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

时间:2024-06-07 16:37:13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初中化学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初中化学教案15篇

初中化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合理开采和节约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的重要性。

  4、知道石油炼制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自己动手做盐酸与镁条反应的实验,体会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增强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燃料不充分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甲烷的燃烧及产物的检验。

  2、石油分馏的产物及用途。

  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工具

  有关化石燃料的录像资科,导气管、烧杯、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一段Flash录像:(特写)烧得很旺的炭火和一支温度为20℃的温度计。然后向炭火上加上一铲新煤,红红炭火变暗,温度计示数随之下降到16℃。过了一段时间,炭火又变得红热,温度计示数又上升至20℃。

  师:生活中的这个常见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

  二、推进新课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师:我们都知道燃料燃烧时产生了热量,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的呢?下面我们来做教材上的实验7-3。

  师: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

  师:这种化学反应放热现象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会发生,大家请思考:

  (1)化学反应都是放出能量的吗?请举出生活中你见过的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的例子。

  (2)我们一开始播放的Flash录像中的现象如何解释?凡是反应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吗?

  师:演示硫粉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播放煤块和煤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录像,让学生比较反应现象的不同,并思考原因。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的形成

  师:植物或植物枯萎后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变化成煤。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师:大多数的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生:煤。

  师:

  (1)煤是纯净物吗?

  (2)那它含有哪些元素?

  (3)你知道煤作为燃料的原理是什么?

  生:

  (1)是混合物。

  (2)煤主要含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H、N、S、O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铅、钙、铁等元素)。

  (3)原理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师:知道人们怎么综合利用煤的'吗?煤加工后的主要产品有哪些用途?

  生:煤隔绝空气加热

  煤气的主要成分:

  氢气(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其他气体

  师:我国的主要油田有哪些?

  生: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

  师: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

  生:不能!石油中除了含C、H元素外,还含S、O、N等元素。如果把石油直接作燃料的话,石油会燃烧不充分,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生成大量的黑烟和含S、含N等有害气体。

  生: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都是常用的燃料。

  师:煤气泄露会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灌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

  生:危害到人体和财产的安全;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不能加热,不能猛烈撞击等。

  师:有人说天然气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气,对不对?

  生:不对,因为虽然天煞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但与纯甲烷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师:说得对,下面我们来看看天然气的成分。

  1、构成:主要是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

  2、主要成分:甲烷(CH4)

  3、甲烷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注意:点燃之前要验纯)

  CH4+2O2===CO2+2H2O

  师:出示一块蜂窝煤,然后提问:蜂窝煤有许多孔洞,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工业上使用煤等固体燃料,怎样做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初中化学教案2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水平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水平。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节水观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大致能够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个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能够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索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别是展示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初中义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过程性。特别对初中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欲 望成为其学习过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过程应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生实行学习打好基础。电解水的实验是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实验,能够结合相关物理知识介绍实验装置,特别是电极的极性,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相关数据协助同学实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过程中,应注意严谨性。

初中化学教案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认识化学研究的社会作用;

  2. 介绍和了解化学的应用;

  能力目标:

  1. 能够初步了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2. 初步掌握资料的查找与积累

  情感目标:

  1. 感受到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研究的推动作用

  2. 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3 个实验的现象及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导言:化学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 1 )在古代:青铜器的制造、铁和铜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举世闻名;

  ( 2 )在近代: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原料和动力、为农业提供了农药和化肥、为医学提供了药物保障;

  ( 3 )在现代:为人体健康、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节能与清洁能源的开发等提供帮助;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 .实验 1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现象:碳酸氢铵是白色小颗粒,受热后固体减少,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在玻璃壁上出现小水珠,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加热

  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 NH 4 HCO 3 ) ——→ 水 ( H 2 O ) + 二氧化碳( CO 2 ) + 氨气( NH 3 )

  结论及启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故保存时要注意密封,阴凉

  2 .知识介绍:

  ( 1 )正确使用煤气炉具;保持通风状态,若发现漏气,则应该先打开门窗,不能有火星

  ( 2 )用铁锅烧菜;增加食物中的含铁量,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

  ( 3 )吸烟有害健康;尼古丁(烟碱)导致成瘾,焦油导致肺癌等,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

  ( 4 )安全使用农药:一方面使用时要注意防护,另一方面食用前要注意洗净

  3 .抵制“伪科学”:“水变油”等骗术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 .合理使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治理水污染

