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时间:2024-08-24 13:29:38 夏仙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通用6篇)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1

  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教学辅助用具: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今天我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司法保护;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5、未成年人定义: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联合国在拟订《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时,曾对未成年人的概念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达成一致,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系指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未成年人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

  6、未成年人的权利:

  a、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b、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①、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③、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④、未成年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三、小结: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忽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可能代替保护,但教育教育可能促进保护。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给予其保护。

  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更是从“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出发,修定出了如此一部贴近民心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未成年人,只有以更高、更强、更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努力的加倍学习,珍惜每一分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才能以知识完备和武装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让我们的祖国引领时代,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欣欣向荣,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谢谢同学们、谢谢老师们!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避免违法行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为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法律意识尚未形成稳定的基础。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可能相对较少,需要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班会导入

  引入话题:与学生共同讨论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保护问题,引发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思考。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如:教师:大家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吗?为什么需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呢?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因为他们在法律上还不具备完全的自主权和能力。

  第二环节: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1、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和基本内容,包括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保护措施等。

  —教师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念,解释保护对象为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保护范围涉及教育、健康、安全、权益等方面,保护措施包括禁止虐待、保护隐私、保障教育权利等。

  2、分析未成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网络安全、校园欺凌、早恋等。

  —教师列举几个未成年人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如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欺凌、不良信息获取)、校园欺凌、早恋等,引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3、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教师强调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提醒学生要关注自身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与讨论

  1、 提供几个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教师准备几个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案例,如网络欺凌、校园暴力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2、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全班进行讨论和分享。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共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第四环节:法治教育活动

  1、观看相关法治教育视频或播放相关案例剧,引发学生对违法行为的思考和警示。

  —教师播放相关的法治教育视频或案例剧,让学生观看并引发他们对违法行为的思考和警示。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常见的违法行为场景,让学生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常见的违法行为场景,例如盗窃、欺诈等,要求学生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第五环节:总结与反思

  1 、总结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教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避免违法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学会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与陌生人分享个人信息;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参与违法行为等。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板书设计:

  主题: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保护措施、法治教育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避免违法行为的意识。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和思考。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3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内容和法律规定。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树立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

  1、《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内容。

  2、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一、新课引入

  1、新闻播报

  20xx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发生一起震动全国的恶性案件,一名男子在当地一所小学门口连续砍伤、砍死多名学生,造成了严重的9死4伤后果及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全国各地引发了强烈的关注。

  2、自主感悟

  看到这些小朋友们人身生命受到威胁,你有何感受?由此,你想发出怎样的呼吁?------我们需要法律特殊保护!(揭题)

  二、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内容

  1、共同探讨

  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都需要哪些方面的保护呢?

  1)家庭保护

  2)学习保护

  3)社会保护

  4)司法保护

  2、家庭保护

  提问:什么是家庭保护?

  所谓家庭保护是指《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职责,以及不应当、不允许进行活动的规定。在第二章(家庭保护)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

  三、课堂练习

  1、选择

  1)法律之所以要给予未成年人以特殊保护,是因为未成年人( C )

  ①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②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成熟,在辨别是非等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③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方面能力不强

  ④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初一学生小华14岁迷上玩电子游戏,一天小华的母亲发现小华逃学,就寻至某营业性电子游戏厅,对他进行耐心的劝说,可小华不听,反而把母亲推倒在地,对此事正确的看法是:

  ①小华是未成年人,他玩电子游戏应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

  ②小华母亲的行为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③小华母亲阻止小华玩电子游戏侵犯了小华的合法权益;④游戏室的老板允许小华进入,违反了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 B )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练一练

  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请说出理由。

  1)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父母要正在上初二的女儿进城打工:

  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剥夺了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国家有关部门查出并销毁淫秽光盘:

  否,淫秽光盘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

  3)学生违反班规校纪,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否,班主任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职责。

  4)一些地方的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否,这些活动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5)学生小王因为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小王父亲应当以适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小王。

  6)为降低经营成本,一些酒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当服务员。

  是,违反了社会保护的有关规定,此行为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容易造成思想品德的扭曲。

  7)某电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面目、姓名年龄公诸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肖像、姓名、年龄公开,违背了司法保护。

  3、案例分析

  (1)婷婷与其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婷婷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继续上学。她父母实施了哪些违法行为?

