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数学思考: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日历”出示某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
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年”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探究新知:
师:人一生下来,就与时间相伴,伴我们终老一生,在我们生活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许许多多非常有意义事件,并使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些日子。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依次出示开国大典、申奥成功、植树节、庆六一情景图学生观察并回答。呈现出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
2、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如:教师节是几月几日?,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是什么时间?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汇报。
3、认识年历
(1)课件出示20__年年历。及问题。
引导学生学着看年历,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回答问题: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几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书:1年:12个月。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7个)大月
30天:四、六、九、十一(4个)小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2
《旋转与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3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流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
小组二:12x4x6=288
小组三:12x3x8=288
小组四:12x20+12x4=288
小组五:用竖式计算
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研究笔算方法
8、巩固法则
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
三、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后编5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4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辨认东、西、南、北的。
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计了在操场上进行实际生活中辨别东西南北,第二部分设计在室内进行地图上的辨认东西南北。
在设计室外这一教学环节时,我们认为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如介绍校园、转方向、指方向等,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丰富了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在教学方向的相对性这一环节时,设计了从室外转入室内,产生对幼儿园楼不同的位置描述,矛盾的出现,促使学生不断地质疑、解惑。在具体情景中感受方向的相对性。
在室内认识地图上的方向这一环节,是在使学生获得具体想象感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将具体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图,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练习的设计本着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设计了活泼可爱的卡通动画,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熟练对东西南北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平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5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习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6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页例2、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平面示意图上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看平面示意图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据描述的物体的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2、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
学习难点:运用指向“北”发现信息,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
一、情境导入过程:
1、出示学校示意图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的学校,你能在纸上画一画教学楼、体院馆、图书馆、大门分别在哪里吗?
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画图。
根据学生的描述,课件展示平面图。
3、引导学生注意平面示意图的“北”。
提问:教学楼在操场的哪个方向?
生:北。
问:你怎么知道?
生:太阳在东边,然后就判断出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
4、总结。
平面示意图上一般都标志“北”,这里指向北边。根据北的方向?怎么确定其他方向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确定平面示意图上的其他方向。
1、出示带有“北”的平面示意图
师: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我们一起来说说其他方向在哪里好不好?
学生回答。
2、制定空间中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让学生判断方向。
师:我指其中一个方向,请同学们快速说出是东西南北哪个方向,好不好。
教师指,学生答。
根据平面示意图,描述位置。
1、教师提问。
教学楼在操场的哪面?体育馆在操场的哪面?
操场在图书馆的哪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哪面?
教学楼在大门的哪面?大门在教学楼的哪面?
学生回答。
2、同学之间相互提问。
师:你和同桌合作,你问__在○○的哪面?你的同桌回答,然后角色互换。
学生相互交流。
根据方向,判断位置。
出示没有标出楼名字的平面示意图,提问。
师: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教学楼在哪里?
学生回答。
师:大门在教学楼的`南面,大门在哪里?
学生回答。
师: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院馆在操场的西面。图书馆和体育馆分别在哪里?
学生回答。
三、巩固应用
1、做一做
2、知识运用:教师描述空缺部分的事物的方向,学生填写。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怎么在平面示意图上的如何分辨东西南北;还知道了如何根据描述的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你是怎样根据平面图上的“北”。确定其他方向的?
五、课外拓展
你知道吗,方向在生活的运用,学生讨论,教师出示PPT。
六、作业布置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类比、建立模型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1、理解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法竖式计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猴子们收桃子的情景)同学们,这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来了,果园里的秋桃也该收了,小猴子们在忙着收桃子。有两只猴子早就摘完了,它们正忙着分桃子呢,不过,它们并不高兴,眉头紧皱,看来是遇到麻烦了,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趣的`“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展示情境,引导观察,诱发思考。
希望你们做个公平使者,帮它们分一分,使两只小猴子都能满意你们的分法。
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探究分法,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解读除法的意义。
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重点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1)怎样列式?
(2)为什么这样列式?
2、学生独立计算“68÷2”。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4、全班交流。
﹙1﹚摆一摆。
每只猴子可以分3篮零4个,一共34个。
(2)60÷2=30 8÷2=4 30÷4=34
(3)抽象概括。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每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研究一下。
(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课件出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学具,开动脑筋,四人一小组动手操作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操作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10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面画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生2:我们是用直尺去量
师:还有想法吗?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总结并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学生齐读。
2、知识迁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仿照刚才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小组在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巡视,生汇报。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读。
师:现在,谁来告诉我每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师在黑板上贴字条)去掉“相邻”行吗?为什么?平方米和平方厘米相邻吗?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生回答师板书: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师领读生跟读(正读反读这三个关系式)
3、根据进率,进行换算
师:应用这些关系,你能推算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就是2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00平方厘米)
1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呢?
反过来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2400平方分米=()平方米?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举几个例子吗?(生举例)
三、深化新知,巩固练习
(一)、火眼金睛(下列说法对吗?)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我们学校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合5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平方厘米()
(二)、神机妙算(你能很快说出答案吗?)