  ( 1 )我国人均占有的水资源是相对匮乏的,在西部很大地区是缺水的;

  ( 2 )我们过度的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导致水体污染

  ( 3 )利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技术来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

  ( 4 )利用水资源可以获得氢能源等清洁、高效能源

  2 .钢铁的使用及其钢铁的锈蚀

  ( 1 )由于钢铁等金属材料质地坚硬,使用很广泛

  ( 2 )但是由于钢铁等易腐蚀,每年近 1/10 的钢铁因锈蚀而损失报废

  3 .实验 2 :钢铁的锈蚀

  实验现象:锥形瓶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导管的红墨水上升

  文字表达式:铁( Fe ) + 氧气( O 2 ) ——→ 氧化铁( Fe 2 O 3 )

  结论解释:铁丝与锥形瓶中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新的固体,使锥形瓶中的气压减少,将红色墨水吸上

  启发:要防止铁生锈,要保持表面干燥、洁净,盐溶液能加速钢铁的腐蚀

  4 .塑料的应用及白色污染

  ( 1 )由于钢铁的腐蚀,使用一些不易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塑料等

  ( 2 )塑料价廉、耐用、耐腐蚀,但是废弃塑料引起“白色污染”

  ( 3 )为了解决“白色污染”,研制可降解塑料

  5 .实验 3 :含硫火柴的燃烧

  ( 1 )实验现象:燃烧后有刺激性气味,振荡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点燃

  ( 2 )文字表达式:硫( S ) + 氧气( O 2 ) ——→ 二氧化硫( SO 2 )

  ( 3 )实验结论:含硫火柴的火柴头有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 4 )启示:由于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燃烧含硫物质;如:使用无硫火柴

  6 .通过化学科学,解决日益严重的世界性问题

  ( 1 )减少排放或消除大气污染物,防止大气污染;

  ( 2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缓解全球变暖问题;

  ( 3 )禁止使用“氟利昂”,以解决臭氧层空洞问题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1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

  2 .脱氧核糖核酸( DNA )结构的发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

  3 .介绍新能源、新材料等

  清洁高效的氢能源、信息产业的单晶硅、通信数据传输使用的光导纤维、高强度的陶瓷防热瓦、耐腐蚀的钛合金,被誉为 21 世纪“材料之星”的纳米材料,用于贮备氢气的储氢材料等

  4 .活动与探究:玻璃、有机玻璃、聚酯材料的比较

  实验内容

  玻璃

  有机玻璃

  聚酯材料

  聚苯乙烯材料

  1 .取样来源等

  普通玻璃

  标牌

  饮料瓶

  牙刷柄

  2 .取样后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沉入水中

  浮在水面

  浮在水面

  沉入水中

  3 .用刀刻划

  没有现象

  有划痕

  有划痕

  有划痕

  4 .是否容易破碎

  容易碎

  不易碎

  不易碎

  不易碎

  5 .用坩埚钳夹持后再加热

  没有明显变化

  变形

  变形

  变形

初中化学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教案-绪言。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3

  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4

  绿色粉末状的

  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绪言》。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 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 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化学史

  化学教案-绪言

初中化学教案5

  第六单元 金刚石、石墨 C6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了解几种碳的性质和用途。

  ⑵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微观结构。

  ⑶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学生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通过物质的结构影响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的.不同元素可以组成物质,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几种元素是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同学们请讨论一下并将其结果汇报好吗?

  (二)讲授新课:

  一、碳的单质]⑴金刚石: ⑵ 石墨: ⑶C60

  观看科利华软件(1)上述三种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2)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碳的化学性质:

  用墨(用碳黑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木桩埋在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的表面稍稍烤焦?)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冬天生煤炉能引起煤气中毒,为什么?(2)氧气的有哪些化学性质?

