一看,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回答,并在小黑板上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追问:这样计算简便一些吗?为什么?指出: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里同样适用。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讨论练习十六第2题。

  现在请大家看练习十六第3题。讨论一下,每道题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指名学生口答怎样算简便。

  4.讨论练习十六第6题。

  让学生讨论、填数。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怎样想的,有几种填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把这些内容简要地概括一下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右边四题,第4题下面三行,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前五题,第4题第一行。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自主建构。

  (1)出示例5:

  师:同学们喜欢看连环画吗?(喜欢)、大家请看:这是西游记里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 ( 生讲:一只小妖手持大锤对孙悟空说: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说:休想,看我金箍棒!他边说边从耳洞里掏出金箍棒,长0.009米。孙悟空说:变!他边说边把金箍棒抛向空中,金箍棒变成0.09米。小妖看得目瞪口呆。孙悟空又说:变!金箍棒又变成了0.9米。小妖惊呆了。孙悟空再大声一吼:看棒!金箍棒变成了9米长。小妖还来不及反映,“哇!”的一声,就被金箍棒。)

  这里有一组数据显示金箍棒变长的过程,谁发现了?

  师板:(0.009米, 0.09米, 0.9米, 9米,) 观察这组数据,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位数不同,大小不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说的不错, 这主要因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师板:小数点移动(齐读)

  二、小组合作,发现总结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我们接着来研究,师问: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吗?你能比划0.009米的长度吗? 为了更清楚的知道这些小数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把这些小数换算成整数,用毫米来表示。

  师板: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请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这组数,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自己思考一下,然后五人一小组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进行合作,组长主持,记录员做好记录。

  出示大屏幕;快乐合作:

  从上往下看,以第1式为标准,第2、3、4式分别同第1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2)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汇报

  小组一:(以第1 式为标准,第2式同第1式比较,0.009米变为0.09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毫米变为90毫米,扩大到原数的10倍-----)

  能概括地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延伸,小组合作

  (1)猜想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小数会缩小)

  我们一起来验证。

  (2)验证猜想

  讨论:

  从下往上看,以第4式为标准,第3、2、1式分别同第4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3)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1(以第4 式为标准,第3式同第4式比较, 9米变为0.9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000毫米变为900毫米,缩小到原数的1/10----)

  小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齐声读规律

  把书打开到61页,完善书下面的内容。

  为了方便我们记忆,老师把它编成儿歌,大家请看。

  (5)出示四句歌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谈话:刚才咱们班同学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现在能有信心用规律解决碰见的数学问题吗?咱们来个小比赛,谁最棒!

  1、把下面的小数点移到位数字的左边后填空

  (1)36.8变为(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2)5.41变为(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3)128.6变为(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2、判断

  (1)把5.6扩大它的10倍是560。( )

  (2)把1.502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就缩小10。 ( )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 )

  3、选择

  (1)把5.0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

  A、扩大到原数的10倍 B、缩小到原数的

  C、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D、缩小到原数的

  (2)把的一位数先扩大1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 )。

  A、9 B、 0.9 C、900 D、 9000

  (3)把0.717的小数点去掉后,再向左移动三位, 这个数与0.717比较( )。

  A、缩小到原数的 B、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C、相等

  4、思考题:

  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4.02,原来的小数是( )。

  四、总结本节知识,畅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6---17页《角的认识》,第17页“想想做做”。

  设计理念:

  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有关图形的问题;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图形,应注重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学生认识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征。

  4.学生在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射线的概念,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建立角的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点击大屏幕,出现一辆大巴车,车灯发射出灯光,路上有斑马线、实线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二)认识射线、直线。

  1.认识射线。

  把图中斑马线其中的一条画下来。这是一条什么线?它有什么特点?

  师将线段左边的端点去掉,向左边无限延长。

  还能继续延长吗?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有可能延长到哪?这条线叫什么名字?射线有什么特点?

  2.认识直线。

  将线段两边的端点都去掉,向两端无限延长,你发现了什么?这条线叫什么名字呢?它有什么特点?

  我们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让我们再看看图上哪些线是直线,哪些线是射线,哪些线是线段?

  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线是直线、线段和射线呢?

  议一议

  1、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相同点

  不同点

  直线

  射线

  线段

  2、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关系?

  (三)、教学“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小游戏

  1、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

  2、在本子上画两个点,试试经过两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

  3、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射线,看看能画几条?

  汇报结果

  2.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四)、建立角的概念。

  1.让学生动手画一个角,建立角的概念。

  师边演示边叙述:先画一个点,再经过这一点画一条线,这是一条什么线?

