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18 09:39:3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计算的小游戏。

  师:你们答得真快。乘法口诀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的计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4的乘法。

  (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师:其实,4这个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你能想到哪些?

  生回答。

  师:老师也想到一个。小青蛙,呱呱呱,唱起歌来顶呱呱!

  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青蛙八条腿……

  1×4=4

  2×4=8

  3×4=12

  4×4=16

  5×4=20

  6×4=24

  7×4=28

  8×4=32

  9×4=36

  师:观察这些乘法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小秘密呢?

  生回答。

  探究二:

  1、师:为了使计算更快、更准确,我们还可以编乘法口诀。

  1×4=4

  师:口诀怎么编呢?

  生:一四得四

  师:还有哪个算式可以用“一四得四”这句口诀呢?

  生:4×1=4

  2、师:请同学们根据算式,编一编4的乘法口诀。(小组活动)

  几个4 交换

  1×4=4 一四得四 4×1=4

  2×4=8 二四得八 4×2=8

  3×4=12 三四十二 4×3=12

  4×4=16 四四十六 4×4=16

  5×4=20 四五二十 4×5=20

  6×4=24 四六二十四 4×6=24

  7×4=28 四七二十八 4×7=28

  8×4=32 四八三十二 4×8=32

  9×4=36 四九三十六 4×9=36

  师:小朋友观察一下,4的乘法口诀中,相邻口诀之间有什么小秘密呀?(小组讨论)

  小结:对呀,每次多1个4,积就大4。用这个秘密,我们就可以把4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

  问:如果我忘记了“四六”是多少怎么办呀?

  练习二

  师:

  (1)看图写算式

  师:这道题要怎么考虑?

  生:可以看成一行4个,一共3行。3个4。

  也可以看成一列3个,一共4列。4个3。

  (2)填数

  ( )个( )就是( )的( )倍,乘法算式:( )。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是数射线,一格表示4,一共跳了6格,就是6个4。也就是4的6倍。乘法算式: 6×4=24或者4×6=24。

  练习三

  (1)师:用乘法口诀计算。

  师:做完后,说说你的`发现?

  生:2的加倍是4,所以几个2的加倍就是几个4。

  书上27页,第5题,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拓展练习

  (1)师:在( )里填=、>或<

  师:这类题要怎么做呢?

  生:把两边的算式分别算出来,再作比较。

  (2)填空

  4×( )<35,( )里可以填( )

  师:这题要怎么思考呢?

  生:心里想4的乘法口诀。四九三十六,所以比九小的都能填。

  20<4×( ),( )里最小可以填( )。

  师:这题要怎么思考呢?

  生:四五二十,所以比五大的都能填,要最小就是填6。

  课堂小结

  我们学会了编4的乘法口诀,知道了用乘法口诀计算,又快又准确。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位置。

  2、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相互关系,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标向规则,能识别地图上的方位。

  教学重点:

  能根据自身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6开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做一下自我介绍;介绍好自己后,把你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也跟我介绍一下?;转个方向再次介绍,从而引出“为什么同一个人,他一会在你的左边,一会又是在你的前面呢?从而引出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东南西北

  (课开始师生的谈话,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后面认识东南西北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二、 实际观察,通过活动体验方位

  (一)、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首先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辨认“东、西”方。

  1、同学们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最熟悉哪一个?

  (在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东和西最为熟悉,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下面环节设计以“东”为例,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2、怎样能够找到东方?

  3、你能用手指一指东方吗?我们教室里的东方有什么呢?

  4、找到了东方,我们作个标记。在东方贴一个“东”字。

  5、你有办法找到西方吗?

  6、指一指西方。我们教室里的西方有什么呢?也给西方做个标记。(贴上一个“西”字)。

  (设计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始探究活动,指一指,贴一贴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很快辨认东西方)

  接下来请学生们思考怎么能辨别南方和北方,教师总结并提出可以利用这首儿歌来帮助我们找到南方和北方。(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通过:自己小声读一读,请一位同学边指明方向边读,全班一起边读边指明方向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儿歌掌握辨认方向的方法,并正确辨认南方和北方。

  (设计目的:儿歌是学生喜欢的语言形式,利用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辨别南北方更容易)

  当学生们能够在教室里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

  1、生活中,人们在说这四个方向的时候总是说“东南西北”把四个方向按这样的顺序排起来,想想是为什么?

  2、有时候人们还说“东西南北”,这又是为什么?

