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2-06 15:43:40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美术教案集合15篇

关于美术教案1

  小学色彩绘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绘画色彩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在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意识和潜能,激发学生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策略:

  1.讲授法:讲述色彩相关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2.对比法:(1)对比生活中光源与环境影响下的物体色彩的变化。

  (2)原色、间色、复色、类似色、互补色等对比。

  (3)冷暖色调的对比。

  (4)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绘画作品色彩的对比。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光源、环境等因素对色彩的影响。

  四、教学用具:

  相关图片和资料,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以莫奈画伦敦雾为例,以问题形式导入)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世界,美丽的色彩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表现它们呢?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美丽的色彩从何而来?

  展示图片,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来源:

  A.固有色

  B.光源色

  (结合图片与生活中的色彩,引导学生分别对三种类型的色彩认识和理解。)巩固知识点:

  展示莫奈《草垛》(系列),提出问题:

  同一组景物,同一位画家的作品,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色彩呢?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3.结合色环讲述色彩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名词: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原色:红、黄、蓝

  间色:两种原色等比例混合(橙、绿、紫)

  复色:不同比例混合三原色或任意两种间色

  类似色:色环上相邻近的颜色

  互补色:色环上任何直径两端的对比色

  色彩的冷暖:色彩给人的冷与暖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以加深理解。)

  4.提出问题:在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驾驭色彩、创造迷人的色彩效果的?结合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鉴赏、分析。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对立与统一、对比与协调:

  (1)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补色对比

  冷暖对比

  (2)色彩的协调:类似色协调

  中性色间隔协调

  面积协调

  5.引导学生鉴赏相关绘画作品,分析其色彩的运用,进一步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发展。

  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巴洛克绘画→洛可可绘画→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抽象艺术

  6.布置作业,总结下课:

  利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抗震救灾的宣传画或有关北京奥运的装饰画作品。

  七、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发言。

  2.对绘画色彩基本知识与规律的认识与掌握。

关于美术教案2

  单元总目标:

  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教案’初二美术教案1。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4、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

  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除了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情外,还应让学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传闻轶事进行综合探索,在此基础上联系其他学科(音乐、文学、影视等)进行综合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这一理论去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本里的美术作品,创设气氛,触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是一些中外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风格丰富多样,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足迹,凝聚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美的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新课学习。

  师:艺术是否包括美术?在自然界里,是先有艺术,还是先有生命?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否有生命?

  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了解艺术是否有生命,就得从远古时代的艺术作品去欣赏。在人类最早的艺术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距今一万多年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教师展示课件《野牛》,让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形象。)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发现过程,然后让学生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原始人为什么要在墙壁上画一头健壮的野牛?野牛是否有生命力?

  学生进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明确:健壮的野牛富于生命力,原始人在洞窟中进行艺术活动有着更为严肃的目的,这种活动是一种祈求狩猎串收的"仪式",他们相信画在洞窟壁上的野牛有一天会变成活的猎获品,或者希望下一次行猎的时候会取得成功。

  教师展示课件《稷神崇拜图》,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原始人要在岩石上刻上植物人面形?原始人刻的植物人面形是否有生命?

  教师接着展示课件--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造亚当》,通过交代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幅作品,教案《‘教案’初二美术教案1》。教师简要介绍中世纪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精神,再让学生描述作品的内容,讨论作者描绘的

  "亚当"是人还是神?是否有生命力?

  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教师的引导,最后理解作者是借助于对基督教传说的题材--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亚当"的描绘,表现出画家对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人获得生命力的渴望。

  教师又用课件展示了意大利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请学生谈谈作品表现的内容,理解维纳斯的象征性,即维纳斯同样也具有生命活力。

  接下来,让学生比较原始社会和中世纪的美术作品在表现对象和思想内涵上的区别,教师用课件展示:

  原始社会美术-表现对象:动物植物-思想内涵:对动、植物的信仰。

  中世纪的美术-表现对象:人的生命-思想内涵:对生命价值的赞美。

  教师小结: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原始洞窟中的野牛,还是传说与神话中的人或神,

  大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这些形象都具有深刻的含义。

  三、发展阶段。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和艺术活动能否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

  生:不可以,离开了自然一切就不存在。

  师: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生命与自然有什么关系?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依次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红蓼白鹅图》、《溪山行旅图》、《擒兔图》,教师围绕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表现形式、方法、内容、特色、意境进行描述。

  再用课件,让学生依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孟特方丹的回忆》、《神奈窜川浪图》、《运草》,同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风景画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让学生比较各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课本所举的美术作品中,哪些形象属于有生命的'物种形象?

  2.哪些形象是与生命有关的自然形象?

  3.这些有生命的形象生活在哪里?

  4.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哪里?

