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观后感

时间:2024-10-03 11:15:12 王娟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决胜时刻》观后感(精选28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决胜时刻》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决胜时刻》观后感(精选28篇)

  《决胜时刻》观后感 1

  《决胜时刻》,这部电影长达140分钟,整部电影拍摄的恢宏壮观,值得一看。电影里面有三个地方非常的动人。一个是英国的舰船侵入长江,想阻止解放军渡江,英军傲慢无礼,挑衅我方,解放军果断向英国舰船开炮,最后英国舰船受到重创,不得不投降。这一刻感觉真的是扬眉吐气。还有一个动人之处就是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用小木船渡江,千帆竞发,正如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无法阻挡。

  另外一个感人的地方是电影结尾处举行开国大典,当毛主席从小轿车里出来的一刻,我愣了,这不是电影里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而是真正的毛主席,而且高清彩色的,传闻剧组高价从俄罗斯买回来,是当年前苏联拍摄的。随着澎湃人心的音乐响起,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那一刻真的激动人心,恍如昨天。如果是我们的长辈看到,肯定会格外有感触,70年一晃而过,很多长辈已经看不到今天,但是他们曾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

  《决胜时刻》观后感 2

  《决胜时刻》让我明白了,今后要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如今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有新的机遇,我们党员要抓住这些机遇,不断发展,让国家繁荣富强。要抓住这些机遇,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习的`力度、韧度和厚度,决定了一个人视野的宽度、思想的深度和事业的高度。因此,只有抓好学习,不断积累优良经验,担负起责任,才能走得远。我们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党员,要走在时代的前面,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与奉献者,让我们的青春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中绽放出光彩。“我们要将抓住机遇,凝心聚力,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我们要将斗争精神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中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升华中落实到行动,为民族的复兴不懈奋斗!

  《决胜时刻》观后感 3

  9月9日晚,我有幸观看了影片《决胜时刻》。这部影片真可谓鸿篇巨制,是一部史诗级大片。看过之后,仍叫人意犹未尽。

  《决胜时刻》主要讲述了1949年毛主席领导解放军实现最终胜利的点滴故事。说它点滴,因为影片中生动地再现了毛主席在领导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过程中的.生活细节。这之中有乡愁,有幽默,有深情,有辛劳,将这位伟人塑造得淋漓尽致,形象在战火飘飞的生活中更加高大挺拔出来,让我对毛主席有了更亲切地认识和更崇高地敬意。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与小战士二桥的幽默和感人故事,毛主席让二桥回乡照顾家人,感激的二桥一家英勇投身于渡江战役之中,最终二桥壮烈牺牲,染了血的信送回了主席手中,主席潸然泪下。看这段的时候,我忍不住泪水。毛主席是伟人,但他更有与人民群众血水相融的情感。当然,影片中也有毛主席西郊阅兵时气吞山河之势,有新中国领导人与国民党谈判时的风度气概,有渡江战役时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这部影片,写尽了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我获益匪浅。

  难忘那夜的观影。没有这决胜时刻,哪有我们的幸福安宁!

  《决胜时刻》观后感 4

  跟此前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群星出演红色主旋律影片相比,本片存在的问题很多。

  比如节奏的问题,全片一直处于观众期待着高潮、但高潮却一直不出现的尴尬境地。导演想要讲的背后故事太多,以至于喧宾夺主,主题不明确,情节不紧凑,总有种很想要看下去但又实在提不起兴趣的感觉。

  本片的片名是决胜时刻,那到底什么才是决胜时刻?

  片中涉及的人物、事件非常之多,到底哪个才是决胜时刻?

  既然是时刻,那应该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而不是一个的较长的阶段,或者很多闲散的片段。

  所以,片名自带的紧迫性、关键性并没有在电影中体现出来,更没让观众感受到,有些名不副实。

  从内容来看,本片与《建国大业》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1949年10月1日之前,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

  只是表现的不够集中,不够突出,不够精彩!

  其实这一段历史中,关于反特工作,关于保护毛主席等领导人的工作,包括和平谈判的.工作,应该是本片的重中之重,也是最有可能出彩,最具戏剧冲突的核心事件。

  但可惜的是,导演并没有把这些故事拍细、拍足、拍出惊心动魄的效果;而是用一些闲散的小事件(小女孩抓鸟、陈有富和孟予的爱情故事、毛主席给陈有富表白锦囊)填充进来,冲淡了主题表达,也破坏了叙事的整体性和节奏感。

  就以反特为例,解放军纠察队与国民党残余特务的`斗智斗勇、对决较量并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来,多场戏都拍得很平,像走过场;陈有富这位英雄人物塑造得也不够生动立体,这并非演员黄景瑜的问题,而是在剧作、人设等方面,没有给演员足够的表演空间。

  再有像一天就强行渡江、抢占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拍的也不够热血饱满,本应是大场面的战争戏也轻描淡写,缺少氛围感和力度。

  不过,作为一部红色主旋律献礼影片,本片在历史事件还原与真实视频资料重现的交错中,也起到了缅怀革命先烈、宣扬爱国教育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临近结尾,病重的任弼时同志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曾一起战斗过的老战友请来,为他们,也为新中国献上一曲小提琴演奏的段落,确实十分感人。老一辈革命家,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打下这大好河山,让人民当家做主!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盛世中国!

  所以,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永远都要感恩珍惜!

  《决胜时刻》观后感 5

  电影《决胜时刻》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中共中央进驻北平香山,筹划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争取和促进国共和平谈判,号令渡江战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等故事。

  短促的历史时刻,蕴含着化时代的历史巨变,蕴含着继往开来的历史大转折,蕴含着波诡云谲的政治、军事斗争风云,既赞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大智大勇、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也揭露了不自量力、疯狂阻挡历史潮流的反动势力的垂死挣扎和阴谋诡计。历史再一次证明: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不可阻挡,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或者个人都必将避免不了走向失败覆灭的可耻下场;更加以波澜壮阔的各种大场面闪回穿插,勾画出半个世纪里中华民族为寻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走过的艰辛历程。

  观看决定着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这一历史时刻的重大事件,令人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信念和坚强意志,为革命先驱和无数先烈为新中国而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崇高精神,充满无限敬仰和永远怀念,精神世界受到洗礼和熏陶,充满在新时代的新希望、新干劲、新创造的坚定信心和无限力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中国的70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心意相通、荣辱与共,始终一路敢为人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务实创新,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的党派和人民才是战无不胜的,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和不断前进的发动机、播种机和宣传队、先锋队,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缔造者。

  再现和回顾那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不光是为了激发激情和产生自豪,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引领广大中共党员、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团结和激励更多的人,集众智聚众力,为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创造历史新辉煌而不懈奋斗、不断前进,并做出扎实而更多、更大的积极贡献。

  《决胜时刻》观后感 6

  电影《决胜时刻》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新生引航·开学第一课”学术放映交流活动,近600师生、党员同志集体观影交流。

  电影《决胜时刻》正是反映和讲述了1949年中央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新中国,在此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大事,再现了共和国们运筹帷幄、筹建新中国的决心与信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决胜时刻》在一众优秀献礼影片的传统上,开辟全新的创作道路,讲述建国前夕中央的一段珍贵历史,是黎明之前的大事记。

