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4 07:52:35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优秀3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铅笔和橡皮的分类。

  2、了解铅笔和橡皮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

  3、初步学习握笔和书写姿势。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观察铅笔和橡皮的能力。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1—2支铅笔和1块橡皮,最好也能带卷笔刀。

  2、人手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铅笔和橡皮,并学习按特征分类。

  1、谈话导入:你们读小学后,刚开始写字要用到什么工具呢?

  2、请部分幼儿介绍展示自己的铅笔和橡皮,说说不同点。(颜色、形状、长短、大小、气味、头上有无橡皮)

  3、集中一部分铅笔、橡皮,教师出示某一特征让幼儿进行分类。

  铅笔按颜色、形状、头上有无橡皮等分类。

  橡皮按颜色形状有无气味等分类。

  二、初步了解铅笔、橡皮的特点和作用。

  1、自由讨论铅笔特点。

  说说在使用铅笔时,会出现什么情况?(用力过猛,铅笔会断掉;削得太尖,铅笔也容易断掉。)

  2、了解铅笔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铅笔时要注意安全,铅笔的铅芯有毒,不能用舌头舔;

  铅笔笔头断了或粗了,可以用卷笔刀卷一卷。

  铅笔的笔尖太尖,不要伤了自己和别人。

  3、了解橡皮的作用。

  如果用铅笔写错了字,那怎么来纠正呢?

  橡皮有什么作用?应该怎么擦才能干净?

  三、我会用铅笔、橡皮和卷笔刀。

  1、幼儿尝试用铅笔写名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正确握笔和书写姿势。

  哪位小朋友知道怎么握笔?我请他来讲一下,大家听听对不对。

  正确的握笔: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中指托住笔杆,笔杆躺在虎口上,其余两指自然弯曲。

  书写姿势:背挺直,身体距离桌子一拳的距离,眼睛距离桌子一尺(一胳膊肘)的距离,手到笔尖一寸(两个手指头宽)的距离。

  2、对写错的幼儿,指导正确擦橡皮。

  正确擦橡皮:一手按着纸,一手轻轻对准擦干净。

  橡皮被擦脏了怎么办:在干净的纸上再轻轻擦几下,橡皮就干净了。

  我要看看谁的橡皮干净了,举起来让我比比看。

  3、初步使用卷笔刀,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卷笔刀。

  正确使用卷笔刀:一手握住卷笔刀,一手转动铅笔。

  铅笔屑要扔到垃圾桶去,不能把它们扔在地上。

  情景描述:

  在铅笔和橡皮分类环节,我选取了几种不同的.铅笔和橡皮先让幼儿找特征,再总结。之后我说特征请幼儿来分类。整个过程持续了很久,有些特征幼儿重复说,有些特征幼儿容易遗忘。

  活动分析:

  1、讲得多容易遗忘,绝大多数幼儿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单靠老师说是不清晰的。

  2、幼儿的分类能力还不全面,需要老师教给他们方法。

  活动反思:

  1、在幼儿找出特征时让幼儿在表格里画上相应的特征,这样分类特征就很清晰了。

  2、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每个小组合作分类。小组把找到的特征都画在表格里,然后全班一起交流。

  小百科:铅笔名叫铅笔,常常会被人认为笔芯是铅做的。其实,铅笔芯主要的材料是石墨。虽然说咬铅笔会有铅的摄入,但是它的来源不是铅笔芯。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继续学习做简单的气象记录和统计。

  主动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天气状况调适自己的衣着。

  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准备温度计、气象记录表、笔、各种天气的图片等。

  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月气象统计表》、学习包《科学·月气象记录表》、亲子手册《科学·小小气象员》。

  指导要点:

  和幼儿一起制作班级晴雨表(见"小小资料库"),并投放倒班级气象角,由值日生每天调整晴雨表,并在晨间谈话时向全班小朋友汇报,并做穿脱衣服的建议。

  鼓励幼儿坚持收看每天晚上的天气预报电视节目,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在日历上记录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每周一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比一比谁的记录准确。

  根据天气记录过程中出现的天气现象,拓展幼儿的气象常识。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乐于参与,积极发现。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扩大孩子视野,丰富了幼儿知识经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依据了幼儿需要设计了提问、猜测、验证、交流,让孩子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

  活动中还存在着不足,结束部分我邀请幼儿预报心情,讲游戏规则时可请能力较强的幼儿一同做示范,其它孩子会更清楚游戏的玩法。

科学教案 篇3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谁在水里不见了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比较观察了解溶解现象,产生观察的兴趣。

  2、能初步记录与交流自己实验结果,乐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学准备:

  1、教师操作材料:糖、黄沙、赤豆若干, 一张大记录纸。

  2、幼儿操作材料:分别装有糖、黄沙、赤豆的盒子若干,水杯、分类盒、小调羹若干,记录板、记录纸、粘贴纸人手一份。

  3、实验记录:用贴标记的记录形式。

  谁在水里不见了 姓名:

  我的实验材料 糖 黄沙 绿豆

  我的猜想

  我的实验

  4、科学术语及词汇:溶解。

  5、时间安排:20~2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幼儿认识材料,激发实验兴趣。

  教师出示装有糖、黄沙和赤豆的盒子,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认识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样小礼物,看看它们是什么?

  二、幼儿实验操作——谁在水里不见了

  (一)、幼儿猜想,到集体记录板上记录猜想结果。

  1、师:今天,三种宝宝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它们藏到水里面会怎样呢?你觉得哪个宝宝在水里会不见了?

  2、幼儿独立思考、进行猜想,交流讲述。

  3、幼儿到集体记录板上用粘贴小红花记录猜想结果。

  4、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觉得糖宝宝到水里会不见,有的小朋友则认为黄沙宝宝,还有的小朋友认为是赤豆宝宝。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待会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做一做,看看到底是哪个宝宝在水里不见了。

  (二)、幼儿实验,在自己的记录板上记录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交待实验步骤。

  师:①请小朋友选择一种宝宝,放在红色盒子里的小水杯里,用调羹搅拌一下,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它是不是在水里不见了?②如果这个宝宝在水里不见了,就把看到的'结果用小红花粘贴在“我的实验”里。③记住,试一种记录一种,然后再去试另外一种,记录一种。

  2、幼儿证实猜想:将糖、黄沙和赤豆分别投入水中,观察谁在水里不见了。

  3、幼儿实验记录:引导幼儿用粘贴小红花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记录到自己的记录板上。

  4、幼儿自由交流:大家的游戏做完了,哪个宝宝到水里去不见了呀?它们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看着你的记录表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

  5、幼儿交流,教师记录结果在大记录纸上。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糖宝宝放在水里会不见,化掉了,这就是溶解。

  三、经验拓展。

  教师提问:还有哪些东西会像糖宝宝一样放进水里也会不见呢?我们回去再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精选】科学教案09-28

(经典)科学教案10-01

【经典】科学教案10-09

科学教案(精选)10-22

科学教案(经典)10-15

科学教案02-22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