  5.物种的生命与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

  教师展示课件:

  有生命的物种形象--动物、植物、人。

  自然形象--山、水、天空。

  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

  艺术形象来源于--客观自然。

  教师小结:自然与人的生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自然就没有生命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精神的慰藉。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同时,自然又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四、深化阶段。

  师: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是有生命的,又都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和自然应该是和谐相融的。那么生命与自然是如何相融的呢?让我们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体会。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炼丹台》,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幅作品采用什么形式表现?作者登上黄山炼丹台有什么感受?"人疑世外仙"是什么意思?

  通过欣赏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画面中的情景交融,即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这也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意境。

  2、展示课件,欣赏风景画《岩石的静观》,从作品的主要景物、特色、意境等方面,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把顽强的生命力、坚毅的性格与岩石联系在一起。

  3、展示课件,欣赏外国风景画《金黄色的庄稼和柏树》,请学生思考并讨论: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自然景物有什么区别?体现出画家的什么情趣?风景画与山水画在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山水画--寄物抒情,物我合一;风景画--借助色彩揭示主观世界。

  4、展示课件,依次欣赏中国花鸟画《玉兰黄鹂》、《群虾》、《雨点》,看看作者如何通过花鸟画作品,把生命与自然融合起来。教师简单介绍花鸟画和"工笔"、"写意"两种绘画形式。

  让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讨论:花鸟画表现的对象是否有生命?是否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为什么?花鸟画的特点是什么?画家通过什么方法

  使自然与生命和谐交融?

  5、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不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活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是丰富自身审美经验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6、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画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人到自然中,把自己的感受与自然联系起来,就会使生命与自然和谐相融。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作品的欣赏,大家明白了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的审美对象,生命与自然通过审美创造和欣赏达到和谐统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艺术家永恒关注的主题。

  五、课后拓展。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对自然与生命的认识,从网上查找资料,

  谈谈如何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如何保护生命?为什么说生命与自然和谐

  交融,是艺术家普遍关注的主题?

  教学反思

  本课需要教师在理论上的引导和讲解比较多,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把知识点进行高度的概括,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为了能让学生很快地接受这些复杂的理论,我首先以多媒体课件播放世界名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接着以人类童年时代和中世纪的艺术作品进入新课,使学生明确原始人从事艺术活动的真正目的,引起了学生对原始艺术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原始艺术表现的对象进行审美体验。中世纪的艺术是借神话题材赞美人的生命,洋溢着浓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必须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在讲解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深入讨论,从而明白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进行艺术创作也离不开自然的道理。让学生体验感悟生命与自然在美术作品里是怎样和谐相融的,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围绕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领悟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关于美术教案3

  设计意图:

  绘画与撕纸是幼儿美术创作中常用的两种方式,与绘画相比,撕纸的艺术张力更胜于绘画,有更强的抽象性和随机性。而且取材方便环保,更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环保意识。一般而言,幼儿在4岁左右便可展开较为系统地撕纸技法培养,到其5~6岁时就可实现基本的撕纸创作,然这是针对有丰富撕纸经验的幼儿而言。但是通过对我班幼儿的接触后发现,随让他们都已是5~6岁幼儿,却有98%的人从未接触过撕纸,更有个别幼儿问我“徐老师,什么是撕纸?”我差点倒地吐血,指了指教室的墙饰让他自己去看。经过这个小插曲,我更下定决心对他们进行撕纸的‘扫盲’。之所以想到将其与旅游游戏相结合,是受到了我班餐前活动时随机产生的旅游排队练习的启发。刚好这次上课的地点是在一楼的操场上,这对于我班幼儿是比较陌生的,难免兴奋,与其压制他们,还不如找个途径加以引导为尚,所以我设计了这堂快乐花园。

  活动目标:

  1、感受撕纸活动的快乐,让幼儿体验撕纸创作的成就感。

  2、感受撕纸人物的动态,了解人物的基本组成形状。

  3、初步掌握撕纸的基本技法并运用于人物创作中去。活动重点:感受撕纸人物的动态,了解人物的基本组成形状。活动难点:初步掌握撕纸的基本技法并运用于人物创作中去。材料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提前有一周左右在离园活动是介绍撕纸的一些基本形状撕法,幼儿自行回家练习。

  2、墙饰上展示撕纸人物,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到撕纸艺术的美。

  材料准备:

  1、幼儿绘底好的花园卡纸(人手一张)

  2、各种广告纸、废报纸、白纸

  3、胶棒、马克笔、垃圾袋

  4、导游帽、导游旗、口哨、游客编码

  5、各式撕纸范画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导游身份导入,引导幼儿参观“快乐花园”。

  1、游客排队,导游介绍本次旅游地点及讲解游客须知。“各位旅客请注意,请戴好您的游客编码,排好队,不要随意离队走动,我们的快乐花园之旅即将启程,祝您旅途愉快。”

  2、导游带领幼儿(游客)参观花园并欣赏画作,自由讨论。

  “各位旅客,我们旅行的目的地‘快乐花园’已到达,请安静的排队,做好参观准备。”

  “这些画上的'小朋友在快乐花园里玩的可开心了,你仔细观察他们都有什么动态呢?”(幼儿:“有正面的”“有练瑜伽的”)

  3、导游小结,旅客集合准备进入游客体验区。

  “刚才我们参观了快乐花园,里面有花、有树、还有画。”“这里面有正面动态的小朋友、侧面动态的小朋友和背面动态的小朋友,他们有的在花丛中跳舞,有的在看花,还有的在??”