  监制兼导演黄建新、编剧何冀平、摄影指导邵丹、美术执导霍廷霄、叶飞司令员饰演者赵宁宇携影片来到北京电影学院,与广大师生交流与分享。黄建新回母校接受“考验”众主创分享拍摄感受在两个小时的欢笑声、惊叹声和掌声之后,影片主创们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交流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83级毕业生,黄建新从导演做到在业内享誉盛名的金牌监制,创作无数经典作品,作为《决胜时刻》监制和导演,他和同学们坦言“特别高兴把作品带回母校放映,同时也是个紧张的‘考验’。”回想起在大学时期与同学们一起观看前辈带回母校放映电影时的点滴记忆,黄建新导演真诚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能拍电影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学校,有大师巨匠们手把手面对面的教授传习拍电影的知识,可以说是很幸福的时刻”。

  北京电影学院在职的三位老师:该片美术指导霍廷霄表达了做老师十几年,始终带着薪火相传的校训,带领自己学生组成的最年轻的`美术团队,努力在电影美术设计方面开疆拓土。摄影指导邵丹也表示,这部电影的摄影团队也是带领自己的学生一起完成,在几个月的辛苦努力下,当大家一起观看工作成果时,也是一种提升和传承。叶飞司令员扮演者,来自表演学院的教师赵宁宇,还参演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赵宁宇不但透露了自己在电影《决胜时刻》中实则分饰两角,也不忘传授表演经验,对学生们谆谆教诲。编剧何冀平也笑称自己虽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但也是电影学院的“表亲”,是一家人,并介绍了自己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一边翻阅近百万字文献,一边同步高质量完成剧本的过程。打造富有情感的“主流电影”让角色更有温度在同学们的提问环节,问起黄建新导演是“如何做到用电影讲述中国近代发展史?如何拍好一部部优秀、接地气的主旋律电影”时,黄建新导演回答道,“相比主旋律电影,我更愿称这些电影为主流电影。这些电影的产出是人类理想价值观的展现,是人类对判定是非,对未来社会,对自我理想,对满足于心灵深处愿景的期待。主流电影是电影工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国家电影业存亡的基础。”黄建新导演补充道:“拍摄主流电影,关键是如何表现想表达的东西,在喜怒哀乐中传递价值观,让电影富有情感、有说服力,感人至深,才能做到观众喜爱又能传达正确价值观的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编剧何冀平表示,自己在翻阅了无数文献之后,她发现了伟人真性情的一面,毛主席本来就是一名智慧的、和蔼可亲的,对大人物小人物都有很深情感的伟人,于是剧本抓住了这一点,不仅和之前的银幕形象有所区别,也让角色更加“有温度”。

  中国电影首次尝试!人工智能修复“彩色开国大典”此外,本片摄影指导邵丹在谈到拍摄战争场面时感叹“拍夜景难度大”,他带领着摄影团队,在紧张的拍摄周期内不断创新突破,最终保证了拍摄效果真实。美术指导霍廷霄在现场也针对“历史场景的还原和真实性的权衡”的问题作出解答,表示要“还原历史场景服饰,又不失现代审美”,在色彩保护度上大量调整,最后呈现出均衡的美术效果。

  关于影片结尾处修复后的彩色开国大典画面,黄建新和霍廷霄共同回答道,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由于底片被烧,只能从国内国外现存底片中搜寻那一天的影像,抓住修复点之后通过4K技术修复镜头,基于人工智能才把数据找回来,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月,这也是中国电影中第一次适用这类技术。黄建新回忆说,“当看到彩色修复成片中毛主席看向远方的眼神,真的可以深切感知毛主席的伟人形象与气魄。”

  《决胜时刻》观后感 7

  历史是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有时候看起来感觉很远,有时候又会感觉很近。比如说站在长城脚下,看着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前的城墙,会感到无尽的遥远和陌生,而转念一想,当年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下令士兵们点着烽火戏耍诸侯,又不由自主的会噗出声来。

  《决胜时刻》就是属于后者,一部能让观众倍感亲切的历史传记片。它的故事发生在香山,当年主席曾在这里与家人、警卫员、小士兵们一起工作、生活,谈笑间决胜千里,建立起新中国的根基。影片有生动的人物,扎实的故事,并不是原版复刻历史纪录片,却在严格尊重史实的原则下,充分考证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而又新颖的演绎,让这一段香山往事有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影片一开始,1949年的新气象就扑面而来,在已经解放的北平,一如大家想象中的模样,生机渐起,无论是工人、农民、学生还是商贾,老人、妇女还是孩童,全都沉浸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悦和憧憬之中,还有一些敌特躲在暗处蠢蠢欲动,就像蚍蜉一样,根本撼动不了大势所趋民心向往的大树。而随着这幅画卷的展开,风云骤起,两党之间是谈是战还充满变数,胜利近在眼前,肩上仍有千斤重担,为此,我党领导人没有如约出现在人潮簇拥的前门火车站,而是悄悄在清华园火车站下车,并赶往香山半山腰的双清别墅,把这里作为大后方的总指挥部。

  如何以干净利落的方式打赢最后的.决战,是摆在指挥部地图上的一道难题,也是历史留下的悬念,意义重大。而《决胜时刻》却没有刻意的营造"重"和"大",而是通过小人物的视角,一连串精细入微的小情节、小情感,重新审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程。

  年轻的警卫员陈有富和播音员孟予擦出了火花,主席竟然帮忙写情书,小战士田二桥在院子里陪主席的女儿捉麻雀,主席还抽空带着他一起看戏,逛街吃宵夜,和小老板拉家常,这些富有人情味、生活气的情节,与当年的大人物和大事件交替出现,拉近了历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比起以往的同题材电影,有了更多的娱乐性,让我们看到了主席在生活里面的样子,与平常人一样,也要穿衣吃饭,教育儿女,有闲暇了也会捉鸟看戏,吃饭付钱,

  以往有些作品,空有很大的事件,却缺乏有趣的细节做支撑,只有记事,却没叙事,沦入到空洞和乏味的窠臼之中,《决胜时刻》恰恰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好的把控了大与小的关系,用细节说话,用情感叙事,从小处见大处,给大题材实现了通俗易懂的欣赏效果。以前说家国兴亡匹夫有责,是说小人物的力量能够影响历史,其实小人物也能体现出国家的面貌,从陈有富和孟予、田二桥身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共和国成立和发展的历程。

  《决胜时刻》不仅好看,同时也是中国电影最强实力的一次检阅,黄建新导演继或监制或导演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之后,此次与曾执导《百团大战》《勇士》等军事题材的宁海强联手,再度挑战重大题材,在表现手法和视听效果方向都有不俗的表现,包括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被修复后首次出现在大银幕,都无形中增加了影片的可观性。

  《决胜时刻》观后感 8

  电影《决胜时刻》在2019中秋节前夕上映,这是为建国70周年献礼的一部影片。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看完了整部影片,电影中伟人的魅力、历史的魅力深深的感染着我,其中,共和国的创造者们丰富的情感,普通战士们的奉献和牺牲,都让我无比的震撼与感动。

  建国70周年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段极为不平凡的征程,这段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而《决胜时刻》讲述的就是这段道路的新起点,与以往不同的是,《决胜时刻》把所有的核心都对准了大历史背景下的细节。把革命历史作为主线,贯穿了伟大领导人日常生活写照,同时一些特效镜头也都集中对准了一代领先毛泽东的真实形象,让我们近距离再一次了解这位伟人,这是《决胜时刻》最闪光的一面。

