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畜牧兽医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1-09-09 09:19:53 年度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畜牧局畜牧兽医年度工作总结

  我县畜牧经济工作紧紧围绕“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抓标准、强科技、新机制、促增收”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扎实开展畜牧科技促进年行动,推动了全县现代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预计6月底,全县肉、蛋产量分别达到5.477万吨、0.86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06%、6.15%,实现畜牧生产总值12.75亿元,同比增长13.1%,人均畜牧业现金增收102元。

畜牧局畜牧兽医年度工作总结

  一、呈现特点

  (一)畜牧产业持续发展。

  1.生猪产业稳中有升。1—6月全县存栏生猪47.93万头,同比增长0.22%;其中能繁母猪3.7912万头,同比增长0.12%;出栏生猪34.28万头,同比增长3.63%。

  2. 牛羊产业快速推进。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肉牛、肉羊等节粮型畜牧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我县又在积极争取牛羊基地县项目,这刺激了肉牛、肉羊养殖业主积极性。各乡镇也将肉牛肉羊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来抓,提高了牛羊产业的比重。1—6月,全县出栏肉牛9956头,存栏4.2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 4.78%和3.50%。

  3.家禽产业突破发展。由于政府全面兑现2011年开江白鹅、麻鸭保种养殖户(场、小区)圈舍补贴,今年又继续加大奖励政策,养殖户饲养白鹅、麻鸭的积极性高涨,当前水禽饲养量明显上升,反映出养殖户对市场信心十足,补栏积极。截止6月底,全县出栏家禽1456.88万只(其中鸡出栏296.8万只、鸭出栏840.4万只、鹅出栏319.7万只),存栏家禽 1086.9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6.23%和17.4%。

  (二)疫病防控卓有成效。今年春防工作进展顺利,扎实有效,生猪、牛、羊、鸡、鸭、鹅、犬免疫密度分别达到99.82%、96.75%、99.91%、99.89%、99.74%、 99.87%、92.16%。通过实验室抗体监测牲畜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2.65%、 95.65%、94.69%、84.91%、70.18%,均都达到了农业部规定70%以上的要求。1—6月全县共监测“瘦肉精”6000份,未出现一份阳性,保证了全县无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

  (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截止目前,全县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畜牧养殖示范区10个,已建成7个,完成目标任务70%;宝源白鹅一级扩繁场项目已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常飞公司甘棠万头生猪育肥场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现代畜牧业专项资金(肉鹅)项目6个肉鹅养殖小区,已经完成了5个小区的建设,完成目标任务83.3%。所有项目均提前达到项目的形象进度。

  二、存在问题

  (一)农民畜牧业持续增收压力大。产业链各环节利润联结机制不健全,养殖环节处于弱势,利润既受人工、饲料等成本上涨的影响,又要受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保障程度低,农民增收压力大。特别是在去年畜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后,今年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增收压力也随之增大。

  (二)疫病、市场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整体加大。畜禽疫病复杂多变,除重大动物疫病外的其它疫病时有发生,也对畜牧生产带来较大影响,防疫难度增大;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市场行情波动大、频率高,养殖效益不稳定;“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畜产品质量安全恶*事件不断发生,质量安全风险加大。

  (三)面源污染仍较突出。随着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场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据调查,目前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小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粪污处理设施不配套、排污蓄污设施不完善、种养循环面积不够等矛盾和问题,面源污染隐患还较为突出,部分规模养殖场(小区)已经出现污染。

  (四)项目管理急需加强。当前,我县依托部省项目,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联建或共建养殖(小区)的模式,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但在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中,个别项目存在着推进缓慢,工作责任落实不力,检查指导不到位等情况,良种补贴项目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布局不合理,建设不规范,设施设备不配套,标准化水平不高,管理水平低下,项目建设管理亟待加强。

  三、下半年畜牧经济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畜牧业项目资金,储备和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全面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创建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畜牧养殖示范区、宝源白鹅一级扩繁场、常飞公司甘棠万头生猪育肥场、良种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等畜牧业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着力建设一批现代畜牧深化试点的新看点和新亮点。

  (二)深入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按照“五化”要求,采取一场一案的.方式,指导示范创建单位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着力创建一批部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全面提高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生产水平,建立完善示范场日常监管机制,引导示范场切实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年内完成创建国家级标准示范场1个、省级标准示范场2个、市级标准示范场10 个、县级标准示范场10个。

  (三)扎实开展科技促进年行动。以良种、良法、良制的创新推广为核心,以规模养殖场(小区)和专业大户为重点,结合畜牧科技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扎实开展畜牧科技促进年行动和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程,有针对性的开展标准化养殖技术指导、畜牧科技培训、政策法规宣传等科技服务和畜牧科技攻关,推进畜牧科技进村、到场、入户,进一步提升畜牧科技对畜牧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四)大力发展畜牧业专合组织建设。不断培育壮大畜牧业专合组织,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专合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组织模式,把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养殖农户联结起来,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今年力争新发展生猪、水禽、牛羊专合组织5个。

  (五)加大产业招商引资。紧紧抓住成渝经济区加快发展大好机遇,立足我县产业优势,加大对华西特区集团的引入工作,着力引进一批有资金技术实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大公司、大企业参与我县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和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发展水平。力争今年畜牧招商引资达到9000万元。

  (六)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及政策的投入力度。一是继续加强项目的争取力度。合理利用我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积极争取良种补贴、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产业化等项目建设资金;二是优化畜牧业投资结构。加大对牛羊、水禽等畜种发展,种畜禽场建设等的财政投入;三是逐步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方式。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注入、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力度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畜牧业。

  (七)更加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畜牧生产“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意识,毫不松懈的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扎实开展重大疫病集中强制免疫为基础的季节性防控工作,加强日常补免,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确保动物常年处于有效免疫抗体保护水平。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 ”。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上控制畜产品质量;加强畜产品市场监管,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监测手段和监测标准。

【畜牧局畜牧兽医年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畜牧局年度安全生产的工作总结11-23

畜牧兽医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08-28

畜牧兽医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08-29

畜牧兽医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08-28

畜牧局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01-01

畜牧局的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12-29

畜牧兽医方面年度个人总结04-06

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总结01-01

畜牧兽医半年工作总结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