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时间:2024-08-02 18:51:41 赛赛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精选12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1

  教学内容:

  跳绳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会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通过跳绳的活动,引入。

  1、先引导学生看懂主题图中的.统计表,然后让学生提出总是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并记录学生当时 跳绳的次数,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总是可以先引导学生先解决类似“小东比小红跳几下”这样的问题

  3、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教科书上三种方法是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方法,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的。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帮助。

  三、试一试。

  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四、想一想。

  100——48, 先让学生估算,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

  五、练习反馈。

  1、用竖式计算。

  请4位学生板演,再集体校对,

  2、买一个羽毛球拍多少钱?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列式解答,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第3题中()+40的答案不唯一。可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如果是其它数,它就无家可归了。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2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看书21-22页。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和钝角,保留直角)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

  (1)观察物体表面的直角。

  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相同?观察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

  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八)后记及反馈:

  本节课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现困难,所以课堂节奏有些慢,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直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周围许多的物体表面都有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效果不错。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题目。

  2、利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0-713-5100-130-723-5100-250-733-5100-3

  40-981-473-856-762-69+1285-1532-836+5

  板演:

  49-27

  说计算过程:42-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图画,投影,学生观察,叙述图意

  2、学生提出不同问题

  3、重点解决: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

  A、尝试列式:62-48=

  B、小组活动,探究怎样计算

  C、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D、重点讲笔算竖式的算法:强调对齐数位,进行板演。

  个位2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十位的6借走一个变成5

  4、独立解决其他问题

  5、指导连续退位减100-48=52

  100强调:个位0不够减从十位

  --48退一,十位是0继续从百位退一。

  -52借到十位有十个十给个位一个还剩9个十,个位相减得2,十位9减4得5,百位一退一得0。

  三、巩固:

  1、列竖式计算:85-5844-2780-2564-978-29

  2、改错:见书64页2

  3、列式计算:63页2

  四、课堂: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4

  教学内容分析:

  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得数有关3、4、5、6、7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8”、“9”的加减法,并按下去一课还有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的罗列,所以本节课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写出所有算式,本节课安排了跳绳活动引出有关得数“8”的算式,安排画一画引出有关得数是“9”的算式,通过试一试,练一练3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内容安排接进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得数是“8”、“9”的算式,能正确进行计算,发展学生观察分类能力,感受生活数学之美。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投影、每生一张1到8的.卡片(诫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玩过跳绳吗?”

  生答: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师:“跳绳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活动,看这些小朋友玩的多有趣!”

  师:出示跳绳投影。

  二、新授

  1、跳绳

  师:“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在跳绳”。

  生:“8位”

  师:“你们看一看,能不能把这8个板书:4个男生和4个女生小朋友分成两组,比如可以这样分,1个小戴1个戴帽子的,7个不戴的朋友帽子,7个不戴帽子”。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2个甩绳子的,6个跳绳的。

  学生观察、讨论。

  反馈:学生说,教师总结并板书。

  师:“我们说把两组合并在一起是用加法的,大家能不能根据刚才结果列成算式”。

  学生算式、教师总结,在相应位置板书。供学生对答案,只要有其中一个。

  2、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答案可以不同,但要能理解算式。

  反馈:投影出示相应的涂色和算式。

  学生自己检查,只要有其中一个。

  3、试一试,学生板演。

  7+2=()6+3=()5+()=8

  先收后放

  其它学生独立完成。

  三、练习

  第一题:教师讲清图意,第一幅求和。要把两部份合并。第二幅是分开,可以把任意一份作为要求的问题。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答案。(学生的答案可以多样化)

  反馈、纠正。

  第三题:全班游戏,找朋友(凑9)

  第四题:数学故事,学生观察。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发言讨论。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小结:讨论“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5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关键:

  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

  六、教具、学具的准备:

  电脑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表,并汇报:小东跳了62下,小红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

  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请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

  62-48=70-48=70-62=

  62+48=48+70=62+70=

  2、探索算法。

  先请学生估计以下62-48=,可能等于几,再请学生通过具体计算,进行验证。

  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互相帮助。

  汇报小组意见(允许学生使用各种算法)

  (1)、我想62-40=22,22-8=14,我会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所以先把48看成40,减完40,还少减了8,所以再减去8等14。

  (2)、我想62-50=12,12+2=14,把48看成50,减完50,还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

  (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够减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数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