  爱国诗人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誓言,激励人们为正义而奋斗;七步成诗的曹植曾经说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因为如此,著名作家郭沫若写的《炉中煤》让我们知道了他那像炉火中的煤炭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女中豪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前也不为所动,不向敌人屈服,最后慷慨赴死,年仅十五岁;爱国战士董存瑞、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抵挡敌人来保卫祖国。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字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突然想起有一句话好像是这样说的。我们有时会抱怨生活,但其实能拥有和平稳定的生活,已是幸福。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一群人在默默付出,不计回报,负重前行。没有曾经,就没有如今。我们应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积极生活,乐观面对一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有所担当,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如今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绩。中国正在与时俱进,正在飞速发展。目睹这一切,我无比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

  《决胜时刻》观后感 9

  这个9月,星光熠熠到绝对不容错过的电影,莫过于这部《决胜时刻》了。集结了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秦岚、林永健、张涵予、马晓伟、濮存昕等老中青三代演员的全明星阵容,令本片的观赏性也着实增加了许多。

  监制兼导演黄建新就曾透露,李宗仁的角色本来预定为张涵予,而张涵予再三考虑后自荐出演"反派"毛人凤,并推荐了濮存昕来饰演李宗仁这个角色。濮存昕自认为自己的形象和李宗仁不像也曾拒绝出演李宗仁,之后濮存昕还是接下了这个角色并表示:"虽然我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多,但也要尽力把他演到最好,拍电影也要给所有人树立榜样。"为了符合历史人物的形象他专门佩戴牙托。用心如此,不但精神可嘉也让我们在走进影院之前就多了一份安心。

  不得不说,看完本片的确令人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复内心的激动,由唐国强、刘劲等饰演的老一辈建国者们,在电影中被诠释得如此鲜活和有血有肉,不仅让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了这群理想者们身上的理想与浪漫,而且让我们更深刻领悟了这群实践者们挥斥方遒、有所追求的风采。

  在《建国大业》里,他们即忧心于国家的未来又有非胜不可的决心。

  到了《决胜时刻》,这群实践者有了坚定的目标,久经沙场的他们也多了几分气定神闲的底气。

  从《建国大业》到《决胜时刻》,这系列主旋律电影都不应该被观众和市场冷落,因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在大银幕上重现那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提醒当下的我们不要忘了那一段艰苦卓越的奋斗精神。

  《决胜时刻》展现的历史时期,是1949年,领导人进驻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英美两国蠢蠢欲动,英舰"紫石英号"在长江江面肆意横行,企图干预中国内政的千钧一发之际。这一段时期的暗流涌动,让本片也有了更为厚重的历史意义。

  新的`中国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在中共关系破裂前后期,唐国强老师把一代领袖非凡的大局观,在大银幕上展现地是如此地淋漓尽致和入木三分。

  从求和到面临国党的背叛而产生的必胜决心,毛泽东始终以民为本,态度不卑不亢,特别是这句"赤壁一战乾坤转,东风送我第一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英雄风范,也令观众通过他坚毅的眼神,看到了由他们开创的那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正是因为《决胜时刻》这样优秀的电影,让观众更饶有兴致地去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决胜时刻》让观众领略到的不只是这段历史,还有这段历史中每个人物的人格魅力与家国情怀。

  《决胜时刻》让观众感受到的,还有身处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对于这样一部有意义、有心的电影,我的推荐是去看吧!观众可以亲自去影院感受那段时期的艰苦卓越与挥斥方遒,你会更加地感恩当下,更好地拥抱未来。

  《决胜时刻》观后感 10

  日前,电影《决胜时刻》曝光了一组宣言版海报。海报定格了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关键瞬间,以掷地有声的宣言、以英雄无畏的呐喊之姿,传达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苦难和屈辱,建立一个崭新国家的必胜信念,壮观恢弘的战争场面和运筹帷幄的历史时刻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曙光。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电影《决胜时刻》立足宏大格局,聚焦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再现了1949年春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进驻北京香山,抱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在此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布局经济工作、筹备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历史,带领大家重回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香山度过的那段鲜为人知而又关乎民族命运的不寻常岁月,艺术再现了党中央在香山运筹帷幄、共商大计,筹备建立新中国的辉煌历程,弘扬了共和国缔造者们鞠躬尽瘁的大无畏精神,回溯了新中国成立的初心和使命,谱写了一首回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恢弘史诗。

  电影不仅着力于时代的刻画,更聚焦于人物的塑造,力求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带大家"零距离"感受一代领袖,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力求情感真实。开拍前,编剧何冀平用四个月时间研究数百万字史实资料,清晰地梳理出香山这段历史的脉络和丰富细节,还原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立体丰满的`人物原貌,还塑造了陈有富、田二桥、孟予等鲜活生动、真实可信的普通人形象。

  该片着重突出对毛泽东的形象塑造。火光漫天的战争场面和主席运筹帷幄的形象交相呼应,毛泽东与身边战士陈有富、田二桥等人的互动,则在宏大史诗中奏响了一曲人性的温暖之歌,他是伟大领袖,也是父亲,是诗人,是生活中真实可感的人。从紧张激烈的政治交锋、决胜千里的战争切换到平实生动的日常点滴,影片用最立体的人物形象,带领观众全方位感受一代伟人的精神世界。

  电影《决胜时刻》聚集了强大阵容,幕后班底十分亮眼,曾带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这一经典系列的金牌监制导演黄建新,与著名导演宁海强携手打造这一部史诗情怀巨作。《明月几时有》《邪不压正》的著名编剧何冀平、《建国大业》艺术总监张和平,以及与张艺谋合作过《英雄》《十面埋伏》并多次斩获金像奖的美术指导霍廷霄等实力主创强势集结,为观众带来一次全新的历史呈现。

  演员阵容方面,《建国大业》中饰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原班人马整齐回归,戏骨重聚,用20余年刻画领袖人物的经验,还原出一代领袖的真实一面;实力青年演员吴昊宸在影片中担任神秘角色;《红海行动》"蛟龙小分队"中的扮演者、青年演员黄景瑜、杜江也将再度携手,在片中肩负重要使命。黄景瑜扮演一位恪尽职守的警卫员,竭尽全力保卫毛主席的安全,同时见证了一代伟人的领袖风范;杜江则饰演渡江战役中一名斗志昂扬的团长,对英国舰"紫石英号"的挑衅予以坚决回击,打响新中国成立前的最硬一战。此外,王丽坤、张涵予、濮存昕、马晓伟、曹炳琨、秦岚、马天宇等人也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老中青三代演员齐聚,势必为电影中磅礴的历史时代,注入最新鲜的血液、最有力的心跳。

  此外,由黄建新监制的中国首部海上反恐电影《深海危机》也预计将于今年10——12月期间上映,本片由北京乐波影业出品,甘肃文交影视中心挂牌,国家一级导演沈东导演,严屹宽、屈菁菁、吴昊宸等主演,相信有如此金牌监制黄建新的保驾护航,《深海危机》定会获得市场、口碑双丰收。

  《决胜时刻》观后感 11

  很遗憾的是没有采用建国大业原版对应演员。如许晴版宋庆龄。张国立版蒋介石。王学圻版李宗仁。

  回想陈道明老师在建国大业中短短3句台词精彩发挥。可见对角色理解之深厚。

  青年演员戏份略多但也可以理解。特型演员不能断层。青年演员在红色宇宙系列中可能因年代疏远更多表现力用在表情和情绪上。对角色的代入感还是还需好好锻炼。观看时并无太多感同身受。

