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荐]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2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设计理念:本课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自我探索、尝试练习,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笔算 44×15
144×5
行间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
个别板演
相互检查,错者说明原因。
并相互说一说
指名口答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条件和问题?
2.启发思考:
要解决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怎样列式计算?教师板书:144×15
3.激励探索
你能用自己已有的笔算乘法的经验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吗?
4.提问计算方法,并由老师板书计算过程及书写格式。
5.追问:为什么十位上的1乘144的积的个位与1对齐?
6.总结算法
师: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你们能总结出计算方法吗?
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口答
学生口答
学生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
小组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集体反馈,学生说计算过程
指名学生口答
相互交流计算方法
指名口答
三、拓展练习
1、笔算
375309248
×24×26×45
错误原因
(1)用2去乘时积的末尾应和十位对齐。
(2)2没有和中间的0相乘。
(3)3成248的结果是744。
从表格中知道什么信息?怎样求总价?
先做第一题
个别板演
相互检查
完成下面2题
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观察表格
口答
填写
汇报交流结果
四、评价总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回想一下你是怎样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你想提醒大家计算时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设计。
一、用竖式计算。
52×157=456×23=
二、一列火车有12节旅客车厢,每节车厢可坐114名乘客。这列火车一共可坐多少名乘客?
四年级数学教案2
课 题: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教案内容】:
教材第70~74页。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学校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120~129的适合穿小号,130~139的适合穿中号,140~149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
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
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4、提: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69页的统计表中。
提: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
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二、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记录及统计表。
提:要想正确填写统计表,要先如何做?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方法自定,并完成统计表。
(3)组织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介绍你知道吗?
三、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75~78页
【教学要求】
使学生知道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便于分析研究问题,学会整理出数据制成的统计图。
【重点难点】
学会制作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 谈话导入
介绍上海世博会。
2、出示书73页的统计图和照片。
介绍:世界五大城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最终我国上海获得了胜出。这是大家欢庆的场面。
(1这是第一轮投票的情况(出示统计表)
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城市第一轮得票情况统计表
2002年12月
申办城市 波兰
弗洛兹瓦夫 俄罗斯
莫斯科 韩国
丽水 墨西哥
克雷塔鲁 中国
上海
所得票数 2 12 28 6 36
提问:有哪五个城市参加申办投票?哪个国家的城市得票最多?你是如何知道的?
(2)出示第73页统计图。
提问: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如何知道中国上海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
比一比:这幅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
说明:整理出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之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还有利于分析和研究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⒈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提问:这个统计图包括哪些部分?
引导学生从上向下有序地观察:包括图名、日期、单位、竖轴、横轴。
提:纵轴上又有哪些内容。
⒉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即横轴与纵轴。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数量。
(4)标上统计图名称、日期、单位。
3、提:纵轴上1格长度表示?哪个国家的得票最多,是多少票?哪具国家的得票最少是多少票?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1页。
【教学要求】
通过这次活动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体现每做一次游戏,参加游戏各方赢的机会要相等,也就是各方赢的可能性要相等。
【重点难点】
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知
1、游戏导入:
(1)每4人1小组,事先分好。
(2)明确活动要求:口袋里有4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任意摸到一个球,摸到放回,一共摸了30次,如果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如果摸到的黄球次数多,就算小玲赢。
提:按这样的游戏规则,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
(3)组织学生分小组摸一摸,并统计出结果。
(4)组织交流,指名说说每一组的活动统计情况。
提:与刚才的猜想的情况一样吗?通过游戏,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认识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课件角的度量导入
提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一下队吗?
教师指出左端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
提问:你知道他们相差多少吗?
2.教师谈话: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出示图片认识量角器
讲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半圆,所以又叫关圆仪.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结合图片,认识半圆仪中心,0刻度线和内外圆刻度.
2.(1)播放视频1角的概念
(2)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数.
(教师: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准确,还要通过测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学教材第123页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结合黑板上的角,边度量边介绍.
(3)播放视频量角方法
(4)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尽量使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巡视中注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5)教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
错误类型一:学生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重合.
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刻度线与边没对齐.