  用的是“满十进一”的方法。

  (4)、用竖式计算。

  62十位上的6借走1还剩5,-485-4=1

  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正确即可。

  3、比较几种算法的简便性。

  请学生说说以上几种算法,哪一种更为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老师认为“满十进一”的计算方法比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所接受的方法。

  (三)、实际应用。

  1、完成70-48=70-62=

  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2、教科书第62页的“想一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3、教科书第63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没有进一,数位没对齐等。

  4、教科书第63页的第2题。

  先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淘气用50元买了一个羽毛球拍售货员阿姨找了他29元,买一个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

  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教科书第63页的第3题。

  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其中“()+40”的答案不唯一。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测,“()”可能是0,也可能是4,如果“()”是其他数,它就无家可归了。

  (四)、总结。

  有什么向对大家说的?有没有什么意见要发表?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2.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口头表达、交流参与和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材着眼于“跳绳”这个游戏来教学新知识,既方便又实用,既适合城区学生又适合农村学生,特别适合像我校这样由农村小学转化而来半城半乡的学生。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抓住所有儿童的天性――“好玩”来设计。取材于学生所熟悉喜爱的活动,让学生感到亲切、生动有趣。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自己比较,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属区级学校,各项硬件设施都通过市区教育局的验收并达标。1999年就实现多媒体电化教学,从2001年起进行课改实验。本校虽属城区,但确切地说是“城乡结合部”,即“村小”的转化。我任教的实验班共36名学生,大多数学生来自“个体户”及“菜农”家庭,他们除了“好玩、好胜”的天性外,个个爱说、敢想、乐问,接受能力强。

  〖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喜欢。)那么我们这节课就到室外去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好吗?

  (学生欢呼雀跃。)

  师:到室外去之前,你们先估计一下自己一次能跳多少下?比谁跳得多,比谁跳得少?

  生1:我平时一次能跳70多下,没人超过我。

  生2:我肯定比小红多。

  小红:那不一定,我肯定比你跳得多。

  (学生七嘴八舌……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跳得多。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跃跃欲试,想显示一下自己比别人强。)

  师:好,既然大家都不服气,那么请每位同学数清自己一次跳的下数,再好好比一比,到底比谁多,比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好吗?

  (二)探索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都显示了自己跳绳的本领,都很棒,下面请同学们报数说出“多多少”或“少多少”。

  生1:我跳了45下,小明跳了40下,我比他多5下。

  生2:我跳了50下,小华跳了54下,我比她少4下。

  ……

  教师边听边有选择地板书几名学生的跳绳数。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生:小东比小红多……?(吱吱唔唔,摸着头说不出来,很多学生都在说多……互相议论后有学生站起来。)

  生1:小东比小红多14下。

  师:你算得真快,能说说算法吗?

  生1:我用62-40=22,22-8=14。(教师鼓掌,学生跟着鼓掌。)

  生2:我也算出来了,是14下。

  师:你能说说算法吗?

  生2:我是在48的基础上数的,数一下打一点共14点,即14下。

  师:这也是一种方法。

  生3:这种方法太呆板,假如遇到几百几千的数,既费时又易出错。

  师:你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3:(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还没有。

  生4:我也是数出来的,但不是一个一个地数。48数2下成为50,62-50=12,12+2=14。

  师:这种数法不错,运用了“凑十法”。(教师边表扬边板书。)

  生5:跟前面一样列竖式计算。

  师:好,列列看。

  (学生自由练习开始找这个、找那个比多比少,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三)巩固练习

  卖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小白兔想请大家帮个忙,小兔妈妈出远门了,小白兔照看商店,几位客人来买东西(电脑演示收的钱数及商品价格,轮换出示任一种商品),应找多少钱?

  2.学生计算抢答。

  (把所学的知识向实际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自己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不服气的,下课再比一比。

  (让学生有“课虽止,趣尤浓”之感。)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

  怎样使学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的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出算理,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到展示,发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比”的过程中,面对生2的.“笨方法”,教师不武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础上让他明白简便方法。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着说,急着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室安静、学生坐好、教师讲好”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争”。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自编应用题或应用题补条件填问题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因此,在“玩”中学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7

  教学目的:

  1.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会正确计算 8和9的加减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照片。(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的.加减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试一试

  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教学9的加减法。

  板书设计:

  跳绳(8、9的加减法)

  8 0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0

  9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教学反思:

  本节数学课,用跳绳比赛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出学习内容,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等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意识以及学习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举行跳绳比赛了,你们想不想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得怎么做呢?同学们

  说得很对,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加强练习。你们看,操场上的这些同学,他们练得多认真呀!