  (设计目的:“东南西北”表明生活中这四个方向是按着顺时针方向的顺序排列的;“东西南北”则强调了“东西方”相对,“南北方”相对。对两个不同排列方法的思考,引导学生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上刚刚认识的新知识结合了起来,帮助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突破了这个难点)

  认识了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后,大家一起来做游戏。

  第一个游戏是:我说你做。

  老师发口令:请你面向(东)方,说一说你的后面是哪方?你的左面和右面是哪方?知道游戏方法后小组同学间可以互相出口令。

  (设计目的:这个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利用指一指方向来巩固对方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反过来也能使学生运用方向之间的关系来帮助自己辨别方向)

  第二个游戏和第一个游戏类似。

  由老师发口令,学生来做。

  老师的口令是:请你指一指南方;起立,指一指南方;向前两步走,指一指南方;向右转指一指南方。

  做完游戏后,老师提出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能够让学生很清楚的体验到,无论我们的身体怎样移动、或转动,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永远不变的。)

  第三个游戏:找准方向说一说。

  想一想,这几句话应该向着哪个方向说,带着语气读一读。

  (出示四句话)北极熊,你们那里冷吗?

  小燕子,春天来了,你们快回来吧!

  太阳公公,晚安!

  太阳公公,起床了!

  最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在生活中还有什么辨别方向的方法,老师利用一个小课件给学生们介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实现课堂知识的拓展。

  (二)、学习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教师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介绍在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来设计的。然后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确立一个中心点:标出东南西北

  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 )面

  教学楼在校园的( )面,大门在校园的( )面。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自己所在城市:衡水,再看看衡水的东南西北方都有些什么城市呢?

  2、课件出示本校全貌照片,你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校园吗?

  (设计目的: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学生对校园的介绍也表达他们出对美丽的校园的爱)

  (四)、返回生活,课堂小结

  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办法帮他找到方向吗?

  出示课本第7页的“你知道吗?”,给学生拓展辨别方向的方法技巧,一方面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可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回去看看自己家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建筑物?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P65—66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够动手制作直角,能够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让学生逐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制作直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的纸、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生活中的角。

  2、交流:哪些地方有角。

  3、引出数学中的角。

  自主探究,丰富认知

  认识角

  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提出问题: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汇报交流:角的特征

  小结: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3、判断

  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

  认识直角

  课件出示直角

  (1)提出问题:刚才观察的几样物品,有这样的角吗?

  (2)提出问题:三角尺上有这样的角吗?

  小结:像这样的角的我们称为直角。

  (3)揭示课题:角与直角

  (4)出示各种各样的`直角

  小结:角的位置,边的长度,开口大小变化时,它还是角。

  折直角

  课件出示视频

  观看电脑老师折直角

  自己动手折直角。

  6、找一找教室中的直角

  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数一数

  回顾新知,课堂总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

  (2)课堂表现评价。

  【板书设计

  角与直角

  边

  边

  边顶点

  边

  顶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设计说明

  1.重视对教材情境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学生喜欢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引导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上课伊始,借助情境图引入新知,让学生通过看图,发现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本教学设计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如摆小棒、横式、竖式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而突破笔算中“相同数位对齐”这一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生成问题

  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想一想,根据你发现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预设

  生1: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去参观博物馆?

  生2:一共有多少位去参观博物馆的老师?

  生3: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生4:二(1)班的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这么多不同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提高学生主动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师选取其中与例1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想办法解决。

  师:现在请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探讨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第四个问题。

  (学生小组交流,探索方法)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用横式计算。35+2=37。

  方法二:摆小棒。先摆出3捆零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3.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的过程,教师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4.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教材12页1、2题。

  5.解决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师:根据我们刚才做的那道题的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一下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应注意什么。

  预设

  生1: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生2:应注意从个位开始计算。

  生3:应注意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4)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讨论,我们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设计意图:采用尝试、交流、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读一读,算一算。

  42+7=59+40=25+34=

  35+53=31+12=22+11=

  2.完成教材13页1、2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5页1~3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2=37(人)35+32=67(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力,逐步落实数学堂与“学习力”相结合的自学为主堂教学模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进步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我们二年级数学组于XX年10月开展了全员赛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篇教案集授教师努力及组内教师智慧,较能体现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是一篇优秀的案例。

  【教材简析】

  本节的内容是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整堂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字卡片。有关北京景色的、生字词卡。

  【课前预习】

  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

  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

  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

  【教学过程】

  1、合作探究排列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数学广角乐园,数学广角里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的闯关游戏,敢不敢试一试?(不怕)你们真是勇敢的好孩子。咱们先来创第一关。

