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科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活动巧妙运用纸板这一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沿着“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结果讨论”这一线索层层推进,让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操作,去探索物体平衡这一科学现象。活动由情感激发导入,始终把幼儿探究习惯的养成融入丰富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催动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养成积极探究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获奖杂技节目《顶碗》VCD,轻音乐《梁祝》。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
1.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精彩的节目吧。
播放获奖杂技表演《顶碗》VCD,幼儿观看。
师生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师:杂技演员真有本领。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杂技演员,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
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
幼儿发散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用笔、尺子、杯子等许多东西来把纸板顶起来。
(评:通过观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获奖杂技节目,唤醒幼儿已有的顶纸板的活动经验,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二、尝试:发现顶纸板的最佳位置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圆圆的.纸筒芯,请大家试一试,你能用这个小圆筒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
幼儿第一次实验,自由尝试顶纸板。
师:你们顶起来了吗?纸筒芯大约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个位置都可以顶起来吗?
幼儿观察自己顶的位置,与同伴讨论成败原因。
小结:我们要把工具顶在纸板的中心,就能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幼儿再次尝试,找找纸板的中心点。
师: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想不想把这个神奇的点用笔记下来呢?如果一边玩一边记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哦!看看哪一对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
幼儿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
教师观察、指导、检查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引导幼儿把找准的位置巧妙变成一个成功的笑脸。
展示幼儿讨论的结果。
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评:捕捉本次探究活动的关键性问题“怎样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让幼儿带着任务去思考,引导幼儿反复尝试,相互质疑、争论,促使幼儿不断去探索、发现。独具匠心的笑脸增强了孩子们参与探究活动的信心。)
三、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顶起纸板的难易程度
师:请大家猜一猜,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这些材料,哪些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些很难顶起纸板。
出示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各种材料,幼儿猜想。
出示教师记录表。
师:看来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记录表,请你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你觉得最容易的就在记录表的“?”栏里标上“1”,接下来呢就依次标上“2”“3”“4”,给它们排排队、编编号吧。
幼儿记录下自己的猜想。
师:到底用哪种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种材料很难顶起来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在刚才找到的中心点上分别试一试,看看你猜得对不对,再把试的结果在“!”栏里记录下来。
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下操作结果。
展示2~3名幼儿的记录表,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评:猜想、验证和记录交替进行,猜想在前,验证在后,个性化的记录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推动幼儿的探究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讨论: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
师: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材料都试了顶纸板,为什么用易拉罐、纸筒芯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而用吸管、铅笔却很难把纸板顶起来呢?
幼儿结伴讨论、分析,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小结:顶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稳地顶起纸板。
(评:通过探索经验的整理、分析,巧妙地揭示出生活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五、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邀请你们一同去参加他们的表演呢。瞧,这些五彩棒都为你们准备好了,孩子们,上场吧!
播放轻音乐《梁祝》,幼儿手持彩棒,在音乐声中进行顶技表演,鼓励幼儿摆出各种身体造型。
邀请客人老师共同参加,体验师生同场表演的快乐。
(评:在轻松的氛围中,将探索获得的活动经验进行迁移运用,与同伴分享快乐、分享成功,使幼儿对探索活动依然保持浓厚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扩展幼儿的知识。
2、帮助幼儿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每人小动物卡片五张;幼儿用书画面“它们怎样过冬(一)(二)”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动物过冬的不同方法。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天,天气寒冷)“看一看,冬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安装取暖设备、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重点讲解,冬眠过冬的有蛇、乌龟、青蛙、刺猬;换上了厚厚的毛过冬的有兔子、松鼠;贮食过冬的有蚂蚁)“你还知道其它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狗熊是冬眠过冬,大雁和候鸟是南飞过冬的'等)
2、巩固对动物过冬方式的认识。
“每人有五张卡片,看看它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过冬的?如果有你不知道的,请问老师和小朋友。”幼儿自由讨论、讲述图片内容。
“我们现在来做个游戏,看谁又快又正确,当老师说‘冬眠过冬的动物’后,请你在卡片种找出并举起,比一比看谁举得又快又正确。”(游戏重复数次:如换厚毛过冬的动物;贮食过冬的;南飞过冬的等等)
3、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知道动物有各种方法过冬,这是保护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动物们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法?”(保护自己生存,适应季节的变化)“假如这些动物不想法过冬,那将会怎样?”(冻死、饿死)
活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明,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护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观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糖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知道糖果里含有糖,糖是甜的是人体必需的营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幼儿吃糖果要适量。
【活动准备】
1、各种各项的糖果若干,画上五官,富有表情。
2、请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两种糖果。
3、情景剧《小熊拔牙》的有关道具及场景。
【活动流程】
游戏导入——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给糖果宝宝找家——情景剧《小熊拔牙》——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大糖的头饰,做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发现寻找糖果世界的秘密。
大糖妈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对,在上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已经认识我了,我是麻渠大糖妈妈,今天我要带领小朋友到我们糖果类的大本营“甜甜大世界”去,在那里你们会认识更多的糖果,发现糖果世界的许多秘密,下面让我们快乐地出发吧!
