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3-06-02 18:42:10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1

  自然孕育了文化,文化丰富了自然,欢声笑语在自然与人文的编织中熠熠生辉,留下的光绵长深厚而又令人向往。纪录片《航拍中国。江西》以其细腻优美的风格触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成功地做到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向观众再现了江西那典雅与韵味并存的美。

  即使你不是特别偏爱美景,也绝对会因此而发出赞叹。富有韵味的构图,点缀上灵性的色彩,配以美妙的音乐,以导演余乐的手细细研磨,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属于视觉的饕餮盛宴。

  构图塑造美的框架。影片在对画面进行展现时,各种构图混合运用,营造独特的中国式意境。当镜头在河流与公路进行俯拍时,曲线构图与斜线构图带来的流动感有一种特别的韵律,使画面的空间更具深度。而在对于各种建筑进行展现时,对称构图所带来的平稳则充分为观众展示了古建筑的古朴美。吸引眼球的是,导演在这里巧妙的将画面快速转场,使画面不会显得过于呆板,同时,完美的保留了对称构图本身的平衡美感。鸟瞰镜头下,古朴的乡村交织在绿色的丛林之中,人文美与自然美相互影响,相互递进,共同在阳光下跳动着唯美的华尔兹,以此塑造出美的框架。

  色彩点缀美的本质。在航拍之旅中,眼睛好比音锤,色彩宛如键盘,它们的每次接触都会激起心灵的震动。影片中,绿色作为主色调贯穿全片,无论是壮丽的庐山还是偏爱江西的竹林都有着令人惊叹的画面,它完美的诠释了江西的活力与生机。而在对于小镇生活与民俗进行讲述时,则以为暖色调的红色与黄色为主。其中最惊艳的是客家人的烧瓦塔,当暖暖的红色映衬到人们的脸庞,那抹浓浓的幸福隔着屏幕传递到了观众心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与欢乐。应该说,这份民俗的发展与自然密切相关,其本质无疑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交集而产生的美,而这份美,将随着时间继续延续下去。

  音乐升华美的意境。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曾说过:“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的放大影像的效果。”这一点在《航拍中国》得到了充分体现。影片的`总体音调平缓而优雅,配合上饱含情感的解说词,在完美突出画面的同时,又超越了画面,以此延伸出更深层次的内涵与蕴意,那就是,美的意境。每个地方都有着独属于它的意境,庐山清冷的箫声,婺源欢快的笛声,龙虎山的鼓声,人们在幸福中发出的笑声,加上富有中国韵味的留白转场,那属于视觉与听觉上的美着实让人不得不发出赞叹。其实不仅仅只是如此,音乐更大程度上还表明了导演的期望。当画面转向南昌时,音调则在欢快中带着雀跃,解说词也高昂起来,对着滕王阁、八一广场发出了赞叹,并表明只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千古名句流传下去,滕王阁也就会一直流传下去。

  只要人与自然能够一直友好的延续,江西的美也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2

  前不久播出的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航拍中国》(第一季),豆瓣评分高达9.4,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航拍中国》虽是纪录片,但却是大型纪录片。在拍摄中共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行程15万公里,历时一年的时间,300多人直接参与创作。日前播完了第一季,观众反馈良好。有网友形容:帧帧是画、处处是诗。

  如果让你用一首诗歌写出美丽中国,你肯定无从下手。而《航拍中国》则用不同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之美。而且,诗人写的诗歌是在纸上,《航拍中国》写的诗歌是在蓝天上,波澜壮阔,颇为壮观,是中国最美的诗篇。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省都能选取几个亮点,就可以写成一首小诗,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诗意画圈,就是一幅美丽中国的民族史诗。再伟大的诗人,也没有如橼之笔,能够写尽美丽中国。只有科技的`进步,才能把美丽诗篇写在蓝天上。近年来,航拍技术不断进步,目前已有不少航拍纪录片精品佳作,如《航拍美国》《鸟瞰德国》《鸟瞰中国》等。

  《航拍中国》说的是纪录片,但很容易拍成中国风光片或宣传片。如果拍成中国风光片,其价值和意义就会大幅度缩水。而拍成纪录片,则要有人文精神内涵。《航拍中国》并不是单纯地展现中国的大美河山,更重要地是增加历史情怀,我们从《航拍中国》的解说和旁白中,读到了中国厚重的历史,和每段历史中的人为情怀。《航拍中国》不只是有面上的美丽,还有无人机的近瞧,一群微型蟹贴近地面热闹快速地前行,还有无数点的美。比如,拍摄已经成为“网红”的镜泊湖悬崖跳水老人狄焕然,他那令人惊叹的纵身一跳是在冬季航拍的,既惊心动魄,又美轮美奂。

  《航拍中国》就是一部中国史诗。纪录片展现给观众的是中国的大美山河,不论多么壮美,如果没有历史情怀人文精神,也只能给人不接地气的“高大上”感觉的风光片和宣传片。《航拍中国》虽说是纪录片,但也有艺术片的内涵,也给观众带来反思。比如,在拍摄漠河县时拍到了一小块被保留下来的原始森林,还有一个火灾纪念馆,希望观众从中看到美、看到伤痛、看到正确、看到错误。总导演余乐这样阐述这部纪录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更多观众从新视角看到中国山川河流,从而产生一股浓浓的爱国情。其实,《航拍中国》带给观众的震撼,绝不是空泛的爱国情怀,更有历史的哲学思考,否则《航拍中国》就不会诗意浓厚了。中国不只是有美,还有历史,还有情怀。《航拍中国》是有温度的一部诗作。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航拍纪录片中地面影像的配合-以大型航拍纪录片《飞越海西》为例12-10

纪录片《航拍中国》之新疆观后感(精选11篇)06-06

航拍中国观后感06-02

航拍中国观后感06-02

有关航拍中国的观后感06-06

航拍中国的优秀观后感06-02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06-02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3篇)06-02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1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