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风筝》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风筝》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风筝》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从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体会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我”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的残忍以及为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读过一首短诗,作者已不记得,诗句却仍有印象:“又是一个隆冬天/相逢时不再是少年/跳橡皮筋的日子过去了/打雪仗只留下美好的记念。”是呀,童年总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尤其是童年时的游戏,更是美好之至。现在回想起来,那游戏的情景仿佛就浮现在眼前。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所喜爱的游戏,一定还记得童年时游戏的情景。
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各自童年时玩游戏的往事吧。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风筝》,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童年、关于游戏、关于风筝的往事。
(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先引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鲁迅像)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写的回忆童年往事的作品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等。
(让学生补充介绍有关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资料,看谁了解的资料多。)
三、初读课文(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四、交流感受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和感受,教师不作过多的点评,对学生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重点品读
(一)童年的`游戏是美好的,放风筝更富有浪漫的情趣,然而在课文的开篇,作者却写道:“……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究竟是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明确:(至少包括下面两点内容——1、童年时我曾无情的虐杀了小兄弟的“风筝梦”。2、人到中年,我才悟到“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为当年的精神虐杀而痛悔,我想补过,但却不能。)
(二)品读第三段:文中“我”的小兄弟是那样喜爱风筝,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点?
学生找出第三段中的相关语句,并作简要点评。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显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向往和痴迷。
“惊呼”、“跳跃”——动作描写,显出小兄弟一门心思牵挂着那空中的风筝,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
(三)品读第四段:
1、一生朗读第四段,然后大家填表完成练习二,了解叙述的各要素。
2、用心体会:小兄弟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痴心迷恋着他的风筝,可“我”这个作兄长的却无情地把这一切给虐杀了。
请同学们找出小兄弟制作风筝被我发现以及被我折断、踏扁风筝后的表现。
(关键词:惊惶、失色、瑟缩、绝望)
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小兄弟这样的经历,你能想像出小兄弟当时的感受吗?
(让学生想像小兄弟的感受或者说出自己的类似经历)
3、深入探究:在这一段中,小兄弟的表现写得极少,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我”的发现、“我”的发现的满足、“我”的愤怒、“我”的暴行以及“我”的胜利和傲然。大家想一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
(参考答案:突出小兄弟在兄长面前的弱小、无助、毫无抗争的力量,甚至没有抗争的意念,十分可怜。同时也极力渲染了“我”欺压子弟、虐杀精神的淫威。也正是小兄弟的毫无抗争和“我”的蛮横霸道,中年后“我”忆及此事时便更觉得对不住小兄弟,更觉得当年的虐杀是多么地凶残、无情和可憎,而当这种凶残和无情的精神虐杀无法补过的时候,便更觉得痛苦和悲哀。)
六、探究主旨:
回忆童年的往事带给作者的是无法把握的悲哀,那么,在这篇弥漫着浓浓的悲哀气息的散文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委派代表发表观点。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如:
——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抒写作者为童年时的精神虐杀而产生的深深的痛苦、悲哀和忏悔。
——告诉我们,有些错误是永远无法补过的。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就该肯定。教师还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适当补充,点明本文的政治意义:作者童年时曾无情地虐杀了小兄弟天真烂漫的童心,中年时他才悟到这种精神虐杀是多么地残忍和不人道,他想补过,可是却没有了可补过的机会,于是他感到痛苦,感到无可把握的悲哀。正是这种童年的体验促使作者写下了这篇散文。同时,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个人的情怀往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的敏感,察觉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虐杀,因此他写下了这篇散文其实也是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一种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七、学生质疑:
学生就本文自由质疑,问题不设定。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或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八、结束授课: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高尚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附:板书设计
少时: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补过—————永恒悲哀
七年级《风筝》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3分钟)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放风筝》,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
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听到这首儿歌,是不是有童年重现的感觉?
