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下面是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作者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能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通过早读的自读与齐读课文后,学生大多反映喜欢郁达夫细腻的文字,喜欢他笔下的秋的独特的韵味。但同时,由于对于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陌生,他们普遍反映不大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学生大多喜欢散文,同时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正在形成之中。所以 ,课堂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让学生鉴赏课文,又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并对作者与背景予以详细介绍,可让学生逐步学会品味课文并逐步走入作者内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由景入情,品味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三、文章细读,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情感
四、布置课后作业:鉴赏佳句并仿写
(导入)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和学生一起举例并指出秋的不同特点)
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提问引导并点拨:1.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有着怎样的特点?(文眼)
2.为了展现这些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概括)
3.除了直接描写,作者还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示故都秋的独特韵味?(对比衬托)
1.感知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情(眷恋、向往、赞美)
2.承上解题: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
3..研习五幅画面,品味语言,把握以情驭景、以景驭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引导讨论)几幅画面,生动精彩,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诵读你喜欢的文句。
(找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然后问他喜欢的原因,从而引领学生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有重要的表现手法时,点拨一下。多找同学读,通过品评来把握。)
4.联系背景及作者深入剖析作者的内心。
1. 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2. (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壮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爽朗、明媚)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萧瑟)
学生于文中进行勾画、概括,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文中勾画、分析讨论并回答)
学生课后在作业本上完成
导入新课
在逐步引导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郁达夫笔下的秋色、秋味,明晰文章结构。理解对比衬托手法。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并走入作者内心,领悟“清、静、悲凉”的秋景背后作者的心境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并强化仿句能力
板书设计
总起:思秋 (1—2)
分写:绘秋(3—11):1、秋日清晨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4、秋雨淅沥 5、秋日佳果
议秋 (12)
总结:恋秋(13—14)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学生的诵读,从音准、语调、停顿、轻重读及情感等角度评价。
评价学生对语言的品味能力及表达能力,从问题回答中及时反馈。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虽然教学还相对较为传统,但是通过巧妙的设问,激起了学生探究作者情感的意识;再进行恰到好处的资料提供,又与学生进行了互补协作。学生对郁达夫笔下的秋有了较深的品味。
在对语言的品味上,学生还只能停留在感性的感觉上,不能深入地品味剖析并恰当地表达,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u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u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u 教学方法:
1、 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u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
u 教学课时:1课时 。
u 教学步骤:
一、导语: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书题目)
我们主要通过1、美美地听;2、美美地读;3、美美地品;4、美美地练四个环节来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听:
听读配乐朗诵,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描写了哪几幅秋景图?
(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
明确: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依次出示幻灯片)
三、美美地读、美美地品:
1、全班齐读思秋、恋秋两部分。
2、学生找出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A、找出关键词语。B、比较不同句式。C、体会深层含义。D、诵读精彩片段。
四、美美地练:
1、思考讨论: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1)清,静,悲凉。
(2)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普通中见奇特,平凡中显绝妙,以普通而又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表达绝妙情感的方法。
2、知人论世,较深层次分析作者文章中寄寓的情感。
3、通过文字,去触摸一个“文学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匠心独具的不寻秋而秋味隽永的高超写作技巧。
2、解读作者文字中寄寓的独特情感。
教学设想: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本篇写成于1934年,到现在已经70多年过去了。70多年来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都必选此篇。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读者通过此篇,了解了“故都”,了解了“故都的秋”,了解了郁达夫,
资料共享平台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http://meiwen.anslib.com)。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郁达夫在8月16日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于8月17日晨便写就了此传世名篇,这源于郁达夫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这不得不令人佩服郁达夫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郁达夫摄入本文的景物都是极普通,但又极富代表性的,写入本文的人物是一些市井小人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也都是口语俗话,然而正是这些普通景物,平凡人物、口语俗话,经郁达夫的妙笔点画后却给人一种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感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在浓浓的故都秋味中又寄寓了郁达夫特有的“清、静、悲凉”的感受。因此,我们试图从题目入手,通过景物的选取体味郁达夫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进而知人论世去破译这种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
江南、水乡,对我辈生活于北方的人来说是一种诱惑,是一种吸引。那北方、古都对于南方人呢?无庸置疑,同样是一种诱惑,同样是一种吸引。
一庭院落,一碗浓茶,几句闲聊,点画出故都的市井情韵;一树槐蕊,几声鸽鸣,数点秋凉,体味出故都秋天的特有况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郁达夫走进《故都的秋》,感受那份“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故都的秋味。
二、自主朗读,探究破题
1、自主朗读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并附带完成正音、积累的任务。
混混(hùn)沌沌(dùn) 廿(niàn)四桥
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探究破题
问题: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通过阅读大家知道故都指的就是北平,那么将题目改为《北平的秋》或《北国的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北平,虽是北方地标性的城市,但太具象。北国,又太宽泛。二者都缺乏想象空间。还是《故都的秋》好。“故”,使人能想到故人、故园、故交、故乡等,觉得亲切,有一种浓浓的眷恋情,深深的向往感寄寓其中。“都”,有一种历史沧桑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故都的秋》为题,将自然景物的描写附着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令人期待,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一见如故)
三、探究研析<问题追问式>
1、尝秋味
问题:作者郁达夫“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作者都会想到故都哪些代表性的秋景?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 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问题: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饱尝故都的秋味,却没有去陶然亭、 、西山、玉泉、潭柘寺寻秋,为什么?
明确:因为“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看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再看看从槐树叶缝中漏下的阳光,看看牵牛花,看看“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便可“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问题:作者这样写作意在突出什么?
明确:突出不用去陶然亭、 、西山、玉泉、潭柘寺刻意寻秋,在故都任一地方都可感受到十足的秋味,因为故都的任一地方都“浸”在秋中。
问题:作者还写了故都秋那些代表性的景物?
明确:秋槐、落蕊、秋蝉、秋雨、秋风、秋果。
问题:写这些景物,作者切入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明确:写秋槐,突出其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写落蕊,突出无声音,无气味,脚踏上去感到微细柔软,并且感慨“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还写到了北国的特产——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突出不用刻意上郊外或山上去听,在任何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而作者更感慨“秋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说明秋蝉悲啼,极具代表性,能够很好的体现故都秋的秋声;写秋雨,突出奇,有味,更像样。
问题:接下来,文章写到了人,写到了人的对话。写到了什么人,对话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写到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这些都市闲人用缓慢悠闲的声音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明确:都市闲人属市井民众,对话又平平仄仄,极具京腔京韵,说的又都是民间俗语,这就在写秋景的基础上突出了文化的特色和地域的特色。
小结:整合起来看,上面写景的段落,作者绘秋景,谱秋声,描秋色,让我们体味到的十足的故都秋味,并且作者高明就高明在并没有刻意去寻找秋,但又不露痕迹地将读者“浸”在了秋味之中,让读者感到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惬意。这得益于郁达夫选择了极富代表性的景、人、话,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故都秋的特质。
拓展: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而郁达夫是在8月16日才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的。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成如此绝妙的佳文,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郁达夫先生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这种功夫正是鲁迅先生《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到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所以我们要要想写好作文,就应该多观察,细观察。这也是郁达夫教给我们最好的写作方法。
2、体秋情
问题:郁达夫将故都的秋的秋味写得如此隽永,那故都秋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问题:那江南秋的特点呢?
明确: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时常多雨少风,并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问题:文章开头与结尾两次提到南国的秋,目的在于?
明确:通过衬托突出故都秋的特点。
问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本文通过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景语传达出怎样的情语?
明确:眷恋、落寞,悲凉。
问题:眷恋之情不难理解,从题目就可看出。那落寞、悲凉之情是如何在文中流露的?
明确:写秋槐落蕊时提到“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写秋果时提到“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问题:那如此理解这种落寞、悲凉的情语?
明确:秋天,本身就能引起一部分人的悲凉之感,再加上郁达夫本身的性格就属于忧郁型的。
补充简介作者:
郁达夫三岁丧父,两次婚变,两次丧子,这些人生巨变造就了郁达夫忧郁的性格,这种忧郁的性格又潜在地影响着他的写作。郁达夫是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的,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来到新加坡,后又辗转来到苏门答腊,郁达夫利用职务之便,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后郁达夫替一被日本兵暴打的人交涉,被日本兵逮捕。纪实影片《郁达夫先生》,影片末尾,当 知道他们随手抓来的翻译竟是郁达夫先生时,他们吃了一惊。但当时日本已经战败,于是他们很委婉地对郁达夫说:最好是随他们回日本,他们并不想伤害郁达夫——因为郁达夫是名人,而且也在日本生活了好多年,应该对大日本帝国有感情……郁达夫听后未发一言,只冷冷地摇了摇头。日寇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端起了枪,郁达夫的脸上未显出丝毫的惊慌。他淡淡地一笑,神情潇洒而自然,他的目光越过了眼前的高山大河,他的正前方是他的祖国,是生他养他的富春江。
郁达夫的好友刘海粟先生的忘年交关山笛在郁达夫被害十周年时写下了诗歌纪念,称赞的正是郁达夫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斑白犹存稚子心,人间名利一尘轻。今朝痛觉诗人梦,血奠神州头作樽。
问题:除了自然季节、性格特质对作者文中流露的情感有影响外,社会原因也会影响到作者的写作。如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
问题:是什么社会原因使郁达夫产生了落寞悲凉之感呢?
明确: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躲避 的白色恐怖威胁,郁达夫从上海迁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后又不得不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那种落寞、悲凉之情也是社会生活在郁达夫心中投影的折射。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话来说就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小结:这种通过作者的生平、写作时的背景了解文章情感、主旨的方法就是古人说的知人论世。
四、课堂小结
我们跟随着郁达夫先生,通过文字充分体味了故都的秋味,部分的触摸到了“文学的北平”的秋季。通过细观察、巧剪裁可以将普通平凡的景物、人情点化成绝妙佳文,这是本文教给我们的最好的写作方法。知人论世,是学习本文后获取得解读此类文章的一把金钥匙。但愿大家能够用好这一个写作方法,一把解读作品的金钥匙。
五、板书设计
普通景
景语——尝秋味 平凡人 信手拈来
故都的秋 世俗话 妙笔生花
情语——体秋情 眷恋
落寞 知人
悲凉 论世
六、推荐补充阅读篇目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江南的冬景》
刘海粟《漫论郁达夫》
陈平原《文学的北京:春夏来冬》
七、课后作业
郁达夫是极善长写古体诗的,大家能否试着将《故都的秋》中描摹的秋景写成一首古体诗。
附:教师的下水习作。
故都秋味
京韵京腔自多情,秋味秋境最可人。
日光如丝漏破壁,牵牛似筒掩衰蓬。
槐树落蕊软无声,知了啼悲痛断魂。
秋雨层凉更隽永,闲人话聊亦温馨。
八、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解读名家经典,最忌讳的就是将文章内容人为的割裂,其实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本文《故都的秋》,如果仅是通过秋槐图、秋雨图、秋凉图、秋果图等几幅图的连接来解读故都秋特点的话,不仅将文章有机的整体割裂了,也体会不到作者匠心独具的选材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的选材,才能真正体味出《故都的秋》中那种浓浓的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韵味。当然也只有知人论世,才能够真正解读懂作者景语中寄寓着的情语。但这还远没有结束,语文教师应该时刻保有给学生种下一颗读书种子的信念,所以有必要给学生留下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推荐书目,让愿意读书的学生能够走进文学的世界,用心灵去感知那份灵魂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