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走班制” 避免学生“被选择”
今年山东省将全面推行“ 走班制”,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强调,推行走班制,目的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避免学生“被选择”。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9月2日,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选择性”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之前高中几门课一统天下,高二就开始文理分科,学生丝毫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将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与校本课程,适应学生不同的潜能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性选择,促进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张志勇副厅长说,我省在2004年进入全国首批课改实验省份,去年省教育厅将课程改革重新规划、布置,根据教育厅要求,今年秋季开学,全省高中将全部推行“走班制”教学,2011年,高中完全实行选课制、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为顺利推行“走班制”,省教育厅设计了“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全省各个高中学校需将课程设置、选课情况上传,供全社会监督。2日下午,记者在课程管理系统上看到,全省近 700所高中里的绝大多数学校都上传了各自的课程设置计划和选课结果。
有的家长质疑,选课制和走班制会不会影响高考,这样做的价值何在?“我曾对有些高中校长说过,应试教育下,你可以让学生考高分进名校,但培养只会读书考试的学生,你能保证他们进入名校后不被边缘化吗?”张志勇说,我们教育不能只为学生提供一种规格,不同的学生未来要走不同的道路,普通高中的教育任务不是单一的,所培养的学生要进入科研型、高职高专等不同的高等学校,社会也需要多样性的人才。
张志勇认为,走班制着眼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选择性的空间,不但不影响高考,而且有促进作用。高考试题越来越趋向综合素质的考查,多样的选课和走班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外,学生选课有了自主性,学习兴趣和动力势必会受到激发。
记者调查①??
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选课
记者在山师附中、省实验中学等学校看到,“走班制”实行后,学生可以流动上课,改变了过去固定班级、被动学习的模式。
2日下午课间,山师附中的学生们背着书包在不同的教室间穿梭。“我要去3班上化学,我们这节课不在一起上了啊,再见。”高二学生小孙对她的同班同学说。小孙是行政班高二(2)班的学生,每天的自习课、必修课等在高二(2)班进行,此外,她要到教学(11)班上物理课,不同的教室,不同的同学,都让她感到很新鲜。经过两天的适应,她已对要去班级的位置和老师有所熟悉。
省实验中学林榆是高二(17)班的学生,他还在15班上化学课,与他一起“走班”的还有14班的15名同学。按照对自己的定位,林榆感觉自己更擅长数理化课,在学完化学必修模块后,他为自己选择了难度更大的化学选修模块。
以政治课为例,济南七中政治老师颜廷华介绍,国家课程改革将政治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又分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4个模块,选修分为6个模块。对于自我定位文科倾向的学生来说,除了学习必修的模块,需要从选修的6个模块中选择两个进行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高考政治除了考必修的内容,还考察选修中的一个模块的题目。记者调查②??
选课后课堂气氛挺融洽的
1日,记者走进省实验中学“走班”后的15班,这个新教学班由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共50余人,化学老师丁兆华让新走进来的16名学生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新学期第一堂化学课就开始了。
“这个学期要学的化学属于化学选修模块,是我自己在选课系统上选的,我对理科感兴趣,觉得选了有精力和能力学好。”下课后,学生小刘对记者说。不少学生说,刚刚开始走班,教室不固定了,但与新同学一起上课,没有感觉不适应,大家都有相同的兴趣和目标,可以彼此学习,课堂气氛挺融洽的。
记者注意到,虽然“走班制”刚刚实行,但每位同学拿着自己的课表,对自己该去哪个班、听哪个老师讲课一清二楚。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橱柜,学生自备锁具,“走班”时可以将不方便留在原班中的物品保存在橱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