二、看一看
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参观,请幼儿认真观察各种糖果的不同形状、颜色和包装。
大糖妈妈:小朋友,“甜甜大世界”到了!你们看,我的糖果伙伴们正在向你们微笑呢!快去和它们做朋友吧?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糖?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他们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幼儿自由分散的观察,教师个别引导)
提问:你刚才看到了哪些糖?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以前吃过吗?是什么味道?它和别的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三、尝一尝
让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亲自品尝糖果的味道,加深幼儿对各种各样糖果的`认识。
大糖妈妈赠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礼物,请小朋友每人挑选一块糖果进行品尝,并说出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四、说一说
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糖果?吃过什么糖果,什么形状、颜色、味道等?
五、给糖果宝宝找家
请幼儿根据不同的要求给糖果宝宝找家:
1、按照颜色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红色、黄色、绿色、白色、棕色等)
2、按照形状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圆、方、椭圆、半园、三角等)
3、按照软硬程度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棉花糖、橡皮糖;冰糖、水果硬糖)
4、按照味道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如菠萝味、桔子味、奶味、巧克力味)
六、表演活动:情景剧《小熊拔牙》
请幼儿观看情景剧,知道吃糖果虽然有利于健康,但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利。
看完表演后提问:
1、小熊为什么要拔牙?
2、你看了这个表演,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糖妈妈小结:糖是我们身体里面必需的营养,但是不能多吃,要适量。吃多了不仅会伤害牙齿,还会造成肥胖。所以吃糖要讲究科学,不能无节制地乱吃。吃完糖后一定要漱口或刷牙,晚上睡觉前千万不要吃糖。
七、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离开甜甜大世界,到美工区利用糖果包装纸去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找个合适的地方,将小小的种子轻轻地洒下,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环境里精心照顾那些小小的生命。这是绿色的梦想,这是幸福的开始,用自己的小手,搭建起一个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一片小田园,这就是我们山东省农科院幼儿园的种植园。孩子们在这小小的天地里感受收获的喜悦,感知蔬菜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有一个直观、透彻的了解,更加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小手,发现世界的美丽。通过观察,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相互讨论等手段,让幼儿了解了蔬菜。然后展开系列活动,让孩子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思维等综合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掌握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
3、通过参观小菜园的活动,使幼儿体验到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介绍今天外出的地方,及注意事项。
2、提出问题:我们会看到许多的菜,注意观察各种蔬菜的模样。
3、教师带着足够的纸和笔以备随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参观小菜园:
1、幼儿自由观察,触摸各种蔬菜。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有的菜长在土里,有的菜长在架上的……
二、幼儿认识几种常见蔬菜及外形特征。
1、认识白菜、萝卜、辣椒、南瓜等蔬菜。(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长的什么样子),并触摸菜叶、果实等。(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回答)
3、帮助幼儿辨认各种蔬菜,知道蔬菜的组成(有的有叶、有的有茎、杆等)
4、比一比:各种蔬菜外形的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三、交流了解蔬菜的营养。我们收获了各种蔬菜,体验大丰收的喜悦。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到:我们的生长离不开各种蔬菜,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后吃饭不挑食。
【活动延伸】
通过小菜园展开系列主题活动:蔬菜大不同,蔬菜真好吃、歌曲《买菜》、荤菜素菜与蔬菜、有营养的菜、系列绘画活动等。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而在蔬菜种植、成长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爱去关心、爱护别人,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还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虽然课前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但在实际活动中还是明显感觉自己对农作物生活环境的匮乏,对幼儿的提问不能及时给予全面的回答,以后要更加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纸吸收水会张开,让幼儿了解"睡莲花开"的原因。
2、乐于参与活动,养成仔细观察和探索的习惯。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盆水,若干剪刀和质地不同的纸(蜡光纸·白纸.牛皮纸.报纸等)
【活动过程】
1、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桌面材料你看到了什么?(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内容)
2、教师示范折"睡莲"。
A、把正方形纸对折三次
B、将角对边折.
C、再剪去多余部分,将花瓣向花心折。
3、幼儿分组折纸,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将折好的"睡莲"放入水中:
A、请幼儿认真观察"睡莲"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B、"睡莲"为什么会开花?
C、为什么不同质地的纸开花的速度不一样。
D、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内有细小的.毛细管,纸遇到水后,水沿着纸的毛细管上升,使纤维膨胀,于是,原来向里折叠的"花瓣"就张开了。不同质地纸,其吸水性不同,因而"花瓣"张开的速度也不同。
5.活动结束,请幼儿们收拾材料。
【活动反思】
忽略了经验准备。活动的准备包括了教具、学具以及经验的准备,它可以为整个活动做好铺垫的作用,在活动开展之前,我准备了不同的三种纸张(复印纸、报纸、广告纸)做的睡莲花、以及记录纸和睡莲花的图片,在活动的进行中,孩子们把“睡莲花”当成了“荷花”,把复印纸说成了彩纸,可以说出现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还给整个活动带来了不好的效果。同时我还发现中班孩子的折纸能力比较弱,睡莲花折的不太平整,这也可能对实验的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经过讨论后我们把“区别睡莲花和荷花”、“认识三种纸张”、“折纸的练习”这些知识点放在了活动之前的准备环节上。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经典]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经典)10-15
科学教案(精选)10-22
【经典】科学教案10-09
(经典)科学教案10-01
【精选】科学教案09-28
科学教案02-22
(精选)科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