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一、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五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即P90---91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一些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使学生掌握组合图形常用的割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过程 :
以“寻标追源”为教学模式,以目标教学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前置回顾,展示目标;
在发散思维中探究新知,精讲点拨,完成目标;
概括总结,反馈矫正。
㈠、引标: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⒈旧知辅垫,诱发注意
电脑显示单车、榨栏、阶梯组合图,标出几种已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让学生说出名称和面积计算字母公式。
(这里通过实物感知,了解各平面图形的特征,说出面积公式,加深对旧知识的复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设景感知,激活思考
电脑显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位小天使对一面墙提出问题:“你能计算这幢房的侧面墙的面积吗?”从而揭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这样通过直观并带有趣味的引导,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引起学习动机,迫切“试一试”的愿望。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这里打开学生通道,促使学生想方设法去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寻标:提出问题,寻找目标
叫学生齐读课题后,问: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组合图形的什么知识?(组合图形面积如何计算)好,请同学们看书P90---91页,能否自己解决这些知识,看看它对这些知识是怎样讲的。
(在这里老师先不做讲解,让学生带着求知欲看书,这是根据尝试原则,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取新知识,它是教学的一种有效尝试。)
(三)探标:追源问底,引导发现
提出问题:“为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书上是如何讲的?”、“除了书上的分割方法外,你还有别的分割方法来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吗?”从而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电脑显示学生可能想到的分割方法:
①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②分成两个梯形;
③分成三个三角形。
其它方法给予口头定正正误。
2.展示各种想法,得出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
⒊发散引导,找出新的解法:
让学生观察分的方法后,提出问题:“刚才所讲的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几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那还有除了分以外的别的方法吗?”
电脑显示补的方法,并指出平面组合图形求面积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就是分、补两种方法。
(这里有目的运用迁移规律,启发引导学生,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以旧探新,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四)、用标:迁移运用、巩固深化
1.新丰小学有一块菜地,形状如图,算出这块菜地的面积多少平方米
⒉有一块土地的形状如下图,它的面积表示正确的算式是( )
A:20×75+75×24
B:(20+24)×75÷2
C: 75×20+75×24÷2
3.比一比谁用的数据最小或最少就能算出中队旗的面积。并动手把你分的方法在图中表示出来。
(通过这种层次分明的练习,有坡度的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在练习中进行发散思考,让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小结知识,质疑问难
你认为这节课掌握了什么知识,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吗?
(让学生小结 ,老师电脑显示)
(让学生自己概括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
(六)扩标:思考练习,扩展目标
下图是一种机器零件的横截面,在涂色部份面积表示正确的括号里打“ √ ”, 错的打“ × ”
1、5×4+(4+10)×(12-5)÷2 ( )
2、(4+10)×12÷2 ( )
3、12×10-(5+12)×(10-4)÷2 ( )
4、(5+12)×4÷2+10×(12-5)÷2 ( )
在学生解答完后,再提问:“除了上面正确的解法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
(这道开放题,是对所学组合图形面积知识的综合训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吃得饱”。课虽结束,但仍兴趣盎然。)
数学 -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