  2、碳跟氧气的反应 可燃性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碳完全燃烧: 碳不完全燃烧:

  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1)观察实验现象,(2)共同分析反应原理,(3)板演方程式。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原性(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这个反应的特点: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含氧化合物)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木炭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而使氧化铜还原为铜,导出:a还原反应,b.氧化反应c.木炭具有还原性

  木炭的还原性在冶金工业上的应用

  (三) 课堂练习:

  (四) 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五) 布置作业:书P109习题1-6

  课后记:本节内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初中化学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掌握分子的三个重要性质。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三个性质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同学们,无论是宇宙中的星体,还是像细菌、病毒等用肉眼看不见的粒子,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而化学研究的也是物质。

  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学生回答:………

  “他们又有些什么样的特点或者说什么样的性质呢?”学生回答:………

  2、学生带着问题用三分钟的时间预习本节课的内容(48页———49页)

  3、进入新课:

  (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过一段时间后从200克减少到了175克,减少了25克;

  (2)挂在阳台上的湿衣服,几天之后变干了

  (3)把一勺糖加到一杯水中,糖“消失”了,而水却变甜了。

  这一切说明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不着急,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教师完成品红的扩散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抽一位学生回答所观察到的现象。

  由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以及离子等微观粒子所构成的”的概念。

  展示分子、原子图,证明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是真是存在的。

  4、深入新课:通过相应数据和实验得出分子的相关性质

  (1)通过看一组数据: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X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X10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的数,需要大约3万年才能数完。由此分析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结论;

  (2)“分子间是否有间隔呢?”播放视频: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得到的液体体积小于100mL。由此可以证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用分子观点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并得出气体分子间隔>液体分子间隔>固体分子间隔的结论。

  (3)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得越慢。

  完成探究:分子运动现象中的'实验,抽取一名学生完成第一个步骤;抽取另一名学生完成第二个实验;教师完成第三个步骤,最终完成了整个实验,充分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播放另一个与之类似的分子运动实验视频,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再一次证明了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5、完成新课并总结: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6、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7、课后练习

初中化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水净化处理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水净化的一般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

导入课题

设问过渡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教师引导

学生动手

制作过滤器

学生讨论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预留问题

设问过渡

投影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阅读探究

预留问题

阅读探究

教师提问

投影练习

设问过渡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

学生深思

总结教育

布置作业

同学们,自然界的水是否都是无色无味,澄清透明呢?展示三杯水样:井水、河水、污水,请大家看一看。请前面的学生闻一闻自备的玉带河水,能否尝一尝,为什么?

我们怎样把这些浑浊的水变得较为纯净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水净化的一般过程。投影课题。

同学们,你们家在没有用上自来水之前,饮用的是河水,还是井水?你们家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水进行简单净化的?

教师见机提问:

这些白色物质是否有净水作用呢?

同学们,我们如何把这些沉淀和水分开?请大家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教师先举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实例:用滤布把豆腐浆和豆腐渣分离;用沙层滤水等

(教师表扬学生,夸奖他们是生活有心人)

这些分开固体和液体的

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倾听、总结

实验室通常用过滤装置(展示事物)把不溶于水的物质和水分开。

教师示范

投影:操作提示,并进行指导

同学们比较过滤前后的水,清澈程度如何?山泉水为何总是很澄清?

教师倾听

大家再闻一闻、看一看过滤后的水,和过滤前相比哪些性质基本无变化?

如何把水中的颜色、气味也除掉呢?

大家参看教材p57~58,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自制简易活性炭净水器

教师展示制作较好的简易净水器,表扬肯定学生。

请大家看一看,闻一闻滤后的水,和处理前有什么不同?

借助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课件投影),简介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掉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如:去色去嗅。

活性炭净水器的进水口为何在下面?

同学们知道我们所用的自来水的水源来自于何处?自来水厂是如何把浑浊的长江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呢?

播放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影片。

经过上述处理过的水,澄清透明,比较洁净,是不是纯净物?

若水量不同,肥皂的量不同,现象又有何不同;用不同硬度的水洗衣服时,产生肥皂泡沫是否相同。

请同学们回忆日常生活,长时间烧开水的茶壶内壁有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如何形成?生活中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一杯是加明矾并过滤后的井水,一杯是纯净水,你能采取什么样的简单方法加以区分。

刚才经过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这些操作净化后的`水能否用作医疗上的注射用水?

在实验室,我们可以使用装置(投影蒸馏装置,并展示实物),采取蒸馏的方法制得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蒸馏水。请同学们说出蒸馏净水的原理,其中包含了水的哪些物态变化。

通过水的汽化和液化,可以使水得到较高程度的净化。事实上,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上网,查资料等作一下了解。

同学们,我们要使被污染了的河水,得到初步净化,要经过哪些操作?

