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27 14:54:1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案集合[15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与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加强独立思考,学会与同伴的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难点:强调过程、强调算法思维,灵活掌握“个位不变,只要在十位上相加减”的算法。

  教学媒体:

  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

  百数图。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口算:

  30+17= 67+10= 16-()=9

  17+30= 67+20= 22-()=8

  42+20= 67+30= 32+()=42

  20+42= 74+20= 58+()=72

  50+49= 64+30= 76-()=70

  49+50= 54+40= 55+ ( )=60

  教学流程:

  一、旧知复习

  填空:

  (1)45相邻的整十数是()

  (2)一个数加倍后是100,这个数是()

  (3)个位、十位上都是2的两位数是(),比它大30的数是(),比它大3的数是()。

  (4)39和46之间的数有()

  二、新知探究

  1、揭示学习内容:

  师:今天我们将研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如何计算37-20=?

  3、交流汇报:

  生1:我在数射线上算,先找到37,再往前数20格,数到17,所以37-20=17

  生2:我在数龙上算,先找到30,再减去20,剩下10,再加上7,所以37-20=17

  生3:我在百数表上算,先找到37,再往上数2行,就是减去20,数到17,所以37-20=17

  生4:我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算:先摆十位上3,个位上7,再减去十位上的2,就是17.

  …………

  4、试一试:

  39-20= 28-10= 61-40= 75-50=

  师:通过刚才的试一试,你们发现两位数减整十数可以怎样计算?(讨论)

  生:十位相减,个位不变。

  三、练习提高

  1、算一算:书本P27/ 5

  2、算一算:P27/ 6 (小小计算屋)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算一算:P27/7

  64+30= 45+20= 81+10=

  64-30= 45-20= 81-10=

  师:小朋友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看清计算符号。

  四、总结归纳

  师: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你还有什么问题?

  检测目标达成练习:

  写出计算过程:81-10= 48-20=

  计算:57-20= 48-30= 78-50= 98-40=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十位相加(减),个位不变

  注意:看清符号

  教学反思:

  (略)

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用权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括号所表示的意义、会读有未知加数的算式,能正确填写未知加数、

  2、引导学生经历填未知数的过程,感悟填未知数的逆向思维方法,同时,在解决填未知加数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算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填写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有未知加数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本环节检验学生10以内加减法掌握情况,为填未知加数做铺垫,也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调整课堂预设。)

  2、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

  (从这一题的练习中,初步为填未知数的方法奠定思维策略基础。)

  3.猜一猜

  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课件演示6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减4等于6;根据苹果树的样子推测大概是6个苹果)

  【设计意图:学生会利用学过的知识猜出答案,这里不知道盖住了几个,与本节课未知数一词的教学埋下伏笔,让未知数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体系中。】

  师:你们都很聪明,能用学过的知识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出示图片:

  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个性设计:

  猜牌游戏:

  1、(师出示两张扑克牌的背面):我这儿有两张扑克牌,你能猜出他们是几吗?你怎么猜的?(生胡乱猜4、5后)你有什么依据吗?

  2、看来,刚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现在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条件,这两张牌合起来是9,猜猜,他们可能是几和几?(1和8、2和7、3和6、4和5板书在一角)

  3、刚才我们想出这几种可能,现在我告诉大家,这其中一张是7,你能知道另一张是几了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圆珠笔图

  教师指图提问:

  (1)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钢笔)

  (2)看一看盒子里一共能放几支?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数盒子里的空格)

  (3)盒子里已经放了几支?(7支)

  再放几支就能把盒装满了?也就是7支再添几支就是10支了?

  师:盒里放了7支钢笔是题目中告诉我们的,(板书:7)还要放几支,也就是7支再添几支?(板书:+)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就把它叫做未知数,(板书:未知数)未知数在算式中用括号表示、左边写半个圆“(”右边也写半个圆“)”,这就是括号,请你们在桌上用手指写一写、

  已经放了的7支和还需要放的几支合起来是10支,所以加法算式应写成:、这个算式读作:7加几等于10、(学生齐读)

  ①师:还想再猜吗?(出示圆珠笔图),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已经有7支圆珠笔了,再放几支就是10支了)

  ②已经有7支圆珠笔了,再放几支就是10支了,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7+()=10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填未知数、(把课题补充完整)也就是填写加法算式中()里的数、

  没有图怎么想?(想:7和几组成10、10减7等于几……)7表示什么?括号里的3呢?10呢?

  2、教学旗子图、

  ①有一位叫小红的小朋友现在想考考大家(出示小旗图),谁会读小红提的问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已经画了6面小旗了,再画几面就是8面了。)

  ②你能解决小红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请你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再把小括号里的数填上。

  ③先同桌交流,再全班展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小朋友们很快就能填出小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出示:3+()=5()+6=10

  独立填好后,说说你的想法。

  做一做2

  先出示第一行的点子图和算式5+()=8,师:请小朋友把点子图和算式合起来看看,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应该再画几个点子,你是怎么想的?