  (出示: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第一关,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生汇报。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听清要求。

  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写好马上做好,比比哪桌合作得又好又快。

  实际操作,教师巡视。

  板演反馈,同时汇报不同的摆法和想法。

  无顺序的汇报→正确的汇报→比较方法→学生说方法→师板书→起名称

  师:请把你写出的两位数读出来(无序→正确,师板书,),比较一下谁的更全面一些?(提问其他的答案),为什么XX同学没有完全摆对而这名同学却摆得这么准呢?他有什么诀窍吗?(生边回答师边数字板演示,并进行板书)

  师:谁能给这个方法起一个名字呢?

  谁还有其它的方法要介绍给大家?

  象这样因为数字的位置不同而拼组出了不同的两位数,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上就叫排列。

  师:大家都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顺利过关,进入下一关

  2、感知组合

  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师:大家看,我在和他握手,他也在和我握手,不管我们的位置如何变化只要我们的手不松开我们两个人就是只握了一次手。

  那三个人握手到底要握几次?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记录次数,其他三人演示,看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师: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

  (板书展示握手过程)

  3、对比思考——追寻本质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

  【反思】

  本节体现了两个特色

  1、预设有效问题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关键

  “思”源于“问题”,要通过“问题解决”使儿童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及思想上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问题”。因为学生数学思考的形成就是借助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在这节中,在每一个活动之前,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感兴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呢?”、“三个人每两人互相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只有面对这样的好“问题”,学生才能自觉的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才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这些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而这一过程又正是学生形成数学思考的过程。

  2、逐步感悟有序思维的必要性

  有序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感悟到有序思维的必要性就显得犹为重要了。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让学生非常自然地、主动地进行猜数,并产生怎样思考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用1、2、3写(摆)两位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探究新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初步感悟有序的写(摆);交流讨论,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写(摆)的,它好在哪里?等问题,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促进了学生对其隐藏着的数学思想的领悟、认识;最后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到了两种基本的排序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进一步体验到按一定的顺序思考的价值并初步掌握方法。最后,抓住鼓励表扬的握手游戏这一契机,突破教学的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使他们对其规律进行本质的探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这里,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反思等一系列探索活动,体会到思之要有“据”、思之要有“理”、思之要有“序”,这不仅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更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这节注重了排列组合的有序性,而对排列组合的合理性诠释得还不够到位。还有些堂上的动态生成的资源捕捉利用不够及时到位等等。我想这在以后教学中还应多反思,多注意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的] 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人类在生活实践中统一度量衡的过程。

  [教学材料及准备] 软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用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不一样,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们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长方形。 教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

  学生:四条边。 教师:看屏幕。(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长,什么是桌子的宽)。 教师:学校还想买一些这样的桌子,那我们就得知道这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们愿意帮老师量一量这桌面的大小吗?

  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教师:用什么来测量呢? 学生:用尺子。 教师:可是,我们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办?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测量出桌子有多长,多宽?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1、用手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手长)

  2、用铅笔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长)

  3、用铅笔盒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盒长)

  4、用书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书长)

  三、实施方案学生分小组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要求:①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②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可以写字,写拼音,也可以用图表示。利用课件举例讲解记录方法。

  量一量桌子方法:长 宽 1 7 3 2 3 4

  看一看,谁用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妙? 学生测量。(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测量。发现典型数据。

  四、交流汇报阶段研究成果,碰撞出现矛盾学生:

  56名学生汇报,用实物投影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学生的`记录表大部分以童趣十足的图画来表示)。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看样子,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你们用这么多巧妙的办法告诉老师这桌子有多大。真聪明。但是,你们看看,测量同一张桌子,这几个得数一样吗?学生:不一样。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用来量的东西不一样。教师:(展示同样是用铅笔测量的数据对比)都是用铅笔量的,得数怎么还不一样呢?学生:(展示所用的铅笔)它们不一样长。教师:这么多不同的数据,我用哪一个呢?

