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4-04-23 07:12:2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然后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和应用。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以后分数加减法和小数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如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没有更深入地想怎么用数字表示。初学分数,由于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会感到困难,本节课将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通过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达含义。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运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与交流。

  2、通过简单几何图形的操作,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3、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运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周末的时候,小明和小华出去玩,(课件出示)她们带了一些东西,怎么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呢?四个苹果(生:每人两个);两瓶水(每人一瓶)。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公平,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可是饼只有一张,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能)师:怎样分?(生:从中间切成两半。课件演示)

  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呢?(一半)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张饼的一半。

  这一半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4来表示吗?(不能)那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环节二:认识一张饼的

  师:那到底应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先仔细观察这一半。

  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一半是两份中的几份呀?(一份)

  平均分(板演:分数线)两份中的一份,(完整的)这个数就是分数二分之一。读作:二分之一

  师:会读了吗?(先齐读,再指名读)

  师:这一份是整张饼的二分之一,那另一份呢?(也是二分之一)我们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它的。(教师板书)这个它指的是谁呀?(这张饼)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张饼的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环节三:动手操作体验不同图形的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张饼的二分之一,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纸,它的二分之一该怎样表示呢?请看要求:用你手中的'图形①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课件出示)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折的?谁想展示一下你的作品。(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展示)

  课件出示小练习,加强对的认识,明确只有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才能是(课件练习"你来当当小裁判","考考你")

  环节四:认识其他分数

  师: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

  师:把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那如果我把它平均分成3份呢?每份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认识(课件展示)

  师:看来完全难不倒咱们聪明的同学们,那么我这块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就是它的(五)分之一,那你能用彩笔在书上涂出它的吗?动手涂一涂(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像这样把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现在大家都认识分数了吗?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出示课件)

  环节五:练习巩固认识几分之一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圆的,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纸,它的四分之一又怎么来表示呢?请同学们再来折一折(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展示折法

  2.课件练习说一说,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小组完成,指名说)

  3.练一练,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想一想可以填什么分数?(指名回答)

  4.读一读,读出下列分数,请生读分数(出示课件)

  5.写一写(出示课件)写出下列分数,请生上台写分数

  6.看一看(出示课件)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指名回答)

  7.(出示课件)比一比,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45页《单价、数量、总价 》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并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数量关系式。

  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会求单价、数量及总价。

  教学难点:

  单价、数量、总价实际意义的建构。能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超市情景图。

  2、这是哪里啊?我们刚刚过完了哪 个节日啊?在国庆的时候,很多超市都有大降价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商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从这些商品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2、生反馈。

  3、我们观察一下这些商品的信息,它们都是1份商品的价格。

  这里的1份可以是1包、一瓶、一套……

  4、在国庆假期中小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趁这个降价的好时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商品,想知道他们买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小胖买了什么?(3包薯片)

  他买了几份?(3份)

  谁来帮他 算算3包薯片总的价格?(5×3=15元)

  你为什么想到用乘法?(1包5元,3包就是3个5所以用乘法。)

  几个几用乘法。

  5、(出示表格)看来我们的小伙伴在国庆 节期间买了不少的东西。

  观察一下这张表格,你能不能给一份商品的价格、几份、总的价格起一个简短好记的名称,和你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一份商品的价格可以叫单价,几份可以叫数量,总的价格可以叫总价。)

  6、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价、数量、总价(揭示课题)

  7、谁再来说说什么是单价。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认识了单价、数量、总价之后,请你观察一下表格中,每一行的单价、数 量、总价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3、在国庆假 期的时候,不仅超市有促销活动,体育用品商店也有大减价的活动,热爱运动的小胖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那他在购物的时候又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

  羽毛球1个7元,35元能买几个?谁来帮小胖解决,说说你的算式?

  (35÷7=5(个))

  你为什么想到用除法做?

  (因为要求35里有几个7。)

  这里的35,7,5分别表示什么?

  谁来帮小胖解决第二个问题?

  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还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结:总价÷单价=数量

  4、小胖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小巧,小巧想知道一个篮球多少元?

  小胖为了考考小巧,他是这么回答的?谁来帮小亚解决?

  (140÷2=70(元))

  你为什么想到用除法?