  “我们参观了这么多画,那你发现里面的小朋友都是?”

  (幼儿:撕的)

  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参观人物突出的范画,讨论并小结出撕纸人物的特点。

  “他们的脸脸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儿:圆的)

  “他们的脖子、手手和脚脚是什么形状的呢?”(幼儿:方形的)

  “圆圆的脸,细细长长的脖子,以梯形、方形为主的衣服,长长的手手和脚脚,夸张的动态。”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初次创作并融入自我创造。

  “花园里的小朋友有这么多动态,现在请小朋友和我一

  起进行创作,体验撕纸的乐趣。但是请你们自己想人物的动态,不要照抄我的哦!只要把我撕人的方法学会就可以了。”

  3、巡回指导,适时帮助个别幼儿,给予一定启发。

  4、点评部分幼儿画作并小结。

  “各位旅客,我们今天的快乐花园之旅第一站撕纸人物体验活动即将结束,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重温一下今天学到的本领吧!要撕出圆圆的脸,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方形的四个角撕掉即可;脖子、身体、手和脚都是方形朋友,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你的人物动起来。”

  三、导游为游客拍照留念。

  “为了给您的旅程留下美好的回忆,下面是集体留影时间,合影期间请保持安静有序,请勿互相推挤,谢谢。”

  效果分析:本次活动重难点已基本达成,幼儿对撕纸的初次尝试十分成功,作品水平也远远高出预计,‘扫盲’活动圆满成功。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发现了很多有美术天分的幼儿,也发现了自己在上课中的不足,像点评幼儿画作是可以更多的让幼儿开口,我却包办代替了,所谓世间出真知,我会力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关于美术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插图的作用,欣赏和感受经典成语中的精彩片段,探讨如何将文字形象变为生动的图画形象的方法。

  2.充分发挥学生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作的自信心,体验美术课中的设计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经典成语故事,学会把文字形象变为生动的视觉形象。

  2.教学难点:

  如何为经典故事中的精彩片段设计相应的、形象生动的插图。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和范画。学生准备好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展示一成语插图的范画,师生交谈。进行情节的讲述、分析后引出课题,并讲述作文配插图的意义。教师设问:你知道什么是插图吗?它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小结归纳:插图是指插附在文中的图画,它对文字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

  2.欣赏范作,认识插图。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的范图,分组讨论,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回忆成语故事,然后说说其中的精彩片段,理清学生画插图的思路。

  3.学习要领。教师示范为经典画插图的要领。

  (1)选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2)用铅笔构图构思,画出主要景物或人物。

  (3)适当添加背景。

  (4)用彩色或水彩颜料着色完成插图。

  4.大胆设计,绘制插图。自画一幅插图。巡堂辅导学生创作插图,对于在形体、五官、神态等描绘上有困难的学给予帮助。

  5.展示作业,互相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观摩欣赏,评一评,说一说谁的插图画得好。教师点评并表扬构图好、形象准确的插图作品。

  五、教学反思: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形式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本人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在具体分析学生情况时,选择了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对国学经典成语的插图的绘制。教学通过具体的图例示范,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学生效果明显。

关于美术教案5

  首先是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在这环节中,我先播放。出示一张有很多大小不均等的鱼的图片。然后根据图片提出以下的问题。师问:让学生数一数大鱼与小鱼分别有多少条?有哪些鱼的种类吗?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的?学生代表进行回答。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结合数学与美术的通点,以直观的图像引导学生对物体大小的认知。采用谈话聊天的形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二部分是(重点突破)

  探索新知。这部分我分三个小环节。第一小环节:观察分析。展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对鱼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重点是对鱼的大小进行讨论),在这小环节中我采取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之后请学生进行汇报结果。在这讨论的时候,我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让我融入学生的交谈过程,讨论时间大约为5分钟。

  第三部:吸取灵感,构思创作

  首先让学生欣赏同学龄的小朋友的作品,表述她们的作品中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构思,最后让学生们把自己想的绘制到白纸上。

  师:请你们闭上要眼,想想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怎么画呢?请你们画张主题为大鱼和小鱼的作品。我巡视教室,给学生一定的个别指导。

  第四部分:展评

  以学生的作品展示,师生互评。

  让学生们学会鉴赏别人的优点,发现绘画中常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优化自己的绘画技巧。

  第五部分:风采展示

  我在黑板上贴上蓝色的卡纸,把学生作品进行粘贴,并选出最佳创意奖与最佳绘画奖。

  通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展示自己我的欲望。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我达到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第六部分:板书设计