  独立完成第二行和第三行,其中第二行改为()+2=7

  3、填算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独立完成后校对。

  2+()=8()+6=9()+1=7

  1+()=9()+5=72+()=8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逐渐脱离实物,把直观感知提升为数的抽象思维。】

  ●课间游戏:

  刚才我们表现得都很好,小朋友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填小括号里的数,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拍手游戏吧!

  拍手游戏:指定一个数,老师先拍,学生接着拍,要求学生拍的次数跟老师拍的次数加起来等于指定数。

  老师拍:我们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1

  左图不变,右图实物图及算式改为()+5=9。先观察,再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说一说想的过程。

  2、画一画,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口答、

  老师分别出示卡片,学生口头回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

  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口算

  48 -15= 91-3=

  34-22= 23- 5=

  56-34= 42-9=

  47-27= 72-7=

  2、交流:从每组中找一道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

  二、探究新知

  师:看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

  生2:小:亮比小东少跳几下?

  生3: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

  1、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

  (1)学生独立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0-28=)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估计40-28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计大了?哪些把差估计小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差估计小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30,减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②把差估计大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20,少减了,剩下的就多了。

  说明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2、探究算理。

  (1)尝试计算“40-28”的得数是多少?

  (2)交流算法。

  ①40-20=20,20-18=2;

  ②40-30=10,10+2=12。

  ③用竖式计算:

  4 0- 2 8 1 2

  让学生一边拨计数器一边说理由。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独立探究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1)个人试做。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算法:

  (1)32-20=12,12-8=4;

  (2)32-30=2,2+2=4;

  (3)30-28=4,2+2=4;

  (4)28+( )=32;

  (5)用竖式计算。

  2、完成课本第78页,“算一算,说一说”中的题目。

  3、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一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 分解和组合。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教学难点:

  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七巧板、制作七巧板。

  1、教 师出示一张完整的七巧板的挂图。

  2、说一说七巧板是 由那几种 图形组成的.?有 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那些图形比较大?那些图形比较小?有没有一样大的图形?

  3、每一位 同学都有一张空白的七 巧板,请你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剪下来。

  活动二: 利用做好的七巧板拼图。

  1、拼出一个正方形可以怎样拼?拼出一个三角形可以怎样拼?

  2、拼出美丽的图案:学生自己动手拼

  3、听“守株待兔”的故事。

  4、下面的图说的就是“守株待兔”的故事,请你拼一拼。

  5、发挥你自己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 你喜欢的图形,并展示给同学们!

  活动三: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今天这节课你上的高兴吗?怎么高兴?

  2、回家后继续用七巧板拼图,并搜集有关七巧板的资料。

一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数字。

  课前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1、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2、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这2个新朋友是谁?

  3、板书:1 2 3 4 5

  4、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3)我准备拿5把玩具请好朋友玩。

  (三)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2、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1、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1?2怎么写?

  2、指名板书。

  3、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4、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5、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6、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第二节

  一、数数、读数、写数练习:

  1、游戏。“用掌声告诉同学”。

  (1)教师站在教室后面出示数字卡片“3”,一个小朋友站在讲台前面对老师,看到数字后以击掌的形式告诉下面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听掌声报数。学生报数后,老师贴出数字卡片3。

  (2)依照(1)继续出示“1”、“2”、“4”、“5”的练习。

  2、教师请学生把黑板上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好。

  (学生有的会按从大到小,有的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3、数数。(数小棒)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数字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拿小棒。比一比谁拿得又快又对。

  4、写数。(课本第7页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问:“这幅图画着什么?”生:

  3个苹果。

  师: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用数字3。

  (2)接下去,小朋友自己数数物体的个数,然后想想用哪个数字来表示,把它写在田字格中。

一年级数学教案6

  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同学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84页单元主题图。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从这幅情景图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主要引导学生回答出图中的文字信息。

  教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出这些算式:27+8 45+45 32-17+12等。

  教师:这些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复习旧知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改编的例1情景图:把其中的有8辆客车改为有2辆客车。

  教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从图中可以知道这个停车场货车有27辆,客车有2辆。

  教师:一共有多少辆车呢?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

  学生:27+2。

  教师:为什么这么列式?

  学生: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

  教师:27+2又该怎么算呢?

  学生: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7和个位上的2加起来等于9,9再加上20就是29,所以27+2=29。

  2.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看来小朋友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个停车场,你发现有变化没有?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出:这幅情景图中的问题和小男孩说的话都没有变,只是小女孩说的话由原来有2辆客车变成了8辆客车。

  教师: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又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27+8。

  教师:27+8和27+2在计算方法上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猜想: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我想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追问:同学们这个猜想是有道理的,由于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所以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都要从个位加起。但是同学们在用这个方法计算27+8时会遇到新的问题,究竟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你们试着算一算就知道了。

  学生试着计算后,引导学生回答出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在算27+8时,个位上的7+8得15,这个结果比10大,不知结果该怎么处理?此处如果学生知道结果该怎么处理可请学生来讲,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学生不知道结果该怎么处理教师则作如下引导:

  教师:是呀,这个比10还大的结果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可不可以用学具小棒来帮助我们呢?现在请你用小棒摆出27+8,然后算一算它们合起来是多少?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汇报一下2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

  学生:合起来有35根小棒。

  教师追问: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如果你能边演示边说那就更好了。

  学生: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满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来的两捆合起来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教师多抽两个学生说一说这个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你们通过摆小棒解决了我们这节课上遇到的新问题。

  教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操作的方式解决了进位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又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配合操作过程想一想,先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写在竖式上。然后从哪一位加起呢?