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
(6)讨论:怎样避免前面的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0在哪个圈上,就在哪个圈上找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
(7)播放视频角的大小比较
(播放前先请同学用估算的方法判断,播放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角的分类
1.自学教材第124页《角的分类》.(可按书中内容边学习边操作)
2.小组讨论:
(1)角可以分哪几类?每类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平角和直线一样吗?
3.利用活动角,按老师要求摆角.
(直角、钝角、平角、锐角......)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126页第7题.
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提问: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个时刻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吗?
3.利用活动角的量角器摆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质疑总结
1.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类.量角时要对刘顶点和0刻度线,确定如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师整理成顺口溜助记
量角器量角很简单,角可分为五大类.
中心重合角的顶点,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条边对齐0刻度,锐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数看另一边.钝角介于直、平间.
3.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27页第9题.
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五、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
四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标: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四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方法,熟练地进行换算
2、培养学生类推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难点
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新授
1、教学例3、
例3、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哪个大?
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25平方分米是多少个100平方厘米?
教师板书: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2、教学例4、
例4、根据量得的长和宽算出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桌面的面积?
根据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板书:120×55=66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哪个大?
多少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
6600平方厘米里包含几个100平方厘米?
66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怎样想?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首先要分清什么?在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400厘米=()分米=()厘米
(3)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17平方米=()平方分米
(5)2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9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他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几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五、课后作业
1、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0xx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5平方米=()平方分米
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4分米,宽25分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芹菜16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多少千克?
3、学校安装教室玻璃、每块玻璃长40厘米,宽35厘米、每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每平方分米4角钱,一块玻璃多少钱?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单位接龙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活动过程
1、每4位同学分为一组,排成一列进行游戏
2、第一位组员随意说出一个面积单位,第二位组员将这个单位转换成其他不同的面积单位,第三位接着转换……必须保证四个人说的单位都不一样
3、比如第一位同学说2平方米,第二位同学可以说2平方米等于200平方分米(也可以说2平方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第三位可以说200平方分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也可以说20000平方厘米等于2000000平方毫米)
4、说错了的同学要被罚演一个节目
四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
3、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二、试一试
第1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第2小题:可以引导学生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第2题:先鼓励学生估算,再精算。在计算两个面包多少钱时,由于还没有学小数乘法,可以用加法计算。
三、练一练
第3题: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相比谁大。
第4题:可以把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有的边的长度没有直接给出,可以先把它算出来。
第5题:首先帮助学生看懂题意,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购物小票
题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试一试:小数加减的简算
四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教学目标
一、复习公式。
师: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a—b—c=a—(b+c)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c≠0)(b≠0)
8。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9。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二、总结
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请同学们再记一下公式。
三、解题思路。
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板书:方法是关键)
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2)45÷2、5
=(100+1)×4.4 =(45×4)×(2、5×4)
=100×4.4+1×4.4 =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2)3、2×12、5×25
(3)(44×4)×25(4)999×9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相互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四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会制作会看简单的统计表。
2、培养学生分类整理和初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他们分别是……(多媒体展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喜欢吗?
二、引导探索:
1、设置情境
老师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而且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课前老师收到一位印刷厂厂长的'这样一封来信:(出示)
周老师:
我们厂想生产一批印有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的卡片,可又不知道同学们到底最喜欢什么,可以帮我在同学中调查一下吗?……
老师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老师了解到每一位同学最喜欢哪一位卡通人物吗?有什么办法?
2、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师: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如果你赞同发言小组同学的意见就请你为他们鼓掌,鼓励他们;如果你认为他们的方法很独特,有创意,而且发言也很精彩,就请你为他们热烈地鼓掌,祝贺他们;如果他们的发言你没有听明白或者疑问,可以向老师举手示意,大家说好不好?
4、引导交流:你认为这个问题应用哪种方法来整理数据比较好?请阐述你的理由,其他同学通过掌声来进行评价。
5、师小结:①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有很多不同的方法。②面临一个具体问题选择整理数据方法时,一定要根据情况而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便捷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论用何种方法来整理数据,都必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四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需要逆思考的加、减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准确迅速地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求未知数 (要求口述口算过程,并说出根据)
18+ =37 54- =23 +67=83
-26=13 +47=79 35- =7
2.板演(与口算同步进行)
学校买来70盒粉笔,用去28盒,还剩下多少盒?