由此我们看到,若使污染的河水变得更清更蓝,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水的净化很复杂,洁净的水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我们都要为身边的水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社会调查:请同学们调查,了解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治理污染的水。

一位学生用透明的杯子盛接一瓶教室里的饮用纯净水,展示。大家看一看,该学生闻一闻,尝一尝。同学们说一说这种洁净的水的有关物

理性质。

学生回答:

井水、河水……加明矾……

把明矾加入盛井水的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并记录现象,交流……

(有白色物质生成)

阅读教材p55,回答。(明矾溶于水后形成的白色物质,能够吸附悬浮于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使它们从小颗粒变为大颗粒,从水中沉降出来。)

学生激烈讨论……

学生甲:用漏勺子将煮熟的饺子和汤分开;学生已:用地漏盖子将固体垃圾和水分开……

学生思考,归纳。

回答:都是用一种液体能通过,固体不能通过的物品,把固体和液体分开。

同桌之间合作,动手制作过滤器,并过滤加明矾静置后的井水。

学生回答: 过滤后的水较澄清。当山泉水通过山上的小石块、沙层时,小石块、沙层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学生回答: 仍有臭味、仍显黄色。

动手制作简易活性炭净水器,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把过滤后的玉带河水通过简易净水器净化处理。

学生回答: 基本无气味,无颜色。

课后讨论探究,解答。

学生回答:长江水,东城河水……

欣赏观看。看后简要说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两位学生分别用硬水(准备的井水),软水(教室里的纯净水)(用水槽盛装)加肥皂水洗涤毛巾(水量同,肥皂的量同),其他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56内容回答。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54内容,了解硬水有哪些危害。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不能,因为净化程度不高。

学生回答:汽化和液化。

学生集体回答……

写调查报告。

通过熟悉的事物进入课题。

发挥学生的语言智能。

借助课件告知目标。

发挥学生运动智能。

发挥学生语言智能,

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迁移到课堂,以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展现和发展学生运动、人际关系智能。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并体现运动智能。

。通过评价他人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展现和发展自我认知智能。

拓展课堂知识,延伸课堂内涵。

通过影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知识。

拓展课堂知识,延伸课堂内涵。

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

借助熟悉的生活知识,学生自然得出结论,体现建构知识。

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初中化学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对给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应,能初步判断反应类型。

  根据气体的性质,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

  情感目标:

  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难度虽不大,但知识面广,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

  1.准确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

  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

  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展示,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根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通过设计实验,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二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三可巩固已学知识。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实物展示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实验、讨论、讲述、讲解、归纳、练习为一体,这种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

  4.重视能力培养,注意养成教育

  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能力。同时,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已有知识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考、讨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现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讨论,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早在十六、七世纪的时候,有好几位科学家都发现了金属跟酸反应能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气体——氢气。直到现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仍然选用金属跟酸反应。那么用哪种金属,用哪种酸为最好呢?

  一、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

  (实验)取四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镁条、锌粒、铁钉、铜片,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

  (现象)稀硫酸同时与Mg、Zn、Fe、Cu接触,实验现象是:Mg与稀硫酸反应剧烈,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Fe与稀硫酸反应很慢,铜与稀硫酸接触,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Mg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Fe反应速率过慢,因此常选用锌为最合适。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收集方法:

  1.制备装置:

  完整的气体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即发生反应生成该气体的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气体发生装置的确定,要依据反应原理,特别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氢气所用的锌是颗粒状固体,所用的稀硫酸呈液体,常温下两种药品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由此可见,只需用容器将锌和稀硫酸盛放在一起,并将产生的氢气通过导管导出即可。因此组装发生装置应包括盛装药品的反应容器(大试管、广口瓶、锥形瓶、烧瓶等均可),用于封闭反应容器口的胶塞,穿过胶塞用于导出氢气的玻璃导管(用试管或烧瓶作反应容器时还需用铁架台固定)。这种装置是最简单的氢气发生装置。

  (讨论)但这种发生装置的缺点是必须当锌和稀硫酸中至少有一种完全反应后该反应才能停止,如何使制取气体的过程连续呢?

  实验中常加一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分次加酸来控制反应。

  长颈漏斗下部必须浸泡在酸液中,为什么呢?