  这一版对毛爹爹的塑造多了更多人性体现与时代结合起来也另显风趣亦不失伟岸。但同时带来的`是剧情杂糅的缺点。谍战。和谈。筹备。爱情。渡江战役。空袭。相互穿插感太强。

  决胜时刻的片名似乎是指向渡江战役。但,相比于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规模虽大也是解放战争中最为迅速的一次。并无“决胜”感。电影对渡江战役中没有太多大场面表现。但是从解放军战士从火焰中前仆后继的局部牺牲画面表现出来的视听感受让人产生极大心理震撼和情感共鸣、让人也体会到与课本中百万雄狮过大江强势胜利感带来了不小的反差。

  另外这似乎是第一部红色宇宙开放评分的电影。大家且评且珍惜……

  tips:开国大典原版彩色修复加国家队配乐带来独特的视听享受在电影院一定要听到最后。

  《决胜时刻》观后感 12

  9月20日去看的首映,因为之前没有看过太多的预告和宣传,看完之后觉得很惊喜。

  影片主要讲的是国共两党之争,我虽已知道结局,但渡江战役打响的时候整个人还是很紧张,毕竟战争,没有一刻能让人轻松。

  影片也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毛泽东的形象,他不止是一个领导人,也是一个父亲,是战友,是朋友,平日里会和孩子一起玩闹,冒着危险去看梅先生的'戏……原来伟人也有调皮可爱的一面……

  再一个我觉得这部影片替七十周年提前渲染了气氛,我几度泪目,温情或是悲壮,都让人心生敬畏感慨。

  演员的阵容我也没想到,很多好演员,有些角色尽管只有几个镜头,也都很用心。包括影片的配乐也请了好多乐团,我一直坐到片尾曲结束才离场,我觉得只听音乐就能听哭我了……还有修复的彩色画面的开国大典,要比黑白的更震撼。

  抗日战争胜利了,可有些人没看到新中国,只想一想都很心酸,中国这一路走来有多难,希望我们永远记得。

  也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从他们的手中接棒,继续建设新中国……

  《决胜时刻》观后感 13

  当年看完狗爹的至暗时刻我就说我期待一个主席时刻。我从来不排斥主旋律,甚至英美的主旋律,毕竟就算是漫威,美国国旗都是家家户户门口高悬。但我其实内心里对于那些炒作的充满噱头的名导演明星集会的大家一窝蜂去看的主旋律保持一定距离。

  决胜时刻在这种高扬的宣传环境里显得很低调。我果然是对中国人民更有感情,狗爹小金人实至名归,但我对丘吉尔是很冷漠的'。而决胜时刻眼泪水儿根本绷不住,任弼时拉奇异恩典这种桥段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虽说渡江战役已经不是最艰难的时候,在主席一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里呈摧枯拉朽之势,而所有的牺牲是一样伟大的。

  胜利只有靠斗争,向英国舰开炮也毫不含糊。没有什么天注定,只有上下一致的决心。像我这么人来疯的,带着感情的片子就算有缺点都可以不计较。

  不知道是不是太想要表现主席的平易近人,琐碎的小事像段子拼凑,导致节奏也是有点问题。但总体的艺术性是好的,南北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对比强烈而明显,政治群像,国事家事,抓鸟钓鱼,甚至光线。最后有4 修复的开国大典。

  观众对主旋律电影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像我这样的观众也很容易满足,我知道没有人可以拍出真的历史时刻和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心去尽可能贴近那段历史那些人。

  《决胜时刻》观后感 14

  只有伟大祖国伟大党才能给人民带来好日子!看到英烈和伟人感动的热泪盈眶!

  祖国在伟人的带领下,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1949年,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站了起来,大家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团结在伟大领袖的周围,生活越来越好,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变成全世界最幸福人民最快乐的.国家!人民应该紧紧团结在伟大领袖周围,听党的话感谢党的恩情! 中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在伟大的领导人的带领下,紧紧团结在领袖们的周围,为祖国的人民幸福生活做出新贡献!

  《决胜时刻》观后感 15

  如果不是为了最后的彩色开国大典,我可能坐不到一个小时。

  这个电影我看完出来以后,挺难过的,这么好的题材,拍出这样的效果,怎么可能吸引到很多人去观看?

  里面很多情节,比如特务在陈有富周围神神秘秘几次交手,剧情就断掉了;一篇文章写了3分之1,就跳去了另外一篇,上一篇都没结束啊喂,编剧在做什么啊?陈是军人,工作的时候开着军车,和女主发生感情戏的部分,军人是这样的吗?可以这样吗?我很难和军人联系起来啊,难道建国以前我党军人没有纪律?渡江战役告捷,虽然胜利但是死伤众多,导演转眼就开始表现毛主席一家学外语其乐融融的样子,感情很割裂啊!!!后面把张的家人带来他身边的情节,说好听点是一家团聚,不好听不就是人质吗,如果电影想正面表述tg,导演这个手法真的可以吗?

  我不止一次觉得导演黑我兔,观影途中经常产生“这样真的可以吗”的疑惑,要表现主席的亲民,应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润物细无声,而不能给人一种“我要让你看看我有多亲民”的感觉啊,电影里不知道是i演员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很无语啊这个感觉。

  一般的烂片看了也不至于这么生气,我也根本不会去看,这个电影宣传我真的,不至于请水军,那我只能理解为很多人带着任务去安利了。然后我就抱着期待去看了啊,还约了小伙伴一起,结果一边看一边觉得,这到底是什么啊!!!!!

  和鹅组里的一个楼主留言的,结果越说越生气,主旋律这么做,除了敷衍领导,我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意义,要真正让大家爱看,基本的讲完一个故事都没做到。想要科普历史,加深大家的记忆,也没做到啊。小时候看的地道战地雷战不是这样的啊,就算是之前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也不是这样的啊。

  《决胜时刻》观后感 16

  新鲜出炉的《决胜时刻》的观后感(我估计空间可能只有我一个人看) 叙事风格很黄建新,很多桥段拼接在一起,请众多明星(这次明星不算很多),有多段高潮,建国三部曲即视感。

  先说好的:老演员们的演技着实精湛,他们哭一次我就跟着哭一次,完全顶不住那种情绪的感染,里面的那位小女孩哭戏也很绝。第一次看到修复过后的开国大典的彩色画面,看到伟人的.原貌感觉特别惊喜。国共两边的画面一直在转换,一边是欣欣向荣,运筹帷幄,一边是愁云惨淡,四面楚歌,对比强烈。

  不好的:黄景瑜和王丽坤戏份有点多了,对剧情又没啥推动作用,感觉略尴尬,而且夹在前辈们之间显得演技很一般。剧情太碎片化了,一段一段的,感觉有些地方的剧情还没讲完就结束了,有些地方还挺平淡,给我忍不住打哈欠。这个题材这么棒,拍出来的效果却不是很好,感觉很可惜,觉得就像是在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一样,没有很认真地去打磨。(据说还有抄袭镜头,这我就不懂了)