风筝这个可爱的玩具,曾是许多人快乐童年的天使,给年幼的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欢乐。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因为一些看似正当的理由,无端地被剥夺了这专属于童年的纯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和作者一同来追忆一段关于风筝的,伤心往事。
2、出示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简介作者。屏显鲁迅有关材料,师生一同阅读。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风筝》的教学,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已经作好挑战的准备了,同学们作好准备没有?那就让我们来接受挑战第一关--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教学环节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出示听读要求:
1、听清字音,划出生字词。
2、边听边想: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3、听的过程中,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或者不太明白的词句。
反馈:
1、生字词教学
2、概括课文内容:围绕风筝,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弟弟喜欢放风筝,我不许他放,他偷偷地自己做风筝,快要做好时被我发现并毁坏,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想要讨得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完全不记得了。(文字提示学生回答)
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出色,这些疑问能不能自己来解答呢?接下来要考验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学习环节:
三、教学环节二:研读课文,探究意蕴。(20-25分钟)
出示学习步骤和要求:(学生自读与合作探究用时5分钟,交流、梳理小能不能理解的问题2分钟,完成预设的两个问题15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课文意蕴,自我质疑、释疑。
2、小组内交流、探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预设:
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由问题1“精神虐杀”引导进入第三、四段学习:
1.“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对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2、我是如何“精神虐杀”弟弟的?(找相关的动作描写,并朗读。概括我的形象--粗暴)
弟弟的心灵有没有受到伤害?(找相关的神态描写。概括弟弟的形象--可怜)
3、我踏扁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童心、快乐、创造力等。从第三段里找相关的神态描写,并诵读)
4、我为什么要“精神虐杀”弟弟?(领悟到,出发点是关爱,是亲情)
5、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写得那么粗暴,弟弟那么可怜?反映了鲁迅什么样的感情?(悔恨、自责--同样体现对弟弟的亲情)
问题2:为什么弟弟不记得了,我不觉得宽松,而是“沉重着”?(我无法原谅自己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想弥补而无从弥补,心里更加歉疚、自责)
小结:二十年的时光,变了的是对风筝和游戏的看法,不变的是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环节三:感悟主题,体会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3-5分钟)
1、从风筝的故事里,你看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自省精神知错就改勇于承担;关爱弟弟,手足情深)
2、你从本文中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五、教学环节四:说说写写,拓展延伸。(5分钟)
说一说:在跟家人和同学的相处中,你有没有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他人的经历,至今想起有什么感受?
写一写:
给曾经“精神虐杀”过你或你“精神虐杀”过的人写一封信,真诚地与对方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课后完成)
六、课堂小结(1分钟)
二十年前,年少的鲁迅毁坏了弟弟的一只风筝;二十年后,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浓浓的亲情,鲁迅又还给了弟弟一只风筝。而这只风筝同时也送给了我们。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在误解和冲突中也蕴藏着亲情;也是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人要敢于自省,要知错就改,要勇于承担责任。
一边是严于律己,一边是宽以待人,拥有这样的一双翅膀,我们一定可以在爱的天空中翩翩起舞,爱的天空,将充满自由和温馨。
七年级《风筝》教案3
教学设想: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步整体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进一步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或作评价。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完成时间:2分钟)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在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把弄不懂的字、词画拿到组里解决,再把解决不了的自已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完成时间:4分钟)
3.质疑探究(完成时间:20分钟)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2)读完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提示: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3)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个别学生朗读全文,听读课文后,进行朗读评价。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安排时间:17分钟)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完成时间:2分钟)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七年级《风筝》教案4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3、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无法把握的悲哀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由鲁迅和他弟弟关于风筝的故事引入课文:强调鲁迅的心曾因为风筝的事而沉重过,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二、作者简介、背景简介
三、预习检查
读准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憔悴qiáocuì模样mú嫌恶xián wù可鄙bǐ什物shí
惊惶huáng瑟缩sè惩罚chéng虐杀nüè宽恕shù苦心孤诣yì
堕duò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嫌恶怒nù愤怒堕duò堕落
赚zhuàn赚钱恕shù宽恕坠zhuì下坠
诀jué诀别
决jué决定
抉jué抉择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朗读课文
1、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③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二)思考:寻找误解和冲突
1、弟弟喜欢放风筝吗?程度如何?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
2、“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3、“我”是如何毁坏风筝的?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伸手折断”、掷地、 “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
“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
思考:自我反省感受亲情
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办法一:送他风筝,一同放风筝——“他和我一样,早已有胡子了”
办法二:“讨他的宽恕”——“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结果:失败
3、“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五、合作探究
1、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
(1)生交流
(2)师总结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1)生分小组讨论
(2)师总结:“精神虐杀”是指“我”扼杀了弟弟喜欢风筝的'天性。
“这一幕”是指我粗暴、蛮横的拆毁了弟弟的风筝。“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3、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六、总结:
1、本文饱含了作者的哪些感情?把全篇抒写感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悲哀、自责、后悔、同情。
2、从作者对待、处理风筝事件中,可以看出鲁迅哪些精神品质?