  (2个篮球的单价是一 样的,也 就是把140平均分成2份。)

  平均分成几份我们用除法算。

  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还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结:总价÷数 量=单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单价、数量、总价,通过我们的探究,我们发现了这三者之间的三个数量关系式。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三、练习巩固

  现在就让我们用新学的知识来练一练

  请你们同桌两个人相互说一说这两题。

  1、 说一说

  1)橙汁每瓶4元,一箱10瓶共几元?

  2)每箱橙汁40元,5箱共几元?

  在第一题中,1箱10瓶的价格是总价。

  在第二题中,1箱橙汁40元是单价,在不同的题目中,单价和数量是会变的,同学们一定要看仔细了。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购物的时候,常常要用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式,现在就让我们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问题吧。

  2、解决问题

  1)、一块巧克力的售价为8元,买6块这样的巧克力需要多少钱?

  2)、1千克苹果的售价为9元,45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这样的苹果?

  3)、小巧用800元买了2台同样的英文电子词典,这种英文电子词典的单价是多少钱?

  3、选择合适的条件。(手势表示结果)

  (1)一箱可乐45元,(     )可乐多少元?

  A、5瓶 B、5箱

  (2)( ),买8条毛巾要多少元?

  A、每条毛巾10元 B、每箱毛巾300元

  揭示:单价与数量要相对应。

  4、学校购置了一批体育器材,了解到的信息如下:

  羽毛球:30个,每个6元 跳绳:每根8元,共160元

  乒乓球 :10个共20元

  单价、数量、总价中,只要知道了其中2个量,我们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5、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在购物的时候还会带给我们不少的好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购物小帮手。

  4元/杯 18元/组 买6杯怎么买?

  促销:买3杯送1杯 买8杯怎么买?

  5、小亚在超市里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可是不小心把发票弄脏,你能算出笔记本每本多少元吗?

  物品名称 单价 数量 金额

  笔记本 2本

  钢笔 12元 2支

  合计 60元

  四、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 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因此,课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亲自到超市购买一种所需的物品,并且了解这种商品的价钱,以及购买了多少和一共用的钱数。课上,把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搜集到的这些细息写到黑板上,再让学生解答。由于这些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的兴趣极高,这就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 铺垫。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要求独立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应把内容放手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本节课上,我并没有简单地把数量关系告诉学生,而 是让学生找找黑板上的这些题有哪些相同点,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本节课上,我精心设计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让学生用40元钱,购买水果。”购买多少,购买几种,全由学生自己做主,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的培养。

  这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方法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留给学生合作交流地机会和时间明显不足,学生真正投入的有思维碰撞的讨论不多,对学生的评价还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还不能以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

  总之,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3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用纸。

  一、课前练习

  1、认识钟表整点和半点

  2、填空:3时30分=(:)11时=(:)6:00=()时

  二、情景设疑

  1、师生谈话

  师:令人振奋的运动会刚刚过去,还记得当时的口号吗?

  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刻苦锻炼,振兴四小。

  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看,咱班的张彬在做什么呢?仔细听认真看,你知道了什么?

  2、情境质疑

  情境1

  彬:作业写完了,干什么呢?对了约张洞名去跑步吧(嘟…..嘟…..0

  铭:喂,找谁啊?

  彬:张洞铭,今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跑步。

  铭:哦,今天不行,我有事,明天行吗?

  彬:好吧,明天6:00在明珠花园见,不见不散。

  铭:好的。明天见

  师质疑:他们俩个能按时见面吗?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6:00)

  生:A不能,因为没说是上午还是下午

  B能......

  师·:我们一起看看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情境2

  (门铃响叮-----咚)

  彬:谁啊,一大早就来敲门?

  铭:我是张洞铭,你怎么还在家?

  彬:怎么了?

  铭:你不是说6:00在明珠花园见面去跑步吗?我等了你两个小时了

  彬:嗨,我是说下午6:00

  铭:啊??

  彬:真笨

  师:为什么张彬和张洞铭没按时见面?

  生A:他们没说是上午6点还是下午6点。(师板书:上午6时、下午6时)

  生B:......

  师:如果是你约同学你会怎么说?张彬你准备是什么时候的6时跑步呢?

  生:......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有两个6时,分不清了.....

  3、图片引入

  师:老师再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幻灯),看看是几点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9点

  师:怎么有两个9点呢?它们是同一时刻吗?(板书:上午9时,下午9时)

  生:......

