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教案模板锦集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果树瀑布》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抓住语言文字品读感悟,真切地感受黄果树瀑布雄奇壮阔的景象。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
1、板书课题:黄果树瀑布
2、谈话:今天,让我们跟着作者去黄果树瀑布风景区走一走。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挟来 掩映
訇然作响 凝神谛听
(三)分节朗读课文
1、指导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人喧马嘶 喧嚣 银雨撒金街 山回谷应 聆听
訇然作响 循着 凝神谛听 沉醉
(根据学生情况,解决语句中不理解的词)
(四)再读课文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
(五)指导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等句子,体会瀑布声音大,气势大。
3、指导感情朗读
(二)导读三~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抓住文中一匹宽幅白练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腾空而上,随风飘飞等语句,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壮的气势。
3、观看录像,加深感受。(或教师范读,再次感受)
4、指导感情朗读
(三)导读五~七自然段
1、轻声朗读
2、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感受到了些什么?哪些语句还读不懂?
3、开展小组讨论
4、交流点拨
①引导学生感受瀑布的`雄壮气势、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以及瀑布对游人心情的影响。
②重点理解下面的话: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说说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是说什么?)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体会黄果树瀑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使游人充满了活力。)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导读第八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联系课文,说说沉醉的意思。
3、感情朗读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在学生充分感受瀑布的气势后,说说为什么称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
(六)作业
布置学生课后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说明]
1、由于本人执教的是第三课时,在学生品味语言,感受瀑布气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因此,麻烦教师只就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至于有关知识不必拓展延伸。如黄果树瀑布的位置、长、宽及形成原因、庐山瀑布、徐霞客等知识不必在第一、二课时涉及。
2、麻烦教师督促学生训练打字速度,练习网上浏览材料。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如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如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课时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和课文的第一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同学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sī xiao liao ling tang di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同学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 ):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超越一般的作品)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安排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比一比,再组词。
谛()嘶()聆()膛()
啼()撕()玲()堂()
3、造句。
(1)……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笔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的第二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如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谈话:课文的第二段具体写了作者在黄果树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1、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逐句朗读体会。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理解“人喧马嘶”、“喧嚣”。
3、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声音朗读出来吗?其他同学闭目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种声响。
4、小结学法:整体感受——逐句朗读体会——感情朗读,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学习第3、4两段的内容
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第3自然段: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三、学习课文的第5-7自然段
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脚下感觉如何?
同学自学,朗读体会。
1、各自谈谈自身的最大感受。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身的理解——再感情朗读。
着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中间直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这种舒服你体会过吗?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3、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齐读第5-7自然段,读出这种感受。
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
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简介徐霞客。
3、指导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
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
闻其声
杰作 看其形
凉丝丝的
谈感受 乐 池
沉 醉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3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黄果树瀑布相关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
3.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
评价任务:
1.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
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3.诵读,与开初的朗读比比,哪一次更读出了雄壮的感觉?
4.作者的独特用的感受有哪些?
5.品味美妙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临水骋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自然的山水,古今中外的许多仁人志士,不由自主地敞开了自己生命的情怀。自然界中的山水给了作家们无穷无尽的灵感。《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写了小石潭的清澈,表达了心中的凄苦、悲凉、忧伤。自然的山水,除了给予作家排遣忧愁的灵感,还会给作家们对于壮美生命的感叹。因为自然之水不仅有静静的潭水的姿态,还有壮阔的瀑布、汹涌的潮头,同样给予作家们深刻的生命的启示。
本文中诗人于坚面对奔流而下的瀑布,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图片中的瀑布
用多媒体展示瀑布的图片,增强学生对瀑布的感性认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感知瀑布的形象。
简介有关黄果树瀑布的知识。
三、走近作家
由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学生相互补充。
教师补充:
于坚-----1954年生于昆明,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94的长诗《0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著名诗集有《空地》、《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忆没穿过天空的钉子》、《作为事件的诗歌》《飞行》,文集《棕皮手记》、《云南这边》等十余种。于坚开拓了诗坛口语写作的风气,他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
四、丰富自己的词语库
1.给加点字注音或填字:
无聊 耳膜 弥漫 合拢 崩裂 干瘪 倒tā ( )
zhèn( )耳欲聋 陈腔làn ( )调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别无二致:
震耳欲聋:
陈腔滥调:
学生自做,并相互检查,师补充修改。
五、声音的吟唱
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章,并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段落,同位之间互读。
注意诵读的抑扬顿挫。并相互评价。
教师指导朗读,要有激情、热情,读出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六、思路的流淌
本文是一篇游记,属于写景散文。常用的顺序就是浏览顺序。课文是如何按游览的顺序进行行文的?