  五、继续研究教师:

  我们用尺子测量一下桌子的长,看看有什么结果。(指令小组长领尺子和发尺子)学生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测量时的小错误)

  教师:谁来汇报他们组测量的结果?学生1:长是90。学生2:长是27。教师:怎么用尺子量,得数还是不一样?哪个对呢?学生很快发现软尺有两面,两面的刻度不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辨认软尺两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让学生估量1厘米和1寸两种长度单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细的对比。教师:要想得出一致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来量。教师:那我们现在就统一用厘米的一面来测量桌子的长和宽。学生测量。教师:哪一组说出你们的测量结果?学生:桌子长90厘米,宽42厘米。(56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六、总结:教师:现在我特别清楚我要买多大的桌子了,长90厘米,宽42厘米。用同一种刻度的尺子测量很方便。厘米是现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度。人类发明尺子、统一长度单位之前,就像我们开始测量桌子的长、宽时使用的方法一样,利用手拃、步伐或身边物体的长度做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至今,在人们没有带尺子的时候,仍然会这样估测物体的长度,例如妈妈给孩子买衣裤或鞋的时候。

  [教学建议] 学生的测量活动和交流汇报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分析数据是这节的精华,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课后评价及分析] 课程设计符合人类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过程,学生在亲身探究的过程中领悟了靠教师仅仅用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他们不仅知道怎样测量长度,还知道了长度为什么有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又是怎么来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0除以不是0的数,商都是0。

  2、通过观察数量的变化,初步感知函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

  4、在教学中渗透数形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0除以不是0的数,商都是0。初步理解被除数为0的除法的实际含义。

  教学用具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谁算的又好又快(开小火车)

  16÷4= 24÷8= 45÷5= 18÷2=

  32÷8= 28÷4= 72÷8= 50÷5=

  14÷2= 35÷5= 20÷4= 70÷10=

  (其中72÷8,50÷5,70÷10讲一讲是怎么想的,并讲一讲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分糖果

  今天,我们的四位好朋友要给大家分糖果。

  (1)出示12粒糖果

  师:盒子里有几粒糖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能分到几粒?老师用小圆片来代替糖果,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分一分。(分法多样性)

  师:算式怎么列?

  生:12÷4=3(粒)板书

  师:“12、4、3”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一共12粒,也就是总数;4表示平均分给4个人,也就是份数;3表示每人能分到3粒,也就是每份数。

  (2)出示4粒糖果(口答)

  师:盒子里有几粒糖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能分到几粒?算式怎么列?

  生:4÷4=1(粒)板书

  师:“4、4、1”分别表示什么?

  (3)出示空盒子

  师:盒子里有几粒糖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能分到几粒?

  生:一粒也分不到

  师:一粒也分不到,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生:0

  师:算式怎么列?

  生:0÷4=0(粒)板书

  (4)盒子里没有糖时,要分给我们全班同学,算式怎么列?

  0÷39=0(粒)板书

  分给100个小朋友,算式又怎么列?

  0÷100=0(粒)板书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被除数为0的除法

  2、同桌讨论:你们能找找被除数为0的除法的小秘密吗?

  被除数为0,商也都为0

  3、那0÷0可以吗?(小组讨论)

  除数为0,就是没有分,没有意义。所以0不作为除数。

  小结:因此我们可以得到0除以不是0的数,商都是0。(板书)齐读一遍

  4、练一练(书35)

  0÷5= 0÷6= 0÷7= 0÷8=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4÷0=4()

  0÷18=0()

  0÷6=6()

  0÷40=0()

  0÷0=0()

  2、直接说出答案。(强调原因)

  24÷4= 10÷5= 0÷6= 0÷100=

  0÷9= 0÷45= 40÷8= 64÷8=

  3、填空。(巩固算理)

  0×4=()()÷4=0 4+()=4

  ()-4=0()-0=4 0÷()=0

  4×()=0 0+()=4()÷()=0

  其中0÷()=0这题请很多小朋友说一说,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再请一位小朋友

  这里有无数种填法,但是不能写0,因为0除以不是0的数,商都是0。

  也可总结一下关于0的加减乘除法的规律。

  4、分苹果

  小巧每天去森林给小动物分苹果。一起去看看小巧是怎么给小动物分苹果的。

  (1)森林的小屋里住着几只小动物。第一天,小巧带去6个苹果,出来了3只小动物,平均每只小动物可以分到几个苹果?算式怎么写?

  6÷3=2(个)答:

  (2)第二天,小巧没有带去苹果,3只小动物等着小巧。怎么分呢?谁来说?

  0÷3=0(个)答:

  5、分鸡蛋

  篮子里有18只鸡蛋,平均分到6个碗里,每个碗里有几只?

  18÷3=6(只)答:

  篮子里鸡蛋都卖完了,平均分到6个碗里,每个碗里有几只?

