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讲坛》观后感

时间:2021-04-12 13:25:31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师道讲坛》观后感范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道讲坛》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师道讲坛》观后感范文

  师道包括两个含义,即为师之道和求师之道,在这里我们谈的是为师之道。

  1.高度决定视野

  何立婴教授用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环境中的现象和问题,这是对教育研究的独特的贡献。讲座就学校教育中的若干主要问题,结合教育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做了有益的探讨,如:“教师的期待效应”、“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习得无能”、“良好的纪律在于保持一种有助于目前和将来的.学习气氛”等多项课题。

  2.角度改变观念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待教育,看待学习,从而挖掘和整理影响学生发展的多重因素,这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的最大特色。讲座中包括了“师道(为师之道)是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规律和由此引出的教师需要遵循的行为法则”、“师道(为师之道)首先在教师的心目中必须是尊严的”等颇有建树的论题。

  3.尺度把握师道

  教师要起到传承人类文明、培养下一代的应有作用,就必须承认师道的崇高和严肃,认识和理解师道,并把它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最高准则,身体力行,对师道怀有敬畏的心理,时刻谨遵师道。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新分支,更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必然努力遵循师道,探讨师道。讲座中对“教师角色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师生关系本质上是成人和未成人的关系”、“师源性心理问题”等焦点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4.教育热点了然于胸

  何立婴教授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纵论教育热点问题,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快感,对当今教育热点问题如何理解、如何解决、如何操作了然于胸。如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奖励与惩罚”、“课堂纪律及其管理”、“师生关系”、“青春期教育”、“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等。

  5.例论结合,虚实相生

  每一讲都以一定的篇幅介绍中外生动感人的教育事例,在事例的基础上或夹叙夹议、或专节专段展开理论的分析和阐述;事例的介绍不但含有哲理,而且有知识性和认知性。理论的展开既重创新,又严谨清晰,催人奋进,给人启迪,达到了例论结合,虚实相生,普及与提高并重,对广大教师增长知识和拓宽视野大有裨益。如“课堂里的皮格马利翁的研究”、“德西效应”、“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塞利格曼的实验”等。

【《师道讲坛》观后感】相关文章:

《师道讲坛》观后感06-30

讲坛05-12

百家讲坛观后感01-16

《百家讲坛》观后感08-02

《百家讲坛》观后感02-09

百家讲坛观后感02-09

百家讲坛观后感02-05

百家讲坛观后感06-01

师道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