自主思考
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
(一)、初识:老师的讲解(不激动)
(二)、初见:实地观察(无聊)
(三)、初闻:瀑布的`声音(激动)
(四、接触:概念的复活(湿透)
七、组材的奥妙
1、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采用了什么顺序?
(入口处看瀑布----逐渐靠近瀑布----绕过瀑布抵达后面)
(由远及近,按照游览的顺序,展现黄果树瀑布,移步换景)
2、浏览全文,思考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有哪些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句。
(不激动-----无聊------激动了-----复活了------湿透的话要说)
(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通过前后的对比,赞美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丽。)
3、文章开头两段写对黄果树瀑布的一般感觉甚至是无聊之感,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在表现手法上叫做什么?
(欲扬先抑---先表达对黄果树图片的不激动以及产生的无聊之感,然后突然转变看法,与后面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验的瀑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好地衬托出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
八、思想的力量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把自己的灵魂融入对黄果树瀑布的描写之中,从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喜爱之情不断升华中透露出对人生的深刻见解:美感是充满生机的,需要用心灵进行透彻地感悟。
九、同类的相比
欣赏一首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诗歌。
翟培基先生为黄果树瀑布写的一首诗:
白水浩荡群山中,骤止断崖跌九重。
声若雷滚撼天地,势如江翻腾蛟龙。
万里晴空抛碧纱,飞雪喷珠耀彩虹。
水帘洞内观日落,云蒸霞蔚沐苍生。
第二课时
一、踏上探索之旅
回忆上节课讲的写法,并猜测如果让你具体生动地写瀑布,你会从哪些方面写?
学生可以试想。(学完文后,对比自己想法,可以找到差距,有较大的进步。)
二 、享受诵读之美
熟读课文的三、四段,体会作者对瀑布的描写。
指导学生用感情地读文章。要求读出瀑布的特点。并标出对于瀑布描写的句子。
可以自己读和小组内互读相结合。注意诵读的抑扬顿挫。并相互评价。
(从诵读中感知作品对于瀑布的生动描绘。)
三、感受形象之美
思考:作者描写了瀑布的哪些特点?
1、学生自主思考,并小组内讨论交流。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文中相关句子,并结合图片,深入理解瀑布的特点。
2、教师采用词语填空的方式总结(一方面可以理解瀑布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声音的巨大:它先是____我的耳朵,然后____了我的耳朵,最后是,————。
水气的潮湿:与此同时,我的开始____潮湿,我的____开始潮湿;再走近些,
我的____开始潮湿,我的____开始潮湿,我的____开始潮湿,我全身湿透,就像____。
气势的宏大:我感受着我的生命在巨大 的水声中的____、____ ,在潮湿中的 ____、____ 。
动态的壮美:我看见水柱像____ ,轰隆倒塌, ____倒在水里,把水____出了大坑。水在____ ,在____ ,在 ____ ,在____ ,在____ 。
四、感悟思想之美
1、作者为什么说“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一个“灰飞烟灭”了,是指图片上的那个黄果树瀑布。那个缺少生机,缺少活力,没有生命的黄果树瀑布在这一刻消失了。而“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是指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内心感受的黄果树瀑布。它是真实的,“活的”黄果树瀑布。它让作者真正体味到的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2、这里是瀑布的声带,惟一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
(想象奇特,比喻传神。瀑布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声音比在外头更加强烈,这里加上“哪怕你在赞美……”更突出了瀑布天籁之音的宏大和美妙,同时,还赋予瀑布一个鲜明的“个性”:狂野任性,目中无人,纵情地唱着自己的歌。)
3、最后一段中两个“湿透”,如何理解?