  0÷3=0(只)答: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被除数为0的除法)

  你知道了什么?(0除以不是0的数,商都是0)

  教后反思:

  1、结论不应该修改,要一步得出,否则学生会先入为主。要在探讨被除数为0的除法的秘密时,直接抛出问题0÷0可不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进行说明除数为0,就是没有分,是没有意义的。

  2、在一开始的口算部分,要分析得出答案的`原因,同时还可以复习一下各部分的名称,为这节课做铺垫。

  3、在设置分糖果这个情景时,每一个算式都要板书出来,强调每一个数表示什么,这样在没有糖果时,小朋友能立即列出0÷4=0的算式,并清楚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列式,而不是列出4×0或者4÷0这样的算式。这里一定要慢慢讲,说清楚算理。

  4、填空题中0÷()=0这一题,可以让小朋友说,说了很多种之后,请一个小朋友总结一下,小朋友自然而言会说出黑板上板书的结论,即0除以不是0的数,商都是0,达到进一步巩固算理的目的。

  5、最后设置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简单的问题。体会被除数为0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第9单元 总复习

  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3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2题102页第5题和练习二十五第9--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时间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知,知道时和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1时=60分,能准确地读出时间;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难点: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规划;会量线段,会画线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1.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教材第101页第3题的实物钟面。

  师:这些实物钟面上的`时间各是多少?你能读出它们吗?

  (2)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根据自己以前学过的关于时间的知识读出实物钟面上的时间。

  小组内进行讨论,看读出的时间是否一样。

  (3)组织全班汇报结果,教师总结,给出正确答案。

  2.回答问题。

  师:钟面上有多少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里面又有几个相等的小格?

  生:钟面上共有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中有5个相等的小格。

  师: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几圈?是多少分?1时等于多少分?

  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1圈,是60分。1时=60分。

  二、复习米和厘米 。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1)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①学生比画。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米=100厘米)

  2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3)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4)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2.量、画线段。

  (1)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2)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们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三、拓展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时间的知识理解题意,采用互相讨论的方式写出时间或画出缺少的分针,教师给予评论。

  2.写出下面的时间。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没有?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1刻度表示1或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3.在具体情境中积累收集、解读数据的经验,在和同伴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教学过程

  一、统计分类——展现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1.情景引入,统计分类:学校食堂打算重新粉刷一下墙壁,现在有三种备选方案,绿色、蓝色和黄色。小朋友们喜欢什么颜色呢?

  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示范性板书。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结构。

  【评价关注点】学生具有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对比统计表与统计图的价值。

  抢答1:第2组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怎么看出来的?

  抢答2:第2组喜欢三种颜色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让学生理解统计表与统计图各自的价值:统计表便于计算,统计图便于观察数量的多少。

  【评价关注点】学生能说出观察指向。

  4.根据条形统计图口答。

  统计了什么内容?

  统计了哪些项目?

  1格表示多少?

  雨天比阴天多几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一般步骤“先看标题,知道统计主题;再看横轴,了解统计项目;然后根据直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关注点】学生能正确回答。

  二、深化理解——突破1格表示2的教学难点

  1.情景引入:除了粉刷墙壁,食堂还打算在墙壁上画一些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分别出示两张条形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探讨问题:

  1)最爱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刻度不同的条形统计图中,直条高的数量不一定多。

  【评价关注点】学生知道“在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中,直条所表示的数量”。

  2)最爱吃桔子的有几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即使是表示相同数量的直条,在不同的条形统计图中高度也不一定相同。

  【评价关注点】学生知道“在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中,奇数数量的表示方法”。

  3)最爱吃菠萝的有几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样本”概念有初步的感知,感受“我们班没人最爱吃菠萝”不能代表“所有人都不爱吃菠萝”。

  【评价关注点】学生知道“0值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的表示方法”。

  三、巩固提高——揭示统计的真实价值

  1.情景引入:不仅学校食堂的墙壁要改造,图书馆也打算为我班的图书角新购一批图书,让我们来听听图书馆老师在说什么?

  2.信息技术支持,互动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科技在统计过程中的优势,在和同伴合作交流中积累读图的经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评价关注点】学生能够结合条形统计图,给出合理的建议。

  四、全课总结——知识回顾、总结评价

  五、板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能正确的区分角。

  难点: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面、右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会画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旧知学习

  1.角和直角

  (1)复习角及各部分名称。

  (2)说一说,教师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第(1)题:用三角板量一量,指名说说图形中有几个角和几个直角。

  第(2)题:请同学们画一画,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2“观察物体”知识。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问: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问: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形状不同。要感知一个物体的全貌,应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3.实物展示。

  (1)出示玩具汽车。

  师: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情况。

  (2)出示3张汽车图片。(正面图、后面图、侧面图)

  师:请你想一想,这三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4.说一说。

  请小组中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5.完成教材第102页第7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1、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的练习十一第7-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练习十一第7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理解三题所表达的不同含义,自己解决问题。

  观察三题答案,有何关系?