  师:看来一天不仅有两个6:00还有两个9:00呢。

  三、探索新知

  1、趣味引入

  师:度量一天的时间工具是“钟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天里的时间,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动画,边看边回忆一天是怎么形成的同时大家都想一想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课件演示:钟表上时针在一天的时间里的转动过程)

  师:仔细观察,小组同学互相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师小结:一天有24个小时,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在绕着太阳转的同时,自己还不停的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圈所需的时间,就定为一日。一日是24时。也就是一天一夜时间规定为24小时,从夜里0时------24时。0时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前一天的结束,是今明两天的分界线。(幻灯)

  师:想想在哪里见过0时?

  生:......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春节晚会倒计时视频)

  师:24时也叫0时,我们再次看课件。(师指明学生描述图中同学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呢)

  生:......

  (板书:晚上12时,早上7时,上午8时,上午9:30,中午12时,下午2时,下午4:30,晚上7时,晚上8时,晚上9时30分)

  师:刚才我们说的早上几时上午几时和下午几时晚上几时都是普通计时法,(板书:普通计时法)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组节目预报,看看这里是怎么计时的,你能知道对应的时刻吗?我们给这种计时法起个名字吧。

  (幻灯出示课本节目预报表)

  生:......

  师:(板书:24时计时法)

  2、比较2种计时法

  师:你认为普通计时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不同,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上“早上、上午、下午”等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不要加这些时间词,上午钟表上是几就我们就说几时,中午12点后,钟表上是几时就把钟表上的几时加上12就可以了。

  3、评价

  师:你喜欢哪种计时法?为什么?

  生:交流——24时计时法简洁、简便

  师小结:生活中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计时,为了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24时计时法。(幻灯)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24时计时法?

  生:......

  (师出示课件:电子表、火车票、肯德基营业时间、车站站牌)

  4、转换方法

  师:归纳说一说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

  生:上午的时间不加12,下午的加12,把时间词去掉

  师小结:上午的时间,也就是钟表第一圈走过的时间不用加12,直接吧时间词去掉就行了,下午的时间也就是第二圈的时间加上12并且把时间词去掉。

  (完善板书,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

  师:说说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

  生:......

  师小结: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时,把相应的几时减12就可以了,用普通计时法时一定要注意在全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就可以了

  (师出示CCTV---少儿的节目预报表)

  四、巩固练习

  1、运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24时记时法记时了,老师希望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24时计时法,现在我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正在招聘小广播员,条件就是要用24时记时法预报,你想试试吗?老师相信你能行

  (师出示红领巾广播站节目预报)

  师:可以给它加一个开头和结尾,例如: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下面先向你预报今天的节目......节目预报到此结束,欢迎同学们到时收听。

  2、作息时间

  师:夏季快到了,这是一份夏季的作息时间表,你能把里面的两种计时法进行转换吗?

  3、课本25页

  4、课本25页“练一练”1题

  五、小结

  师:经历这次时间之旅,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学完这节课,张彬你再约朋友时可以怎么说?

  彬:……

  六、作业

  1、制定作息时间表

  师:一寸光阴一寸金,希望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下面是老师的作息时间表,课下请同学们也制定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坚持好的作息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幻灯)

  2、观察日出日落时间课本26页3题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4

  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28~30页,千克的认识

  教材简析:

  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几千克是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体会1千克是多重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

  二、学习新课

  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针指着数字1,也就是说这袋红枣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吗?……

  3.动手试一试

  (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并记在心里

  (2)把自己带的秤好的1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盐一样重,体会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

  (2)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3)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2)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2.想想做做2。

  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

  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4.“你知道吗?”

  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我会填

  (1)要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手(),用秤()

  (2)称物品有多重,一般用()做单位。

  (3)()千克可以用符号kg表示,它又叫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板书设计:

  千克的认识

  掂一掂称一称看一看

  千克(公斤)KG

  17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教学反思:

  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教师以此为基础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组织学生观察,发现有效信息,进一步感受千克的概念,接触日常生活中有关计量物体质量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练习重点:

  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

  2、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难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笔算和验算

  教学内容

  一、基本题练习

  1、做P5(1)。口算题。

  直接写得数。(看那一小组做得最快)

  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算的'。

  2、做P5(2)前两题。

  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叫一位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6

  整体感知:

  长度计量单位,特别是用毫米测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对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是有帮助的。因为长度单位是抽象的,靠教师很难使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手段,增加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在课堂多活动、多操作。同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二)能力点