  引导学生发现:从个位加起,7+8=15。

  教师:刚才在摆小棒的时候你是怎样解决7+8=15这个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是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新的1捆。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

  教师:也就是说7+8=15时,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5。在竖式上怎样表示这个变化呢?我们在十位上写上一个小1,表示刚才7+8=15中的1个十,再把剩下的5写在个位上。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教师:在这里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儿为什么不把1个十直接写在结果的十位上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十位上的数还没有加,现在进上去的1就把十位占了,一会儿十位上加起来的数就不知写在哪儿了。因此这个进到十位上的1只能记在心里,为了不至于忘记,在十位上写一个小1作记号。

  教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接下来要把十位上的2和进上来的`1相加,2+1=3,在十位上写3。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讨,你发现这节课学习的加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加法个位相加没有满十,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时满十要向十位进1。

  教师小结:这样看来,我们还应该在我们掌握的计算方法上面补充一句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这样加法的计算方法才全面。

  教师板书: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自主练习,深化理解

  教师:27+8小朋友们已经会算了,请看大屏幕上这道算式,你会算吗?

  多媒体课件显示:8+27=。

  教师:这道算式和27+8相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相加的两个数完全相同,只是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计算方法应该也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自主练习计算后汇报结果。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9+75=。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计算过程再全班汇报,汇报时重点要求学生说一说进位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2,3题。

  五、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一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电脑演示).唐老鸭博士自我介绍: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那就开始吧!

  2.复习铺垫.(进入第一关.)

  (1)54=50+()68=8+()

  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

  (2)30+(7-2)=70-40+5=

  要求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唐老鸭):真不错,你们这么快就闯过了第一关,继续努力吧!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进入第二关.)

  1.揭示课题.

  (1)板书:36+2和36+20,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并算出结果.

  (2)师:以上两道题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现在,老师把这两道题改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改了什么?(把加号改为减号)

  (3)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6-2和36-20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被减数都是36,不同的是第一道题减数是2,第2道题减数是20.)

  (4)师:这两道题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给今天要学的内容起一个题目.(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2.教学36-2.

  (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

  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一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怎么做,最后还有多少根小棒.

  ②学生讨论后回答(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是从3捆里去掉2根,还是从6根里去掉2根?为什么?

  ③学生独立摆小棒,要求一边说一边摆.

  (2)如果不摆小棒,怎样想36-2得多少呢?

  ①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

  ②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

  ③师小结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把36分成30和6,先算6-2=4,再算30+4=34.)

  ④学生互相说.

  (3)练一练:(说出计算过程.)

  28-6=__66-5=__

  /\↑/\

  20□─┘□□□

  3.教学36-20=.

  (1)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才一样吗?

  ②让学生到讲台上摆一摆,说一说,提问:为什么不从6根里拿走2根呢?(因为要减2个十而不是2个一.)

  (2)不摆小棒,怎样想36-20=?

  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6页,填上方框里的数,并同桌讨论: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3)练一练:

  48-30=__77-50=__

  /\↑/\

  40□│□□

  └────┘□

  4.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先把36分成30和6;不同点:减2,要从个位数里减;减20,要从十位数里减.)

  (唐老鸭):你们真了不起,第二关也顺利通过了,就剩下最后一关了,加油呀!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进入第三关.)

  1.教科书第57页做一做第1题.

  45-()=()

  问:括号里填多少?为什么?(因为去掉的是3个一),45-3等于多少?(说出计算方法.)

  ②出示图(2).(方法同上.)

  2.下面我们进行一次开火车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火车就开得快.

  ①54-2=__②54-20=__

  /\↑/\

  50□─┘□□□

  直接说得数

  ③76-60=____④88-5=____

  ⑤47-6=____

  3.第57页“做一做”第2、3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4.判断对错.(错误的要改正.)

  小朋友们,下面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学校看一看,动物学校里有小羊、小猫、小猴、小狗.它们每个都做了一道题.小朋友们,你们也当一回小老师,看看它们都做对了吗?

  56-3=5399-80=19

  47-2=2786-50=30

  你们说它们中间谁最聪明,学得好!我们就向他们学习,做题时要细心.

  5.开锁游戏(电脑演示).

  这里有5把钥匙,每把钥匙都能打开一把锁,只要你细心计算,就能成功.试试看.

  6.翻板游戏.

  20+11=

  64-3=

  76-40=

  25+2=

  38-7=

  87-40=

  45+3=

  81-50=

  17+40=

  你们看,这里有9块板,可以拼成一幅非常漂亮的图画,你们想拼出这幅画吗?只要你做对每块板后面的每一道题,就能把这幅图拼出来,怎么样,有信心吗?开始吧!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把这幅画拼出来了,漂亮吗?大家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天安门前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你看,他们多高兴呀!你们想带红领巾吗?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就能带上红领巾,最后老师祝你们早日带上红领巾.