  2、练习十一第8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对比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区别?并具体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一第9题。

  着重引导学生学生理解“买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7支圆珠笔”这一条件的含义。借助实物演示加以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

  4、练习十一第10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重点搞清楚右边的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用正方体摆一摆,数一数。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练 习 十 一

  7×( )=( ) ( )÷( )=7

  教学反思:

  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都离不开练习,方法掌握之后的巩固、熟练运用,需要多种形式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第7单元 认识时间

  第1课时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1小时=60分

  【教学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开始,先出示一幅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猜是第几节上课了,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

  1、 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钟面上一共有( )大格

  1大格有( )小格

  一共有( )小格

  2、让学生观察推理: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几小格,各是多少分。每一大格的`刻度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拨一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走1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而得出:1小时=60分。

  三、加强观察、实践、探究几时几分。

  1、让学生观察几个分钟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时的钟面。通过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的方式说说钟面的时间,并归纳看钟的方法:先看时针,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可以用5分5分数的方法确定是几分。

  2、让学生观察一般情况的几时几分,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看分针的方法:可以先确定接近分针的大格刻度是几分,再用1分1分顺数或倒数的方法读出是几分。

  四、读读拨拨、初步实践应用

  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拨一拨,每天上学、放学时间。

  3、小组一起拨一拨,交流所拨的时间,并说说所发生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数学素材(如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工厂商店作息时间表等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举出更多的时间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2、能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通过自主探究,深化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4、培养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出“长方形”

  (1)(出示长方体模型)看,它是谁?

  (2)(从长方体上取下一个面贴在黑板上),问:这个图形叫什么?

  板书:长方形

  2、引出“对边”

  1)你真聪明,大家表扬他。(学生拍手表扬)

  2)刚才小朋友们在拍手时,有没有这样拍的?那有没有这样拍的?

  3)拍手时,我们的掌心一定要?(师示范掌心相对的动作)

  4)长方形中哪些边 也是相对的?(学生边说,师边用彩色粉笔描出长方形的对边)

  5)我们把相对的两条边称为对边。(让 全班一起读:对边) 板书:对边

  6)问:长方形中有几组对边?分别是哪两组?

  3、引出“邻边”

  那刚才有没有这样拍手的?我们发现这两只手的掌心不是相对的,而是像邻居。在长方形 中相邻的两条边称为邻边。

  板书:邻边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出示部分课题)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由于学 生已经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 从“体”引出“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知道“面”在“体”上。】

  二、探究长方形

  1、了解“特征”

  1)那什么是特征呢?我们来看两张图片。(出示2张赵本山的漫画像)问:他是谁?

  2)(出示赵本山与其他人的合影)问:这张图片上哪个是赵本山?(……)我们认一个人是看他的特征,那认识一个几何图形呢?(也是看特征)

  3)(课件出示长方形)那长方形我们该从哪个角度来研究它的特征呢?(学生自由说)

  引导学生说出:角、边

  板书:角 边

  4)那我们先研究长方形的什么呢?(学生说)

  2、探究角的特点

  1)(课件出示长方形的角)我们先来观察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都是直角

  2)(指着板书)问:这个是结论吗?这只是我们观察出来的,到底对不对呢,还有些疑问。

  板书:

  3)拿出长方形纸片,动手验证。

  A、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B、交流结果。(实物投影)

  用三角尺的直角量4个角(请一位学生演示)问:量了几次?板书:量

  C、要求学生在长方形纸片上标上直角符号

  4)小结:通过量,我们验证了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现在还有疑问吗?那这个问号就?(擦?)

  3、探究边的特点

  (1)(指着板书)问:接下来我们来研究长方形的'?(边)

  观察长方形的边,说说你的发现?(那对边呢?你发现什么?)

  板书:对边相等

  (2)这个是我们猜测出来的,到底对不对呢?板书:?我们要验证一下。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结果。

  A、直尺度量

  B、对折(请一位学生演示,全班一起跟着折,问:对折后发现这组对边?