  总得来说,还不错,不尴尬,值票价,教育意义还是挺好的,但是希望导演下次再拍这种类型的电影时能多用点心。

  《决胜时刻》观后感 17

  9月20日去看的首映,因为之前没有看过太多的预告和宣传,看完之后觉得很惊喜。

  影片主要讲的是国共两党之争,我虽已知道结局,但渡江战役打响的时候整个人还是很紧张,毕竟战争,没有一刻能让人轻松。

  影片也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毛泽东的形象,他不止是一个领导人,也是一个父亲,是战友,是朋友,平日里会和孩子一起玩闹,冒着危险去看梅先生的戏……原来伟人也有调皮可爱的一面……

  再一个我觉得这部影片替七十周年提前渲染了气氛,我几度泪目,温情或是悲壮,都让人心生敬畏感慨。

  演员的.阵容我也没想到,很多好演员,有些角色尽管只有几个镜头,也都很用心。包括影片的配乐也请了好多乐团,我一直坐到片尾曲结束才离场,我觉得只听音乐就能听哭我了……还有修复的彩色画面的开国大典,要比黑白的更震撼。

  抗日战争胜利了,可有些人没看到新中国,只想一想都很心酸,中国这一路走来有多难,希望我们永远记得。

  也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从他们的手中接棒,继续建设新中国……

  《决胜时刻》观后感 18

  影片《决胜时刻》让大家在重温激荡人心的光辉历史中,深感新中国成立的不易,这是无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昂扬饱满的工作精神、奋发有为的工作态度,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响,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8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归根结底是一代又一代 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结果。新时代,斗争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 人干事创业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党员干部唯有永葆“踏平坎坷成大道”的精气神,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才能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经风雨、壮筋骨,行稳致远。

  看完电影《决胜时刻》让我觉得,党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情怀。梦想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逐梦之途也从不是一马平川,而仍有重峦叠嶂、狂风疾雨,我们还有不少硬仗、苦仗要打。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情怀,始终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向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看齐的核心意识,把“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怀着真挚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才能在逐梦之路上阔步前行。

  看完电影《决胜时刻》让我觉得,党员要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实干情怀。俗话说:“100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实干是检验斗争精神的试金石,也是逐梦成真的道路。书记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话振聋发聩。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铁杵磨成针”的实干情怀,像雷锋同志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像焦裕禄同志那样,“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以担当实干、攻坚苦干、善谋巧干,强发展、惠民生、优服务,让复兴梦想在“干”中绘就,让美好生活在“干”中实现。有实干精神,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始终有破浪前行的勇气动力。

  看完电影《决胜时刻》让我觉得,党员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情怀。斗争就就意味着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无。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无一不是党员干部以忠诚奉献铸就的。逐梦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情怀,向黄大年、李保国等优秀同志看齐,以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凡是吃苦吃亏的事,主动走在前面,毫无保留地把智慧和温暖带给群众,满腔热忱地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做到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当好党的“代言人”、群众的“贴心人”。

  看完电影《决胜时刻》让我觉得,党员要有“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廉情怀。清廉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也是取信于民、奋斗前行、实现梦想的重要品格。在逐梦路上,有腐蚀诱惑,也有清苦寂寞,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涵养“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廉情怀,把加强党性修养当着终身必修课,修好廉洁自律的心学,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心有纪、行守纪,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清廉服务赢得群众信赖,聚集逐梦前行的强大人民力量。

  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心有纪、行守纪,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清廉服务赢得群众信赖,聚集逐梦前行的强大人民力量。

  《决胜时刻》观后感 19

  本以为《决胜时刻》是激昂的,澎湃的,跌宕的,但看完电影后,发现它是温和的,像一个长者将那段历史娓娓道来。

  我想给我这种“温和”印象的,是一众老戏骨们不剑拔弩张却字字铿锵的表演,看高手过招极为爽,表面风平浪静,内则暗潮汹涌,有好几场戏都可以看到在平淡语气的台词和面带微笑的表情中,戏骨们眼睛里却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不刻意为之,不情绪烘托,一滴泪悄无声息的滑出眼眶,绝。此处要说,戏份不少的青年演员黄景瑜,表演中规中矩,但是在一众老戏骨面前,还是显得气场弱了些。

  令人最惊喜的是唐国强老师塑造的更为立体丰富的.毛泽东。以往印象中毛主席是军事奇才伟大领袖高高在上,而在这部片中,我们看到了更接地气儿的一面,除了在战场决策中的霸气侧漏,他会和女儿斗嘴,也会孩子气的小跑两步悄悄躲在树后面抓麻雀,也会明明自己想看戏却耍个小心机说是想完成别人的心愿,更会一脸八卦的关心年轻同志的恋爱状况。

  除了戏骨们舒服的表演,还有背景音乐也极为温和。除了战争极为激烈的场景外,片中的大部分bgm都是舒缓的,平和的,让人安安静静的回顾这段历史。

  娓娓道来并不是毫无波澜。国共两党的节奏其实是不同的。共产党这边在认真搞事业:和谈,渡江战役,准备开国大典的同时,也在舒坦的过着小日子,管他英舰入侵还是国民党的暗杀,都从容应对,大家伙儿该回乡探亲的探亲,该进城听戏的听戏,该谈恋爱的谈恋爱,事业生活两手抓,谁都不耽误。而国民党这边又是暗杀毛泽东,又是寄希望于英军的支援,显得尤为紧张。同时,在整体“淡定”的节奏下,两党的处事方法和态度也默默体现出了不同。共产党尊师重教,对老一辈学者极为尊重,国民党则忙着处罚一众功臣;共产党关心土改后的农村生活,城里小商贩的收入情况,未成年的小士兵不许参加战争,片中具有悲情色彩的16岁少年田二桥,是在求了毛泽东开口后才得意参加渡江战役,而国民党这边14,15岁的新兵却占了2/5。种.种不动声色的细节设置,已然为胜利方埋下了伏笔。

  片中两场战争戏也极为宏大激烈,但也都点到为止,不过私以为也有些槽点。比如在三次警告入侵军舰后,既然最终决定开跑,为何第一炮打向了军舰的左右15米处,给了他们反击的机会从而造成解放军的更大损失?是为了突出先礼后兵?渡江战役双方炮火攻击后,解放军穿越火线身后也着了火还毅然向国民党奔去近身厮杀,以及注定be的田二桥插上胜利红旗那一刻的牺牲,虽是悲壮却也有些许夸张和刻意。

  最后,彩色修复的开国大典影像,让人激动振奋,让人感叹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雄起。整个观影过程都很安静,但直到片尾字幕结束,片尾音乐停止,观众才在一片掌声中起身离开,我想这就是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尊重吧。

  回头想想,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如今在世界强国行列中有了姓名,回首过往自然是云淡风轻娓娓道来,我们铭记历史,那些得与失,伤或痛,苦和甜都沁入血液,深入骨髓,成为吾辈身体中的一部分,激励着我们稳步向前,自强不息。

  此生有幸入华夏,来世还做种花家。

  《决胜时刻》观后感 20

  9月20日,70年国庆献礼影片《决胜时刻》正式上映。该影片由新华联集团投资参股的博纳影业拍摄。电影展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秉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最终实现新中国成立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该影片创作团队阵容强大,由黄建新、宁海强担任导演,张和平担任艺术总监,何冀平担任编剧,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等担纲主演。

