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01 09:35:1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5篇【合集】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5篇【合集】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假分数和整数互化、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过程,掌握它们互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教师出示几道口算题,让学生回答.

  通过出示几道口算题,明确分数的意义,为下面整数化假分数作铺垫.

  1.口算.

  0.45÷15;1.53-0.7;0.4×0.8;

  4.8×0.02;0.3÷1.5

  2.口答.

  (1)各表示什么意义?

  (2)2个是几分之几?

  5个是几分之几?

  12个是几分之几?

  二、整数化假分数

  1.提出“把1、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交流结果.

  教师提出问题,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明确解答的过程.

  师:把1、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学生思考,自主尝试,然后教师在标有1、2、3、4、5的直线上表示出来.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里面有3个,是,2里面有(2×3)个,是。

  ……

  2.

  教师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结论.

  师: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师:以指定的分母作分母,分母与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3.练一练

  熟练掌握转化方法。

  (1)把2、4、7分别化成分母是3、2、3的假分数;

  (2)把3、4、5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师引导学生:整数(0除外)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0除外)的假分数。

  三、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1.出示例题

  教师出示例题,师生一起解决.

  指导学生写出假分数和带分数,再让学生观察,讨论直线上同一个点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对应的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学习.

  问题:把下面直线上的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出来.

  (展示图片:例题二)

  师生一起解决.

  师:直线上同一个点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是怎样的?

  2.假分数化带分数

  1.师:怎样把化成带分数?

  (教师用课件“分数的再认识(二)”演示)

  2.练习:把、、化成带分数。

  方法: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

  3.带分数化假分数

  师:怎样把、、化成假分数?

  (教师用课件“分数的再认识(二)”演示)

  方法:用带分数的分母乘以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所得的积再加上分子即得假分数的分子,假分数的分母与带分数的分母相同。

  4.试一试

  列出式子,让学生解答.

  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问题: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生:=15÷7=2……1

  =24÷8=3

  ……

  四、练一练

  让学生自行练习.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然后自己完成,再全班交流.

  第3题,是试一试的变式练习.指导学生弄懂题目要求,再自己涂色.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第一课时:整数乘以小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理解小数乘法整数和整数乘法相同。

  3、学会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会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1、出示准备题P1 (多媒体投影)

  a、全体学生填在书上。

  b、学生相互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 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填空

  7。6扩大( )倍得76

  0。034扩大( )倍得34

  a、先填空,再列式算式。

  B、讲授新课:

  ㈠ 出示例1 每筒面价1。8元,买4筒面付多少元?

  1、读题后,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1。8 + 1。8 + 1。8 + 1。8 =7。2 (元) (板书)

  2、列出乘法算式:1。8 × 4

  a、提问:怎么计算?根据什么?同学间相互讨论。

  b、计算讨论:① 先把被乘数扩大10倍得18。

  ② 然后按整数乘法算出得数。

  ③ 被乘数扩大10倍,乘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④ 要使积正确,应把积缩小10,得7。2。

  c、比较:可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哪一种方法简 便?

  小结: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就是求什么?(几 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㈡ 出示例2 每千克早米价2。16元,买25千克付多少元?

  1、全体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2、反馈讨论,指出错误。计算结果末尾的0怎么处理?

  3、归纳整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 1。25 × 7 = 0。42 × 19 =

  a、说一说两题的积各有几位小数。为什么?

  b、说一说 1。25 ×7 的意义。

  C、巩固练习

  练一练 第一题、 第二题和第三题。

  D、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内容?

  2、小数乘以整数应该怎么计算?