  小鱼和大鱼

  鱼的特征:

  鱼的种类:

  第七部分:反思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到“大小“的含义,为什么有大小之分,并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鱼的特点以及鱼的生活习性,在教学过程中,在创作作品中,发现问题能及时改过来,重视在教学中学生的习惯,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对形的把握不好,涂颜色时时常以单色颜色画完整幅画,没有搭配其他的颜色,因此对色感不是很强烈,在创作中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她们对色彩的搭配以及对形体的掌握。有利提高对物体的形感认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不断启发、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以此来构建一个真正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术课堂。

关于美术教案6

  教材分析:

  《火车开啦》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匈牙利儿童歌曲。全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2/4拍,大调式,歌词简练通俗,采用模声手法,生动的模仿了火车开始的声音效果。通过学唱歌曲和学做"开火车"游戏,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小幼稚,注意力容易焕散转移,但想像力丰富,爱唱、爱跳、爱玩,表现欲望十分强烈。对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首歌曲正是孩子们喜欢的类型,教学时要注意音准的练习,要多关注学困生。

  教学目标:

  1.用自然、快乐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火车开啦》。

  2.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演唱、体验歌曲,提高学唱歌曲的兴趣。

  3.用游戏和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掌握“X—,X,XX”这三种节奏。

  教学重点:

  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在游戏和情境等音乐活动中掌握“X—,X,XX”三种节奏。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节奏模仿,师生问好

  1、学生在《火车波尔卡》的音乐声中进教室,模仿老师做节奏律动。节奏和动作可以重复或交叉做。

  2、师生随钢琴互相问好。

  二.节奏练习,进入情境

  1、节奏练习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火车声)生答:火车

  师:多漂亮的火车呀!火车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谁能来模仿一下?

  生答:呜呜、轰隆轰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等。

  师提示:火车汽笛声用:呜——火车大车轮声用:轰隆——火车小车轮声用:咔嚓咔嚓。(课件出示)

  2、三声部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分组来模仿火车的三种声音,一组同学模仿汽笛

  声,一组同学模仿大车轮声,老师来模仿小车轮声。(学生看老师手势分三组依次读出,再读两组<汽笛声、大车轮声><大车轮声、小车轮声>,最后进行三组练习)

  三、学唱歌曲《火车开啦》

  1、多好听的`火车交响曲啊!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了一位火车司机的注意,听!他开着快乐列车来了!(课件播放《火车开啦》原唱)

  2、火车司机唱的好听吗?现在我们拍着手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再次播放歌曲,师点头、拍腿,拍手、拍肩,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

  看到老师是怎样拍的了吗?能不能和老师一起随音乐拍一拍?生答:能

  3、师:现在就让我们听着歌曲,一起随音乐做一做。(第三遍聆听原唱)

  4、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拍的也很准确,请同学们跟老师学读歌词,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课件出示歌词)

  5、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句歌词跟第二句的歌词出现的咔嚓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一句是四个咔嚓,第二句是两个咔嚓

  师:同学们把歌词读准确哦!现在请同学们边拍手边跟老师再来读一遍歌词。

  6、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能不能自己来完整的读一遍歌词?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带领生齐读歌词)

  7、教唱歌曲:请同学们跟琴填唱歌词,老师弹一句你来唱一句。

  8、现在请同学们小声跟老师演唱。

  9、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唱歌曲,听好伴奏音乐,伴奏音乐的速度要比我们刚才演唱的速度快。(师注意间奏的提示,并引导学生做动作)

  10、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种类的火车呢?(课件出示火车照片)生:拉木头的、拉煤的、载人的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乘着火车做了一次愉快的音乐旅行,还学会了歌曲《火车开啦》。让我们一起开着火车离开教室吧!

  每组组成一列火车,边唱歌边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关于美术教案7

  未来的我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发掘学生思想深处蕴藏的个性思维方式和艺术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整合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美术教案-未来的我产生主动参与、抒发情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削弱既往由于基础、能力等因素形成的差异,主张学生彰显个性,以突出自我、易于表现、快乐无限为过程体验,感受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在于教师要有较高水准的示范、启发和点拨,造就学生创意思维如泉涌,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内容都可以是创作之源。另外,合理地、恰如其分地选择和搭配素材,也是获得意想不到效果的关键。不过,这个过程是要循序渐进,要避免学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态。

  (二)教学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前素材的收集,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照片和插图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操作技法的传授,教师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最实用且效果明显的图像处理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美术教案-未来的我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创作用图像素材,最好录入软盘。教师也可用扫描仪、数码相机集中采集,并图像文件输入硬盘下为教学而专门建立的子目录。

  (二)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创作用电脑,最好是装备有局域网的网络教室,学生能够相互访问,也可登陆教师提供的资源站点,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讨论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可使用《超越现实、实现自我》教学课件进行示范讲解。课前要按照操作提示进行安装和调试。