(前一个“湿透”是通常意义的,物理性的,是指被水汔湿透身体,后一个“湿透”以形象夸张的比喻,形容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完全被瀑布所浸染,是心理性的,有强烈的抒情性。写了瀑布对自己生命情感的影响。)
五、品味语言之美
再读课文三、四段,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标画下来,认真品读,并做好批注,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以下角度品析
运用何种修辞手法。②调动了何种感官。③字、词运用的精妙之处。④写了瀑布的何种特点。⑤作者的内心感受、情感。
指导学生运用品析模式:运用……(手法),表现……(特点),表达……(情感)。
示例:
1、“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从高处向我合拢来,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带给我的感受,使读者如见其景。
2、“于此同时,我的头发开始潮湿,我的外衣开始潮湿,我的内衣开始潮湿,我的皮肤开始潮湿,我是全身湿透,我像落汤鸡一样里里外外彻底湿透。”
这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水气的潮湿,表达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无比喜爱。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黄果树瀑布的状美和与众不同的特点,今后在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
六、昭示个性光彩
课文写作者对黄果树瀑布以前间接地印象和后来身临其境的观感,会给我们对游记类的习作有何启发?
不能仅写那些走马观花所见的众所周知的东西,而是要亲近大自然,用心去观察、体验,抓住景物的特点,更要贴近自己的内心,写常人未能发现的,能真正引起自己内心激动或感动的独特体验,还要写的细致生动,富有感情。
作业设计:
写一篇游记,写出自己的个性感受,并注意运用本文学到的写作手法。
教后记:
1、本文是篇散文,想尽量教出散文的美感,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设计了大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吟诵的美感中领悟作品的语言之美。
2、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有两个层次,一是对于字面的表层意义的理解,另一种是对字面以下的深层的隐含的意义的理解。对于第一种,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很容易把握。而对于第二种,大多数学生因没有丰富的积累和敏锐的语感,所以难于准确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这也是许多学生语文水平区别所在。许多学生认为语文不用学,也能考好,这只是对于第一层面的理解,而学好语文的最要本所在,应在于第二层,即对于文字隐含义的敏锐察觉与理解,而这也是语文难学好的原因所在。语文的易与难区分就在于处在何种层次。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深层的语文能力,在课文中不仅着眼于语文的一般能力即工具性的方面,更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语句内部的隐含义,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独特的特点,也是语文的美感所在。因此,本课中,第一课时设计对于文章表面的一般性理解,而第二课时则从词句入手,训练学生对于语句隐含义的把握。让学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教师加以适时的指导。效果较好。
3、本文内容较为简单,因此设计的题目虽多,但多是搜寻性问题,是对学生一般能力的锻炼。但对于作者的思想把握,即本文的核心价值,学生很难理解。本文实际是讲生命要有独特的、真实的感受。因此,在第二课时,对于这方面用图片进行了较多的引导。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布Y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它离我们很远,今天,老师利用电脑网络把它带到了我们大家眼前,让我们一起走近瀑布,去欣赏、领略一番吧!
2、看瀑布视频。
二、找中心句
1、浏览课文,从课文里找出一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由快速浏览后交流。
3、出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指导朗读
三、学文
1、明确学习目标: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从哪里体会到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也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2)练习朗读,把自己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
2、学生自学。
3、交流:
(1)宛如白练:●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练习朗读。
(2)银雨撒金街:●看图,加深体会。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银雨”而不说“水花撒小镇”?
●练习朗读(指名读后请女生读)
(3)訇然作响
第一小节:●你从哪些词体会到?
●听瀑布的声响视频。
●练习朗读。(自由练习后指名读,在齐读)
第二小节:●“千万架”真的是一千万架吗?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第六小节:●说说体会。
●练习朗读(自由读,想读的一起读)
4、小结:
我们从瀑布的形态宽、声音响两方面体会到了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补充?
(1)交流:·体会作者的感受。(第七小节)
·齐读。
(2)引读第八小节
四、.总结
1、此时此刻,徐霞客沉醉了,作者沉醉了,那我们呢?
2、你想对黄果树瀑布说些什么,进入讨论区,把感受写下来吧!