  案例分析要点:

  歧视女性未成年人;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2)小刚为某校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要不要小刚继续在校读书”问题在全班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给小带刚来很大的精神压力,让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了。小刚的父母觉得他继续上学也不会有前途,就送他到一家商场当服务员。小刚在服务员期间,结识了一些不良少年,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而且小偷小摸,曾偷了同事少量钱财,受到了商场的警告。9月份的某天晚上,他竟入户盗窃,因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在逮捕归案时,公安人员不开警车,不穿警服,不扩大知情面,并对小刚进行了不公开的审问。回答问题:

  (1)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分别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

  (2)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

  (3)小刚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要点:

  1)小刚和他的父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中“必须让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商场负责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社会保护”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规定;小刚的班主任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中“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规定。

  2)公安人员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中“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规定。

  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有错误不改,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中学生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谨慎交友。

  三、收获园地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原因:国家的需要、自身的需要

  措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小结

  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还要求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4

  教材分析:

  重点:使学生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难点:提高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依法自我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对于身边的不法侵害往往难以认识,即使有所认识,也因自身处于弱势地位而难以保护。因此需要通过家庭保护、学校保护为学生健康成长筑起第一道防线,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设计思路:

  1、活动导入:我说我“家”

  (课前准备小时侯的全家福照片)学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准备的“家庭照片”,由此引出“家庭保护”。

  2、七嘴八舌:

  学生讨论:(1)父母教给了我们什么?

  (2)除父母外,哪些人可以成为我们的监护人?

  (3)列举身边的事例,说明家庭保护的重要性。

  3、阅读空间:

  学生阅读“信息平台”的内容,了解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

  4、诊断室:

  多媒体出示尹某案例。

  讨论:尹某产生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

  (1)家庭保护不仅是未成年人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义务和法律的规定。

  (2)家庭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起第一道防线。

  5、我说我“校”

  (1)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在学校里可以享有哪些权利?

  (2)为了维护我们的权利,学校应该履行哪些职责?(学生阅读“信息平台”内容)

  (3)列举学校保护对我们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身边的具体事例。

  引导学习认识:青少年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保护。

  承转:在校园内有时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呈现。

  6、你争我辩: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86页材料。

  正方:学校做法是合法的。

  反方:学校做法是不合法的。

  由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以自愿举手的方式组成正反方,进行自由辩论赛。

  要求:

  (1)每方推荐4位辩手,其他同学组成智囊团;

  (2)辩论双方从多角度寻找充足的理由力求驳倒对方;

  (3)每方最后都要做陈述总结。辩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

  7、献计献策: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建议卡,学生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相关内容,向学校领导、老师提几条好的建议。选择较好的进行交流,然后总结。(较好的建议卡可由班长转交学校领导、有关老师)

  8、课堂小结:家庭保护、学校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起了两道防线。

  第二课时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教材分析:

  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依法自我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对于身边的不法侵害往往难以认识。即使有所认识,也因自身处于弱势地位而难以保护。因此,还需要通过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为学生健康成长筑起第三道、第四道防线,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设计思路:

  1、典型材料、导入新课:

  由教材第88页《一位母亲的呼吁》事例引出未成年人需要社会保护。点明社会保护是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的第三道防线。

  2、现场采访:

  3名学生扮演记者,3名学生分别扮演共青团领导、某企业总经理、政府部门领导的角色。

  记者甲:请问作为社会团体的共青团组织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有那些具体措施?

  答:(略)

  记者乙:请问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你们认为社会保护应该履行哪些职责?

  答:(略)

  记者丙:请问政府部门将如何开辟和改善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

  答:(略)

  3、阅读空间:

  学生阅读“信息平台“内容,了解社会保护的有关内容。

  4、七嘴八舌:

  (1)为什么中小学生不能私自进入营业性网吧?

  (2)你知道李斯斯舅舅为什么被罚款?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保护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承转:社会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了第三道防线,那么司法保护又是如何筑起第四道防线的呢?

  5、案例分析:

  学生阅读刘初冬案例,讨论分析:

  (1)你赞成这种做法吗?

  (2)这是否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违背?

  通过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弄清司法部门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在处罚上与对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有区别的,了解司法机关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所坚持的原则和方针。

  6、你说我说大家说:

  说一说你对“南方某市电视台直播”事件的看法。

  7、阅读空间

  学生阅读“信息平台”内容,了解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

  8、课堂小结: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是国家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的四道防线。同时,青少年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9、课后延伸: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为主题,编辑一份法制小报,并在班里进行评选。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5

  教学目的:

  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社会因素: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由于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即观看暴力影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

  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造成这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辍学,有的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

  自身因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你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1、言语粗鲁,经常谩骂他人,好说谎话,满口脏话;

  2、举止轻浮、衣着不整,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强行索物,哥们义气;

  3、结交哥们、姐们,过度打扮,衣着暴露;

  4、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迷恋网吧;

  5、学业:旷课、逃学、成绩忽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

  1、预防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3、树立自尊、自强、自律的意识

  4、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5、增强用法维权意识

  6、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戒,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努力做到:自尊自强、自信自立,遵规守矩,严以律己,真正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后祝愿每位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总之,遇到不法侵犯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巧妙应对,要敢于揭发检举,善于和不法行为作斗争。同学们还要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教学过程:

  1.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

  图片:"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2.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

  包括如下教案: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揭示主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

  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板书)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相关文章: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03-13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精选5篇)01-28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教案(通用10篇)04-30

《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心得02-21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法简报优秀07-01

《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通用8篇)12-22

未成年人保护法讲座心得总结范文06-27

未成年人保护法团课心得(通用5篇)12-22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