  此时将导气管一端堵死,观察实验现象。如学生看不清楚,可重复几次,并提示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请同学简述现象,分析原因)

  展示启普发生器,介绍部件名称,作用,介绍使用方法。

  2.气体的'收集:

  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该气体的收集方法而定。氢气的收集方法有两种: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最小)和排水法(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难于验满,因此收集氢气的最佳方法是排水法。

  注意事项:仪器连接好以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制取氢气。将锌粒装入试管时,应将试管倾斜,使锌粒滑入试管底部,以免直接投入时砸破试管底。对产生的氢气经验纯后再收集或直接应用。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置在桌上,防止氢气很快逸散。

  三、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实验操作:用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然后按上述方法再收集、再检验,至点燃时发出的响声很小时,表明氢气已经纯净。

  注意事项:当开始收集的氢气经检验不纯,这时需要再收集、再检验。若下一步要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应先用拇指把试管口堵住一会儿,再去收集、检验氢气。否则刚用于检验氢气的试管内的火焰可能没有熄灭,立即用这个试管去再收集氢气时,可能会点燃导管口不纯的氢气,引起装置爆炸,发生危险。

  四、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中“置换”的涵义是:反应物之一的单质中所含元素,代换了参加反应的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

  置换反应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表达式: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A + BC =AC + B

  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Zn+H 2 SO 4=ZnSO 4 + H 2

  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参加反应的物质只有两种,且一定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只有两种,一种一定是单质,另一种一定是化合物。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够正确地判断置换反应。

  (讨论)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哪些区别?

  五、原子团的概念:

  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Zn+H 2 SO 4=ZnSO 4 + H 2

  在锌与硫酸进行反应时,反应物硫酸,生成物硫酸锌均有相同的集团,即:

  H 2 SO 4和Zn SO 4中的画线部分。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就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常见的原子团有:

  KClO3氯酸根

  KMnO4高锰酸根

  NaOH氢氧根

  H2SO4硫酸根

  KNO3硝酸根

  探究活动:

  1用废旧的可乐瓶(塑料)、吸管、粘合剂,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制作一个简易装置。

  2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设计三套类似的实验装置,画出装置图。

  3设计一个储存氢气的装置,便于利用该装置收集氢气,便于实验中使用氢气。

  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以锌粒与较浓的盐酸反应,用气球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气球瘪了,重复上述实验多次,均得到相同的现象,试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初中化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

  3、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什么是化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陈述:同学们一定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吧,大家还记得点石成金和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下面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两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传说有一根魔棒,用它点一下石头,石头就会变成亮闪闪的黄金,这就是点石成金的传说。

  神笔马良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家境贫寒。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他得到一支笔,用这支笔画出的东西都会变成真的。

  2、小结学生的讲述并导入:这两位同学讲得很好,多么神奇的魔棒与画笔!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魔棒与画笔吗?它们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今天开始学的化学里。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化学世界。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下面请同学设想一个富有创意的愿望,并说出你们的愿望。(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4、承接提问:大家的愿望都这么美好,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多彩。那么,这样美好的愿望我们怎样去实现呢?

  5、画龙点睛:其实很简单,通过化学的方法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题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板书课题一)

  二、什么是化学

  1、让学生阅读P2第一段。陈述:这段文字列举了一些改变我们生活的例子。请同学们结合实例想一想化学究竟是什么。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

  2、结合刚才看书引导学生:通过看书,大家发现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还不断在变化着。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这些物质,例如书本、桌椅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人离不开食盐,那么食盐有什么性质?为何对人类那么重要?还有大家常用的小刀,为什么沾了水就会生锈?多数植物为什么会冬季落叶,春季发芽呢?这些问题你们都能找到答案吗?

  3、提出问题:不用急,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当大家掌握了化学知识就会知道答案了。那么化学是什么呢?

  4、点明化学的概念:其实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问题。

  5、过渡: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第2页的最后一段。

  三、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1、请大家阅读第3页的第1、2两段。

  2、讲述:任何学科,从人类认识它到运用它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化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从遥远的古代人们开始无意识地运用化学到近代人们认识化学,再到现在人们充分地利用化学,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化学始终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板书:二、化学与人类)

  3.提问:想一想,通过刚才看书,你知道人类认识化学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板书:(1)人类发现和利用火。(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得出的结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4、陈述:人类在自然的斗争中,发现并利用了火,这就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在认识火的基础了,人类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然后逐渐制造出了铜器、铁器、纸、火药等,于是在以后很漫长的一段时期里,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所以为的发现与利用是人类认识化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5、引导:从认识火以后,在很长时间里,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阶段。直到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发现: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样人类与化学的关系就又近了一步。经过研究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一百多种。那么,这一百多种元素是怎样构成这个复杂的世界的呢?(在英语中只有26个英文字母,但是却能能够组成许许多多的单词,同样这100多种元素经过不同的组合也可以组成许多种类的物质,也就形成了丰富的世界。)