3、交流感受。
五、作业
浏览延伸区,选择喜欢的一处风景区游览后,任选一题回复在作品区。
★ 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其他人,注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 仿写一处景物,尽可能多的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二、教学重点: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聆听、胸膛、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超过一般的作品)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比一比,再组词。
谛( ) 嘶( ) 聆( ) 膛( )
啼( ) 撕( ) 玲( ) 堂( )
3、造句。
(1)……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谈话:课文的第二段具体写了作者在黄果树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1、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逐句朗读体会。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理解“人喧马嘶”、“喧嚣”。
3、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声音朗读出来吗?其他同学闭目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种声响。
4、小结学法:整体感受——逐句朗读体会——感情朗读,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学习第3、4两段的内容。
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第3自然段:
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三)学习课文的第5—7自然段。
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脚下感觉如何?
学生自学,朗读体会。
1、各自谈谈自己的最大感受。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着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1)“中间直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这种舒服你体会过吗?
(3)“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2、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齐读第5—7自然段,读出这种感受。
(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
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简介徐霞客。
3、指导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品味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认识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表达作用。
3、培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
个别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预习要求。
诵读课文一遍,默读一遍。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和觉有疑难的语句,试做批注。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学生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谈感受,引入课文。
(二)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讲评并作示范。
2、学生提出疑难语句,相互试行解读,教师做适当引导。
(三)阅读探究。
1、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阅读练习”二)
理解:作者实地游览有两个惊喜的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有声的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可引导学生通过“抚摸”、“亲近”、“诞生”、“复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夸张描写去体会。)
2、开头两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阅读练习”一)
理解:开头两段写自己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激动,看到旅游纪念品会产生无聊感。因为这些统一制作的东西只是一种公共的概念,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干瘪而空洞。这样写与下文那有声有形有生命的、具体生动的、震撼人心的实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阅读练习”四)
理解:结尾写自己在没有到实地游览之前对黄果树瀑布没有什么感受,无话可说,又不愿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所以不肯姑妄下笔。我们应当学习作者这种不写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力求亲身体验,非写独特感受不肯下笔的写作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揣摩品味。
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赏析的语句,教师加以整合之后,指导揣摩。如:
1、文中反复出现“潮湿”、“抚摸”两个词:“潮湿”强调黄果树瀑布的主要特征;四次出现“抚摸”一词,从触觉方面突出作者与瀑布的亲近感。(或者谈“震耳欲聋”、“魂飞魄散”所表现的听觉和心理上的'震撼)
2、“像落汤鸡一样”全身湿透的感觉:所表现的并非大煞风景,而是亲近瀑布的惬意欢愉之感。
3、“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几个动宾短句排比,突出表现亲近瀑布时痛快淋漓的感受;水声、潮湿本来是不能被“呼吸”的,但此时水声、水气太强烈了,使人感觉呼吸着的不是空气,而是水声和水气,这样表达更直接地显示作者对瀑布体验和感受,也更有诗意。
4、“这里是瀑布的声带,惟一的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哪怕你像圣经那样说话。”想象奇特,比喻传神,瀑布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声音比在外头更加强烈,因此用“声带”作譬十分准确形象;“惟一”、“任何”、“哪怕”等句突出了瀑布声音的宏大和美妙,也表现瀑布的鲜明“个性”:狂野任性,目中无人,纵情地唱着自己的歌。
5、“水和落水者的关系,这可能意味着死亡,也可能意味首得救。”“死亡”指的是现实中所面临的危险,即可能成为落水者;“得救”指的是与瀑布零距离接触而产生的对瀑布的真切体验,即心灵上得救了,感受到了瀑布那雄伟宏大的生命和力量。
6、“但我抚摸了黄果树瀑布,我周身湿透,我有湿透的话要说。”前一个“湿透”是通常意义的,物理性的;后一个“湿透”是夸张的比喻,形容情感和生命完成被瀑布所浸染,是心理性和抒情性的。
(五)课后作业。
1、文中写了几个黄果树瀑布?这些瀑布有什么不同?(“阅读练习”三)
2、阅读本教材《同步阅读文库》(八上)吕游的《站在黄果树瀑布上》一文。
第二课时:
(一)比较拓展。
1、讨论:《观第五泄记》中袁宏道对瀑布的观感与本文作者的观感有哪些相同之处?
两文都极力描写瀑布的声音之大(震耳欲聋;闻疾雷声)、姿态之伟(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水态愈伟)、水气之湿(呼吸着潮湿;以面受沫,乍若披丝)和心理之惧(魂飞魄散;心悸、撼山掉谷)、发现之喜(一阵激动、另一个瀑布在我生命里复活了;疾趋、犹不忍去)。(讨论中要引导学生找出原文句子加以说明。)
2、本文与《站在黄果树瀑布上》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你从比较中能得到哪些写作上的启示?