  四、课堂小结,完善新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发展性训练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减整十数吗?试试看.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77-5、68-7)当出现33-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够减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退位减(板书:不退位),当个位不够减时,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退位减.你们回去可以想一想33-6怎样算?

  六、闯过三关,进入数学王国(课件演示.)

  同学们,你们看,数学王国里多有意思呀,我们以后在这里还能学到很多知识,你们愿意学吗?

  教学设计说明

  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首先应善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接触和掌握的知识、学习方法都比较少,在每节课上逐渐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习的技能是相当重要的.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在全课设计中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力图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从知识和思路上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铺垫,特别选择36+2和36+20,为学习36-2和36-20时的迁移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主动获取新知,在分组摆小棒的过程中,老师提出2个问题,为什么从6根里拿出2根?为什么从3捆里拿出2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通过对比36-2和36-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让学生自己总结口算方法,并让学生明确记忆的重点.同时强化了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作用,使整堂课的教学贯穿在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巩固练习更是设计了多个游戏,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节约教学时间,保证学生最佳学习状态的目的.

一年级数学教案8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钟表”,这里的钟表主要是指机械钟表,且是两针的表面为主,而生活当中的钟表有电子的、机械的、两针的、三针的表面。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势必要渗及到时间的几种表述方式,而电子表的形式学生最容易掌握,且在生活中学生也最常看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关于时间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如学生起床、上课、下课、吃饭等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的,所以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当然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会十分明显。

  而本课渗及到的关于时间和时刻的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强调,更不必去明确区分了。

  二、设计思路

  力图体现不是教师教数学,而是学生做数学,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主动探索新知,掌握整点,半点的认读方法,还设计“质疑”这个环节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最后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用激将法布置让学生去实践进行小调查。

  三、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这是课标规定,认识钟表的内容。它是学生首先接触有关时间问题,这是学生以后学习时间问题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量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看钟表;难点:认识半点、区分6时和12时

  教学方法

  谈话法、引导发现法、探究。

  教学用具

  自制表盘、头饰、时间、空表盘、自带小闹钟

  教师预设

  (一)情境导入:

  1、谈话:现在大家都是小学生了,每天都要很早来上学,有的同学又很远,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几点钟起床的?(根据学生说的,师板书)

  2、那你们的一天是怎么过的,有规律吗?(什么时间做什么?)

  3、你们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二)建立模型:联系实际认识整时

  1、谁认识这是表示几点钟?(师出示时间卡,电子表形式,也可以制作成课件)。

  2、除了这种表还有其他表吗?说说你知道的钟表?

  3、大家说的表有什么不同,哪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给他分分类吗?

  4、认识针式钟表:

  (1)分组观察学具,说说表盘上有什么?

  (2)你对钟表的表盘了解多少呢?(你认识了哪些部件)

  (3)老师指哪根针你说出它的名字。

  (4)师小结: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钟表的形状、功能都有不同,现在大多数的时英钟、时英表与我们现在的表盘一样只有分针、时针,我们看时间也主要看这两根针,而在我们读时间时,口语习惯说6点、6点半,但书面语应说6时或6时30分,这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5、师指着前面的电子表说,谁能在钟面上把这个时间表示出来?

  师: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也经常看钟表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刻,那大家想一想,你看到的6时在钟面上是什么样的,在小表盘上拨出来。

  师巡视后,出示2个钟面。

  6、小时讨论:哪个才是6时呢?说出自己的看法?

  注意:学生会说这时12时30分,师这里先不要急着评价。

  7、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同学们说的很好,整时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出示实物钟,调整表盘,指着6就是6时,指着8是几时?这是几时(边拨边问)。

  (二)合作学习认识半时

  1、出示钟面问:看这一时刻,时针、分针都指在哪里?学生观察回答:

  师小结:是的,这个钟面表示半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30分。师拿出实物钟,拨出几个半时让学生练习读,并说说自己这时候大约在干什么?

  2、那刚才有同学说同12时30分。(师指着表盘)你有什么看法吗?小组讨论后回答。

  3、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一起去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出示课件),小组同学互相说,再指名说一说。

  看书本P90页图2

  4、通过刚才的学习,还有没有问题不明白,可以提出来?师根据回答进行简要的小结,并说关于时间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

  三、解释应用

  1、游戏:找朋友

  让4名带有钟面头饰的同学出现,让4名持时间卡的同学,去找朋友,时间一致的即为一对好朋友,其他同学当裁判。

  2、课件出示:小动物认时间比赛,学生当裁判。(玩法略)

  3、你拨我读。并说说这时自己大约在干什么?(同桌交换进行)。指师拨生读,师读生拨并说说自己在这时干什么?