  2.教学角的符号。我想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角,可以用“∠”表示。

  (五)拓展应用。

  一、请你来当啄木鸟医生,帮果树治治病。

  1.直线比射线长。 ( )

  2.角的两条边越短,角越小。 ( )

  3.组成角的两条边是线段。 ( )

  4. 一条直线长5米。 ( )

  二、摘苹果。

  1、直线和射线的长度都是( ),而线段的长度是( )。

  ①、有限的 ②、无限的' ③、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的

  2、在一条直线上确定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 ),线段是

  ( )的一部分,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

  ①、线段 ②、直线 ③、射线

  (让学生知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是最短的。这样的线段的长度就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六)、小结。

  师生交流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掌握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掌握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添“0”及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4.2 0.71 3.56 3(要求学生说明改写的依据)

  2.计算下面各题。

  45.6÷8 9.12÷6

  提问:这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怎样算的?(出示: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 教学新课

  1. 教学例2。

  (1)这道题是怎样的小数除法,你会算吗?

  (学生试做,一人板演)

  你算到了哪一步?与前一节课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除到十分位时,余下了多少?是12个几分之一?

  谁有办法在“12”末尾添上一个什么数字,使数的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为什么可以添“0”?添“0”后的120又表示什么?(板书)

  接着怎样除,请学生把这道题算完。

  谁来说一说,例2与以前学的除法计算题有什么不同?怎样继续算下去?

  指出:除到被乘数末尾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出示结论)

  (2)学生练习66.08÷32

  注意提问十分位上为什么商“0”,末尾有余数是怎样除的。

  2. 教学例3。

  (1)读题列式。提问:被乘数比除数,谁大谁小?36除以48够不够商1?

  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商应该是零点几的小数。个位要写0,表示商是小于1的小数,这与整数除法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使被乘数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

  追问:能直接添一个0写成360来除吗?为什么?

  说明:36是整数,末尾不能直接添0。要使被乘数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必须在个位6的`右下脚先点上小数点,(板书)再在后面添上0,(板书)化成360个十分之一继续除。

  现在你能除了吗?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一人板演。

  请大家用乘法验算。提问:验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提问:例3和前面的计算有什么不同?整数除以整数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接下去又要怎样算?

  指出:在小数除法里,被乘数如果比除数小,整数部分就不够商1,先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出示结论)在个位商0后,还要在被乘数的末尾点上小数点,添0继续除。

  (2)练习9.12÷19 57÷750

  3.归纳法则。

  提问:从前一课时例1的学习,到今天的例2例3,你能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是怎样的吗?

  让学生读一读计算法则。

  三. 组织练习

  1. 做练习九第6题。

  结合提问:第一题个位为什么商0?第二题个位商了0,为什么十分位还要商0?末尾有余数是怎样除的?

  2. 做练习九第8题。

  提问:每组题里被乘数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这组题的计算,你认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计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商的小数点与被乘数小数点对齐;被乘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有余数末尾添0继续除)

  四. 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5题 第7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1、能识别小数,正确得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导入

  2、看学习用品价格并调整价格

  (1) 课件出示:书包4500元 油笔320元 铅笔40元 橡皮25元师:你觉得这些商品的价格合适吗?不改变原有数字,你能试着调整价格吗?

  (2)汇报:

  板书:45.00、3.20 、0.40、 0.25

  (3)整数与小数的比较

  师: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

  3、揭示小数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1、认识小数点

  师:分数中间的那条线我们叫它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数点你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小数点

  2、小数的读法

  (1)同学试读上面的小数

  (2)读小数时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法

  举例:18.18读作:十八点一八

  (3)练习开火车读小数

  3、小数的`写法

  (1) 生试着说说如何写小数

  举例:十二点七五写作:12.75(强调小数点的书写位置)

  (2) 练习写小数

  (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1、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1)出示主题图价格表

  (2)试填价格表

  (3)揭示小数在价格中的意义(小数点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4)找找书上文具盒里的小数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1) 认识一位小数

  师:你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师:一米有多长?一分米呢?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米长的线段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师:写成小数是0.1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板书:分米)

  师:3分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练习:0.8米是( )分米. 0.7米是( )分米 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同学互说

  (2) 认识两位小数

  师:一厘米有多长?米和厘米有怎样的关系?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师:写成小数是多少呢?(0.01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厘米)

  师:3厘米呢?18厘米呢?

  练习:33厘米是( )米?0.72米是( )厘米?

  (3) 比较这两组小数有什么区别?

  (4 )说自身的身高如何用小数表示.

  (5) 揭示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意义

  举例:1米31厘米=1.31米

  (三)质疑

  三、巩固练习

  1、 想一想,说一说

  (1) 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 )元( )角.

  (2)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3) 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一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 )元.

  2、猜谜语

  (1)长颈鹿高度可达5.8米.

  (2) 丹顶鹤体长1米20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

  (3) 大象高度可达3.5米,.重可达5.25吨.

  师;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你想说些什么?

  3、游戏:蜜蜂采蜜

  4、拓展:用2、6、8加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小数?

  四、课堂小结,浅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2-17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的数学教案01-08

小学数学教案01-22

小学数学教案06-12

【热】小学数学教案11-25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11-07

小学数学教案【热】11-13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6-01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