  6、设问: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学们结合身边的现实想想,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7、总结本课题内容。

  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了解一些有关化学的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初步了解了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初中化学教案10

  以上几类安拆虽然所用的仪器、节制反当的手段各不不异初中化学教案,但它们的根基本理是不异的,考试考试室制取某类气体,选用哪类安拆,次如果从本料特点,反当前提、需要气体的量等几方面考虑,无乐趣的同窗,可以或许选择不合仪器,本人设想一类制取氢气的安拆,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

  本堂课外用本女、分女论分析化学反当,引出化学反当除了量的变化外,还无量的变化。通过设问,转入新的课题研究,使教学形成师生同步。以演示考试考试和学生考试考试架设桥梁,边察看,边思虑,组织学生处置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的课题──量量守恒定律。又通过提出问题和学生会商,把学问利用于新的情景,让学生加深理解量量守恒定律的寄义。

  [引言]品类无限的元素形成数不清的物量,你们晓得哪类元素形成的物量品类最多吗?那类元素是第六号元素──碳,碳和碳的化合物不只同我们的.日常糊口无灭慎密的联系,并且它们正在国平易近经济外也拥无相当主要的地位。为此本章将进修碳和碳的化合物。

  【教师勾当】采用例如的体例,把碳本女例如成建建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例如成用砖盖成的建建物,指出两类建外形不合,平稳程度也具无差同,并绘出简单的图形。通过笼统的例如,协帮学心理解金刚褪锾荚拥呐帕胁煌那句话外的环节词语。

  [讲解]正在鼓风处碳和氧气充实反当生成二氧化碳,正在两头层里,二氧化碳和火热的碳反当生成一氧化碳,发生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燃烧发生的。火焰旺时火焰呈红色,碳和氧气反当后间接生成二氧化碳。加新煤后,炉温降低,火焰呈蓝色,碳和氧气反当生成一氧化碳。也就是说,碳和氧气反当无两类情况,教案《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

  本章次如果较为全面、完零地进修碳及其化合物的学问,内容包罗物量的构成、结构、性量、制法、用途和辨别等方面。从进修研究物量的角度看,本章具无典型性;从本章正在全书外的地位看,具无承先启后的做用,拥无主要的地位。

  【投影】会商:1.量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外的根基纪律,也是天然界外的遍及纪律。它认为,物量只能彼此转化,而不能肆意覆灭或创生。可是,当人们正在赞毁蜡烛高尚量量的时候常说:照亮别人倜鹆俗约,那里所说的扑灭本人,可否指物量肆意的覆灭呢?若何注释?

  "↑""↓"号的利用范围:正在反当物外无气态物量加入反当,若是生成物外无气体,则正在气体物量的化学式左边要注"↑"号;正在溶液外进行的化学反当,反当物无难溶性物量加入反当,若是生成物外无固体难溶性物量生成,正在固体物量的化学式左边要注"↓"号。(强调要防行随便乱标)

  [引言]从考试考试可见,铅笔芯的次要成份──石墨取玻璃刀上的金刚石不但长相不合,它们的⑵也不一样,概况上看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类不相关的物量,然而它们的构成元素却是不异的,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量。

  [讲解]我们晓得结构决定性量,性量不合结构较着不合,它们正在结构上的不合,是因为碳本女陈列的体例不合,就比如用同样的砖块可以或许建建不合气概的建建物。至于碳本女如何陈列形成的就是金刚石,如何陈列就形成石墨将正在此后的进修外再研究。

  【讲述】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在峦瓜拢寤钠逵邢嗤姆肿邮考试考试测得电解时发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可以或许认为水电解时发生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女数目约为2W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58;1。氢和氧的分女都是双本女分女,所以可猜测1个水分女外氢、氧本女个数比也约为2∶1。

  从碳的本女结构可以或许看出,最外层只要4个电女,正在化学反当外既不容难得电女,也不容难掉电女。所以正在凡是情况下,碳的化学性量很不变。把持阿谁性量,可以或许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但随灭温度的升高,碳的化学勾当性大大加强。