学生可各抒己见。于坚的集中表现个人的独特感受,表达更形象,更有感染力,在艺术性、创造性上更胜一筹;吕游的不少地方描写过于概括,如堆砌磅礴、大气、雄壮、神奇、壮观绝美等词,感染力较一般,但他另辟蹊径地写寻源所见,获得“平凡与伟大只差一瞬间”的人生感悟,这是可取之处。
(二)课后作业。
1、完成《伴你学语文》(八上)中《黄果树瀑布》的作业。
2、预习课文《绿》,要求做到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了“我们”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闻、所见、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教学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其的表达作用,进而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识文字训练,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2.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以及徐霞客、叶圣陶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背诵、想象等多种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之壮美,体会大自然无限生机的魅力,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重点词句,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特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准确使用词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图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3.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
(2)读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2.反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2)多形式,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假如你是老师,就课文内容,你想给同学提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相机指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介绍徐霞客,理解“沉醉”。
提问:是什么让徐霞客和作者“完全沉醉”了?
(三)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
1.默读课文,勾画:黄果树瀑布是什么让人沉醉?
2.交流体会,指导读文2──4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机调整读文内容,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
第2─3自然段
(1)生读文,感受瀑布声音“渐近渐响”和形态壮美的特点。
(2)多媒体出示语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打比方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
?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3)填空,练习延伸。
多媒体出示句子: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像____________________。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__________________。
(4)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沉醉”,指导背诵。
第4自然段
(1)生读文谈体会。
(2)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勾画:“奇”在哪里?
(3)课件演示“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体会水花“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开浮游”。
(4)指导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结,体会黄果树的壮美景象让人“沉醉”。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可增加5──7自然段内容的交流学习。)
(四)布置作业
1.认真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写几句话,用上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描写一处景物的声音或形态。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 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
5 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 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 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 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 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分段朗读课文
自渎—指名读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读一读。
2 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 抄词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读词语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细读第一段:
1 指名读,理解“杰作”。
2 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 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 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 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电脑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
4 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 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 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作业:
1 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斯帝暴页夹撩
2 填空。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齐读1——4自然段。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细读第5——8自然段:
1 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 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 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 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 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 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 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 小结6——7节意,与第5节合并。
9 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价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2)小结段意:写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三、赏读全文:
1 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 填空:
这是一篇——,写了“我们”在————,描绘了————————————,讴歌了——-——。
四、作业:
1 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 造句。
3 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
形态————宽
声响————大
黄果树瀑布 { 感受 }舒服极了
灌满 活力
挟来 生机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9
教材简析:
《黄果树瀑布》是国标版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所写的或是大自然的造物神奇,或是瑰丽的人文、艺术宝库,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我们的祖国有更深刻的认识。其中《黄果树瀑布》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介绍的这号称“亚洲第一瀑布”的自然奇观,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生动刻画,感受瀑布的壮观、磅礴,气势非凡,从而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设计要树立课程的目标意识、实践意识和开放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积累优美词句;感受课文描绘的黄果树瀑布在形态和声音两方面的特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感受“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联想,体会比喻手法的妙用。
3.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感受瀑布的声音、形态两方面的特点和研读中感受瀑布的壮美。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
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欣赏歌曲《黄果树瀑布》(课件播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情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引读课题相机板书:《黄果树瀑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多么壮观的景象啊!此刻,你一定会赞叹道——(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好感叹号(赞美)
3.作者为什么称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呢?今天,我们就借作者的语言文字,与黄果树瀑布来个零距离接触,去聆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深情地呼唤,去观赏黄果树瀑布给我们激情的震撼,去感悟黄果树瀑布的无限生机。那就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交流: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刚进入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
3.作者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三、聆听瀑布,訇然作响。
1.过渡(出示叶圣陶《瀑布》第一部分)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叶老的诗是写在远处听瀑布,那瀑布的声音像松涛阵阵,如浪吻沙滩,这声音是轻柔的声音,是醉人的呢喃。
2.默读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声响的句子,用心在字里行间聆听它的声响。板书:聆听 (生默读)
3.你听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声音渐近渐响
——盖过人喧马嘶
——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
(随着学生回答,课件相机显示句子)
A、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谈感受。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
给人以轻柔、灵动的感觉,那飘过来的声音要细细听才清楚,令前往游玩的人惊喜,快要看到瀑布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引读——刚……树梢。
——渐近渐响,那“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
人喧马嘶的声音大吗?现在这潮水般涌过来的瀑布声都盖过了人喧马嘶,够大的声音。文中连用两个比喻,把瀑布比作(微风拂过树梢)和(潮水涌来),从中让我们体会到这瀑布声越来越响,这响声——由远及近。
(2)指导朗读。
远听轻柔似微风拂来,近听喧嚣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太美妙了!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先练练。
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读?