  E、布置作业

  P3 第四题、第五题和第六题。

  课后小结:

  本课是小数乘法学习的第一课时,是在整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一开始我就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探索练习,为新授打下基础,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我试图放手,但我的问题设计的太碎了,如果这样设计问题,可能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价值:(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组算式,发现了什么规律?(2)要求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3)你能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吗?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对新授的内容"1。8 ×4"我想最好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用自己以前的知识去解决,在关键处设计几个问题点拨一下,这样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1,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某商店6月3日-10日销售四种矿泉水的统计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教师:我们怎样表示才能使四种矿泉水的销售情况一目了然?(画条形统计图)

  生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分析:从统计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利用复习题)教师:条形统计还可以用这样画。

  比较: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上一张数据标在纵轴上,矿泉水的品牌在横轴上,而下一张数据标在横轴上,矿泉水品牌标在纵轴上,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横向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把横向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师:我们在画纵轴和横轴时,都画上了一个箭号,表示纵轴和横轴都可向上和向右无限延长。

  根据这张条形统计图,你想了解什么?把你想了解的内容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小结:大家在画条形统计图时,想采用纵向条形统计图还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可根据大家的需要自由选择。

  三、巩固运用

  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两个小题,然后教师讲评。

  (2)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制作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例3、例4,练习十六9---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过程,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熟练地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

  3、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1、什么叫做方程?(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

  2、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使方程两边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加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的`大小不变。

  4、出示例3 学生交流。

  5、出示例4 学生交流。

  二、创设情境,引出知识

  1、出示: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题过程

  解:设现在平均每小时走了x千米。

  2.5x=3.83

  2.5x2.5=11.42.5

  x=4.56

  答:平均每小时走了4.56千米?

  2、提出问题

  这是我们熟悉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我们解题的一种方法。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自主梳理有关代数的知识。

  三、分析知识建立联系

  (一)学生汇报各类知识

  小组汇报知识,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汇报,边汇报教师边完善,同时进行板书。

  (二)解方程与方程的解

  1、具体知识

  4.56是方程的解,而求这个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

  补充提问: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同一道题中,数量关系可以转化,用不同方法解答.

  3.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同一道题中,数量关系可以转化,用不同方法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导入:我们已经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了不同的应用题的不同分析、解答方法.今天我们就用我们学过的不同知识来解应用题.(板书课题:用不同知识解应用题)

  2.填空:已知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

  (1)乙数是甲数的

  教师追问:为什么填 呢?这时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转化成了什么关系?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3)甲数与甲乙两个数的和的比是( )∶( )

  (4)乙数与甲乙两个数的和的比是( )∶( )

  教师提问:这时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转化成了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通过复习,我们发现了倍数关系、分数关系、比的关系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6.

  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种松树和柏树,一共栽种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多少棵?

  1.学生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分组讨论:

  (1)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可以转化成哪几种关系?

  (3)本题有几种解法?

  3.学生汇报反馈.

  (1)因为:松树的棵数+柏树的棵数=120棵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设柏树种了 棵.

  120-24=96(棵)

  解:设松树种了 棵.

  120-96=24(棵)

  答: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

  (2)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松树和柏树棵树的比是4∶1.

  所以根据转化的比的关系,可以用按比分配的知识来解答.

  4+1=5

  120 =96(棵)

  120 =24(棵)

  答: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

  (3)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松树和柏树棵树的和是柏树棵树的5倍,我根据倍数的数量关系可以运用算术方法解题.

  120(4+1)=24(棵)

  120-24=96(棵)

  答: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

  (4)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柏树的棵数就是松树棵树的 ,如果把松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那么,120棵对应的率就是1+ ,根据倍数的数量关系可以运用算术方法解题.

  120(1+ )=96(棵)

  120-24=96(棵)

  答: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

  (5)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松树和柏树棵树的比是4∶1,松树和松树、柏树棵树和的比是1∶5,所以根据转化的比的关系,我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解:设柏树有 棵.

  ∶120=1∶5

  5 =120

  =24

  120-24=96(棵)

  答: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

  4.请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最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5.教师总结:在我们解应用题时,一道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转化成不同解决形式.在解答时,我们选择我们熟练、简便的方法进行解答.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0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