  4、完成练习:

  (1)同桌合作完成认一认,并说说他在干什么。

  (2)连一连,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布置一个小任务:观察太阳的起落时间

  小朋友,近段时间老师正在研究太阳,我想知道一天中每个地方的太阳是不是在同一时间升起的,同一个地方每天太阳是不是在同时间升起,它又是几时下山的,可是老师只有一个人,观察这里就不能观察那里,观察那里又不能观察这里,可急死我了,今天大家都认识了时间,不知道你们中谁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帮帮老师,观察太阳可要起的很早的,你怕辛苦吗?

  布置任务:

  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引入,向学生渗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

  这样设计是因为电子表形式学生最容易识别,较易切入。

  为后面,不同的钟表对时间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埋下伏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讨论得出

  结论。

  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简介时间的读法和写法。

  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认识钟面。

  为认识半点埋下伏笔。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培养观察能力。

  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边做边说,边说边做,有利于学生掌握。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好胜心理,提高他们观察的热情。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用激将法,激起学生好胜心。

一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孰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练习九第5、6题主题图。

  教学过程

  复习

  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 2×4 3×4 5×2

  2×5 5×3 5×1 3×3

  4×4 1×5 4×5 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练习

  出示练习九第5题主题图

  说说你能看到了什么?(三个小朋友买糖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把学生零散的语言进行整理:柜台上摆着饼干、小蛋糕、巧克力、薯片要6元,饼干4元一块蛋糕3元, 一筒薯片要6元,小云想买3包饼干,小红想买2盒巧克力,小明想买5块蛋糕。他们3个各要用多少钱?

  说说你是怎样相的?你能写出算式吗?

  4×3=12 3×5=15 5×2=10

  假如你去买,你想买什么?买多少?要花多少钱?(说给大家听)

  出示第6题主题图

  (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

  (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三、四人小组讨论。

  四、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2、3、4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4、通过认识100以内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数数方法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应是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展示台、给每位学生准备数量为100的物品。

  教学设计理念:

  向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并运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0—20),谁能从0数到20?(一生数,其他拍手),谁能接着往下数?(2—3名接着数,到70过后师示意全班齐数并齐拍手)

  2、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数数,你能说一说吗?(略)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的数,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知识。〕

  3、师:我们班共有多少位同学?(65位),自己亲自数一数。(学生站起来数班级人数。)

  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学生汇报,肯定有不一样的)

  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其他同学跟着一齐数,结果是65位同学。)

  师:在刚才数人的时候,39的后面是多少?49的后面是多少?59的后面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师总结数的方法: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数班级人数,体现数数的方法: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同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实践操作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数什么呢?数的东西就藏在你们的抽屉里,快拿出来看看吧。看看自己都拿到了什么物品?喜欢吗?

  2、师:现在听清要求,请很快的数出10个物品放在桌子上,放成一堆,仔细观察,10个呀,就这么多。

  师:请你再数10个出来。

  师:现在是多少了?

  师: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师:请你把袋子里的物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

  生猜(略)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请你仔细数一数。(学生开始数桌上的物品,有糖、枣、沙枣、棋子、小棒、铅笔、玉米粒等。)

  3、学生汇报数的结果

  师: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一个一个数的',有两个两个数的,有五个五个数的,还有十个十个数的?)

  师:刚才谁都数的是100?请举起手。其实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每个袋里的物品都是100,你们数对了。(学生高兴地欢呼。)

  师:有的小朋友没有数对,我们给他找一找数错的原因好吗?

  学生寻找出错的原因:

  1、点的和数的不一样快

  2、数的物品太多,有时稍不专心会忘。

  3、转整十数时不知道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学会用多种方法数数,渗透估数的方法,体会准确数出物体个数的方法,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4、师出示100粒大米。谁来猜猜这些大米是多少粒?(生猜)

  师:看着这100粒大米,再看看周围同学桌上的100个物品,老师有些不明白,都是100,为什么有的堆大?有的堆小?

  生:因为有的物品大,有的物品小。

  师:刚才的100颗糖,100枝铅笔,100粒大米……我们都可以用数100来表示。(板书:100)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提高估数的能力。〕

  三、探索活动

  1、接数,数的组成

  师:请你数出35个物品,怎样摆放让人一眼看出来。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小袋和皮筋。(师事先在物品袋里装了小袋和皮筋)

  生数并摆出35个物品来。(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名摆铅笔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再请一名装小袋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并说出这样做的理由。

  学生同桌相互检查,改正摆放错误。

  师:看着你们的35个物品,同桌相互说说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师:请你从35开始继续数物品,一直数到42个。

  师请一名数小棒的学生展示42根小棒的摆放方法。说一说4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板书: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数的组成〕

  师:从45数到63,6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请一学生说一个数,大家接着数。同桌再互相考一考。

  师:从88数到100,能行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并会从任意一个数接着往下数〕

  师:同学们数数越来越好了,老师这儿有几幅图,一起来看看。课件分别出示汤圆图和钢笔图。

  ⑴说出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共有多少个汤圆?(课件出示答案)

  ⑵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说说想法,一共有多少枝钢笔?(课件出示答案)

  2、估数、数数、100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动态的百羊图

  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只羊?(生猜)

  师:到底有多少只呢?你来数数吧!(动态的羊不好数,羊多不好数)