  电影上映后引起热烈反响,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豆瓣影评中有专业人士撰文称赞该影片为“平凡角度塑造‘高光时刻’”。这部电影比以往的.红色电影更具感染力,既呈现了时代的宏大和伟人的丰功伟绩,也展现了那些时代伟人平易近人的生活,塑造了伟人平凡的一面。有些观众评价电影“燃点笑点泪点兼具,看完心里很温暖”。也有年轻观众表示,这是一部适合全年龄段人群观看的合家欢电影:“很少能有和爸妈没有代沟的电影,这部电影很适合一家人一起看。年轻人可以了解一段历史,父母辈可以重温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博纳影业于2019年出品了“中国骄傲”三部曲,即《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已于8月1日上映,《中国机长》将于9月30日在各大院线上映。这些影片用新颖独特、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视角,为当代人解读了坚定信念、坚守担当、临危不惧、果敢坚强的高尚品质,都彰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决胜时刻》观后感 21

  什么是好的爱国电影?一部好的爱国电影应该是能让观众更直观地面对历史,更能体会当局者的心路历程,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更能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电影。不得不说,我今天的的确确地看到这样一部好电影,它的名字叫《决胜时刻》。说实话,我从来就没有试过能够在观看一部爱国题材的电影的时候从头到尾都在流泪,这部电影它做到了,虽说有些夸张,但的确在观影的大半程,眼泪是没有停过的。从一开始运用的部分城市解放时历史资料影片,到北平解放解放军进城;从渡江战役前击败英军紫石英号,到渡江战役时解放军浴血奋战,部分战士即使身着烈火也奋不顾身向前冲;从渡江战役战士拼死立起红旗,到毛主席为牺牲战士祭奠;从解放军攻占南京政府,到毛主席在中共政协会议高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从任弼时同志邀四位好友拉琴献给新中国,到最后真实的彩色的开国大典的录像,每一个时刻都令我感慨和激动。影片通过对1949年建国前的一些重要时刻的描述,再现了那个年代的风卷云涌,通过对部分小人物和建国重要参与人物的刻画,以小见大,再一次重现了老一代中国人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原本就被《毛泽东选集》中毛主席的通透所吸引的我,在观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更加地敬佩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剧情部分令人满意,而演员演技方面有众多老戏骨坐镇自是不用担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陈有富的扮演者的演技和台词能力不够好,常常让人出戏。不得不说,唐国强老师扮演的毛主席和刘劲老师扮演的周总理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与片末放出的彩色原版开国大典上的毛主席和周总理本人来比,已经到了七分貌似,三分神似的地步。

  而好久没有看到濮存昕老师演戏的我,在看见濮老师的那一刻真的是无比惊喜。许多的演员都非常地神似历史上的原型本身,特别是邓颖超的扮演者,令我眼前一亮。而从人物塑造而言,电影的表达令我非常满意。它不似以往只一昧宣扬共产党的好和国民党的坏,而是更多面化、生活化,每一位站在不同阵营的人物都有血有肉,不是脸谱化的好与坏。影片有许多令人捧腹的片段,比如毛主席陪女儿捉麻雀、毛主席喝醉坐一旁而周总理和朱总司令以及任弼时等四人把酒言欢等等都让我看到了一群更真实的国家领袖们,从而更令我敬佩这些老一辈政治家、革命家的运筹帷幄的能力和海纳百川的家国情怀。尤其是对国民党阵营的人物的刻画令我十分惊喜,举简单一例:即使是国民党特务头子,在自杀殉职之时,亦考虑到家人,并留信蒋介石求宽待家人。这些对国民党阵营的角色的安排使得影片更客观全面,非常好的尝试。

  电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令我无比感慨,若说最贴紧而今的中国的,那便是李宗仁寄希望于英美两国插手和英军紫石英号不停劝阻执意横行长江最终被击败举白旗的部分,由史及今,联想到已然关注了三个多月的香港局势,很明显,如老一辈所言,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从来就不曾消失。亦庆幸最终的胜利者不是国民党,难以想象,若落在了寄希望于英美政府的国民党的手中,而今的中国,又将会如何地凄惨和悲凉。看完这部片,我深刻地体会到,身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有必要有责任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坚信我们的国家和政府,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这样一个历经沧桑的国家,她值得我们去拥护,因为,她的身后,承载了无数万革命先烈的热血和灵魂。感谢那些曾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付出的.无名英雄,感谢那些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拼搏的前辈们,没有这群人的牺牲,就没有而今屹立于东方的泱泱中华。我可以无比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最后想说,虽然我知道电影屏摄是不好的行为,但在影片的结尾,看着那飘扬在空中的五星红旗,我实在是忍不住拍下了它的照片。我愈来愈能理解国歌中每一句每一个字所承载的意义,愈来愈能感受到国旗所背负的重量(再次诅咒侮辱国旗侮辱国歌的废青不得好死,此生必受尽人能受到的全部疾苦)。在影片结束散场的时候,我很认真地观察了每一位观影人的情绪,观影的人很多,有鹤发老者、有中年男女、有如我一般年纪的同龄人、还有稚气未脱的孩童,无一例外,大家的脸上都留有哭过的痕迹,坐我旁边的陌生小姐姐曾不止一次地感慨影片看得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毛主席万岁!中国人民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决胜时刻》观后感 22

  电影《决胜时刻》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中共中央进驻北平香山,筹划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争取和促进国共和平谈判,号令渡江战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等故事。

  短促的历史时刻,蕴含着化时代的历史巨变,蕴含着继往开来的历史大转折,蕴含着波诡云谲的政治、军事斗争风云,既赞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大智大勇、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也揭露了不自量力、疯狂阻挡历史潮流的反动势力的垂死挣扎和阴谋诡计。历史再一次证明: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不可阻挡,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或者个人都必将避免不了走向失败覆灭的可耻下场;更加以波澜壮阔的各种大场面闪回穿插,勾画出半个世纪里中华民族为寻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走过的艰辛历程。

  观看决定着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这一历史时刻的重大事件,令人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信念和坚强意志,为革命先驱和无数先烈为新中国而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崇高精神,充满无限敬仰和永远怀念,精神世界受到洗礼和熏陶,充满在新时代的新希望、新干劲、新创造的坚定信心和无限力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中国的70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心意相通、荣辱与共,始终一路敢为人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务实创新,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的党派和人民才是战无不胜的,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和不断前进的发动机、播种机和宣传队、先锋队,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缔造者。

  再现和回顾那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不光是为了激发激情和产生自豪,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引领广大中共党员、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团结和激励更多的人,集众智聚众力,为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创造历史新辉煌而不懈奋斗、不断前进,并做出扎实而更多、更大的积极贡献。

  《决胜时刻》观后感 23

  这里只提一个最戳我的剧情,总理伟人风采可见一斑——

  1.“不允许降落,请立即返航”——拒绝并赶走对面来接他回去的.飞机,看你怎么回去;

  2.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张学良),不能再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了(张治中)”——软语相劝又暗含警告:你看张汉卿西安事变后回去了,然后就被老蒋关押至今,你是不是也想像他一样?

  3.在张治中动摇并表示只想和家人团聚颐养天年时,镜头一转出现了他的家人——原来他早有计划把他的家人接来并请他留下了,你家人都在这儿了,你还想去哪儿?

  软硬兼施,多管齐下,令人不得不服,拍案叫绝!

