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语故事:不寒而栗
【成语】: 不寒而栗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解释】: 栗:畏惧,发抖,
儿童成语故事:不寒而栗
。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举例造句】: 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
【成语故事】:
汉朝汉武帝时候,有一个出名的.酷吏,名叫义纵,他为人十分凶恶残暴,
资料共享平台
《儿童成语故事:不寒而栗》(http://meiwen.anslib.com)。义纵当定襄太守时,为了镇压黎民百姓,他一上任就来了个下马威,他下令把在狱中的200多犯人一律处死,又把私自到监狱探望囚犯的200多人,全部逮捕,并给他们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也 。
第二天,义纵不分青红皂白,把这400人全部杀头。
义纵一次杀了400多人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定襄地区引起震动,老百姓非常恐惧,个个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酷吏列记》,成语“不寒而栗”的意思是,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后人用它形容极其恐惧。“栗”读li,发抖的意思。
【儿童成语故事:不寒而栗】相关文章: