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成语溯源上行下效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成语溯源上行下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成语溯源上行下效
【出处】白居易《策林·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所谓上开一源,下生百端者也。岂直若此而已哉?盖亦君好而臣为,上行则下效;故上苟好奢,则天下贪冒之吏将肆心焉。”
【译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上面开了做某种事情的先例,就会成为百种风气的开始。难道仅仅像这样吗?君主喜欢做的事情往往臣子也会跟着做,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会怎样效仿;所以上面如果喜欢奢侈,那么贪污的官吏将会肆意妄为。
【含义】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例用】①正确用法: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致使少数人上行下效,损公肥私,败坏社会风气。②错误用法:由于公司领导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上行下效,很快,整个公司风气大为好转。
简介
上行下效(拼音:shàng xíng xià xiào)是一则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白虎通·三教》。
“上行下效”本义是指上面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后比喻上级的言行很大地影响着下属;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很爱穿紫衣服,后来大臣们也纷纷效仿,跟着穿紫衣服。城中的百姓见大臣们出出入人,来来往往,一律穿着紫色的衣服,觉得又好看,又时髦,便纷纷竞相仿效。一时之间,齐国都城临淄满街一片紫色。紫衣服走俏了,结果将紫衣服的价格抬了起来,竞涨得一件紫衣服的价格与五件白衣服的价格相等。而且,继续上涨的势头不减。
这种情况引起了齐桓公的忧虑,他立即召见大臣管仲,不无担心地对他说:“街市上紫衣服的价格太贵了,如此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你要想个办法控制一下。”管仲看了看齐桓公说:“这件事容易办,但必须从大王身上做起,所谓上行而下效,您以后不要再穿紫衣服了。而且凡是穿紫衣服的人走近您,您就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衣服的臭味。’”
第二天,齐桓公没穿紫衣服上朝与满朝文武共商国事,大臣们见了不禁心中疑惑。齐桓公对大臣们说:“今天有事快快奏来。”一位大臣立即上前奏事。还没等他走过来,齐桓公立即以手掩鼻说:“请快快站远些,我闻不了你那紫衣服的臭味。”满朝文武大臣听了齐桓公的话,不禁面面相觑,不理解齐桓公说的话。
下朝回家,大臣们立即换下自己身上的紫衣服。当天宫中就再也见不到一个穿紫衣服的人了。百姓们见大臣出来进去都不再穿紫衣服,一时各色衣服又都在街上出现。再看看穿紫衣服的人,他们自己都认为显得非常老气了。这样的衣服自己真的非常喜欢过、真的穿过吗?人们都不禁暗暗地问自己。
不到一个月,齐国京城临淄就看不到有人穿紫衣服了。又几个月过去了,幅员辽阔的齐国连一个穿紫衣服的人也看不到了。随之,紫衣服价格迅速回落,很快恢复到和其他颜色的衣服一样的价格了。
成语寓意
领导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领导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下面就会跟着学。在现实社会里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例如一家公司的主持人经常在外吃喝玩乐,不理业务,他的下属也跟着不务正事,这便是“上行下效”。官场的贪污与滥用权力是长久存在的现象,这也是“上行下效”的作用,上级的人都这样了,下级也就无所顾忌的效仿,官官相护。它启示人们阻止一种坏现象的存在,就要从最高层清扫起,这样下层就会不攻自破。还告诫人们要想下一级的人行为正直,自己就要以身作则,运用“上行下效”原理。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上行下效”愿意是指上面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后比喻上级的言行很大地影响着下属;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贬义,并非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运用示例
后晋·刘昫《旧唐书·贾曾传》:“上行下效,淫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
宋·范仲淹:《尧舜率天下以仁赋》:“殊途同归,皆得其垂衣而治;上行下效,终闻平比层可封。”
成语辨析
“上行下效”与“步入后尘”有别,“上行下效”侧重于形容上下级之间仿效;“步人后尘”侧重于形容一般人之间的仿效。
扩展阅读
2013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题为《“一把手”要带头》的评论,文中写道:“‘己身不正,焉能正人’,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转变作风要善于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这里的成语“上行下效”无疑属于误用。
【成语溯源上行下效】相关文章:
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01-04
学校疫情流调溯源方案(通用10篇)04-19
春节溯源 “年兽”的传说 -春节04-25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价格”溯源06-30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圣诞老人的溯源06-30
配送中心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通用6篇)03-17
幼儿园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精选14篇)04-21
含有动物成语的成语大全12-13
金字的成语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