  对折后还发现这4个角都相等,只要量1次就可得到4个角都是直角)

  板书:折

  C、平移(师演示用一柞平移,引出:这种方法叫平移,再电脑演示平移)

  板书:平移

  (3)小结:我们用量、折、平移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吗?那问号就?(擦?)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测长方形的特征,再动手验证,初步渗透“猜测-验证”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 不断地体验中感悟出长方形的特征。】

  三、探究正方形

  1、正方形的认识

  (1)师过渡:刚才学了新知识,接下来我们就轻松一下。(出示一张超级变变变的图片)问:这个节目看过吗?是什么节目啊?

  (2)今天我们的新朋友长方形也想来变变变,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好它是怎么变的。(课件演示长方形变成正方形的过程)

  第一次“变”后,问:什么变了?那对边还相等吗?还有什么也没变?那这个图形还是?

  板书:对边相等(贴)

  板书:都是直角(贴)

  第二次“变”后,问:这次什么变了?那对边还相等吗?还是长方形吗?

  第三次“变”成一个正方形,问:什么变了?

  这个图形是?(正方形)

  2、正方形的特征

  (1)那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板书:4条边都相等

  (2)这是大家观察出来的,它们真的都相等吗?(师边说边打问号)板书:?还需要我们来验证,拿出正方形纸片,请小朋友们验证。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结果。

  A 、直尺度量

  B、折(请一位学生演示)(引导学生:边对边对折只能验证它的对边相等,那它和它的邻居呢?)

  C、电脑演示对折再对折

  小巧也有一种方法,我们来看看。(全班一起折,师边折边说过程)

  小巧的办法真不错,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擦?)

  (3)小结:通过量、折,我们验证了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它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

  板书:正方形

  4、补充课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板书: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长方 形变变变”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特征有个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学生已有了探索长方形边和角特征的经验,所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1、(在黑板上画一个大椭圆)问:如果这个椭圆代表长方形,(手拿正方形的椭圆)那正方形和它是什么关系呢?

  请一位学生上前摆

  2、(师把正方形的椭圆移部分到长方形椭圆的外面)

  问:如果我这么摆,可以吗?为什么?(你能画个图吗?)

  这样摆表示:有的正方形是长方形,有的正方形不是长方形。

  3、

  这样行吗?

  4、板书:

  小结: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和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通过三种不同的摆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五、 巩固练习

  小朋友讲得真好,下面我们来练一练。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把图形的编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练习纸)

  长方形:

  正方形:

  问:(2)为什么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

  那(4)号?

  2、猜一猜:(课件出示)(机动)

  (1)露出一个直角,问: 后面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再露出一个直角,问:会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等露出四条边后,问:这是?

  (2)露出两个直角,问:会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如果告诉你这条边长5厘米,它的对边长?(5厘米)

  如果告诉你这条边(前一条的邻边)也长5厘米,那这个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如果告诉你这条边(前一条的邻边)长8厘米,那这个是什么图形?(长 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边说,师边画表格)

  七、作业:

  向家长介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八、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第8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6 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6的乘法口诀

  1、同桌对口令。

  2、师生互补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达到熟记口诀。

  二、指导练习第4~11题

  1、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与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先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口头表述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

  2、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3、第6题混合练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第7题练习1~6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分组做问答游戏进行练习,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5、下面的游戏题,进行综合练习,先让学生算出得数,填在书上,看着说,再让学生背着说,看谁说得全对。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乘法有个系统的回顾,弥补不足之处。

  三、 补充题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求5个4的和是多少,可以写成5×4=20( )

  2)6+6+6+6+5可以写成6×5+5。 ( )

  3)两个因数分别是4和6,他们的积是10。 ( )

  [设计意图]此练习为了预防作业中会产生的错误,同时也提高了“用数学”的要求。

  四、智慧亭

  1、已知△×△=25 △+□=13 求△+△=( ) □=( )

  2、已知□+○=9 □×○=18 求□=( ) ○=( )

  [设计意图]在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聪明,从乘法入手去想。

  五、练习作业

  【教学反思】: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54页,3、6、9的乘法关系。

  教学目标:

  1、复习3、6、9的乘法,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探究和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3、6、9之间的关系:2个9=3个6=6个3

  教学难点:

  会用3、6、9之间的关系来推理解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桌互相对口令说说3、6、9的乘法口诀。

  2、我们已经学习了2、4、8乘法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运用类似的方法继续来研究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课题)

  [通过同桌之间互对口令的形式复习3、6、9的乘法口诀以及学生对于2、4、8乘法之间关系的掌握,为探究3、6、9乘法之间的关系做了有效铺垫]

  二、探究:

  1.小兔欢欢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点击)我们书上也有,一起把书翻到5 4页

  1)出示计算条片墙

  师:看,这是用计算条片筑的墙,观察后小组讨论:三种颜色的条片之间有什么关系?(同桌互相说说)

  2)通过探究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条9格条片=3条6格条片=6条3格条片。

  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乘法算式如何表示?