  (四)教学设计

关于美术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材料大胆地在蛋壳上装饰简单的彩色手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搭配颜色,感受色彩的丰富,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以及体验成功感。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1只鸡蛋壳。

  2.较浓的各色水粉颜料、调色盘。

  3.多媒体PPT:彩色的蛋宝宝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1.出示背景图片:看,这是谁呀?(师出示蛋宝宝)蛋宝宝们都去参加服装展示会了,这些蛋宝宝漂亮不漂亮啊,它们漂亮在哪里?(欣赏蛋壳画,幼儿自由表达,从蛋壳的花纹颜色来讲一讲,巩固认识红、黄、蓝、绿等常见的颜色)2.(出示一篮没有涂颜色的鸡蛋壳)这些蛋宝宝很着急,它们也想参加舞会,可它们还没有化好妆呢?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为蛋宝宝设计花衣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师:你想为蛋宝宝穿一件什么图案的衣服?

  2.出示调色盘,里面装的是水粉颜料,你们都认识这些颜色吗?(幼儿将自己认识的颜色说出来)我们今天这些漂亮的颜色来为蛋宝宝设计漂亮的衣服好吗?

  3.示范讲解师:我们用小手蘸取各种各样你喜欢的颜色,这鸡蛋壳很轻,很容易破,小朋友要轻轻的拿,轻轻的'画,轻轻的将你彩色的小手印印在蛋宝宝的身上,给蛋宝宝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服。

  4.交代要求,幼儿尝试画彩蛋,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选用各种颜色,绘制与众不同的彩蛋。

  师:现在要请我们小朋友来为蛋宝宝设计漂亮的衣服了,看谁为蛋宝宝设计的衣服最漂亮。我们用小手蘸取各种各样你喜欢的颜色,然后轻轻的将你彩色的手印印在蛋宝宝的身上,喜欢什么颜色,觉得什么颜色好看,就蘸什么颜色,给蛋宝宝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幼儿操作,老师提醒幼儿注意桌面干净。)(三)展示作品,总结评价展示幼儿的彩蛋。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说说你最喜欢哪个蛋宝宝。

  活动延伸:

  将幼儿绘制的彩蛋连串起来,送蛋宝宝去参加服装展。

关于美术教案9

  1、学习小鸟做窝的方法,做一个富有创意的小鸟窝。

  2、在学着用彩泥做几只小鸟与鸟窝搭配。

  3、引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用彩泥、树枝、卡纸、甘草等物品做材料,通过揉、搓、捏、拼、折、剪、贴等方法制作成小鸟和鸟窝。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独特而美观的鸟窝和小鸟。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提前制作好几种小鸟和鸟窝。

  学生:彩泥、树枝、树叶、卡纸、羽毛、干草、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展示各种小鸟和鸟窝。

  教师播放小鸟叫声的音乐,戴上小鸟头饰扮演小鸟,带领同学们去观看自己和同伴的家。2.导入课题《小鸟的家》。

  二、赏析评述,讲授新知

  1、看书欣赏各种小鸟和鸟窝的`图片

  看一看,说一说鸟窝有什么特点。(形状,材质,结构等)小结:

  (1)鸟窝基本上呈一个杯状构造,将鸟窝拢为一个整体。

  (2)小鸟一般将窝搭在树枝上、草丛边、房檐底下等等。

  (3)小燕子衔泥造窝,大部分鸟类采用树枝、甘草、羽毛等材料造窝。

  2、展示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图片

  以鸟巢的外形而设计的,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3、出示漫画,渗透环保教育

  讨论:“小鸟为什么会失去了家?”

  思考:“你能为小鸟做点什么?”

  (重建美丽的家园。)

  4、提问:你会给小鸟设计个什么样的家呢?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设,采用彩泥或者卡纸制作小鸟,树枝或者树叶等等材料制作鸟窝。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根据小鸟和鸟窝的外形,设计基本图形,突出概括、简洁特点。

  5、视频示范,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制作鸟窝的过程。

  6、学生、教师范作欣赏

  鸟窝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

  三、实践操作

  作业:运用彩泥、卡纸、碎纸条或草等手头拥有的材料,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鸟窝和小鸟的制作。

  要求:巧用材料,大胆创作,制作精美独特;注意工具使用正确安全,垃圾装进袋子里。

  四、作业展评

  分小组展示作品。对作品的选材、制作方法、创意以及学习态度进行介绍。

  五、拓展小结

关于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1. 了解手表的基本构造,知道手表由表面、表带以及时针、分针、刻度、表把组成。

  2. 尝试在手臂上创作各种手表形象。

  3. 感受到手表的重要性,知道要抓紧时间。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手表》。

  2.水彩笔人手一份,湿毛巾。

  活动过程:

  1.设疑导入。

  有一个叫小艳的小朋友,她可喜欢睡懒觉了,可是今天要开学了,猜猜看,她会不会迟到?