  2、出示跳绳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你所看到的内容,你都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仔细看图,自己小声说一说。

  指名汇报。(举例)

  ①有2个同学抡绳,6个同学跳绳,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2+6=8,6+2=8

  ②有4个女同学,4个男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4+4=8

  ③跳绳的同学中有3个人穿裙子,5个人穿裤子,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3+5=8,

  5+3=8。

  学生说教师板书:

  6+2=82+6=84+4=8

  1+7=87+1=83+5=8

  5+3=80+8=88+0=8

  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读一遍。

  (2)师:你能提出减法问题吗?试一试。

  先在小组内小声说一说,再指名汇报。例如:

  a、操场上有8个同学在跳绳,有4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

  b、操场上有8个同学,有2个同学在抡绳,有几个同学正在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法算式。

  二、画一画。

  1、师:现在,老师想为你们引荐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吗?

  2、出示大象图。

  1)这是谁?

  师:大象伯伯正在装修房子,他想把这九块瓷砖涂上颜色,你们看它多辛苦呀,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大象伯伯呢?如果

  由你们来替大象伯伯涂色,你们想怎么涂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一根油画棒,自己动手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

  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针对同桌涂色的情况,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

  3、组织全班交流。

  三、试一试。

  1、出示:

  7+2=□9—4=□4+4=□

  6+3=□8—5=□8+□=□

  5+□=8□—4=5□=1+8

  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订正,针对重点题目进行指导。如:5+□=8□—4=5□=1+8

  四、练一练(第35页)

  1、说一说,填一填。

  看图说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列式。

  全班订正。

  2、口算第35页第2题。

  学生都能算对。

  3、数学游戏:凑成9。

  每组准备1~8八张数字卡片,拿出卡片,找朋友,两个数能凑成9的卡片放在一起为好朋友。

  4、数学故事:八戒吃瓜。看图讲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列出相对应的算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9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特别运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培养学生表达、倾听、操作等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减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练习口算,唤起旧知,作好铺垫。

  1、出示口算卡片,请学生口算:

  13-720-615-865-3

  34-884-2097-3674-2466-14

  2、在学生口算的同时,请学生上台列竖式板演。

  49-27、42-8这两题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培养估算能力。

  1、(出示跳绳主题图)刚才大家表现得都很棒,下面老师请大家去参加一次跳绳比赛,通过观察,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对我们大家都很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2)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小亮比小东多跳几下?

  (3)第一道题你们会列算式吗?(板书算式)

  2、62-48结果大约是多少呢?谁来估一估,并说说你估算的方法。

  三、探索算法,理解算法,优化算法。

  1、刚才大家估算的结果大致是10,那这道题的准确结果是多少呢?请小朋友自己算一算,也可以请学具帮帮忙。

  2、你们愿意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的.其他同学说一说当别的小朋友说的时候你要认真听,听他说的方法是不是和自己的方法一样,如果是,你还有什么补充。

  3、刚才小朋友们交流的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4、小朋友们真了起,计算62-48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5、今天我们学习的100以内的减法和以前学习的减法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退位加法。

  6、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板书:100-48=)你看,这道题个位和十位一个也没有,减48怎么办呢?请小组内互相商量一下。

  学生汇报,用计数器演示算理。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解决了黑板上的第一个问题,剩下的两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请完成在62页试一试的方框里。

  请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追问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

  2、独立完成书上第63页的1、3、4题。

  教师巡回辅导,解疑释惑,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弥补。

  其中80-55,注意通过计数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解答的方法。

  五、拓展性练习。

  引导学生理解练一练第2题的题意,理清数量关系。

  六、全课。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10

  【设计思路】

  在运动会跳绳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跳绳计数的结果产生了分歧,原因在于跳绳计数方法不对,计数结果不准确,孩子们觉得不公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已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为抓住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真"问题,并以此作为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学习正确计数。

  3.能与同伴分享合作,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来自幼儿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跳绳比赛争执瞬间",记录纸和笔。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体育比赛的资料,观察了解各种比赛的过程和名次确定的方法;幼儿已有跳绳和跳绳计数的经验。

  【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通过实践,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在不断增强计数兴趣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计数。准备运用实践体验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这一重点。

  2.难点: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准备运用启发提问法、活动延伸法突破。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一看,录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完录像后提问:

  (1)录像中的小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执?