(订正板演,同时把条件和问题对调,变成例7)
二、讲授新课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答应用题.(板书课题:解应用题)
1.教学例7
学校买来一些粉笔,用去28盒,还剩42盒.学校买来多少盒粉笔?
(1)指名读题,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板书线段图,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式解答.
28+42=70(盒)
(3)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提问:怎样进行检验呢?
A: 用买来的70盒粉笔作为已知条件,减去用去的28盒,如果等于剩下的42盒说明解答正确.
B: 用买来的70盒粉笔作为已知条件,减去剩下的42盒,如果等于用去的28盒说明解答正确.
教师板书:
A:买来的盒数-用去的盒数=剩下的盒数
B:买来的盒数-剩下的盒数=用去的盒数
提问:(a)买来的盒数知道吗?
教师说明:可以设买来粉笔 盒.
(b)买来的盒数为 ,用去的知道吗?剩下的知道吗?谁能列出一个等式 ?
引导学生列式: -28=42 -42=28
(补充课题: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
(c)结合题意说一说等式的意思.
(d)解答等式 -28=42 -42=28
=42+28 =42+28
=70 =70
教师说明:因为设未知数 时,已经说明单位名称是盒,所以计算结果就不用再写单位名称.
2.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来解答应用题,它有哪些步骤呢?结合例7说一说.
第一步:读题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求的是什么?设未知数为 (板书:设)
第二步:按照题意,找出哪些数量与哪些数量有相等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板书:列)
第三步:求出未知数 是多少(板书:求)
注意: 代表的数量不写单位名称.
第四步:检验并写出答话.(板书:验、答)
三、巩固练习
1.食堂原来有27袋大米,又买来一些,现在共有43袋.食堂又买来多少袋大米?(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再解答出来)
订正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列出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并注意计算和书写格式有没有错误.
2.小林原来有一些邮票,同学又送给他14张,现在一共有70张.小林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3.小强读一本童话书,已经读了49页,还有36页没有读.这本童话书有多少页?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谁能说一说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应用题的步骤?
五、课后作业
1.山坡上栽满了松树和柏树.松树有250棵,比柏树多120棵.柏树有多少棵?
2.小明有连环画38本,比小林少13本。小林有多少本?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大家来找茬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求未知数x的过程.
活动准备
教师将下列题目制成幻灯片或写在小黑板上.
(1) -467=267
=467+267
=200
(2)520- =180
520+180=
340=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错题(幻灯片或小黑板).
2.学生分组挑出题目中的错误.
3.挑得越多越快的小组获胜.
四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7页复习题和例7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十五的
第4-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具准备:写好复习题的小黑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到入
1、口算练习。
做练习三十三的第4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看表计时。做完后,集体订正,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
2、做第147页的“复习题”。
教师出示写好复习题的`小黑板(题目下画出示意图),让学生自己审题,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析、解答的。
二、学习新知
教师把小黑板上的复习题改成例7,同时把示意图中表示3分所走的路程的标志擦去。
教师:“这道题告诉我们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人的速度,求经过几分两人相遇。根据我们刚才做过的复习题,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解答?”
小组讨论。
独立完成。
做完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解答的,教师板书。
270÷(50+40)
=270÷90
=3(分)
答:经过3分两人相遇。
三、课堂练习
1.做第147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做练习三十五的第5题。
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这恰好与上节课学的’已知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的题目是相反的应用题。根据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X时间·=路程‘和’路程÷速度=时间‘,在解答相对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时,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数量关系。”
(板书: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作业:练习三十五第6-8题。
板书设计:例7270÷(50+40)
=270÷90
=3(分)
答:经过3分两人相遇。
四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含义;
2。从实例中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三角形的高,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能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一条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概念。
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能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教具、三角尺。
主要教法选择:观察法、知识迁移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请每位同学从你的抽屉里拿出两根小棒,试一试,你能摆出什么图形?
谁来说说自己摆出了什么图形?(指名说)
下面请每位同学再添上一根小棒,能摆成什么图形?(指名说)
用屏幕出示学生们可能摆出的图形,提问:你能说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吗?那么,在同学们摆出的图形中,那些是三角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三角形的定义及组成
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三角形,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让学生充分发言)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其实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有许多的三角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录像)
⑵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生活中的'三角形,那么你能说说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等)
提问:那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吗?(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比较重要?(围成)为什么?(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那么这三条线段应该怎样去围呢?(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端点相连)
请学生互相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学习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⑴小组活动:请组长将本组的小棒分给组员,每人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有学生发现自己的三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这是怎么回事啊?