  哑剧表演教师:小艳她迟到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艳的妈妈怎么知道要叫醒小艳,送她去上学呢?

  2. 了解手表的基本构造:表面,表带,时针,分针,秒针,数字。

  教师:是呀,手表可以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告诉我们时间快到了,要抓紧时间。

  教师:那你见过手表吗?你见过的手表是什么样子的?

  (评析:一开始的导入需要加强情境性与趣味性,老师的表演要夸张,哑剧需要加入闹铃音和滴答滴答的节奏感,让幼儿感觉到时间紧迫。第一环节结束后教师要小结一下手表的作用。多介绍几种不同材质,形状的表带。教师的范画可以拍下来放大,便于幼儿观察。在幼儿绘画之前让他们来说说自己想设计什么形状的手表,用什么花纹装饰表带。操作时,提醒幼儿把袖子拉拉起,在左手臂上绘画手表,绘画时表面要画的大大的,相信这样以后达到的效果会更加好。

  哑剧表演后,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妈妈是因为闹钟响,看到钟上的时间。”后可以引导:“除了可以看钟知道时间,还有什么也能告诉我们时间呢?”。教师的提问:“你见过手表吗?你的手表是什么样子的。”选1—2位小朋友简单的说一说就可以了,在这里可以强调一下:“你的手表是什么形状的?”。)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块手表(出示实物手表),瞧一瞧,这块手表是什么样子的?

  (1)介绍手表的表盘、表盘上面有什么?

  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现在是几点了?我们就要看表盘上的?

  除了数字刻度,表盘上还有什么呢?(时针、分针、秒针)教师:手表上还有一个指挥部,就是这里——表把,要是你的手表时间不准,就可以把表把拉出来,转一转,时针、分针、秒针就会听它的指挥,转到正确的时间。

  (2)介绍表带:

  教师:除了表盘、表把,手表还由什么组成呢?我的这块手表的表带是什么样的'?

  3. 欣赏各种艺术装饰手表。

  教师:钟表国的国王呀,最喜欢收藏手表,尤其喜欢收藏名贵的艺术手表,他还办了一个手表展览会,展示他最得意的手表收藏,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这些手表美不美?你最喜欢哪块?哎呀,你真有眼光,这是迪士尼乐园发表的珍藏版艺术表,你看,它的表带上还有漂亮的花朵呢!

  (评析:在欣赏手表环节,重点不能偏离,既要注重于观赏各种女式花样的装饰手表,又要强调手表的形状。欣赏的手表不仅要有美丽的装饰,还要有各种复杂的形状。教师画在手上的手表最好拍下操作步骤图,以便于幼儿了解先画什么再画什么。)4. 幼儿操作。

  教师:国王说了,他想邀请你们为他设计手表,而且还要举办一个T台秀,让你们展示呢!

  我也要和你们一起去,看,我的手表已经设计好了,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是啊,待会也要请你们在自己的左手上画手表。但在画之前,先想一想,手表由哪些组成?先画什么?表盘要画得大一些,表盘上要画上指针和刻度。表带你想设计成什么样的?是链条的,还是皮质的,或者是有装饰的。画的时候要小心,如果画脏了,可以用桌上的湿抹布擦一擦。

  (评析:在幼儿操作前,可以先让幼儿说说你想画什么形状的手表,再让幼儿装饰。操作过程最好有步骤图,这样幼儿能够清楚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以及画在哪里。在幼儿绘画之前让他们来说说自己想设计什么形状的手表,用什么花纹装饰表带。操作前强调时要把表盘画得大一些,表带要把表盘连起来。)5.教师评价。

  教师:马上要进行手表发布会了,让我们走到T台上来展示设计好的手表吧。

  活动延伸:

  在美术区用纸工或泥工板继续制作手表。

关于美术教案11

  <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

  王铁学区中心学校王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

  2、热爱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分析,表达对画面的认识与感受。

  二、重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够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课(课件播放)

  老师听说我们四年级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回答问题都很积极,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问题,要考考同学们,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你能根据你平时看到的颜色,确定下面的图片是哪一个季节吗?师:刚才同学们能很快地判断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吗?

  师: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季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合作探究(课件播放:四季的色彩)

  师:请你打开课本,看看2-3页的图片,也就是屏幕上的`图片,在不同的季节,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师:请你把自己的感受填写在书上,并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谁来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的季节?

  师: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它展示给我们不同的色彩和感受。如果让你选择颜色表现四季,你会用什么颜色?

  板书:春夏秋冬

  2、合作探究(课件播放:四季的作品)

  师: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四季,画家也用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四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四位大师。

  师:认识了四位大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四季的。

  师:不同的画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不同的季节,认真观察看看画面的季节都用了什么色彩?你看到这幅作品有什么感受?(春、夏、秋、冬)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3、汇报交流

  (1)这四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请你猜一猜老师描写的哪一幅?