  初外化学教案[讲述]点燃前,纸筒内是纯净的氢气。拿掉小孔上的纸团,点燃。此时是纯净的氢气正在空气外燃烧。但随灭反当的继续,氢气越来越少,筒内压强降低,空气便进入筒内。此时筒内是氢气和氧气的同化气。因为大量氢气分女和氧气分女接触,反其时正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热。若是是一个广口容器,那么气体冲出容器、发生爆鸣。若是是一个密闭或小口容器,就会发生爆炸。

  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小结】那节课进修了水的构成。水是人类贵重的天然资流,它是维持生物保留、营制协调生态情况必不成少的物量。水能制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既要充实合理把持、开辟和庇护水资流,初中化学教案又要防止果水而惹起的天灾人祸。

初中化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 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 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4、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难点: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探究目标:

  1、探究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提出问题:

  1、如何选择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依据是什么?

  2、如何收集一瓶氧气?

  3、如何检验一瓶氧气已收集满?

  收集资料:

  1、回顾一下,写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气的一种方法。

  2、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氧气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动手制取氧气吧?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和结论

  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口,观察现象。

  2、 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试管口,观察现象。

  3、 在C试管中加入几块沸石(或瓷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试管口,观察现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依据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一瓶氧气。

  1、 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广口瓶内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通过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2、 收集氧气。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时 (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气是 色 的气体

  判断一瓶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实验时,填加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底部必须液封在液面以下的原因

  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地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是因为

  分析归纳: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或沸石),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锰(或沸石)在此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呢?

  交流与反思: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

  反应物 ,状态 ,条件 ,

  收集方法 , 。

  知识应用:

  1、常温下,某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 ;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原因是 。

  探究课题:氧气的性质

  探究目标:

  1、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

  1、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 中鱼儿能生存,说明水中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3、 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

  收集资料:

  1、抢救病人的时候要用到氧气,说明氧气具有 性质。

  2、家里生炉子时,用扇子煽,炉火越扇越旺,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做出假设: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初中化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 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 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 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分子 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 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 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设计意图: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 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 内部构成的直观形 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 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三、离子

  6.指导学习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 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问题】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 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讲解】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问题】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教学意图:知道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认识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初中化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

  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溶液?

  [设问]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

  [观察活动]

  【实验】

  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完成教材空白)

  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补充:

  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

  2、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态下是一个固定的比值,而且是该温度下的最大值。

  板书2、二者区别: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设问]

  在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一定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某一溶液达到饱和后,能变为不饱和吗?不饱和溶液怎样才能达到饱和?

  [观察活动]

  【实验】

  向含有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的.烧杯里,继续加入硝酸钾,直到有固体硝酸钾剩余。将所得饱和溶液,连同其中剩余的固体颗粒,转移一半至另一烧杯中。向其中一烧杯添加水,边加边搅拌,观察硝酸钾的固体颗粒是否继续溶解。把另一烧杯加热,发生什么变化?(完成教材空白)

  板书3、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小结]

  1、溶解量——物质在溶剂中被溶解的量。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溶液是否饱和,必须指明温度及溶剂量两个前提条件。条件一旦改变,饱和与否可以转化。

  4、饱和与否,是以“不能再溶解”为标准的。易溶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以较浓,微溶物质的饱和溶液仍会很稀。

初中化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止水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引入】大家用手捏住鼻子,什么感觉?为什么?对,感觉憋,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吸入的就是空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空气有关的知识。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问】

  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研究空气组成科学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实验过程;1、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现象;一部分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实验过程;2、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结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二.验证实验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点燃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装置:

  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

  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

  ②药品:红磷、水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③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思考与讨论:

  结果偏小的原因有哪些?偏大的原因又有哪些?

  偏小的原因:

  1、红磷量不足;

  2、未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3、装置气密性不佳;

  4、实验前,导管中未充满水。

  偏大的原因:

  1、点燃红磷插入集气瓶速度太慢;

  2、止水夹未夹紧。

  三,空气组成

  成分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四,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作混合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作纯净物。

  【小结】

  ①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的物质;

  ②空气中有1/5体积的氧气,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

  ③空气的组成(强调体积分数)。

初中化学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四、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案08-31

初中优秀化学教案01-30

初中化学教案04-25

[精选]初中化学教案05-28

初中化学教案04-22

初中化学教案参考08-26

初中人教版化学教案01-30

初中化学教案通用01-21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02-01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