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4-07-14 03:10:53 泽森 资料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成语吧,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1

  在古代,大多数人尤其是当官的人和读书人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号”。所谓“名”,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则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它与“名”互为表里,因而古人又称其为“表字”。从《礼记·檀弓上》一书中可以知道,在古代,“名”是一个人小的时候起的,主要是供长辈称呼。长大之后,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这标志着本人已经成年,从此进入社会,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父母的家而嫁人,未许嫁的叫“未字”,也叫“待字”,等到十五岁要举行“结发加笄”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

  在上古时期,人们的名字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名人有孔甲、盘庚、外丙、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命名,这可能与当时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名字也越来越复杂,甚至代表了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因而,古人往往对名字的.内涵慎重考虑。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汉末王昶为儿子与侄子起名的故事上得到印证。

  王昶,字又舒,山西太原人。他开始时担任主管皇帝衣着的典衣官,后来又担任洛阳的典农官,主要任务是督导百姓开垦荒地。王昶为官期间,一直关心国家大事,他曾经写了二十多篇《治论》和十几篇《兵书》呈送朝廷,表明自己的治国主张。

  王昶是个十分有修养的人,他提倡谦虚、诚实,反对骄傲、虚伪。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2

  他要求儿子学习当时北海人徐伟长不慕虚名、淡然自守的品格,学习乐安等谦逊与内省的长处。为此,他给侄子与儿子起名与字时,都颇费心思。

  王昶给大侄子起名为默,字处静;二侄子名沉,字处道;给大儿子起名为浑,字玄冲;二儿子名深,字道冲。王昶还写文章告诫他们说:“我给你们起的名和字,是想让你们懂得,为人处世要遵循孔子和孟子的教诲,实现老子和庄子的主张。所以就以‘玄默冲虚’这些圣贤的基本理念做你们的名字。想让你们看到名字,就想到这些做人的道理,不敢违背。古时候,人们盛东西的器物以及几案、手杖上都有铭文或诫言,随时可以看到,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犯或少犯错误。铭文和诫言尚且如此,更何况自己的名字,能不顾名思义、引为借鉴吗?”

  ——《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解驿】看到名称就可想到它的含义。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

  【造句】足球,~,是用脚踢的球。

  【妙语点拨】由于王昶生活的时代特征是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发生动摇,玄学和佛学得以重见天日,并日渐发扬光大,因此,主张“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的文官王昶,以“玄默冲虚”为后代命名。王昶的所作所为随着时代的脉搏跳跃。试想,王昶假若生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时期,他还敢以明显带有“老庄”玄学气息的词语为后代命名,并写文章述以缘由吗?当然不敢!除非他不想要他的官和命。

  【近义】望文生义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3

  【注音】gù míng sī yì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老师王昶为人正直,注重名节,他给儿子、侄子起名时注意用谦实的字,为的是让他们顾名思义,不要做违背名字的事情,如儿子王浑字玄冲,王深字道冲,侄子王默字处静,王沈字处道等。

  【典故】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解释】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看到名称就想到所包含的意

  【相近词】望文生义

  【成语造句】

  ◎ 顾名思义,导弹舰的灵魂肯定在于导弹。

  ◎ 所谓生存需要,顾名思义就是为维持个人的生存的需要。

  ◎ 顾名思义,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事物存在的时间极短,或许不超过几秒钟。

  ◎ 不名之名"则是更高层次上的名符其实,对它们才谈得上真正的顾名思义。

  ◎ 可叹大自然赋予它绿色生命终有极限,顾名思义,夏季一到,也就变黄而枯,令人凄然。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4

  【成语名字】

  顾名思义

  【汉语拼音】

  gù míng sī yì

  【成语解释】

  本指为人子女者,见其名而思其命名之义。语出《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后用“顾名思义”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

  【成语典故】

  《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诫,俯仰察焉,用无过行;况在己名,可不戒之哉!……”

  【成语注解】

  1、汝曹:你们。

  2、立身行己:指处世为人。

  3、 玄默:深沉静默。

  4、冲虚:淡泊谦虚。

  5、违越:违背逾越。

  【成语出处】

  1、《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玄)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祯之)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

  3、《资治通鉴.卷七三.魏纪五.明帝青龙四年》:“昶为人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日沈,……为书戒之曰:『吾以四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4、清.查慎行〈送黼皇侄出宰大浦〉诗:“邑宰职亲民,顾名思义托。如何千百辈,疾苦视隔膜?”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

  使用类别 用在“循名知义”的表述上。

  【顾名思义造句】

  1、顾名思义,“观音山”就是一座形状像观音的山。

  2、“财神”,顾名思义就可了解那是掌管财富之神。

  3、有些词的名和义差异很大,需要藉字、词典来帮忙,单靠顾名思义是会闹笑话的。

  4、《六法全书》有所谓“银行法”,顾名思义便可知道那是和银行运作方面有关的法律。

  5、像“沙发”、“吐司”一类的`音译名称,我们如果顾名思义的话,是永远不得其解的。

  【参考词语】:因名思义

  【汉语拼音】:yīn míng sī yì

  【成语解释】:犹“顾名思义”。见“顾名思义”条。

  1、宋.魏了翁〈潭州州学重建稽古阁明伦堂记〉:“夫曰稽古,曰明伦,公所以语人者,亦切至矣。……诚使因名思义,顾瞻杰阁,宸翰昭回,必思古先圣贤所传者。”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

  “顾名思义”的“名”原是指人的名字,整个词语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能想到这个名的含义。这个成语较早见于《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根据记载,三国魏时的王昶为人谨慎惇厚,他替侄子取名字时,一取名为默,字处静;一取名沈,字处道。替自己的儿子取名字时,则一取名浑,字玄冲;一取名深,字道冲。同时还写了一篇文章训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未来处世为人,皆能遵循儒家的义理,实践道家思想的智慧,所以才以玄、默、冲、虚四字为名。你们以后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要能想到其中的含义,并且无所违背。”王昶所说的“欲使汝曹顾名思义”,其中之“义”就是“玄、默、冲、虚”四字的含义,也就是希望这些后辈处世为人能深沉静默、淡泊谦虚。后来“顾名思义”使用的范围扩大,被广泛地用来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有时会略带贬义,指单就名称穿凿附会,不求甚解。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邯郸成语故事02-20

儿童成语故事:讳疾忌医12-21

负隅顽抗的成语故事11-12

历史成语故事:图穷匕见06-01

历史成语故事:偷梁换柱12-23

【成语故事】鞍前马后08-14

神通广大的成语故事10-31

经典成语故事:暗箭伤人02-03

历史成语故事:前徒倒戈08-15

寓言成语故事:自相矛盾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