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3平方米=()平方分米
10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平方米=()平方厘米
(三)、大显身手
一个正方形桌面的周长是360厘米,边长是多少厘米?这个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回顾整理、总结生成
1、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所学内容,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2、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生畅所欲言。)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五、布置作业
1、83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四题
六、拓展延伸
(智力闯关)
小红家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小红家客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听算20题。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18X6=108
46X7+3=325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帅板书:商X除数二被乘数
商X除数+余数二被乘数
二、新授
1、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
教帅巡视指导。
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
2、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教帅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
100 — 2 = 98
984—7=14
3、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形成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2、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课件)、学具袋〔内装小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小长方形、小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各四个〕长方形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个数学游戏吧!(投影出示P54图)
1、师讲明游戏规则
①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并涂色。
②描出所画图形的边框。
③相同时间内完成多种画法者为胜。
2、学生独自活动、小组交流推选作品。
3、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4、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面积与周长的含义不同;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
二、整理概括
1、在本单元中,你还学会了面积的哪些知识?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面积
单位及进率
应用
计算方法
3、生活中哪些方面会用到这些知识?
三、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P55实践活动的.情境图。(小明家厨房装饰,如何选用地砖)。
从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吗?动动脑,动动手,看谁是数学小能手。
(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
课件出示解题过程。
四、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用两个边长是6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一个卫生间用长方形地砖铺地,每行铺15块,铺了10行。这个卫生间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如果每块地砖长3分米,宽2分米这个卫生间的面积有多大?
五、思维训练
P55画一画的(1)题。
(1)让学生先动手在课本上画一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亲身体验。
(2)问: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三角形和长方形能铺满长方形)
(3)讨论:是不是任意三角形都能铺满长方形?
还有哪些图形能铺满长方形?
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动手拼一拼。
(4)全班交流各自所得。
2、你能设计一种图案使它铺满这个长方形吗?
课下动手画,小组内选出作品贴在“数学一角”。大家评出咱班的小设计师,好吗?
六、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何感受?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4、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人民币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自己买过东西?买过什么?花了多少钱?(让学生自由发言)
星期六,淘气也去超市买文具,却看不懂标价牌上的价格,想请大家帮帮忙,好吗?(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1)说一说。
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初步感受每个标价牌上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2)填一填。
让学生动笔填写每种文具的价格,然后集体交流。
2、认识小数的特征。
(1)师介绍小数。
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这样的数叫小数。
观察一下,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都有小数点)
小数都有小数点,小数的读法也和以前的数不同。比如: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师边介绍,边板书)
(2)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单价,再指名读。
(3)师生共同小结小数的读法。
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右边的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读出小数就可以,不要求学生背诵。)
3、试一试。
认真看图,图中一共是多少钱?既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认真想一想,填一填。
(1)独立完成,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
(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应用。
1、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讨论“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统计所有教科书的价格,并填一填,与同伴说一说。 3、思考讨论:
售货员阿姨把一件商品的价格写错了,原来是3、50元,她写成了0。35元,会出现什么结果?
四、评价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价一下,你自己和同学。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12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指南针
学生准备:指南针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你们去过北京吗?(学生自由发言,介绍北京)
师:下面老师也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北京,看看天安门广场及周围都有哪些建筑。(课件出示教材2页主题图)
师: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的哪面吗?(学生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看来仅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上、下、前、后、左、右来表示方向还不够清楚,我们还要学习新的有关方向的知识。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学生自由汇报,有的学生知道东、南、西、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辨认东、南、西、北。(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自然引入,尝试描述,感受方位词在描述物体所在位置时的方便,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师: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小明站在操场上锻炼身体。(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1的情境图)你们知道他面向的是什么方向吗?(小明面向的是东)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因为他面向太阳,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
课件出示:小明面向的方向是东,他背对的方向是()。
(强调:东和西是一对相反的方向。板书:东与西相对,并让学生读一读)
师:面向东,背对的是西,反过来,当你面向西时,你背对的是什么方向?(东)
课件出示:小明的右边是南,左边是()。
(强调:南和北也是一对相反的方向。板书:南与北相对,并让学生读一读)
师:面向南,背对的是北,反过来,当你面向北时,你背对的.是什么方向?(南)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忆方向呢?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师: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感受到了什么?(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例1的情境图,把下面的四句话填写完整。
图书馆在校园的____面,体育馆在校园的____面。
教学楼在校园的____面,大门在校园的____面。
2.感知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师:指一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你知道我们教室的哪一面是东吗?(学生用手指一指,并说一说判断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面向东面,一起说儿歌,并指出方向。(学生边说儿歌,边指出方向)
师:我们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请大家用手指一指,说一说。(学生先自由说,再指名说,其余学生根据他说的用手指出东、南、西、北)
3.体验顺时针转动。
(1)游戏:听口令。(老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请全体同学起立,面向东面,向右转,面向南面,再向右转,面向西面,继续向右转,面向北面,接着向右转,又回到了东面。(正好转了一圈)
(2)再次感知:按照刚才的顺序让学生再转一转,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交流发现:东、南、西、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顺时针、相对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在学生心中建立方向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2-27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1-1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4-2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1-2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5-2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04-10
[集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6-2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01-3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