  1、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长度。

  2、能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

  (三)德育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3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4、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做一做66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一一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二)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板书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三)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书4、测量,做一做67页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识,掌握4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习十七第1题。分组练习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蜡笔长6毫米。跳绳长2厘米。课桌高7米。粉笔长75分米。

  四、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7

  设计说明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2.重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把计算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175+62=  985-423=  259+148=

  806-714= 325+464= 310-207=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4.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计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中的表格及问题: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和饮料吗?今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希望大家帮帮老师。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3、汇报算法

  (1)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

  (2)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就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

  6、汇报算法

  (1)243=72(元)722=144(元)

  (2)2432

  =(?)2

  =(?)(元)

  三、拓展应用

  1、1547125861024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

  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0+1+2+3+4+5+6+7+8+9()

  012346789()

  4、156836912

  32+173(15+35)6

  518710525

  5、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6、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

  (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

  (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9

  一、填空。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常见的重质量单位有()()()。

  3、1只大象重约4()。

  4、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

  5、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是()厘米。把这一段长度平均分成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是()毫米。

  二、判断题。

  1、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

  2、8千克=8000吨。()

  3、一头猪重135千克。()

  4、一袋大米重50千克,20袋大米重1吨。()

  5、40毫米与4分米同样长。()

  三、选择。

  1、李平的身高146()。

  a、米

  b、分米

  c、厘米

  2、回形针的长度是28()。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3、一本书大约重150()。

  a、克

  b、千克

  c、吨

  4、一袋大米重10()。

  a、克

  b、千克

  c、吨

  5、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5吨500千克

  b、5900千克

  c、5550千克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个鸡蛋重50()。

  2、汽车每小时行80()。

  3、一辆货车载重4()。

  4、一头牛重约200()。

  5、跑步每秒钟约8()。

  6、1袋水泥重约50()。

  7、小明的身高是146()。

  8、小宇的体重是32()。

  9、数学课本长约2()。

  10、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

  五、解决问题。

  1、一只蜗牛从24厘米深的杯底往上爬,每爬6厘米要用3分钟,然后停2分钟。问:蜗牛从杯底爬到杯口要用多少时间?

  2、某学校的学生进行__训,在晚上的行__中,二班步行了2100米,一班比二班要多行160米,那么一班和二班共行__多少米?

  3、一段16米长的布带,每次剪去2米,剪了5次后,还剩多少米?

  4、一头大象重6吨,一头牛重400千克,一头大象比一头牛重多少千克?

  5、一根木料在24秒内被切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需要多少秒?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概念

  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集中编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先利用 “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安排多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

  2.注重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

  首先,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比较量÷标准量=倍数”是关于倍的基本数学模型。

  关于倍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简称“求倍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简称“求比较量”);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简称“求标准量”)。教材先讲“求倍数”,再讲“求比较量”,借助线段图,并运用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其次,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例2呈现的是形象图,例3呈现的是线段图,但两种图示都展示了倍比关系的基本结构:两个量比较,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

  3.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例如,呈现实物及示意图、线段图等多种直观形式;对分析数量关系十分重要的'线段图的教学则按实物图--色条图--线段图的层次不断递进。

  例如,每两根为一组把萝卜圈出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模型。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四、具体编排

  1.例1(倍的含义)

  (1)教材提供了一个“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练习题ppt

  2.例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1)提供“画示意图”“列除法算式”解答两种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同时意识到画图策略是帮助弄清题意、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2)画图策略

  (3)检验方法 把所求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对检验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3.例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1)画图策略

  (2)知道画图方法

  (3)检验:通过呈现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结果是否正确的情况,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4)数学模型

  增加ppt:开放型题目

  五、教学建议

  1.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教学时要注意在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一方面,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可以让学生思考:求红萝卜的个数(6个)是胡萝卜的(2个)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量,看红萝卜里包几份白萝卜,包含了3份,所以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3倍。在教学例2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另一方面,注意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认识。

  4红花,2朵黄花.变化6红花、10红花、14红花,倍数变化(“比较量”与“倍数”成正比例关系);

  18朵红花,2朵黄花。变化:3朵黄花、6朵、9朵,标准量变化,倍数也变化(“标准量”与“倍数”成反比例关系)

  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 (高老师课件)

