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试讲教案

时间:2023-01-13 09:54:45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6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能正确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数位,能正确的进行笔算。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下列各题。

  6、4×()=641、25×4=()1、6×5=()

  2、列竖式计算

  4、65×24=6、25×35=

  3、出示例题。

  (1)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计算。

  (1)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2、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3、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

  (3)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4、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总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三)巩固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

  3、7×4、6=4、87×6、43=5、4×1、07=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0、85×0、08=

  四、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准确地实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准确使用运算顺序实行计算,并能准确实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实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实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准确实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32-10-6=25+20-10=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实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

  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使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能够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32-10-6=25+20-10=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 ?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4

  一、课题名: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本课的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1、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63、79÷5、2=

  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2、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

  1÷11=0、0909…2÷11=0、1818…

  3÷11=0、2727…4÷11=0、3636…

  5÷11=0、4545…

  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

  6÷11=7÷11=8÷11=9÷1l=

  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3、检验: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生自主验证计算结果,与自己得出的结果作比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四个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的整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不变,第一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整数部分有变化而且数位相同。因数有几位数,积的整数部分就有几个2,小数部分就有几个;

  1,再根据规律试着写出后两题的积。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2题。

  利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的整数部分就有5个几,小数部分万分位是O,其余的数都是9的那个倍数。

  3、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最后用计算器验算。

  (四)小结

  师: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

  1、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

  2、观察得到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结果。

  (五)作业布置

  一、先用计算器计算前面3题,仔细观察,再试着写出后面的得数。(保留6位小数)

  1÷7=2÷7=

  3÷7=4÷7=

  5÷7=6÷7=

  二、根据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得数。

  5×5=25

  15×15=225

  25×25=625

  35×35=

  45×45=

  55×55=

  六、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5

  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的例1,第76页“做一做”的第1题及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1一5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准备

  每人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20 ÷20 = ( 12O×3)÷(30 ×3 ) = ( 120 ÷10)÷(30 ÷10 ) =

  (二)教学实施

  1.教学教材第75页的例1。

  让学生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提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

  =

  为什么相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

  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从左往右观察)(从右往左观蔡)

  3.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老师分别板书出来。

  4.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

  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O;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O。

  5.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6.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的第1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并说明思路。

  7.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涂色,范文,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

  8.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可以把

  化成

  ,也可以把

  化成

  ,再比较。

  9.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3题。

  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

  10.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

  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

  1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5题。

  进行口答练习。

  (四)思维训练

  1.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乘3,这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如果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呢?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5 =

  =

  = 6÷()=()÷6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2、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发表意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估计的思想,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铺堑导入。

  1、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养殖场吗?今天,小灰兔朋友要带我们去参观动物王国里的养殖场,你们想去吗?

  导语: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去参观动物王国里的养殖场了,大

  家请看(师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创设“参观动物王国里的养殖场”,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理解困难,再加上教材的插图不够直观形象,不能让学生一目了然:“X比X多得多,X比X多一些”。因此,在这里,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小灰兔带来的问题,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多得多……”的含义,让数学模型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为新知的探索起到铺堑的作用。】

  二、引导交流,理解新知。

  (一)观察。师:这就是动物王国里的养殖场,多美丽呀!大家仔细瞧瞧,图上有什么?跟同桌的同学说一说。

  (二)反馈。学生自由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并板书:

  鸡85只鸭42只鹅34只

  (三)说一说。师:请你们用刚才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在小组里说一说,谁多谁少?(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习困难的小组。)

  (四)想一想。课件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观察“想一想”的内容,羊可能有多少只?通过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由学生自由回答,师再板书,读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时,让学生自我评价或评价他人。)

  【设计意图:在上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较轻松地完成“说一说”这部分内容,运用小组交流的形式,描述数量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在反馈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练习巩固,扎实新知。

  师:小朋友!闯关游戏开始了,今天要闯三关,大家可要努力哦,比一比,看谁得的红旗多!

  1、P31第1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生独立解答,最后集中交流,进行评价。

  2、P31第2题。帮助理解题意,让生认真思考后做答,交流评价。

  3、P31第3题。指名生说明题意,再独立思考做答。(反馈时,可能会出现两个答案,只要理由正确,可以加以肯定。)

  4、游戏。

  (1)师:恭喜小朋友闯完这三关,现在我们来玩个数学游戏,好不好呀?嗯,请大家注意了:

  老师在纸上写了一个两位数,你们猜一猜,是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加以提示。)

  (2)30页,兔子有多少只?

  四、总结。

  师:今天玩得开心吗?你学会了什么?

  调查家里成员的年龄,并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说一说。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09-27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精选6篇01-22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9篇03-11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精选20篇)02-16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精选16篇)07-24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精选15篇)03-16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6篇)01-13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03-12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优选(6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