小组研究: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小组汇报,并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屏幕出示例3的图,让我们帮助小明解决一个问题:小明每天上学从哪条路走最近?为什么?(中间的这条路最近,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
⑴游戏
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游戏规则:每人一个图形,拉动这个图形,只要使它的形状发生变化,就算赢。
请学生推荐两名力气比较大的学生(一男一女),出示教具,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先让女生选择一个图形,另外一个就是男生的。
请大家预测一下,男生和女生谁会赢?为什么?
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⑵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那么,要想使这个平行四边形也能够固定住,该怎么办呢?(加上一根木条,形成两个三角形。)
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在生活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⑶你瞧:这张桌子摇摇晃晃多危险啊!有什么办法加固它呢?
斜着钉两根木条,组成三角形。
4、学习三角形的高
⑴刚才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来表示点,例如,我们可以给这三个点分别取名字为A、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可以称为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分别称为AB、AC、BC,下面想请同学上来指一指,每一个顶点分别对应哪条边。
⑵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提醒注意:高要画成虚线,而且要画上垂直符号。
想一想:一个三角形中能画出几条高?为什么?(有三条高,因为每个三角形有三个顶点)
⑶学生练习
请每位学生在课本86页,练习十四第一题,请你画出第一个三角形的高。
提醒注意:三角形的高要画成虚线,并且要画上垂直符号。
你能画出几条高?那么,另外两个三角形的高你会画吗?试一试,好吗?
(让学生互相检查,并说说怎么检查)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具有稳定性,而且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我们还认识了三角形的高,并且学会了给三角形画高,不同的三角形所在位置不同,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研究。
四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学习平行线,画长方形的方法。((课文第67页的例3、练习十一的地3、4(2)(3)题。)
教学目标:
1、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3、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4、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平行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5、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教学难点:
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教具准备:
直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
板书课题: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动: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68页4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意义及实用价值。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掌握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与略写,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发展符号感。会根据字母所取值口头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培养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常见数量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或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上课之前先请同学读一首古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奇怪了,今天胡老师怎么待大家读起古诗来了,同学们是不是有疑问,别急,墙角数枝梅,如果让你来画梅,你准备花几朵。
师:怎么有这么多种想法?
原来数枝梅,梅花的朵数不确定,可以是10,也可以是100,那用什么可以表示这样不确定的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说一说可以用哪些字母表示梅花的朵数。
对,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梅花的朵数。那我们就用n吧。
二、探究新知
1、师:一朵梅花有5片花瓣
两朵梅花有片花瓣,怎样列式2×5;2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三朵梅花呢?3×5;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N朵梅花呢?n表示什么?
你知道这里的n可以是哪些数?师:n可以是1可以是100、1000等任意一个自然数。如果n等于5,是几片花瓣?
2、猜一猜
(1)梅花一年一年的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胡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度过了四年,漫漫长大的你们变得越来越懂事。让我猜猜你们今年又多大了?你有10岁,你有11岁。是11岁的同学请举手,看来大多数同学今年11岁。(板书同学年龄11)
(2)那你们知道胡老师今年又多大了吗?猜猜看
胡老师透露一点信息。出示:胡老师比班上大多数同学达18岁。
(3)现在你知道老师有多大了吗?(板书:老师年龄)你怎样得到的板书11+18=19
(4)想一想当你们1岁时,胡老师有多大?当你们小学毕业13岁时,胡老师有多大?当你们a岁时呢?
(5)a+18可以表示胡老师的年龄,从这个算式中你能看出我们之间的年龄关系吗?这种用含字母的式了表示比用语言叙述的有什么优点。
可以表示哪些数呢?(生答)它可以表示500吗?
师小结:看来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数量是,字母所取得数要符合生活实际。
3、想想做做3
出示图,说一说图上表示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4、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
(1)含字母的式子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例如一些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其实含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计算公式
(2)提问:大家还记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吗?谁来说说。
(3)课件出示,指名读题(如果用字母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用大写的C表示周长,用大写的S表示面积,你能写出字母公式吗?