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勇于自责反省为人严肃善于思考
七、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得成功在于:能把《新课程》崭新的理念在上课前一节课先和学生讲清楚,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告诉学生: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讲台并非是老师专有的阵地,老师要常常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站在这里施展自己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颗种子都感受到春天的阳光。我对学生提出几个“允许”: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允许保留不同于老师的差点,允许随时质疑老师的讲述。在把新课改的理念渗透给学生的基础上开始上新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班上有个学生叫王伟凡,一回到家里,就嚷着要爸爸妈妈也和她是平等的关系,因为老师今天告诉她们: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由此看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相当大。
七年级《风筝》教案5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我”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2、学习鲁迅先生反思自省的精神。
3、学会用质疑的方法分析文章的内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无法把握的悲哀
教学难点:
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
1、概括事件:文章记述了一件怎样的事?
(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而心情沉重,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心里更加悲哀。)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风筝)
3.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悲哀)
二、重点品读
朗读第3、4段,说说哪些描写表现了弟弟非常喜欢风筝?哪些描写表现了“我”嫌恶风筝?
弟弟::外貌。神态,动作描写 瘦弱多病 喜欢风筝 天真活泼 心灵手巧 胆小怕事
我:动作描写 蛮横 粗暴 受封建家长制传统的影响
思考一:“我”为什么这样做,弟为何不反抗?
(提示:文章中是否有暗示?一个认为管得对,一个认为应该管,他们都默认封建礼教下的“长幼有序”的教育方式。)
思考二:做风筝真的有错误吗?作者为何要这么详细地加以描写?
(更能突出“我”对弟弟精神虐杀的残酷,同时也流露出深刻的自责与忏悔。)
教师小结:做风筝是儿童正当的'游戏,却遭到兄长肆意的虐杀,这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精神虐杀,以致二十年后,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这样详写更能突出“我”对弟弟精神虐杀的残酷,同时也流露出深刻的自责与忏悔。作者正是带着这种沉重的心情回忆往事,因此,文中有些词句读来令人质疑。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
默读5到11段
思考一: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点拨:因为意识到自己错了,很后悔和自责。
思考二: 精神虐杀的这一幕指什么?为什么说是精神虐杀?
思考三:我的心情沉重,想补过说明了什么?
思考四:弟弟为什么不记得了?说明了什么?
思考五:为什么我的心只得沉重?
朗读12段
理解“无可把握的悲哀” “躲到肃杀的严冬的严冬中去吧” “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三、总结
1.学了这篇文章你得到哪些启示?
2,文章的写作有哪些特点?
七年级《风筝》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写景方法描写景物的写法。
3、体会准确、生动的词语运用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的表达效果。
4、体味作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写景方法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怎样运用恰当的手法表现景物特征,抒发内心的情感。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也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本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反复朗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让学生享受审美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2、拟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本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大自然从花开到花落,从草长莺飞到万木凋零,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为人们留下了许多的自然奇观,也给人们以无尽的感慨与遐想。但即使面对大自然的同一景观,人们的感想和寄寓的情感也不尽相同。面对美不胜收的春景,唐代的两大诗人――白居易和杜甫却流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流露的是无尽的喜悦,而杜甫在《春望》里则因春景引发了无尽的忧思。这就是所谓的“景因情变,情因景生”。那么,同样面对春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这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书上有注音的字,另外还补充几个字音。)hé(和蔼)
zhǎng(水涨)hè(应和)
涨和huó(和面)
zhàng(涨红)hu(和药)
hú(和牌)
2、学生再次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课文(读出轻声、儿化)。提醒学生注意
4、学生交流老师朗读时与学生朗读时有哪些不同,并讨论老师这样读的作用。并请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5、教师补充:轻声、儿化朗读,读出了作者渗透在文中的“对春天的喜爱、高度赞美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6、全班同学在把握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再齐读课文,要求一定要读出“对春天的喜爱、高度赞美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喜爱”与“赞美”之情的地方,并进行简要的概括。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春――喜爱)
2、作者为什么喜爱春天,并盼望春天到来呢?
【因为春天是新的、美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赞〈颂〉春――赞美)】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新〉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美〉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力〉
3、将以上两部分以“因为‘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所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春天的脚步近。’”的形式朗读。
三、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
1、以上文字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师补充“抒情”的有关知识。)
①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②抒情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
③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间接抒情:作者不是直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自己的强烈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间接抒情有以下三种方法:通过叙述抒情,通过描写抒情,通过议论抒情。
2、作业
本文除了以上直接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的文字外,中间的许多文字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四、附本课时板书
东风来新
―――直接抒情美
脚步近力(壮)
第二课时
本课时目标:
从景物描写入手,理清课文的内容、结构,体味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回忆上课时的主要内容,学生齐背课文最后三段。
二、自主学习
检查作业情况。请学生回答:本文除了第一段和最后三段外的其它文字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对春天的景物进行了具体的、细致的描绘――绘春,间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看作者在文中,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绘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山、水、太阳、草、花、风、雨、人)
注意:也许有同学要回答“蜜蜂、蝴蝶、鸟、树……”。对此,老师不能完全否定,而要以此引出正面描写(写本体物)与侧面描写(写联系物)这两种描写方法。
2、再读课文,交流课文在描写以上景物时,哪些写得简略,哪些写得详细?