  (三)、创作实践

  1、作业要求:

  (1)请你选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用5分钟的时间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选择一个季节画一幅能体现该季节色彩的作品。

  (四)、拓展

  课下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短文读给你的父母、朋友听,请他们一起欣赏。

  板书设计:

  四季的色彩

  春淡绿蓝夏绿

  秋黄红橙冬灰色白色

  四、教学效果与反

  思

  美术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系列活动,因此美术课应该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美感,从教授《四季的色彩》一课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这一点。

  本课就教材本身的插图原则而言,就给人以美感。四季风景的写真图片呈现在学面前,每一幅图片下面有一片漂亮的树叶承载着一个问题,让人感到问题也变得美了,只看到了美而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个卡片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们甚至不听老师讲就争先恐后的自己把问题解决掉了。

  插图的设置已经达到让学生从自然变化中感受到四季的特点,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感知、经验填写自己对每个季节变化的感受的目的。同时页面中选择了四幅不同画派、不同风格、不同国籍画家的作品,所选作品本身的美感就让人为之感动。

  在欣赏中,师生均被这一切美好的事物感染了,不仅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作品,描述心情,每个人脸上也洋溢着快乐与欢笑,词也美了,句也丰富了;在创作实践中,画也饱满了,色彩也鲜艳了??。

  努力让每节课都“美”起来,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绚丽多彩,学生的学习就会如同顺水行舟。美可以改变很多事。

  不足:学生的词汇量相对较贫乏,对美术元素没有足够的认识。

  改进:给学生提供相关词语,如:生机勃勃、鸟语花香、淡绿等。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认识构图、色彩、表现方法等。

  20xx.10.22

关于美术教案12

  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画法画出小树叶的作用,中班美术教案-了不起的树叶。

  2、体验绘画的乐趣。重点:学会重叠画难点:把握树叶的大小和方位设计思路: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水果成熟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很是美丽。在儿童的眼里,树叶不仅仅是一片树叶,它可能是一把伞,可能是一件美丽的衣服,可能是想象中的玩具。我们班的小朋友以有了画简单树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想他们能够画好不同作用的树叶,表现出丰富的.想象能力。

  过程:

  一、谈话导入、图片演示。

  1、谈话引出小动物。秋天到了,一片片小树叶往下飘,地上落了许多小树叶。小动物们都来捡树叶了,你看见谁捡起树叶干什么了?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动物图片。来了一只小蚂蚁,它捡起一片小树叶当渡船。捡哪片树叶呢?为什么?(渡船是弯弯的,比蚂蚁大)渡船在小蚂蚁的哪里呀?(脚下)奇怪了,小蚂蚁后面的一部分树叶怎么不见了?(引导说出:挡住了,看不见)来了一只小老鼠,它捡起一片树叶当雨伞。捡哪片树叶呢?为什么?(雨伞很大,有一条长长的柄。)雨伞在小老鼠的哪里呀?(头顶上)奇怪了,小老鼠的耳朵怎么不见了?(挡住了)来了一只小刺猬,它捡起一片小树叶当帽子。捡这片树叶好吗?帽子在小刺猬的哪里呀?(头上)奇怪了,小树叶的下面怎么不见了。(被小刺猬的头挡住了。)来了一只小鹿,它捡起一片树叶当饼干。捡哪片树叶呢?为什么?(饼干很小)你怎么知道饼干在小鹿手里的?(有一部分露出来,有一部分挡住了。)

  二、总结:

  小动物捡起落在地上的小树叶,把它们当成各种各样有用的东西。但是,你们看,小动物有的地方被小树叶挡住看不到,有的小树叶挡住了小动物看不到。就象XX小朋友站在我的面前,看得到老师的手吗?对,被挡住了。

  三、示范作画

  我们一起来帮这些小动物拍个照好不好?卡嚓,拍好了,小树叶忘拍了,我们一起来画上,好吗?(边画边说,遇到小动物被它挡住了,看不到,不画。)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留意幼儿画画时的言语。

  五、分享与交流请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画。

关于美术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远近关系表现不遮挡和被遮挡的景物,表现小区的美景。

  2、能合理构图、布局。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过美丽的小区,并拍有照片和录像。

  2、幼儿绘画用品:铅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在小区参观时拍的照片和录像。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环境优美的小区参观时的.心情。

  说说在参观时看到小区哪些美丽的景色,他们是怎么样的,还看到了什么。

  讨论这些景物哪些能全看清楚,哪些被遮挡了,只露出了哪个部分。

  2、引导幼儿创作。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理解不遮挡和被遮挡关系的表达方法。

  鼓励幼儿用适当的方法画出小区的景物,注意画面的布局、构图,哪些被遮挡了,哪些没有被遮挡,提醒幼儿注意处理好远近关系,选用合适的色彩等。

  3、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予构图、用色上的指导。

  4、鼓励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自己画的小区的什么地方?

