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学情分析:
五(2)班共有学生38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五(1)班共有学生38人,相比之下,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成绩也不好;近10名成绩过差,勉强达到四年级水平,主要表现在知识欠账过大,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照抄作业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这些内容: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分数除法、长方体
(二)、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统计和总复习,共计7个单元。另外还安排了“数学与生活”、
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有: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2.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针对分数应用题);3.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5.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难点有:1.整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意义之间的联系;2.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4.感受1立方米(m3)、1立方分米(dm3)、1立方厘米(cm3)以及1升(L)、1毫升(mL)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三、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能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结构,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并运用所学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
3.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
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在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和题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的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5.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选择使用;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中位数和众数,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转变,有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4、抓好每月一次的单元测试,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要点分析:
一、单元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法(二)(整数乘分数)、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练习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能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经历观察、猜想和证明等数学活动,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分数乘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有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借助分数乘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从而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单元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
四、单元教学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五、单元课时划分
共7课时
第1课时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分数乘以整数。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分数加减运算题。(临时定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1/5×3=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1/5×3表示什么(表示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该如何计算?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1/5×3=1/5+1/5+1/5=3/5;
学生2:1/5×3=??
教师和学生总结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2、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五、布置作业:
课本2页3题;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5×3=1/5+1/5+1/5=3/51/5×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整数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3分)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计算器的`认识。找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26×39=312÷8=
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2。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
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
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
2、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回忆旧知
1.师:本节课是我们这个学期最后的一节新课,我们知道最后一节课上的是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用精彩的表现完成这节课,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答:有!
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吧!
(课件出示:)我会判断: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2)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不成比例)
(3)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4)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成反比例)
2.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 (一定))
3.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 x×y=k(一定))
4. 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
1.回顾旧知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
(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2)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2. 探究解法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课件出示)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 )一定,所以( )和( )成( )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 )和( )的( )相等。
3.用比例解答。
如果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请根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判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
知道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板书解法1)
师: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上面的数据,概括: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12.8∶8=x∶10
板书: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12.8 :8 =χ:10 或 8:12.8=10:x
8χ=12.8×10 8χ= 12.8×10
χ= χ=
χ=16 χ=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师:12.8∶8和x∶10 分别表示什么?(水费单价)
让学生再思考,看看有没有出现其它比例的解法,如果有,教师也要进行评析。(学生可能通过复习题3的复习,想出不同的解法。)
如果列出的比例是8∶12.8=10∶x 可以吗?为什么?(可以,因为8∶12.8 和10∶x 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吨,是一定的,板书解法2)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
4.即时练习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帮李奶奶解决完了问题,能再帮王大爷解决一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5. 提炼方法
师:解决了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归纳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好吗?
得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板书):
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三列(设未知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
四解(解比例)
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1. 教材60页的做一做:1题。
2. 教材练习九的第3、5题。
三、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引导学生复习正、负数的知识)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是第二课时,首先以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学生写出—3℃、—10℃)
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
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3℃与—10℃哪个温度更低?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表示的温度低。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猜测、观察、交流中通过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2题(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
①先让学生看懂第2题中每一幅温度计图所表示的温度。
②独立完成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温度。
③学生独立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④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
2、自主练习第5、7题
①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分析所示信息。
②根据题据独立填统计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自主练习第8题(这道题目是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题目)
①先让学生读懂题目,分析题意第8题:某商场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②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
③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2、自主练习第6题(是进一步巩固正负数意义的题目)
①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
②组织学生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
③通过讨论,明白意思。“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1500—25)毫升到(1500+25)毫升;“500
±10克”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500-10)克到(500+10)克。
3、自主练习第9题(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综合练习题)
①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②让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讨论。(对于得分栏的填写,不要提要求,只要学生得出正确结果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形式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找出做题的方法和思路,还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五、总结收获,评价提高。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正确地分析应用题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解答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写出等量关系式
(1)二月份生产的洗衣机比十一月份的2.5倍少1500台。
(2)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8千米,2.5小时相遇。
2、用X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1)一个数与7.6的和的2倍是24.8。求这个数。
(2)一个数除1.6等于2300减去2.8乘以450的积,求这个数。
一、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一辆汽车装运大米和面粉。大米装了X袋,每袋重90千克,面粉装了52袋,每袋重25千克,共运大米和面粉4吨。
(2)百货公司进一批羊毛衫,进货价X元,出售价是进价的1.2倍,每件得毛利36元。
二、复习指导。
1、红星机械厂用9千克钢材制造一种机器,每台用钢材52千克,制造80台后,改进工艺,每台只用刚才45千克。余下的刚才还可以制造这样的'机器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
(1)学生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
A、算术方法。
(9-52×80)÷45
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B、列方程解答。
52×80+45X=9
请说出相应的另几个方程,并说出数量关系。
(3)比较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
2、按照解方程应用题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1)四、五年级同学工植树187棵,五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是四年级的1.2倍。四、五年级同学各植树多少棵?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175.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驶52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25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3、引导
今天复习了什么内容?说说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三、独立作业。
复习五的其余题目
四、布置作业
作业本[81]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2-1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