  《决胜时刻》观后感 24

  电影《决胜时刻》讲述了等中央领导人自1949年再回北平进驻香山后,到国共和谈、渡江战役再到筹划新中国的建立等一系列事件。

  从前的我们对毛主席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一位伟大的”。而电影选取了许多生活的小事,让毛主席在我吗=们的心中逐渐丰满。“我离开北平时才26岁,转眼间56喽。”轻松的语气,微笑的神态,然而三十年来的辛酸苦楚有几人知晓。刚入北平便知火车站外有国民党埋伏,依然微微笑着从容迎接。这种幽默豁达或许早已经深入了主席的骨髓,如此才能让他一次又一次带领着人民解放军走过一次次危难。和女儿一起抓小鸟,躲在树后悄悄等待的模样完全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关心下属的感情生活,教他用诗经里的爱情诗歌表白,事成之后满脸骄傲;为了能去戏园看梅先生的戏,“套路”自己的警卫员;看着老乡捎来的辣椒笑弯了眉……这一件件的小事让主席十分的“接地气”,主席不再是处于云端只能仰望,他就是我们身边一个伟大的普通人。“一切为了人民”是贯穿人民解放军工作的基础思想,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而奋斗不息。国共和谈本不必谈,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足够的力量解决一切障碍”。但为了人民免受战火纷扰,我们一让再让。“天下为公”是他们永远的初心。南京政府派来的和谈代表来到北平时说“人人笑容挂念、容光焕发”。全国上下都渴望着解放军的到来,因为他们带来和平与自由。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影片中也有许多对比。已经解放了的北平总有暖融融的'阳光鲜明的色彩,哪怕是夜晚也温馨祥和,而国民党那边,不论何时总是一片阴云笼罩,压抑悲凉;内部上下同心,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互相猜忌、推卸责任。

  影片末尾时,16岁的田二桥紧紧抓着旗杆不让它倒下,最终献出自己的生命。那封留着弹孔,浸着鲜血的信是他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有这样一些满身烈焰从炮火中走来的人,胜利怎么会不属于我们。

  《决胜时刻》观后感 25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这部影片的叙事节奏控制得非常好,让观众非常容易被代入,“整部影片的观看过程当中,观众都沉浸在一种饱满的情绪状态中”。其中,的人民情怀和战友情怀表达得非常充分。饶曙光说,自己在看到任弼时拉小提琴向战友告别的段落时,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这样的细节有新鲜感,把几十年浴血奋战的战友情表达到了极致”。他还提到,小人物的塑造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小战士还有毛主席的女儿,这些人物能够跟当下的观众实现一个有效的对话,使得年轻观众不仅仅了解了革命历史,更感受到革命烈士所带来人性的表达和感动。”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身边很多年轻观众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当时我就觉得这电影成了。这部电影立意很高而表达又平易近人,情感浓郁而又理性深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分享了自己的直观感受,并进一步表示,“影片深度挖掘了北京香山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北京的文化中心建设做到了很重要的奠基作用。我相信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双清别墅和香山会成为北京文化旅游一个新的胜地。”

  除了立意深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更肯定了影片在艺术上的突破。“以往我们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走过戏剧化、诗意化、多维度、细节化等不同阶段,但这部作品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它是人物的历史。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历史其实是人的历史,而这部电影就是用艺术的方式,让一些消失的历史和人重新在大银幕上鲜活起来。”在他看来,影片很巧妙地设计了警卫员、播音员、主席的家人以及民主党派不同个性的人士,为塑造人物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空间,提供了让人物活起来的'可能性。此外,尹鸿也肯定了影片在制作上还原历史的精准把握:“这两年有些作品过度渲染战争场面,但《决胜时刻》在这方面树立了非常好的标杆,使影片的质感和最后纪录片的质感毫不违和,营造出真实的历史感。”

  《决胜时刻》是一部出人意料的电影,一般重大历史题材都会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和全景描绘,但《决胜时刻》更多的是宏大历史中的生动切片和壮丽史诗的细节。”《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注意到,影片的英文名是《1949》,“这个译名很好地体现了它的艺术特点,代表了一种更有温度的想象,一种更富细节的遐思”。

  在细节处理上,《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特别喜欢毛主席帮贴身警卫写情书、和小女儿抓麻雀、去戏园子看《霸王别姬》等情节,“这些情节生动刻划了主席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儿女情长和人之常情。这种虚实衔接恰到好处天衣无缝,唐国强在塑造上真的是炉火纯青。”

  《决胜时刻》观后感 26

  从任何角度看,《决胜时刻》都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的"重大题材"主旋律电影。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坏。

  它延续着几十年来这一类型固有的叙事模式,高大伟岸的领袖人物,激情澎湃的战斗场面,复杂而又繁琐的谈判过程与会议场景,大段诵读的经典语录,惟妙惟肖的特型演员。

  同时它也延续着这个生态闭环内如履薄冰的细微创新,越发亲近的重点人物,逐渐丰富的小人物视角,以及日益增加的商业元素,大量参与的明星,都在秉持"庄重、严肃、不戏说"的红线外,试图增加电影的可看性。

  以《决胜时刻》而言,电影里多线索穿插,传统叙事线之外,非常与时俱进地编织了一条"谍战"线。战争与爱情也没有缺位,元素是足够丰富,但融合得并不好。政治主线不说,谍战那条线几乎完全跑偏。好像抓特务的本职工作没做好,倒是没少在谈恋爱上耽误工夫。

  爱情戏也是无本之木,革命时代的爱,并没有太多浪漫书写的空间,石光荣式霸道的"对你好"已算入情境的表达。要不是黄景瑜长得帅,这部分基本不具备任何感人的可能性。

  整部电影除了既有的历史进程,很难凝炼出一条有意义的故事线。1949年最大的事情,是围绕政治协商会议,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新中国。但具体的表现形式无疑就是开会,怎么能把政治会议拍出故事感来?会议背后的事情能说的很有限,很多面孔已经消失在当下的语境里,更遑论去扩展与深入?

  便只能泛写群像,写丰富的政治图景,写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写各党各派、各行各业。在这方面,我以为《建国大业》已经做到了现有尺度的极致。而今再由黄建新重来一次,没有更好,反而在格局与感染力上都有所倒退。

  历史的真实感在创作空间上已无比局促,无非更生活化更有亲和力的主席,更严肃更有魄力的总理,以及小提琴拉起"Amazing Grace"的任弼时。便唯有再次依赖特型演员,用取巧的方式强化和巩固"历史感"。唐国强们演得不可谓不好,但终归是观众们早已无比熟悉的讲述模式,一再重复,无甚新意。

  即便是电影里插入了一堆其它影视剧的素材画面,观众们也丝毫不会觉得违和或突兀,它们看上去都是一模一样的。

  不会有任何情节上的意外,大历史自不必言,反动派垂死挣扎、负隅顽抗,注定也是徒劳无功。阴谋不成,谍战自然废话连篇。小人物的命运也有迹可循,无数细节引来意料之中的"牺牲"情节,看似颇有心思的布局,处处漏风,无不显现着创作的疲乏和懒惰。

  电影叙事笔力的缺乏,同样反映在形式与内容的游离上。时常是高亢悠扬的配乐先至,精致考究的画面紧随,演员们表情生动,细节抓人,唯有情节是忽然跳入的。澎湃的情绪在某个节点毫无征兆地激发,却没有任何铺垫,空剩下浓烈,只能让观众发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积累去发散和联想,自行补足。

  这样的.电影本身是"反叙事"的。局部的感情都是成立的,也不乏很多感人或激动人心的段落,但聚合在一起,便陷入各自为战的分裂。所以电影最后呈现的面貌,就是流水账、碎片化、不成体系,人物符号化,风格舞台化,台词口号化。