关于美术教案14

  活动目标:

  ·在《美丽的小花园》美术活动中,能够剪出各种不同花边的花朵。

  ·愿意创造出不同花边的花朵,能摸索出大小花的剪法。活动准备:剪刀、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花朵

  1、你见过的花朵

  “你见过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泛谈)

  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

  2、出示作品“你们都用蜡笔画过美丽的`花朵了,今天我们要换一个方式画画,我们要用手工纸和剪刀来剪出美丽的花瓣来。”(教师出示作品)

  二、制作

  1、看看、说说

  “这是我的美丽的小花园,好看吗?你们喜欢吗?”

  “我花园里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观察,泛讲)

  “这些花瓣,都是一刀剪下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用小剪刀剪出美丽的花朵来。”

  过程:

  1、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在对折成三角形的形状。

  2、在三角形二条直角边相交的这个角处,离角一段距离的地方用剪刀剪出花瓣的造型。

  “你们仔细看看,我的有些花朵它很大,有的很小,有的花瓣很多、有的花瓣却很少。我是怎么剪出来的呢?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想)

  重点难点:

  1、怎么让花瓣多一点?

  在折叠三角形的时候,次数要多。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但是在三折后,三角形的折法不能对折,而是要将一条闭合的短短的边折向斜边。

  2、怎么让花朵大一点?

  在剪花瓣的时候,离尖角越远花瓣则越大,离尖角越近在花瓣越小。

  “这样的花朵是怎么剪出来的呢?”(空心的花朵)

  “我们在剪完纸头后,剩下来的这片纸头也可以剪出花朵来。”(教师演示,将剩下的纸头剪出花朵来。“

  2、试试、做做“我们现在就动手来试一试,要记住重要的地方。你折的三角形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剪的长短不一样,花瓣大小就不一样。”

  教师带幼儿一起剪花瓣“我们都剪出了第一朵小花了对吗?那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试试,你想剪出什么样的花瓣,在用小剪刀剪之前,请你先画一画,等一下就沿着你画的直线剪。”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延伸

  “你们都剪了很多花朵出来了,今天啊请你们先把这些花儿放在抽屉里,因为下节课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花朵黏贴的画纸上,然后在用蜡笔来装饰我们的花园。”

关于美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利用自然条件可以展现美、创造美。

  技能:画出、采出、堆出形态各异的造型和图画。

  情感:体会雪中做画的乐趣。

  创造性:培养学生乐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雪景的美,体会多种表现形式,学会初步审美。

  教学难点:在雪地上表现美。

  教学方法:实践法、观察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意图

  一、感受雪景的美。

  二、分组游戏。

  三、参观游览

  组织学生到室外上美术课。

  1、 1、 看到眼前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2、 2、 你接一些雪花仔细看一看它的长相。

  组织学生分头行动。

  1、 1、 看看你能踩出多少种花样?

  2、 2、 你想堆出机器人,还是什么小动物?

  3、 3、 在雪地上你能画出彩虹吗?

  4、 4、 这些工具很有趣谁来试一试?

  组织学生互相参观,互相学习。把精彩部分拍摄下来。

  采访:

  1、 1、 小画家们好,请你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好吗?

  2、 2、 谁愿意把你们的雕塑作品介绍介绍?

  3、 3、 大家摆好姿势,我给你们合个影。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我得好好保存起来。

  小画家们,让我们齐唱《我们是勤劳的小蜜蜂》把用具收拾起来吧。

  1、 1、 观察雪中的校园全貌。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此刻的心情。

  2、 2、 观察雪花的形状、图案。

  3、 3、 用水彩笔在纸上画一画。再观察一下雪花有什么变化?

  几个学生做踩脚印的活动。比赛谁踩的花样多?

  几个学生一起堆雪人意见要统一。

  几个学生用颜色组画需要照顾整体效果。

  几个学生做立体造型把做出来的东西进行比较。

  游戏过程以自由组合为主,按自己的想法拿需要的工具。

  每个活动小组分别讲解自己表现的内容,并且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绘画组介绍自己的设想。

  踩脚印的同学说明自己的创意。

  堆雪人和制作各种造型的同学分别讲出自己的体会。

  学生边唱歌边收拾用具。

  校园、雪花、水彩笔、图画纸

  小桶、小铲、水粉颜料、小杯子、笤帚、围巾

  多种形状的.模子。

  相机、胶卷、电池

  通过观察了解雪花的外形,感受雪景的美。从视觉上得到美的满足。体会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从雪花的变化中了解雪花的形成过程,增加自然知识。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欲望。在表现的过程中发散学生思维,提倡学生表现自己的想法。

  通过讲解说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拍摄照片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

  小结:

  1、 请同学将工具收拾起来。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彩色绘画的同学可以将绘画工具用于其他地方。如:画雪人、用画桶做彩色立体造型等。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美术的教案01-04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精选】07-29

【精选】美术教案09-18

【经典】美术教案08-24

美术教案(经典)08-24

(经典)美术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