  2×9=3×6=6×3(板书)

  [首先通过出示不同颜色的计算条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3、6、9乘法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学生熟悉的数射线上进一步验证]

  2、小朋友们真聪明,请看看第二题,你能看懂吗?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1)师:小兔欢欢提出了什么要求?你们小组是怎么理解的?

  大家理解的都不错。在数射线上做3的乘法,1×3积是3,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2×3积是6,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依次类推,然后做6的乘法,1×6积是6,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9的乘法也是一样1×9积是9,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

  2)请大家继续在数射线上做3、6、9的乘法,并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点击)

  3)小朋友刚才大家在数射线上做3、6、9的乘法,又在表格里分别把3、6、9乘法的积“√”了出来,那么3、6、9乘法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比一比那组发现的多?

  3.汇报:

  方案1、积之间的关系:(表格)

  生:3、6、9的乘法都在18这里打勾。

  发现了吗?谁还有补充?

  (这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2个9=3个6=6个3

  18=2×9=3×6=6×3

  4个9=6个6=12个3

  36=4×9=6×6=12×3

  方案2:积之间的关系:(弧线)

  生:红、兰、黄三种颜色的弧线都在18、36这里碰头了。

  发现了吗?谁还有补充?为什么会在18、36这里碰头呢?谁有进一步发现?

  生:

  ①它们的积都是18、36。

  ②2个9=3个6=6个3

  18=2×9=3×6=6×3

  4个9=6个6=12个3

  36=4×9=6×6=12×3

  方案3:生:2个9=3个6=6个3

  谁还有补充?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没有进一步的发现?

  生:18是3、6、9的乘法中出现的`相同的积。

  为什么它们有相同的积18呢?

  小结:看来3、6、9乘法之间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刚才我们找到了18和36是3、6、9的乘法相同的积,那么3、6、9的乘法相同的积还会是几呢?

  [这一题是尝试从直观到抽象的一个过程,利用学生喜欢猜想的特点,让他们大胆地猜测,再去验证,进一步了解了3、6、9乘法之间的关系]

  问:你们想得真好,那么3、6、9的乘法相同的积有多少个呢?

  [这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高,但是可以给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4、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找到了2个9是18就是2×9=18,3个6是18就是3×6=18,还有6个3是18就是6×3=18,36也是这样。这些算式积都是18(36),因数却都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因数是怎么变化,引起积的不变。18、36任意一组算式为例开展四人小组讨论。

  18=2×9 36=4×9

  18=3×6 36=6×6

  18=6×3 36=12×3

  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汇报。

  小结:看来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不变。

  三、练习:

  欢欢表扬我们学得很认真,让我们利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来做闯关游戏,你们想玩吗?

  1.第一关:

  30=( )×6=( )×3问:你是怎么想的?

  54=( )×9= ( )×3问:你是怎么想的?

  ( )×9=( )×3问:可以怎么填?你是怎么想的?(因为9÷3=3所以几×3=几)

  如果老师在这里填( 6 )×9=( 12 )×3行吗?为什么?可以怎么改?

  欢欢表扬我们,第一关顺利过关。(点击)

  2.第二关:

  欢欢要求我们利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来闯第二关小组合作完成

  72=9×( )=3×()=6×()

  问:你是怎么想的?

  你们真聪明,小兔欢欢要我们再接再厉来闯第三关。(点击)

  3、第三关:

  利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还能帮我们算一些从来没学过的题,比如我们现在知道了12×6与24×3的积都是72。

  小兔欢欢给我们设计了第三关的题,18×3=( )×( )=( ),你能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来推算吗?请大家合作完成。

  祝贺大家顺利过关。(点击)

  四、课堂总结:

  我想通过今天的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3、6、9乘法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

  板书:

  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2个9=3个6=6个3

  18=2×9=3×6=6×3

  4个9=6个6=12个3

  36=4×9=6×6=12×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4-2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门】12-31

【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推荐】01-16

【热】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01-2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合)05-26

[热]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