(4)学生说说师板书。读一读体会一下。
5、简写
(1)指出:含有字母的式子,通常可以采用简便写法自学课本106页。
(2)问:看懂了吗?
逐步引导:你知道怎样的式子可以简写?含字母的乘法式子。
是怎样规定的?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
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时,可以把乘号简写成点,或写成a2读作“a的平方”
A与1相乘可以写成a。
(3)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
出示学生读题: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吗?
学生书写在书上,展示作业
强调a×c1×xx×x的简便写法。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二题
学生读题后填表
追问:“4a”表示的十几本笔记本的价钱?“7a”“10a”呢?他们表示什么数量关系?这里的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
指出:这里的a不仅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
2、想想做做第五题
你能说说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吗?
出师表格,说说图上提供了什么信息。相机介绍米/分,齐读着几个速度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表中填空交流
出示如果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计算路程的公式可以写成s=vt
你能写出计算速度和时间的字母公式吗?
四、总结全课、完善建构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2、趣味应用、综合提高。
师:出示儿歌,生齐读: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三声跳下水。
......
师:能念完吗?有什么办法能念完?
3、齐读儿歌,宣布下课。
“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
四年级数学教案14
(一)课前谈话,激发图形旋转的兴趣。
课件呈现谜语: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转圈圈。不吃饭来,不休眠。(打一物品)先猜一猜,再说说“兄弟”指的是谁,“转圈圈”是指指针在做怎样的运动。
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情境创设,体会图形旋转的要素。
1、认识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课件播放动画,一只钟面的指针顺时针旋转90°,另一只钟面的指针逆时针旋转90°,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板书:定点)2、时针都旋转了90°。(板书:角度)3、时针旋转的方向是相反的(板书:方向)……
重点交流预设3:课件放大动画,观察(课件播放)。
引出:像这样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顺时针方向,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叫逆时针方向。(板书:顺时针、逆时针。)
你能用手臂演示一下顺时针旋转吗逆时针呢
【设计意图: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是认识的难点,学生常常会混淆。为了清晰学生的认识,此环节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对两只钟面上时针旋转现象的观察感知,以及手臂动作的体验,来弥补学生语言描述的不足,概念构建更为准确,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完成教材“想想做做1”。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钟面、台秤及转盘指针等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再次感受与巩固旋转的基本要素。】
(三)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方法。
1、旋转线段。
课件出示线段AB,师:你能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90°吗
学生尝试,并填写:线段AB绕 点 方向旋转90°。
有目的的选取不同学生作品展示。
预设:
定点和角度相同,如果方向不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定点不同,即使方向和角度相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实物投影分组展示学生作品,再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演示,一方面,为下面简单图形的旋转做好基础准备;另一方面,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对比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2、旋转三角形。
(1)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60°三角尺)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吗能想象出三角形旋转后的样子吗你能试着画出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吗
学生探究尝试,教师巡视。
预设:
先旋转三角尺,再画出图形。
现象旋转后的图形,再直接画出图形。
先分别旋转两条直角边,再连接起来。
重点交流方法:你是怎么想到先旋转两条直角边的
预设:我想到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短边现在指向3点,顺时针旋转到6点,所以向下画两格,长边现在指向12点,顺时针旋转到3点,所以向右画三格,最后连起来。(课件同步演示)
(2)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45°三角尺)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做适当指导。
学生交流,课件动画验证。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段的旋转,三角形的旋转留足了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充分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画法。在肯定方法的同时,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通过一探索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图形的旋转基于线段的旋转。纵观这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课件中三角形旋转的动画演示,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及学习兴趣,同时还丰富了学生图形旋转的表象,对学生图形旋转方法的掌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
(一)旋转长方形。出示: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
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现在,关于图形旋转的画图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先确定定点、方向和角度,然后画出由定点引出的关键边,最后画出完整的图形。
(二)旋转小旗图。出示:将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老师巡视,选取代表性的作品依次展示,学生评价。
师:同学们,小旗图的旋转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图形在旋转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位置变了,形状、大小不变)
(三)填空。出示图,问:这个图像什么里面有旋转吗
填一填:①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②图形( )绕O点( )时针旋转90°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③图形2绕O点逆时针旋转( )°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学生先独立思考填写,再交流,课件演示旋转过程。
【设计意图:在对三角形旋转的深入探索研究之后,练习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通过长方形、小旗、风车等图形的旋转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基本要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掌握图形旋转的画法,并且初步感悟图形旋转的性质,最终形成知识的运用。】
(五)全课总结,体验图形旋转的魅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谈话:同学们,其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多次
旋转后得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组图片。(课件播放)
课后,同学们不妨自己也来试一试,并把你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感受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呈现简单图形旋转后形成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旋转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增强学生对的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同时,借助学校网络平台,展示、分享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与自信心。】
四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2.86改写成下面各数,它的大小各有什么变化?