齐读。
B、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响声大吗?何处看出来?是啊,一架织布机在耳畔织个不停那声音已是挺热闹的了,何况此刻有——
——水声成了……(生说)
——又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
——好热闹。
女同学齐读。
C、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从一个“泻”字中,你看到了这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瀑布很高,80多米宽,70多米高。水从上往下流得很急,伴着震耳欲聋的水声。)
7.小结:是啊!光听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四、观赏瀑布,雄伟壮观。
1.黄果树瀑布气吞山河的声响震撼人心,令人沉醉。它的形态究竟又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句子,会联想的人,应该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生自由读)板书:观赏
2.刚才读书的过程中,你看到黄果树瀑布是什么样的?(生自由说)
——宽幅白练
——悬挂在岩壁上
……
3.过渡(出示叶圣陶《瀑布》第二部分)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A、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又一个“泻”字,这瀑布是怎样泻下来的?
此刻的瀑布成了什么?多么巧妙的比喻,多么生动的形态。壮观哪,30多米宽的瀑布,我们教室最西面到最东面,仅十多米,黄果树瀑布要比这宽三倍!夏季河水暴涨,宽度会有80多米。比庐山瀑布宽多了。而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瀑布的全景都展现在了眼前,多么令人欣喜!
(2)齐读
(3)你觉得哪个词最传神?是啊,一个“泻”字把黄果树瀑布的磅礴气势表现得十分到位,真是佩服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出示练习]
①壶口瀑布从高处( )下来,声如雷鸣,动人心魄。
②泉水咕嘟咕嘟往外( )。
③一辆汽车疾驶而过,( )了我一身泥水。
④丝丝春雨( )落在草地上。
B、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1)“银雨洒金街”是怎样一种奇景?百闻不如一见,就让我们倾听着音乐,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亲眼目睹黄果树瀑布灵动的模样。(播放一幅“群瀑图”伴音乐)最后出示叶圣陶《瀑布》第三部分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现在,谁能不看书,用自己脑海中积累的词句来描述一下这“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直泻而下,雾珠升腾白米之高,古人曾写对联称赞它:(课件显示)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板书:雄伟壮观]
5.这境界如梦如幻,多美啊!这么美的境界怎能少了音乐呢?听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读好三、四自然段。[齐读]
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五、感悟瀑布,无限生机。
1.过渡:到了这著名的瀑布前,不让这银雨去淋一番是遗憾,赶紧,顺着石阶往下走,来到黄果树瀑布泻落的谷地边,好好享受一番吧!读读5—7小节,从作者的感受中寻求自己的感受。找到喜欢的语句,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呆会儿与同学交流。板书:感悟
2.现在是我们交流感受的时间了,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谁先来说?师相机引导。
预设:
——与瀑布隔得很近,仿佛——尽情享受“银雨”扑面的滋味,好舒服!
我们无法前往享受一番,那就想想夏天体育课后,你撩过不少冷水来洗脸,这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每个细胞都灌满活力的你有怎样的感受?