  师:谁能想个办法,能让我们比较容易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只羊?(生想办法)

  师:出示把动态的羊10个10个圈起来,用栅栏围住,现在我们再来数一数。(生很快数出是100个)

  师:怎么这么快数出来了,生说出数的方法:10个10个数,数了10个十

  师:10个10是多少?板书:10个10是100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进一步渗透估数的意识,体会10个10个数的优越性,并认识10个10是100,理数100的意义,突破知识的难点。〕

一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明白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数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十个十个的数,从0数到100。

  2、揭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0以内的数的组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来学习有关100以内数的知识——读数、写数。

  (板书:读数写数)

  二、学习读数、写数:

  1、认识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认识计数器

  出示计数器,说说计数器的'特征:三根柱子,分成三档。

  每档10个珠子。

  计数器上下面的字:从右边是个位,十位,百位。

  3、用计数器表示数。

  (1)师:24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请你们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摆24根小棒

  ①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篮子,现在请同学们从小篮子里拿出24根小棒,拿好了吗。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

  ②学生说教师也拿出24根小棒,问:2捆是多少根。

  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说得真好。

  师:想一想:2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

  4根小棒(也就是4个一)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

  (2)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24

  师:为什么这样表示呢。

  说得真好。2捆小棒表示2个十,2个十就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根小棒表示4个一,4个一就在个位上拨4颗珠子。

  (3)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

  师:计数器上表示多少。怎么写呢。对,计数器十位上有2颗珠子,我们就对着它的十位写2,个位上有4颗珠子,我们就对着它的个位写4。(板书:写作:24)。

  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4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1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数上册P84、P8511~20各数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直尺、橡皮圈、小棒(学生会熟练地用橡皮橡扎小棒)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的定位

  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后继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认识多位数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读数、认数、甚至会写数,难点是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感。本节课所要完成的知识技能目标是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等方法,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并学会数数。过程方法目标是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是搜集生活中客观存在11~20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树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2、教学策略选择

  整堂课的设计体现了“尊重学生、尊重课堂”的教学理念,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借助小棒操作,利用反面材料比较等策略,从而突破重难点。

  ⑴通过操作、比较,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借助小棒,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围绕中心问题“这些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地看出是12根”,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感知十进制的优越性。预设时,考虑到12根小棒不同的摆放难以比较出十进制的必要性。但是十进制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是后继学习多位数的基础。当意见不统一时,设计“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这个游戏,同样多的小棒,不同的摆放,给予同样多的'观察时间,而读数的速度完全不同。教师利用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我比较,充分感受到“十进制”的优越性。从感知到理解,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运用转化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亲历10个一是1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

  ⑵通过实践、猜测,发展数感。

  用数来描述生活,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这是数感的具体表现之一。整节课的设计把数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数以生命力,从引入部分的猜铅笔,到实践运用部分说说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或用过这些数,猜抓一把铅笔几支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 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1、引入

  ⑴小朋友,你们成为小学生后,爸爸妈妈非常关心你们的学习,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学习用品,你看,铅笔就买了这么多。(教师拿出放有12枝铅笔的笔筒)

  ⑵猜一猜,有几枝?

  ⑶到底几枝?你有什么好办法?(数一数)怎样数?

  ⑷再拿出另一个放有20枝铅笔的笔筒,问:这里有几枝?肯定比12枝多,到底有几枝?(数一数)

  师:一枝一枝地数,你感觉怎么样?(慢、麻烦)

  2、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很快地数出12根小棒,把多余的推到一边。

  二、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小棒怎样摆让别人也很快地看出是12根?

  2、摆小棒,感知“十”。

  ⑴动手操作、摆一摆。

  ⑵同桌交流,看看别人是怎样摆的?

  ⑶全班交流。

  ①你是怎样摆的?上台展示

  a.||||||||||||

  b.||||||||||||

  c.||||||||||||

  d.||||||||||||||||||||

  e.......

  ②比较:你认为哪一种摆法就能很快看出是12根?为什么?

  【备选】若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用课件演示每幅画面出现的2秒后消失,问:有几根小棒?

  |||||||||||||||||||||

  |||||||||||||||||||||

  |||||||||

  ③现在你喜欢哪一种摆法?那就用我们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再来摆一摆刚才的12根小棒。

  ⑷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①这一捆有几根?(10根)也就是10个一,几个十?(1个十)

  ②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

  ③看着这一捆小棒,自己轻声地说,全班齐说。

  3、摆小棒,说组成。

  ⑴师摆13,边摆边说。

  1个十,3个一组成13。反过来也可以说13是由1个十,3个一组成的。

  ⑵生摆15,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⑶摆一个比10大的数,你喜欢摆几就摆几?

  ①你摆了几,让其它小朋友说说你摆了()个十,()个一。

  ②说说你摆了()个十,()个一,让小朋友猜你摆了几?

  ③小结:看来摆十几,先摆()个十,再摆()个一。

  【备选】若是学生直接摆出||||||||,请说明这样摆的理由。

  若是学生先摆1个十,再摆10个一,把调整意见的基础上把10个一扎成一捆,理解2个十是20。

  ④延伸:3个十呢?4个十呢?