  仅有的一些商业元素,畏手畏脚,并没有真下功夫去细细雕琢,大大咧咧,形式多过实质,拍得浮光掠影。

  纵使如此不讲究的商业元素,却成为了电影仅有的强记忆点,而占据更大篇幅的正章部分显得越发缓慢和温吞。这种抒情式的漫写,在长达2个小时20分钟的时长中延宕,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意义的戏剧冲突,而变成了一种通过表演"真实"而去复刻"历史"的精致模仿。

  电影真正有价值的,还是那些被重新修复过的历史影像。它们如此真实地展现出了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弥漫在画面中的情感与情绪。无需任何语言的修饰和解读,这是再高级的表演都无法还原的。

  现有叙事语境下,重大题材的创新越发艰难,如今想来,十年前那部《建国大业》,已然是最有成效的破题者。

  我们的胜利是摧枯拉朽的,敌人的溃败是一泻千里,困兽犹斗。这不仅是光与暗、暖与冷、正与邪的对照,更是理所当然、不容置喙的定性。在历史面前,不再有暧昧空间,也不必再送去那些所谓善意的曲笔。好可以形式丰富,笔意深厚,坏也要坏得义无反顾、彻彻底底。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无论形式上、内容上,《决胜时刻》都无法在创作中更进一步,它所做的,就是它所能做到的。基于此,电影虽有很多遗憾,却也无法再有更多苛责。

  不能说这样的电影没有技术性或艺术价值,但它们完全是存在于普通商业电影及艺术电影之外,可以自行构建运转的一套封闭美学系统。就像单位的"笔杆子"们挥挥洒洒所写就的大部头官样文章,高屋建瓴、用词精炼,引经据典、对仗排比,也算是门槛极高的工作。但在普通人看来,那洋洋洒洒的字的组合,实在难以咀嚼消化,更别说欣赏品鉴。

  传统的主旋律拍到如今,已陷入自我重复、难以创新的困境。红线就在那里,立场和语境一早已设置完毕,功过是非早有论断,可行书写的空间几乎没有。有关方面和观众们都双目如炬,稍有逾矩,都会引发"事故"。这样的电影也很难形成真正的话题度和影响力,可能获得的商业价值,多半要靠包场实现。

  相比之下,不管你是否是"战狼"或"流浪地球"的粉丝,都必须承认,与商业类型片融合的主旋律,才是迭代的新品种,代表了主旋律未来的进化方向。

  而像《决胜时刻》这样的电影,即便放在传统的主旋律献礼电影里,也并不存在更多被记录被讨论的价值。它唯一做好的,就是"不出错",而当它切切实实达到这一目标后,便也注定会变成一部难以唤起更多关注的平庸作品。情怀朴素的观众便会一再重复这样的过程,看过了,触动了,然后忘记了。

  《决胜时刻》观后感 27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70年前的今天,中国的历史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共谈判最终破裂,解放军挥师南下横渡长江,全国各地相继迎来解放,新中国成立已是箭在弦上。影片《决胜时刻》,就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原型,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和颇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再现70年前,改变中国命运的神圣时刻。片中,既有领导人对革命事业的不忘初心,对新中国成立的未雨绸缪,又有普通战士的全新视角,无疑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与还原。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从领导人进驻香山工作开始,将开国大典前的历史事件一一呈现在大银幕上。从国共双方异常艰难的谈判到战火纷飞的渡江战役,到博采众长筹备新政协会议,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系列大事带给观众。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决胜时刻》处处体现出浓浓的新意,尤其注重对小人物的塑造和对细节的把控,带来不同以往的全新观影体验。

  《决胜时刻》虽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但并没有从厚重的战争场景入手,而是在刻画领导人的同时,选取了三个身份不同的典型人物,领导人的警卫员陈有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孟予,以及解放军战士田二桥,从三个不同的小人物入手,透过不同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三个人之间又有着某种巧妙的联系,穿插在领导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说起来,导演在编排上相当大胆,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所见所得和所感所想来推动剧情,不光视角独特代入感强,更是能够以小见大,透过小人物的言行来重新解读历史,再现峥嵘岁月。

  除此之外,影片对毛泽东同志的塑造更具有人情味和家庭气息。工作之余陪女儿一起抓麻雀,在餐桌上和子女畅谈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关注子女的感情生活,温情满满的场景,亲人相聚的时刻,细致入微的刻画了领导人鲜见的家庭生活;工作中,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当得知小同志思乡心切后,批给假期并发放路费,让他回乡省亲,小同志深受感动;闲暇时间带着小战士一起看戏,并做东请客吃饭,与老板亲切地话家常。可以说,自始至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又平易近人。这样的领导人,与以往的作品中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光贴近生活,更是有血有肉。

  影片对国共谈判的历史,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进行了还原。谈判桌上,共产党一心想着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对国民党的要求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为了和平的到来,在协议上不断让步;而国民党则是以谈判为借口拖延时间,妄图划江而治,暗中寻求美英等国的援助,私底下小动作不断,暗杀爱国和进步人士,以致手下将士不断起义。这一进一出之间,孰是孰非、高下立判。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周恩来回延安》、《古田军号》等国庆献礼的影片,相继与观众见面,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追忆革命历史,重现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刻。影片《决胜时刻》,不光从全新的角度来关注领导人的生活,更有小人物的独到视角,并注重对故事和情节的把控,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视性。这样的作品,不光新意十足且接地气,无疑更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决胜时刻》观后感 28

  电影《决胜时刻》发布了由黄绮珊演唱的推广曲《心跳》MV。《决胜时刻》再现了1949年中央进驻香山后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该片将于9月20日在全国上映。

  歌手黄绮珊曾于1995年获广州十大金曲潜质女歌手奖,为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演唱插曲《我还能做什么》,2004年演唱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主题歌《骄傲》。此后,她沉寂多年,在2013年的湖南卫视音乐类节目《我是歌手》中,凭借过硬的演唱功底再度走红,获“高音女王”称号。此次,她携《心跳》归来,将对祖国的祝福融于每一次“心跳”。

  MV以香山秀丽的航拍镜头开篇,引入1949年中央进驻香山的画面。70年前,革命先辈们怀抱着对中华民族与华夏大地的赤子之心,共同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日的'辉煌。《心跳》一曲将这份信仰融于深情的旋律,以“每个日夜,梦在燃烧,每一滴泪,化成微笑”,向中华民族崛起路上每一位革命者、建设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决胜时刻》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重磅之作,汇集了业内金牌制作团队,凝聚了台前幕后无数人的心血。在片中饰演毛主席的唐国强在访谈中表示,“拍摄这样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查找大量的历史资料,对人物进行分析、挖掘、艺术创作之外,更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该片编剧梳理数百万字史料,历时四个月精心打磨剧本;剧组为拍摄辗转全国6地,并在修复后的香山双清别墅完成许多重要戏份;为真实还原历史,影片中不少道具都是特意寻找的“老物件”,大到汽车小到收音机全是实打实的“老古董”。

【《决胜时刻》观后感】相关文章:

决胜04-30

决胜岂止在赛场05-02

决胜高考 · 名句篇04-30

决胜终端的销售秘诀05-01

时刻04-29

决胜高考倡议书11-11

决胜面试头六十秒05-04

温暖的时刻10-09

难忘的时刻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