  (2)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的问题?

  2.第二遍录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儿观察跳绳速度与计数速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现场计数时出现的问题。

  提问:

  (1)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问题出在哪儿?

  (2)如果是你,会怎样为跳绳计数?

  3.小组实践,集体分享:如何使跳绳计数更准确。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取一根跳绳。幼儿可以边实践,边商讨计数方法,并通过图画标记等形式记录跳绳计数的方法。

  (2)集体分享

  a.分享探索过程,如:

  开始计数时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们是怎样想出解决办法的?

  b.分享计数方法,如:

  看跳绳小朋友跳动的脚计数;

  看跳绳小朋友起伏的头计数;

  看跳绳小朋友抡绳的双臂计数。

  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c.讨论计数注意事项,如:

  跳与数要对应上;

  踩绳或一脚跳过另一脚没跳过,不能计数;

  记清楚小朋友跳过的数,再往下接着数,并说出最后计数结果。

  4.分组学习跳绳计数,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尝试跳绳记录方法,还可以探索和发现新的方法。

  5.讨论:还有哪些运动项目是通过当场计数来统计结果的?

  如:幼儿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戏;体育项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赛等。

  6.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运用计数方法解决体育比赛及生活中的问题,如值日生发碗筷、取午点等,并用绘画、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记录下来,张贴到主题墙上,和同伴分享、交流。

  【活动反思】

  首先,本次活动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科学领域学习"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通过探索"跳绳计数方法"的活动,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幼儿从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及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其次,活动过程符合《纲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儿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

  第三,活动过程体现了《纲要》和《指南》倡导的以幼儿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由"教授"转变为"支持"和"引导"。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11

  游戏目的:

  加深对两数比较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能熟练地解答此类应用题。

  游戏时间:

  3~5分钟左右。

  游戏难度:

  中级

  适合年级:

  低年级

  适用于低年级的.“两数比较应用题”。可根据需要安排在课始或课尾。如果安排在课始,则为教学的展开提供一组组真实数据;如果是在课尾,就是综合应用。

  全班游戏准备:

  若干根跳绳。

  游戏过程:

  1、根据同学们在课外跳绳情况,选出男、女组最优秀的两名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得到甲、乙两学生成绩为A下和B下。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获得的信息口头编应用题,然后按学生编的应用题进行列式解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然后分类整理。

  2、再请男女各一名同学来跳绳,先请同学们根据以前了解的信息估计一下他们两个各能跳多少下。学生发言后,各组分别为选手加油,得到第二组跳绳成绩。

  师:现在有两组4名同学的跳绳成绩,你想说什么?

  学生可以在同一组男生或女生中比,可以在不同组男女生中比,也可以比总数等,比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指导,由于数据不一样,学生练习的机会大大增加。

  3、师:谁还想来跳绳?

  指定学生跳绳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老师不知道他跳几下,只知道他跳的比这几位同学中最好的同学少11下,请你编题列式解答。

  游戏提示:

  把简单的体育项目——跳绳放在数学课堂中,使体育游戏活动性、开放性、竞争性与数学的知识性、思维性、拓展性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方法,发展了思维,提高了技能,还放松了心情,减轻了学习的压力。

  课后思考:

  应用题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孩子的想象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

  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口算

  48 -15= 91-3=

  34-22= 23- 5=

  56-34= 42-9=

  47-27= 72-7=

  2、交流:从每组中找一道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

  二、探究新知

  师:看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

  生2:小:亮比小东少跳几下?

  生3: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

  1、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

  (1)学生独立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0-28=)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估计40-28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计大了?哪些把差估计小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差估计小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30,减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②把差估计大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20,少减了,剩下的就多了。

  说明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2、探究算理。

  (1)尝试计算“40-28”的得数是多少?

  (2)交流算法。

  ①40-20=20,20-18=2;

  ②40-30=10,10+2=12。

  ③用竖式计算:

  4 0- 2 8 1 2

  让学生一边拨计数器一边说理由。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独立探究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1)个人试做。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算法:

  (1)32-20=12,12-8=4;

  (2)32-30=2,2+2=4;

  (3)30-28=4,2+2=4;

  (4)28+( )=32;

  (5)用竖式计算。

  2、完成课本第78页,“算一算,说一说”中的题目。

  3、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相关文章: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教案01-11

数学下册一年级教案02-03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26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3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08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02-04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6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06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