  ⑷填一填。

  ①1个十和1个一组成()。

  ②1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③()个十是()。

  4、看直尺,理解数的顺序、大小。

  刚才小朋友认识了一些数,这把尺子上也有一些数。

  ⑴放到投影上放大,0~10。

  ⑵猜10后面有哪些数?比19大1的是()。顺数、倒数。

  ⑶看到直尺上的数,你知道了什么?

  如:比11大1的数是12。

  18的邻居有19和20。

  15的前面是(),后面是()。

  ......

  ⑷现在你能按一定顺序给这些数据排排队吗?

  5、揭题:11~20各数的认识。

  三、实践运用

  1、在生活中,你在哪儿里见过或用过这些数?

  【备选】

  1年12个月,整体认读音节16个。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

  一盆水彩笔12色,今天是10月20日

  十字路口红绿灯20、19、18。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吗?

  你抓一把糖给()颗。

  你抓一把铅笔约()枝。

  2、实际运用

  ⑴奖红花。

  ⑵到现在为止,你有几朵红花?

  ⑶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圈一圈,画一画,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有几朵红花?

  ①一页大约有()朵红花。

  ②谁的红花最多?

  ③以后自己数出10朵,先圈一圈,再到老师那里换金苹果,这样既帮助自己,又方便了老师。

  四、课堂总结。

  11~20,这条波浪线什么意思?

一年级数学教案13

  师:在动物园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蚂蚁饿急了,正在找东西吃呢。忽然它看见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围有许多方格,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请看图,这儿有提示:蚂蚁往右走几格,再往上走几格到苹果处。我们一起来帮帮小蚂蚁好吗?(老师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

  师:这只小蚂蚁又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香甜的香蕉呢,请小朋友自己去帮助小蚂蚁,好吗?你可以看提示(2)

  师:这只小蚂蚁的胃口可大了,它还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虫和脆甜的鸭梨呢!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人可以商量商量蚂蚁该怎么走,然后再画出来。(展示不同的方法)

  4、说一说,他们各住在哪里?

  5、综合练习(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6页内容及练习一的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进一步体验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为今后建立较好的空间观念打基础。

  3.让学生在多种活动的参与中体会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在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新课。

  师:教师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做游戏,那我们上课前也来做个“点指”的游戏。老师说哪,同学们就用手指哪? 生随老师做游戏

  师:从这个“点指”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实任何物体都有它们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位置。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位置

  师:经过一周的评选,我们的假期作业终于评出了两名优秀的作业,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这两名同学一个同学是第五组的,一个同学是第四个。根据老师的描述请同学们快找一找他们是谁?

  (生四下寻找发现无法确定)

  师: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学?

  生:因为第五组有4个同学,而且每一组都有第4个同学,所以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同学

  师:是啊!第五组有四名同学,只说第五组很难一下子知道他是谁,而坐在第4个的每一组都有1个,所以也无法知道他是谁,那么怎样能让同学们一下子把位置确定下来?

  (生自由回答)

  师:既要说出在第几组,又要说出是第几个。(板书)

  师:他们分别是第五组的第3个(冯铭思)第2组的第4个(韩嘉悦)

  生汇报后发给学生奖品,并及时鼓励。

  师:按我们现在的座位,同学们看一看,班级一共有几组?

  生:一共有6组

  师:谁来数一数 生数一数

  师:习惯上我们都是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组、这是第二组……

  请各组同学记住自己是哪一组的,听老师的口令

  请第一组的同学挥挥手 请第二组的同学跺跺脚

  请第三组的同学拍拍肩, 请第四组的同学站起来转一圈

  请第五组的同学笑一笑, 请六组同学拍拍手

  师:最近咱班的王爽学习上很有进步,你能说出他的位置吗?

  生:王爽在第6组第2个

  师:第四组第一个同学请起立(张墨焜)

  师:谁是老师的好朋友,请你告诉我你的.位置。

  (生自由回答)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请小组的同学猜一猜

  (生小组合作)

  师:请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把第5页的内容填上。

  (生自由活动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板书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后两个同学的座位、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齐读板书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也想考考大家你们看,他们来了。从这幅图上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出示做一做)

  根据第一行第2个是猴子这个条件,谁知道狗在第几行第几个?

  师:你还能提出 什么问题?

  生自由提问

  2、星期天小明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8排13号的电影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影院发现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应该进哪扇门呢?”哪位同学能帮助他?(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师:(学生汇报后,小结)我们的电影院都是这样的,如果拿的是单号票,就从单号门进,双号票就从双号门进,那么小明拿的是8排13号,这是一张单号票还是双号票呢?

  (我们看单号或双号,只看票上是几号,不用看是几排)

  小明由单号门进入,看到电影院里座位很多,他急了:这么多座位我应该坐在哪?如何帮助他找到座位?

  生:先找8排再找13号

  师:小明和小丽是好朋友,一个是8排13号、一个是8排12号,他们会坐在一起吗?