  2.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模型

  首先,可增加“连续量”的比较,丰富学生的图形表征。例如,涂出给定纸条的长度4倍等。

  其次,在教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等)、算式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建立“倍”的模型。(详见“例2的教学建议(2)”。)

  3.重视主体参与,形成几何直观

  借助图形直观首先需要把研究“对象”抽象成为“图形”,再把“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为“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分析,这一系列的转化显然不是天然而成的。

  线段图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不是学生可以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可以画形象的实物图,也可以画抽象的线段图,并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画线段图。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的:

  1.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课件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把课题补充完整)。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4.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十的第1、2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平面图形,你还记得吗?知道的请大声说出他们的名字。(教师出示课件,逐个出示图形) 全体学生齐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在这些图形中有一个图形和其它四个不一样,它是谁呢?

  生1:圆。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

  生1:圆没有角。

  师:你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数学书上有角。

  生:黑板上有角。

  生: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师:请你用手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物体,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上面有角吗?

  师:(出示课件:剪刀)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 (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师:(出示课件:钟面)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

  生: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

  师:(出示课件:红领巾)红领巾的角呢?

  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出示课件:从屏幕中的剪刀、三角板、闹钟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2、观察角,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角有一个尖尖的地方,还有2条直直的线。

  师:这些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边 { 板书:顶点 边(直直的线) } (尖)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76—P77。

  教学目标:

  1、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2、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通过“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搭配中蕴涵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学生每人一袋服装学具。

  游戏化元素:握手游戏、搭配游戏

  教学过程:

  【握手游戏】课前热身小游戏

  【游戏规则】6人一小组,组长分别与组员握手,问一共握手多少次?问:握手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预设回答】要按一定的顺序去握手,才会不重复、不遗漏。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怎样进行科学地搭配。

  【板书】

  搭配中的学问学生组长与小组内成员进行握手游戏并数出次数。课前的握手小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导出今天的问题。在简单的“握手游戏”中,就隐藏着搭配中的学问,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能够理解“一配几”的搭配方法。动手实践,学会搭配

  活动一:搭配服装师:马戏团的小丑需要演出,请求我们班的同学为他搭配演出的服装,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呢?

  【游戏规则】学生动手操作学具。2顶帽子,3条裤子,自行搭配并交流做法。问:一共有多少种生:6种。师:请同学上来汇报自己的搭配过程!

  【预设1】先选帽子,一顶帽子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裤子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顶帽子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裤子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预设2】先选裤子,一件裤子分别与两顶帽子搭配,有2种不同的穿法,三件裤子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问:搭配时要注意什么什么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小结】不管是先确定帽子还是先确定裤子,只要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够不遗漏,不重复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

  活动二:画一画,写一写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丑解决了穿的问题,大家搭配出那么多中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图片,你们该怎么把搭配的过程表示出来呢?

  【活动要求】学习单上表示出搭配的过程,你的方法不仅要自己看得懂,还要让其他人也看懂。

  【预设】字母、图形、数字等

  【总结】图形和字母的用处真大,帮助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行有序的思考。巩固应用配餐方法师:小丑去马戏团之前得先填饱肚子,一起看看他去的饭店里有哪些好吃的吧!

  【展示图片】饭店今日午餐图片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

  【活动要求】在学习单上写出你的方法

  【预设1】学生用画图的方法

  【预设2】学生用列算式的方法(2×4=8)师:又多了一种主食,大饼,又有几种配餐方法呢?

  【预设】3×4=12(种)师:多了一种主食,就多了4种。去动物园的路线师:小丑吃饱喝足,穿上喜欢的衣服,终于要出发去动物园马戏团演出啦,他从学校出发,经过少年宫,一共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呢

  【展示图片】学校到少年宫图片

  【活动要求】在课本上画一画,描一描

  【观察比较】与搭配服装一起对比,说说为什么一样。

  课堂总结(略)

  学生动手操作并交流搭配的.方法。

  学生1展示搭配的过程并汇报(先选帽子)

  学生2展示搭配的过程并汇报(先选裤子)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展示作品并汇报(图形、字母)。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学生在课本上描出不同的线路图,并说说与服装题的相同之处。有效的教学情景必须用“真性”的学习任务去开启学生探究的欲望,唤醒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倾听、交流,以及在有序搭配和无序搭配的比较中,初步体验有序搭配、有序思考的必要性。