教师以此引出“概括性描写”与“细致描绘”的有关知识。
山、水、太阳(概括性描写)
绘春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细致描绘)
3、根据以上内容,理清课文结构(本课时板书)
盼春(东风来、脚步近)①――喜爱(直接抒情)
概括性描写(山、水、太阳)②
绘春春草图③
春春花图④喜爱、赞美(间接抒情)
细致描绘春风图⑤
春雨图⑥
新⑧迎春图⑦
颂春美⑨――赞美(直接抒情)
力⑩
4、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利用已了解的课文内容和结构,快速的背诵课文。(只要能在课堂上背出前后两部分,中间五幅图画的次序不颠倒即算达到目标。)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文中的`几幅春之图描写中,你最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
第三课时
本课时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写景方法描写景物的写法。解决学生怎样写景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检查作业情况
抽同学当堂背诵课文
二、合作探究
1、在文中描写的几幅春之图中,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请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加入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传授有关的写作知识。)
主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引导:
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景。让学生明白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如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②让学生明白怎样运用联系物突出本体物。
春花图中写蜜蜂、蝴蝶是为了突出“花繁”、“花艳”。
③有层次的描写景物,运用动静交错、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等方法写景。
一幅春花图从树上写到地上、从实景写到想象等。
④充分调动人的一切感觉,从多种角度描写景物。
春风图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方面,写出了春风和暖、轻柔和清新的特点。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⑤准确地运用词语写出景物的特征。如文中的“钻”、“逼”,形象地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和春雨沐浴后的“青”直送眼前的特点。一个“闹”字生动地写出了蜜蜂的“多”等。
2、在了解了每一幅图画的描写方法的基础上,分段背诵课文。并谈谈自己有何感受。
三、总结写景的要点
第一、细致的观察。
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
第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写景方法描写。
四、当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以“秋天的田野”和“冬天的小河”为写作对象,运用以上写景方法中的任意两种,写两段文字。
本教案设计说明:
本教案设计以阅读课型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朗读――感悟――探究――写作”的流程进行,以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目的。
七年级《风筝》教案7
教学目标: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词的音、形、义,正确朗读、书写,体会其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
4、能借鉴写法: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或友情)。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和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4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想: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拓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读生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简介鲁迅。
二、导入新课:
童年生活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阴云,有误解,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风筝》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三、检查预习的情况:
1、检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2、检查朗读情况。
四、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把握。
五、学生自由读课文,探讨问题:
1、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具体写我粗暴地干涉弟弟玩风筝一事,是哪几个自然段?其他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明确答案。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中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并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检查课后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学习新课:
1、朗读课文,探讨问题:
(1)、对于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粗暴地毁坏弟弟的风筝一事,作者是如何评价的?
(2)、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3)、当认识到当年的过错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4)、作者设想了几种补过的方法?后来补过了没有?
(5)、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提示:在作者看来,被虐杀的一方应该怎样才是对的?)
明确:小时侯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写童年的故事,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达了浓浓的兄弟情,作者富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之情。)
3、体验与拓展:
1、你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有哪些感受?