  生:不会(因为电影院的座位比较特殊,把的在的单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是2、4、6、8……中间号,向两边逐渐扩大,所以他们不会挨在一起。

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与描绘自身躯干上的左右位置关系及他人身体上的左右位置关系。2、认识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判断和观察的能力,渗透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有用的生活数学,体验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照片说出物体所处的左右位置。

  教学难点:说出面向学生的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教学媒体:软件、课题、卡片制作:左、右。

  课前学生准备:

  1、你写字拿笔的手是(左手/右手)。

  2、你吃饭拿碗的手是(右手/左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1、你的左手和右手分别可以做哪些事情?区分左手和右手。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很大,可以做很多事情。找一找、摸一摸自己身体上还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

  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左手、伸出右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眼睛。

  小卡片认语文字:左、右,你是怎样区分这两个字的?

  2、摆摆说说、理解左边与右边。

  (1)教师说学生操作:拿出橡皮、学具盒、数学书、文具盒、铅笔。

  把书放在中间、把橡皮放在最左边、把铅笔放在最右边、

  把学具盒放在橡皮的右边、把文具盒放在铅笔的左边……

  (2)学生说说: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什么在什么的左边?什么在什么的右边?同桌讨论:尝试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的位置关系。

  (3)同桌合作,自由摆放,互相说,及时交流。

  3、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的认识。

  (1)说说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指定某个学生,说出他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4、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个本领。出示课题。

  二、实践活动,体验“相对”,加深理解。

  1、判断实物的左右

  (1)师:老师有一只手套,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它是左手的',还是右手的,为什么?

  (出示实物)

  生1:只要看大拇指在哪里就知道了。

  生2:我用自己的手放上去试试,哪只手放得对就是了。

  生3:我看它和我的哪只手大拇指朝一个方向的,就是这只手。

  师:大家想的方法都很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如何判断左右。(板书课题)

  (2)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看它的大拇指,可如果是穿着鞋子的脚呢?看不出脚趾,我们该怎么判断呢?看看你的左脚和右脚,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区分脚的左和右吗?

  2、判断图上的左右

  (1)与观察者是同方向的类型

  ①看书P8/两幅图,说说左和右

  (2)与观察者不是同方向的类型

  ②看书P8/3两幅图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生:先把自己当作图中的人,再判断。

  ③游戏:

  师:同桌面向同一个放向(向左转)

  刚才的游戏中你和你的同桌动作的方向是一致的吗?

  同桌面对面,做同样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的动作正好相反

  师:对了,就像照镜子,面对面观察到的结果是相反的。

  3、理解以不同参照物为标准,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1)游戏:请五六名小朋友到前面,拉手围成圈。

  师:说说某某小朋友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师让这位小朋友自己说说他的左右两边各是谁?

  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和他看到的不一样呢?

  生1:面对面

  师:大家说得对!因为我们看的时候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的,而某某小朋友是以他自己的位置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不同。

  三、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1、联系实际,上下楼梯情景。

  (1)靠哪边上下楼梯是正确的?为什么?进行表演体验,进行思想教育。

  (2)引导感悟与体验:方向不同,位置也不同。

  2、看照片小组谈论,完成教材相关习题。

  小组合作--动手演示--观察自身--得出结论

  四、总结下课、20以内口算的训练与强化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游戏:师生对口令(9的组成)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题图。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图中有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板书:8+1=口,1+8=口)

  怎么想8加1和1加8等于几?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3)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1=口)怎样想9减1等于几?

  (4)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8=口)怎样想9减8等于几?

  (5)想一想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4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6)小结:

  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相应的减法算式,这里的四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2、动手操作:让学生把9个花片分成两堆,有几种方法?观察每一种分法,再想出相应的4条算式。同步交流。

  3、全班交流,发表见解。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一种分法及相应的4条算式。(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要说出相应的得数。

  4、归纳整理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有顺序地整理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及9减几的算式,然后让每组的学生把整理的算式在全班交流。

  三、游戏体验,巩固知识。

  教师说活:小茄子博士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他就想邀请你们到动物之家去走一走。

  游戏一:

  小茄子博士先带你们到小蜜蜂那儿去看一看,看看它那里有没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蜜蜂的数学问题是“火眼金眼”显神威。

  想想做做第1题(凑成9)

  让学生说出加法算式。

  游戏二:

  小鱼吹着泡泡欢迎大家,它也有问题考大家。(想想做做第2题)用9减每个鱼泡泡上的数,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游戏三:

  “乖乖做作业”(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把12条算式写在卡片上,让学生以口算形式抢答。

  游戏四:

  动物大本营(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动物大本营要举行数学竞赛了,你们愿意参加吗?让我们也来比一比吧!

  □+□=9 9-□=□

  比比谁说得又多又对。

  四、课堂总结:

  说说你们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板书设计: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8+1=9     1+8=9

  9—1=8     9—8=1

  教学反思:

  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活动这一情境入手,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既提起了学习兴趣又很快带动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根据加法学减法,教材这样安排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也为讲解加减法的关系奠定了一个基础。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04-25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3

一年级数学教案10-13

一年级北师数学教案02-25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02-05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01-27

一年级数学教案09-22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7-02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1-0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