想象自己端坐在谷底,与瀑布咫尺相望。壮观的瀑布直泻而下,瀑声盈耳,惊心动魄,山回谷应。我们人仿佛置身在圆形的、立体的'音乐池中。
——四周的瀑布声好比奏鸣的乐声,自然、美妙,扣人心弦,思绪也自然地飘飞着,身子仿佛就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为之激动、为之兴奋、灌注了无穷的活力。
——原本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的人,现在在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人的胸襟开阔了,人与景合而为一,人瀑相融,人仿佛也成了瀑布中的一分子。
——瀑布的壮美、生机的无限,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陶冶,所以人们向往自然,谁都愿意去山水间走一走,看一看,汲取大自然的力量。
3.(反复引读)我们之所以久久……衣衫,是因为聆听……。/// 聆听……生机,所以我们久久……。好深刻的感受呀!作者早已陶醉于黄果树瀑布中。
理解:板书:“訇然作响”“挟”(可结合动作)[板书:无限生机]
4.小结:看瀑布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真是气势磅礴,憾天动地呀,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六、赞美瀑布,鬼斧神工。
1.(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引读:离开潭边,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
2.此时此刻的我们——跟随作者去黄果树风景区欣赏了一番,我们也真的被眼前的瀑布陶醉了,此时此刻,你观赏了黄果树瀑布后,想怎样赞美黄果树瀑布?
3.作者又是怎么赞美的?(出示第一节文字)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赞叹——(齐读)板书: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赞叹——(齐读)
4.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地间悬挂着的歌,她从岩壁上飞泻而下,直扑山谷,她用动人的歌喉谱写了天地间的雄壮的乐章……我们欣赏瀑布!我们赞美瀑布!
5.交流写作方法:这篇课文写得——(精彩),那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的效果呢,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写作特色:移步换景、巧用比喻、用词准确)
七、自主作业: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阅读、感悟叶圣陶的《瀑布》;
3.小练笔:苏州园林是苏州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请你学习本文的写法介绍一处苏州园林。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10
一、教材
《黄果树瀑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临水骋怀”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二、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对生活缺少体验,而这篇《黄果树瀑布》,是在重新审视我们对自然的态度。这点是需要我们去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感悟自然力量的强大。
三、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在对教材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特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及黄果树瀑布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四、教学重难点
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个别难理解的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五、教学方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教学过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我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因此,本课教学,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迁移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导语,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先板书瀑布两个字,从而唤醒学生以往对瀑布的印象,说古诗,说词语,既是拓展延伸又是新课的导入,温故而知新。再给学生一段瀑布的视频,从视觉上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并且完善课题。
第二环节:初读感悟,领略壮观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初读,拿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悟。因此我会先借助一段视频,让学生形成最初的印象,然后再读课文,让图象与文字相统一,从而体会作者的感受;再次思考本文的写作顺序,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
第三环节:浏览全文,再次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读中想象”是学习写景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看和听”发挥想象,将优美的文字在脑子中形成美丽的画卷,在耳中形成动听的音响,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力的提高。
第四环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教师指导揣摩。文章当中有许多富有诗意哲理的语句学生在合作探究时能够找得出来,例如:(1)“越走越近,我看见水柱像庞贝城在火山中毁灭时的大教堂的圆柱那样崩裂,轰隆倒塌,栽倒在水里,把水砸出了大坑。水在变形,在死亡,在合成,在毁灭,在诞生……”
这句话里作者的表达是深刻的。他将瀑布比作一个弥漫天地的“动词”,这种表述雄浑宏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和文明的思考和感悟,文字的丰富内涵和语言张力,使黄果树瀑布的力量与美同样弥漫于我们的耳目和生命。
(2)“这里是瀑布的声带,唯一的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哪怕你像圣经那样说话。”
此句想象奇特,比喻传神,瀑布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声音比在外头更加强烈,因此用“声带”作譬十分准确形象;“唯一”“任何”“哪怕”等句突出了瀑布声音的宏大和美妙,也表现瀑布的鲜明“个性”:狂野任性,目中无人,纵情地唱着自己的歌。
在探讨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鼓励他们对这句话发表独特见解,挖掘出主旨,感受字里行间的诗意与哲理,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培养他们的品读能力。
第五环节:小结作业
在课堂的最后,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本堂课的知识,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这样学生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忆起课堂知识,老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查缺补漏。最后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黄果树瀑布的导游词
【《黄果树瀑布》教案】相关文章:
黄果树瀑布教案02-08
《黄果树瀑布》教案02-16
《黄果树瀑布》教案12-16
黄果树瀑布教案(精选11篇)05-25
黄果树瀑布教案和反思12-09
【必备】《黄果树瀑布》教案三篇04-06
《黄果树瀑布》教案汇编7篇04-08
《黄果树瀑布》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4-26
《黄果树瀑布》教案模板汇编九篇04-23
《黄果树瀑布》教案模板合集6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