28.60.2862860.0286
指名让学生说-说,改写每一个数后,原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填写下表。
填表之前,要让学生说一说“扩大”和“缩小”各是什么意思。各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小黑板)。
二、学习新知
教师:我们在第六册已经学习过,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和1000倍,就把这个数乘以10、100、1000。把一个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就把这个数除以10、100、1000。根据我们刚刚学习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各要发生什么变化?把一个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各要发生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两种情况。
1.学习例2。
教师出示例2;把0.08扩大10倍、100倍、10000倍,各是多少?
请-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把0.08扩大10倍是什么意思?
教师板书:0.08×10=
教师:根据我们学过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0.08扩大10倍,只要怎样做就可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0.08×10=0.8
接着,教师再提问:把0.08扩大100倍是什么意思?
教师板书:0.08100=
教师:谁能说出得数,并且说-说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教师板书:0.08×1000=
应该怎样做?为什么?(把小数点向有移动三位,因为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那么怎样移动呢?得数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说明:小数点向右移动,如果小数部分不够,要在末位数的右边添“0”补足数位。所以0.08扩大1000倍是80。
教师板书:0.08×1000=80
教师:从上面三个算式和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能概括出什么规律来吗?同桌先小声地讨论一下。
指名让几位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要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2.练习。
教师出示第61页“做-做”中的第1题。
0.428,分别指名让学生说出它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后的'得数,并且说一说是怎样扩大的。
3.5,先让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做。然后指名让学生读自己的得数,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小数部分不够要怎么办。集体订正。,3.学习例3。
教师出示例3:把43.7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把43.7缩小100倍是什么意思?
教师板书:43.7÷100
教师:根据我们学过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43.7缩小10倍,只要怎样做就可以了?(把43.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3.7÷10=4.37
教师:那么,把43.7缩小100倍,是什么意思?
教师板书:43.7÷100=
把43.7缩小100倍,只要怎样做就可以了?得数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43.7÷100=0.437
接着,教师板书43.7÷1000,然后提问:
43.7÷1000是什么意思?(:把43.7缩小1000倍)
应该怎样做?为什么?(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因为小数点向友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那么,怎样移动呢?43.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整数数位不够,该怎么办呢?想一想,我们在小数点向右移动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这里可以怎样做呢?
指名让学生讨论一下该怎样做,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
43.7÷1000=0.0437教师:从上面三个算式你能概括出什么规律来吗?同桌的同学可以小声讨论-下。
指名让几个同学发言后,教师总结:要把一个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4.练习。
教师出示:“做一做”中的第2题。
93.5,分别指名让学生说出把它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后的得数,并且说一说是怎样缩小的。当整数数位不够时,要怎么办。
600,教师可先提问:这个整数的小数点在哪里?然后先让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算出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做完以后,集体订正所有题目。
2.做练习十四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方法: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就可以了,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五、课外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6、7、8题。
板书设计:例2:把0.08扩大10、100、1000倍,各是多少?
0.08×10=0.8
0.08×100=8
0.08×1000=80
例3:把43.7缩小10、100、1000倍,各是多少?
43.7÷10=4.37
43.7÷100=0.437
43.7÷1000=0.0437
课后附记:
【四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6
四年级数学教案02-10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09-29
四年级数学教案12-30
四年级数学教案04-25
四年级趣味数学教案01-05
【热门】四年级数学教案02-02
【热】四年级数学教案02-01
四年级数学教案【热门】02-02
四年级数学教案【荐】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