(从亲情、自我批判、社会批判、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来谈都可以。)
2、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3、阅读《满天的风筝》,试与课文比较,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风筝》笼罩着深沉的悲哀,小时侯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后来懂了新道理,觉悟到这是精神的虐杀而心情沉重,想补过,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永远无法补过,因而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悲哀之至。《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是小时侯跟二哥一起放风筝的快乐,写自己糊的风筝放起来又满足又骄傲。)
三、总结全文
四、课后作业:课后习题二
七年级《风筝》教案8
《语文》(人敎版)七年级上册
课 题: 风 筝
教材分析:
《风筝》叙述了“”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情感的经历。“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不准自己的小兄弟放,还有一次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这件事到时隔二十年后突然出现在记忆中,竟然如此剧烈地啃噬着自己的心,以致渴望得到补救 ,却已经无济于事 ,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此后每当回忆这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探索这篇散文的内涵: 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 精神,还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感慨。
这篇课文的难点很多,学生学起来困难较大,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由浅入深,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
1、知识和能力目标: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至爱真情,获得思想启迪。
(1)积累词语,掌握“憔悴、嫌恶、 瑟缩 、虐杀 、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比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教学重点:
1、多角度理解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来体味文中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以及从中展现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难懂的语句,理解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阅读《满天的风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师:备课时可以借鉴总――分――总的思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研究一个个局部问题,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品读法 点拨法 讨论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歌曲<三月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满天的风筝》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鲁迅的《风筝》与《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情感 全然不同。怎样的不同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风筝》,了解文章的内容,探究其深刻的内涵。
二、教师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至爱真情,获得思想启迪。
2、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比较,
3、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
三、识记字词
大屏幕出示字词
读一读: 坠 憔悴 荡漾 瑟缩 什物
解释: 嫌恶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肃杀 诀别
过度词:风筝时报春的天使,看见风筝人之常情是愉快的,而“我”为什么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四、读与思
教师导读:
阅读分几步走,由浅入深。第一步:通过学生自读,概述课文内容,体会手足之情。第二步:教师示范并启发提问,学生边听边思考,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三步:重点精读,揣摩疑难语句。
1、学生默读,要求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读完,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给予鼓励。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大屏幕出示思考题
(1)为什么小时候会把放风筝看成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事?
(2)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3)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学生四人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
作为兄长的“我”,小时候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事,不许弟弟放风筝,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好。现在反思起来,当年是因观念落后所支配,所以说是“精神的虐杀”。对待自己的当年的行为,“我”深深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而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而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剖析自己。
学生针对疑难问题、句段齐读或者自由读。
教师过渡:这篇文章的难点较多,需要同学么多角度理解。只有多角度理解,才能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获得思想的启迪。
五、自主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吧课前准备的疑难问题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四人组,合作研讨,教师巡视,参与讨论。有不同意见,集中全班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问题预设)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3、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教师必要时给予引导和点拨
教师引导归纳
《风筝》这篇散文笼罩着深沉的悲哀。探究内容,可以体会到鲁迅的兄弟之情,自省精神,感受到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的道理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散文,还有什么收获呢?你从鲁迅身上学到什么精神呢?
还有什么问题,可根据时间情况和同学们继续研讨
六、作业(任选其一)
1、把学习这篇散文的收获写在练习本上。
2、记叙一件颇有感触的亲情故事来表现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七、小结
《风筝》是一篇表现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优美散文,也是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这支人情美的颂歌荡漾在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态里,也回响在风筝被“我”毁坏的“惊慌”、“绝望”的痛苦里,对“我”“全然忘却,毫不怨恨”的心灵里。“我”不爱放风筝,嫌恶放风筝,不许放风筝并傲然离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而“我”急于补过,终于无可补救的“无可把握的.悲哀”中。文中的至爱真情,抒发得深切感人,使人在学习中得到高尚情操得感染和熏陶。
八 、教学反思与设想
1、《风筝》一文通过描写“我”的内疚自责来表现主题,抒发了作者的悲哀心情。在听读课文之后,应提出了颇有建设性的问题——找出能触动你心灵的句子?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带有自主性和独特性,通过品味语言来明确“我”和小兄弟对风筝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而体味“我”和小兄弟之间的误解和冲突,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教育观。“我”因在二十年后见到小兄弟的麻木而陷入更无边的悲哀中。
2、只有激发真情,才能加深体验。在导入新课时如果以对比的方法来切入主题,突出作者的心情和小兄弟的境遇,这就激发了学生阅读欲望,不禁产生疑问:一个孩子竟然被剥夺了放风筝的权利?为文章奠基了伤感的基调。接着,又通过深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作业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一篇记述亲情的文章,进一步让学生用心去挖掘、体验那份亲情。
3、通过深入探究语言,才能体会真情。《风筝》一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动人的修辞,但就是这些朴实真挚、白描式的语言,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确实应该把这一点作为重点来落实,深入文章语言,体悟文章的真情。因《风筝》历来存有多论,学生的理解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看法来发表合理、独特的体会。
4、由于《风筝》故事发生的时代距离现在将近一个世纪,学生无法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故事蕴含的深沉思想,所以对主题的挖掘尚未到达理想的境界。
【七年级《风筝》教案】相关文章:
《风筝》教案12-17
风筝教案12-08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风筝教案12-08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风筝教案312-08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风筝教案212-08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风筝教案112-08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风筝教案412-08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风筝12-08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风筝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