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考改时与家长集体性焦虑都应正视
高考一结束,一个多年来困扰人们且争论不休的话题就再次被提起:高考时间能否改到周末?
有关高考时间,见仁见智,各执一词。我国的高考时间曾经历过一次重大调整,2003年开始,每年的秋季高考时间由实行了20多年的7月改成了6月,考生摆脱了赤日炎炎的煎熬,当时的考生及其师长都为之拍手称好。但紧接着就有呼声,要求将高考时间改为每年6月的第一个双休日,有媒体归纳了7大好处:考生可以不再备受交通拥堵的煎熬、陪考家长不用再为请假发愁、可以有效地降低保障和维护高考秩序的社会成本、双休日相对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考生的发挥、不再因高考而影响其他年级孩子的课程、比起由7月改为6月的难度低得多、高考试卷的改革也使得高考时间的调整成为可能。为此,教育部发言人曾在2005年回应道:教育部已经注意到将高考调到6月第一个周末的建议,待今年高考结束后,将就此进一步组织论证。由于这个表态,致使人们乐观地预判,自2006年起,高考时间就要改到6月的第一个双休日了。
但是,7个年头过去了,尽管年复一年地重提这个问题,但教育部始终没有再发声,不知调研得如何、论证得怎样。于是,今年初夏,舆论间又一次呼吁:高考应改时间。
其实,正如有专家论证的那样,高考由固定的6月7、8、9日改到每年6月的第一个双休日,可行性操作性强,由于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不存在多大难度。既然考生、家长和社会都有呼声,有关方面应该考虑研究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合理化调整。
然则,教育部为何缄口无语,更没有实质性的举措呢?令人纳闷。“民忧所呼,我有所应”,“呼”之后却不“应”,这是什么态度呢?是置之不理还是有难言的苦衷?即便认为不应该改,或觉得调整时间的难度大,也应该向社会做出解释呀!消极应对、回避矛盾,可不是政府部门应有的作风。
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我们当然继续期待着教育部的回应,但从社会普遍存在的“高考焦虑征”来看,恐怕也需要审视和反省。可否来一番推演:
如果高考日,考生们都自行前往考场;
如果家长不再为送考护考而特地请假;
如果社会各界不再为高考兴师动众大动干戈;
如果高三学生认为除了高考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如果高级中学不再为大学升学率、一本录取率率、名校中榜率而奋斗;
如果全社会都以平常之心泰然之情看待高考及其结果……
那么,工作日高考所遇到的种种矛盾还会存在吗?还有必要为调整时间而耿耿于怀、喋喋不休、纠结多多吗?
这世界上的问题均有两重性。有时两面想想,双重考量,或许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何况,原有的矛盾解决了,又回出现新的矛盾。即使高考的时间调整了,也不会一劳永逸。不从观念上转变对高考的认识,形形色色的、集体性的焦虑仍将持续。(新民网特约评论员吕怡然)
(责任编辑:宁肇刚)
【高考改时与家长集体性焦虑都应正视】相关文章:
改时间04-28
家长和孩子都应尽快调整好应对高考心理05-05
高考考前应注意“麻痹性焦虑”04-25
教你如何正视高考后心理危机05-04
正视嫉妒04-29
正视孩子的优点,也正视孩子的缺点05-01
高考后选择留学须正视三大问题04-29
妨碍性焦虑对课堂英语交流的影响04-28
正视作文04-30
正视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