  符号化表达:展示图形搭配和符号搭配,教师引导学生对出现的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在学生的比较与评价中体会各种方法的特点,体会符号化的优越性,进一步感受有序思想。同时这也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摆法记录下来,体会数学方法的简洁性,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富有现实性、开放性、挑战性的练习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动物园的情景从表面上看与服装搭配不是同类问题,但通过探索交流,学生会发现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表示,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学习能力。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通过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画曲为直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为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铺路搭桥。本节课通过描、找、说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一周";再通过"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究"周长"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周长的概念,掌握测量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周长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1)摸摸自己的腰,学生独立说出腰的`一周。

  (2)汇报交流。谁愿意来说一下腰的一周指的是哪里?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3)师总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从一点出发,绕腰一周,最后又回到这点,这就是腰的周长。

  二、感知周长的概念。

  活动一:感知物体的周长。

  (1)出示教材83页的各种物体图片:树叶、数学书、钟面、三角尺等。

  (2)问题:你们认识这些物品或图形吗?

  (3)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或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吗?请小组互相指一指。

  (4)全体汇报,互相指正。

  (5)总结: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物体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它的周长。

  活动二:感知图形的周长。

  (1)出示图形,请同学们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周长。

  (2)教师: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活动三:完善周长的概念

  师:出示图形,哪个图形没有有周长?为什么?

  生:第一个和第三个没有周长,有个缺口,不能从起点绕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

  师:有缺口,就是没有封闭,所以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师生总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三、探究求周长的方法。

  活动一:规则图形的周长。

  (1)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测出长方形的周长。

  (2)汇报:用直尺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活动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1)请同学们找出树叶的周长,然后用手里的工具围一围、算一算。

  (2)汇报: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拉直绳子,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树叶的长度。

  小结:通过刚才的结论我们发现:一个物体的边是直的(规则图形),我们可以直接用直尺来量,一个物体的边是弯曲的(不规则图形),我们就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四、拓展运用。

  五、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周长的知识?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5

  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例3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出规则图形的周长。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知道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树叶、直尺、三角尺、绳子。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操场跑道图。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在学校操场的跑道上赛跑,我们操场一圈是400米,我们绕着操场跑一圈,就是跑了400米。同学们想,“围绕操场跑一圈”还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这里的“周”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学生思考,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表达的都不错。一周,可以理解为从一点出发,沿着操场边缘走,走到与出发的地方重合;还有的同学说,一周就是从一点出发,围着操场走,直到首尾相接。好,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与这个“周”有关系。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认识物体的周长。

  师:我们课桌上有这么多的实物,请大家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边缘。

  学生摸一摸树叶、三角尺、数学书等物体的边缘。

  师:请同学们沿着物体的边缘一周,再摸一摸。

  教师指名学生前来演示,其他同学跟着操作。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2.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的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快用彩色的笔描描吧。(学生在课件上描周长。投影展示)

  师:同学们发现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首尾相接的。大家看这个图形的周长指哪里?

  屏幕展示:

  学生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师:这个图形有一个开口,不是封闭的图形,或说没有首尾相接。这样的图形是没有周长的。因为“周长”是一周的长度,这样的图形没有形成一周。所以周长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3.测量周长。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图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每小组选一样图形,用你手中的工具,测量一下周长吧。(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汇报计算周长的方法,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方法一:用直尺一段一段地测量,最后把这些结果相加。

  方法二:用一条绳子绕着图形转一周,然后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

  2.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汇报。

  五、拓展提升

  下面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你能算出这三个图形的周长吗?

  12厘米

  10厘米

  12厘米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周长,还学会了测量周长的方法。测量周长时,同学们想法真是太妙了,老师为你们点赞!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八第2~4题。

  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在回顾亲身经历后,感受“周”的含义,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摸一摸,理解周长的含义。

  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测量周长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注意搜集各种方法,对于方法二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板书设计

  周长

  例3

  周长:物体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测量周长的方法。

  方法一:用直尺一段一段地测量,最后把这些结果相加。

  方法二:用一条绳子绕着图形转一周,然后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这一环节设计得很好,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拓展提升的题目难度较大,教学评价欠缺。

  教学建议:精心研究数学问题,要让提出的数学问题有效,有价值。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教案01-15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3-02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1-13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1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荐]08-27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4-20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周长04-0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1-09

小学数学上册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